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略》第四百五十八章 探查鳳凰山
卯時,東橋,鳳凰山、水庫一帶。

 洪水衝擊之聲,雖然小了許多,但沿河兩岸,是絕不可能穿過去的。

 橋頭一側,充當探路角色、先行的五百名倭賊,個個耷拉著腦袋,望著橋下的洪水,再看看對面的倭賊主力,簡直連死的心都有了。

 橋頭另一側,是倭賊主力。

 平板大郎命人三次清點人數,得到的結果皆是:一萬五千人,勉強……

 龜田二郎一直縮著脖子,遠遠望去,如同一隻鑽到殼裡的烏龜,就要睡著了。

 拋開井上三郎在小北口的一萬兵力不說,龜田二郎麾下三萬余人,如今剩余不足一半。

 更為可笑的是,連大明將士的面都沒見到,不要說主力了。

 恥辱,這是恥辱,應當剖腹自盡,以謝天皇。

 ……

 “來人,將張大奎斬了,千刀萬剮”。

 思量半天,龜田二郎覺得自己還不能自盡,先將張大奎殺了,這個倒是不難做到。

 人,總是會變得,無論逍遙太平的日子,還是凶險保命的時刻。

 張大奎抬頭望望天邊的月色,一臉的無懼,滿心的欣慰。

 “俞將軍、戚將軍真乃良將,仲大人果真神機妙算,當初的一出苦肉計,換的一萬之余的倭賊命喪火炮、洪水之下”。

 張大奎心中激情澎湃:雖然這份功勞不能歸於他一人,但畢竟自己親眼目睹了這一切。

 有此經歷,此生足矣,雖死無憾。

 “這次,我什麽都不說了,反正刀在你們手裡,你們人多勢眾的,要殺我一個人,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

 張大奎絲毫不懼,在他看來,洪水下來那一刻,即便是自己掉入水中,也值了。

 只是,仲逸曾反覆交代:一旦倭賊出現不信任之時,千萬不能據理力爭,要多借助那些真正通倭之人的口舌,為自己的說話——印證。

 當然,無論什麽時候,都不能忘了提到一件事:銀子。

 這些話,張大奎從不敢忘,他也是這麽做的。

 ……

 還時,平板大郎站了出來。

 這次,他沒有替張大奎解釋,而是示意龜田二郎:先不著急殺人,問個明白再說。

 “說,你不是早就知道橋下有炸藥,西側的水庫會決堤?這才不願帶路的?”。

 龜田二郎示意翻譯坐在一旁,開始了他的問話。

 張大奎覺得值了,死而無悔。

 不過,他同樣不能死,還有重任在身。

 仲逸當初給他的囑咐,可不是讓他扯個人威風的。

 心中的豪情,只是張大奎自己有感而發,而這一發,差點誤了大事。

 少說,多聽,不要急於回答,務必要弄清楚……倭賊問話的真正目的是什麽?

 這是仲逸的囑咐,連同初次登岸時,爭著做帶路人,東橋之上,千萬不能做帶路人,都是仲大人的安排。

 捫心而論,起初,張大奎對仲逸這個翰林院的文人,是有些不信的,好在有俞大猷和戚繼光的軍令在,他絲毫不敢懈怠。

 現在看來,張大奎對仲逸的欽佩之情,只有四個字:五體投地。

 一陣夜風吹過,張大奎總算是清醒了。

 “龜田大人,若我知道橋下有炸藥、水庫會決堤,我早就乖乖的做領路之人了”。

 回想著仲逸的囑咐,張大奎一字一句道:“你看看,對面領路的那五百人,不是個個都沒事嗎?”。

 這麽一說,龜田二郎竟然有些蒙圈:好像是這個理兒。

 “少說多聽,想好了再回答……”,張大奎心中默默重複著仲逸的囑咐,生怕說錯一個字。

 咳咳,他再次放慢了語速:“你們想想,很明顯,大明的將士是要將你們主力引到橋上,然後炸掉橋面、困在坑內,等洪水來……”。

 張大奎確信自己沒有說錯,於是繼續道:“他們要的是主力在橋上,絕不會為區區五百人而動手,故此,先行帶路那五百人,是最安全的”。

 末了,他再次重複道:“若是我知道這一切,應該搶著帶路才是,為何要躲在後面呢?

 後面就沒有危險嗎?萬一決堤的時間與炸橋的時間沒有配合好,我走在後面,或許更危險”。

 這話說的,簡直沒毛病。

 張大奎覺得自己發揮的不錯,還想多說幾句,不過想起仲逸的囑咐,他決定還是先閉上嘴巴最好。

 “你們先都退下”,龜田二郎揮揮手。

 看樣子,張大奎的命是保住了。

 這個道理再明白不過:若是俞大猷早有部署,一般將士是很難知曉具體計劃的,這,與張大奎無關。

 平板大郎見龜田二郎的目光移到自己身上,他再也沉默不下去了。

 無論從那個角度來說,此戰失利,他也難咎其責,要設法挽回敗局,才是關鍵。

 “龜田君,現在看來,俞大猷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掩蓋一個事實:他的兵力不足”。

 平板大郎說道:“無論是火炮,還是洪水,雖然我們傷亡很大,但更我們之前的推斷,並沒有錯”。

 龜田二郎一聲長歎,那副模樣,既未同意,也未否定。

 “照平板君之意,只要過了東橋,我們就再也不會遇到阻礙,可直取福州城的財物?”。

 龜田二郎再次盤算道:“就目前來看,俞大猷在福州城的兵力,不會超過五千,我們勝算大大滴”。

 “只是?”,他隱隱懼道:“從這裡到福州城,萬一再遇到炮台,或者炸橋、洪水之類的,可如何是好?”。

 這話說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啊。

 平板大郎竟微微笑道:“龜田君放心,同樣的方法,不會用兩次”。

 這話說的,好像也沒有毛病:火炮之後便是洪水,二者確實不同。

 “眼前這斷橋,橋下的溝壑、洪水,我們如何才能繞過去?”。

 望望周圍,刻意壓低聲音,龜田二郎追問道:“當初我們急於登岸,所有的人隻帶了一天的口糧,若再到不了福州城,恐怕要釀出事端啊”。

 平板大郎又何嘗不知:經過幾個時辰的較量,大多人已急需補養了。

 “要讓兄弟們補給,就必須要盡快到福州城,要到福州城,務必要繞過東橋”。

 平板大郎指著不遠處:“要繞過東橋,還是要找張大奎,他就是在這一帶長大的”。

 ……

 “要繞過東橋,也不是不行,只是……”,

 張大奎再次被挑選為帶路之人,不過,他這次要講條件了。

 “快說,老子耐心全無”,龜田二郎簡直要瘋了。

 張大奎也不回避,他伸開一把手:‘我要加銀子,五千兩’。

 說好的三千兩,頓時加價兩千,簡直坐地起價。

 張大奎牢記仲逸的一句話:談銀子的時候,絕不能含糊,越較真,就越能將戲做足。

 平板大郎許諾:“好說,不就是五千兩嘛?到了福州城,那怕是一萬兩銀子,你拿著布袋,盡管裝就好了”。

 賊樣,將別人的東西當做自己的用,無恥到極致。

 張大奎心中怒不可遏,暗暗罵道:你他碼的,用我大明的銀子,犒勞老子?

 “不行,我現在就要先付一半,萬一到了福州城,你們說話不算數,我找誰去?”。

 張大奎再次攤牌:‘這是掉腦袋、滅九族的事兒,如果你們不答應先付銀子,就是殺了我,我也不會帶路的’。

 嘿嘿,龜田二郎已拔出利刃,兩眼直放光:“你以為,老子不敢殺了你?”。

 忍了,看在死去的一萬多倭賊的份上,張大奎愉快的忍了這句話。

 仲大人曾說過:貪財之人,往往怕死。

 想想也對,即便是為了銀子,刀架在脖子上卻絲毫不退縮,那就顯得不真實了。

 “好吧,既然你們這麽說,那我就再信一次,誰讓我上了你們這條船呢?不過,到了福州城,你們得要再加一千兩,而且……,不能再管我的自由……”。

 張大奎使出渾身解數,盡量做出一副:既貪財又貪生怕死的樣子。

 呵呵,龜田二郎冷冷一笑。對他而言,無論三千、五千兩,都只是個數字而已。

 就這麽說定了……

 “要向繞開東橋,只有順著西側鳳凰山腳下,穿過對面的南山,過了烏龍嶺,再向東走,就回到通往福州成的主道了”。

 張大奎有些膽怯道:“不過,回來的時候,你們只能走小北口方向,否則,那麽多東西也運不到岸邊,東橋斷了,山路不好走啊”。

 買一送一,就當是提醒一下了。

 龜田二郎卻不屑道:“這個,就不勞你操心了。想必,我們的另外一支人馬,已快到福州城了吧?”。

 這時,平板大郎上前道:“快,命三百人,從三個方向,以最快的速度:探查鳳凰山”。

 同時,他吩咐左右:“派十個兄弟,死死盯住張大奎,若再發現一個大明軍士,就立刻殺了他”。

 張大奎簡直要哭了:“說好的不能殺我,拿到銀子我就走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