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略》第一百六十四章 你就是個戴烏紗的
次日清晨,小六子早早起床出了房間,看著藥箱完好無損,便喚兩個隨從為馬添料添水,之後便向店小二點了幾道飯菜,這才喚仲逸下來吃早飯。

 晴空萬裡,天際並無一絲雲霧,昔日的北風驟停,旭日東升,陽光灑下,天氣竟緩緩溫和許多,這在冬日多北風的北方來說,還是極為罕見的。

 不用說,這一日,依舊是匆匆趕路,匆匆趕路而已。

 晌午十分,仲逸一行見前方一處酒家,看看日頭,也該是吃些飯菜的時候了。

 酒樓門口圍了不少人,午飯時間,吃飯的人自然多了起來,只是冬日之寒,人人皆在屋內用飯,此刻都圍在門口,似乎有些不同尋常。

 再看看這些人的穿戴,簡直個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分明就是一群叫花子。

 “仲少東家,前面這家酒樓,飯菜口味還算過的去,之前我曾去過幾次,只是這些乞丐……,不知是否在此處用飯?”,經過一夜,小六子想的更清楚了:凡事都聽仲逸的,到了京城後,一旦有什麽事兒怪罪下來,那也就由這位仲少東家頂著了。

 “就在此處用飯,下一處酒樓不知何時才能遇到呢”,仲逸望著門口這堆人,吃飯的意思似乎倒是其次的。

 “公子,可憐可憐,給口吃的吧,小的這裡給你磕頭了”,仲逸才走幾步,立刻被一群人圍了上來。

 “去,滾一邊去,如今這年頭,誰有那麽多閑散的銀子?連我自個都不夠吃呢”,小六子一頓嚷嚷,兩名隨從擔心藥材,便立刻驅散眾人。

 如此,這些人也只能圍著這位書生模樣的“仲先生”了。

 羅英見狀,急忙站到仲逸前方,生怕有人突然撲了過來。

 “羅英,你與小六子先進店,點些酒菜”,仲逸轉身向另外兩名隨從吩咐道:“你二人將馬車牽到後院,好生看護,小六子會將飯菜帶給你們”。

 “是……”,眾人立刻應著,仲少東家這領頭的模樣,確實名副其實起來。

 “各位快快請起,即將年底,你們這是作甚?難不成家鄉遭了災?”,話已出,仲逸卻疑惑起來:“如今是冬日,大旱大澇都已對田間影響甚微,況且也不可能有澇災”。

 莫非是當年在義中村時遇到的“瘟疫”?

 為首人中,有一名老者,見仲逸如此發問,立刻向眾人揮揮手示意安靜,自己則湊上前來:“這位公子,見你眉清目秀、舉止優雅,一看就是讀書人,一路車馬,想必要遠行,而前方正是去往京城的方向”。

 哦?仲逸後退幾步,細細打量起眼前的老伯:盡管衣衫襤褸,但看人的本事卻是厲害,才片刻間的功夫,觀察如此之細。

 老頭見仲逸疑惑不解,繼續說道:“小民都是當地的耕農,今年春夏山西一帶遭了大災,我們村農戶顆粒無收,原本家中還有些許陳年存糧,沒想到當地縣衙還要稅賦,莊戶人家,田間無糧,又何來銀兩?最後縣裡傳話,就用征糧來替之……”。

 如此一說,仲逸倒想了起來:在京城時,就曾聽刑部的袁大頭說過大牢中關了一批因貪墨賑災糧款的命官,而這賑災所指之地正是山西。

 此事,外叔公也曾說過,定不會有假。

 還有一事,仲逸終於想起來:“按照朝廷的旨意,山西遭災之地免了三年的稅賦,還有,朝廷不是為你們撥發了賑災糧嗎?”。

 老頭早已淚流滿面:“此事我們也聽說了,只是朝廷的旨意到了縣裡,早就變了味,皇上日理萬機,天下那麽多事,又如何盯的過來?知縣老爺說什麽就是什麽了”。

 “豈有此理?真是天理不容”,仲逸立刻怒道:“朝廷不是查出了一批山西的官員嗎?就連刑部大牢也關了不少因為此事而獲罪的京官,怎麽你們知縣還敢如此膽大妄為?”。

 這時,一旁的一名中年男子憤憤不平道:“這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所查處的都是些沒用根基的,像我們的知縣周文龍,是當朝嚴閣老的遠方親戚,誰能查的了?”。

 “哦?果真如此?此事你們是如何得知?”,這倒是沒想到,仲逸心中疑惑不解:嚴氏做事一向隱秘,怎麽此事弄得沸沸揚揚?

 人群中立刻有人再次插嘴:“這還要問?人家周知縣自己說的:老子與嚴閣老沾著親,就是告到京城又能如何?”。

 原來如此。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七大姑八大姨的親戚多了,難免底下人為虎作倀,大膽妄為起來。

 草木尚有良莠不齊,更何況人呢?

 有個好親戚,再庸碌也能衣食無憂,只是可憐了這些貧苦百姓。

 仲逸朝酒樓裡望望,見門窗緊閉,這些人著實有冤,但如此在大庭廣眾之下逢人便說知縣的不好,確實有些不妥。

 “諸位如此議論朝廷命官,只是……”,仲逸故作神秘道:‘難道?諸位就不怕在下就是嚴氏的……?’。

 “公子說笑了”,老頭並不驚慌:“公子對我們小老百姓沒有呼來喝去,還能聽我們說這麽多,換做別的官,莫說與我等說話,早就打出去了,你怎麽會是嚴氏一派呢?”。

 “方才公子身邊還要一個年輕人,一直護在身邊,看那舉止必是衙門之人”

 “還有,方才公子說嚴氏,而非‘嚴閣老’,怎麽會是他們的人呢?”。

 ……

 這群人中,果真都有些本事。

 想必這些可憐的人為了討個公道,向不少衙門告過狀,也見過不少戴著烏紗之人。

 真是三宗官司纏身,變成半個狀師。患病臥床三年,便是半個郎中了。

 仲逸笑道:‘老伯果真心細如發,在下欽佩不已,只是恐怕要讓你老人家失望了,方才你也看到,在下只是一個客商,做些藥材買賣’。

 老頭連連擺手:“公子對朝廷與山西之事如此了解,要麽是京官,要不便是家中有人在京做官,至於這客商一說,想必是為了防身,還請公子定要幫小民這個忙……”。

 “幫忙?”,仲逸正欲解釋一番,卻見老頭已從懷中掏出一塊布巾。

 “各位青天大老爺,小民是孟縣小谷村耕農……,孟縣知縣周文龍橫加盤剝……,村民被餓死、逼死……”,仲逸打開布匹,卻看到歪歪斜斜的大字。

 血書?

 “在下在京城倒是認識幾個朝廷命官”,仲逸小心翼翼將布巾收好。

 事已至此,只能請在刑部的樊文予,或者袁若筠的老爹禮部侍郎袁煒了。

 仲逸甚至想著:萬不得已,也可請外叔公幫忙,畢竟是一方嗷嗷待哺的百姓啊。

 “多謝大人……”,顯然這群人並不相信眼前的這位公子:只是個運送藥材的客商。

 仲逸顧不得其他,他上前一步,特意叮囑道:“你們當以農耕為主,日後萬不可到處告狀,更不得隨意托人向朝廷遞這些血書,否則會有殺身之禍”。

 孟縣的知縣仗著與嚴氏沾親帶故便肆意妄為,可若是此事讓嚴氏一派的明眼人知道,恐怕就不會有這樣的場面了。

 “這是五百兩銀票,你們為村民買些糧食,一來過年月所用,二來為明年備些谷種”,仲逸匆匆將銀票塞到老頭手裡,之後急忙向酒樓走去。

 臨走之時再次叮囑:“記住,不要再做今日之事了”。

 “多謝大人,”,老頭重重點點頭,終於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口中還念叨著:“我們山西為何就不能有這樣青天大老爺啊?”。

 仲逸微微頓足,卻徑直走向酒樓,只聽的身後眾人一陣感歎:“好官,真是個好官啊……”。

 才打開酒樓厚厚的木門,一股熱流襲來,仲逸兩眼有些濕潤,心中更是一熱:初次被做了一回“官”,卻獲得了莫大的愛戴。

 一直對入仕之事不冷不熱,此時仲逸卻打定了主意:回京之後,務必全力對待捐納之事。

 這頂烏紗是戴定了。

 或許,天下諸多之事,正是要有這頂烏紗之後才可以做成、做好。

 ……

 “仲大哥,快過來坐,飯菜剛上齊”,羅英不知仲逸為何要與這些乞丐說話,但他必須要為仲逸解圍:“怎麽樣?那些人都安撫好了嗎?我方才見有人一直盯著咱們的藥箱呢”。

 “無大礙,都是些閑來無事之人,我給他們十兩銀子,總算是不會再纏著咱們了”,仲逸非常滿意羅英的機靈,不愧是當過差的。

 一點就透。

 “仲少東家辛苦,快用些飯菜”,小六子急忙巴結著,一手則忙著為他加菜加肉。

 用過飯後,小六子剛欲出門,仲逸卻叮囑道:“直接從後院出門,免得再遇到門前的那些乞丐”。

 “還是仲少東家考慮周祥,小的這便去辦”,小六子心裡也暗暗松口氣:“此舉正好,他最見不得這些乞丐,平日裡在西安府藥鋪中來一個乞丐就夠煩的了,更何況酒樓門口這麽多乞丐呢?

 現在倒省心了……”。

 日頭正好,無風無雲,一路快馬加鞭,不日便可抵京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