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駐軍大營。
營中燈火明亮、一片歡慶,將士們圍坐一團,舉杯同慶。
此次抗倭大捷,豈能不大快人心?
今晚,可以飲酒。
“兄弟們,此次抗倭,我大明將士完勝倭賊,殲敵四萬之余,值得慶賀”。
營中一塊木台之上,俞大猷高舉酒碗,大聲說道:“從今日起,我們連慶三日,換防下來的將士,可開懷痛飲、一醉方休”。
“好……”,台下再次一陣歡呼。
對大多數將士而言,等這一天,等的太久了。
當然,連慶三日,絕非所有駐軍連醉三日。
俞大猷將所有人馬分為三部:一部人馬照常在海岸一帶巡查、布防,絲毫不松懈,一如往常嚴守關口。一部人馬休整工事,連同兵器、戰馬、弓箭、船隻。
當然,還有被損毀的炮台,急需重新修築、加固。
而第三部人馬,也就是此次抗倭出力最大、消耗最重的,今晚留守大營,一醉方休。
三部人馬輪流、交替部署、防守,便可做到:海岸一帶防守依舊嚴密,兵器、炮台重修依舊進行。
換防下來的將士,舉杯痛飲,自然就無所顧忌了。
如此,便是連慶三日,所有的人都能真正痛飲一杯慶功酒。
居安思危、有備無患也……
主帥營房,議事。
俞大猷、戚繼光、林宗武、石成、仲逸,及其他部分將領。
“此次抗倭大捷,本將明日就上奏章,向朝廷奏明戰況實情,為諸位請功,為所有將士們請功”。
俞大猷笑道:“在朝廷旨意沒有下來之前,諸位還得繼續在福建留守啊”。
這是朝廷的規製,自然無人異議。
在坐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有單獨向朝廷上奏的權利,只是抗倭大捷為大家共同奮戰的結果,還得一個所有人聯名的奏章。
既然是聯名上奏,署名之人自然都要說說自己的看法了。
參與此次抗倭的,除俞大猷本部外,還有從浙江來的戚家軍,從京城來的英勇千戶所、錦衣衛北鎮撫司。
就個人而言,還有翰林院侍讀、監軍協理仲逸。
如今戰事結束,僅是調動各路人馬、賞罰軍中將士兩項,就頗為棘手,沒有朝廷旨意,是斷斷不行的。
看來,沒個十天半月的,旨意是下不來。
如此也好,來福建這段時日,只顧著與倭賊對決,也該輕松幾日了。
長途跋涉的,來一趟不容易。
眾人說笑之際,戚繼光特意提到兩個人的名字,一是張大奎,一個是陶朔,要單獨為他們二人請功。
張大奎本就是俞大猷麾下的一名小旗,按照軍功獎賞即可,一出苦肉計,為倭賊‘帶路’,最終在烏龍嶺上‘罵陣’,多次涉險,身負重傷,這份功勞,理應歸他。
“至於這個小桃子,就是陶家莊的陶朔,他家並非軍戶,不過他這次功勞確實不小”。
戚繼光滿意的笑道:“當初,那條從鳳凰山通往南山的密道,就是他發現的,引流周圍水源到大水庫、東橋安放炸藥,這小子也出力不小”。
眾人紛紛點頭,陶朔的功勞也是有目共睹:若非那條密道,戚家軍很難輕而易舉繞到倭賊主力身後,且還不被倭賊察覺。
當然,至於陶朔到底是怎麽發現那條密道的,只能說他的運氣好了極點。
“關於這個陶朔,我們就以協助戰事有功,軍民聯合抗倭,向朝廷請功?如何?”。
這個提議,立刻得到俞大猷的讚同:“就這麽辦,這小子有膽識,人也機靈,是塊好料,就是從了軍,也能派上用場”。
眾人一致好評,若是這番話讓陶朔的老爹陶老頭知道,該有多麽的欣慰?
誰說只有讀書中榜這一條路可走?換個思路,換一種活法,或許更出彩。
除俞大猷與戚繼光各部外,剩下的,自然是英勇千戶所和錦衣衛北鎮撫司了。
林宗武與石成這兩位千戶,都是從京城而來,甚至於都是由皇帝直接指派,只需如實奏明他們在抗倭戰事中的實情即可。
關於對他們的封賞,自然還是由皇帝親自下旨了。
“來,大家再幹了這一碗”。
俞大猷提議,眾人一飲而盡。
“要我說,此次抗倭,年紀最小、功勞最大的,當屬我們翰林院的侍讀、監軍協理——仲大人了”。
俞大猷與戚繼光笑道:“我們的大軍師啊”。
二位將軍如此一說,身為仲逸師兄的林宗武、與仲逸有生死之交的石成,自然不會有半點異議。
石成更是打趣道:“翰林院仲侍讀,誘敵深入、雙重炮台、可攻可守;炸東橋、水庫決堤;鳳凰山、密道伏兵;烏龍嶺、前後夾擊”。
林宗武也補充了一句:“海岸邊,倭船,炸一條、留一條,借屍還魂”。
仲逸急忙上前製止:“石千戶、林千戶,你們都趕上橋頭說書的了”。
哈哈哈……
說歸說,笑歸笑,正事卻不能含糊。
仲逸起身而立,畢恭畢敬舉杯道:“二位將軍所言,下官實不敢當,承蒙諸位不棄,采納建議,初涉軍務,難免有疏漏,下官絕不言功,隻為抗倭出份力”。
末了,他特意說道:“向朝廷的奏章之中,下官自會稟明,隻說與監軍協理有關的差事”。
仲逸此言,絕非自謙:盡管之前多番部署,但最後倭賊登岸之時,突然分兵兩處,小北口的井上三郎,若沒有俞大猷的當機立斷,後果不堪設想。
而戚繼光在得知浙江有小股倭賊擾亂時,立刻提出佯裝北上浙江助戰,給戚家軍一個出走大營的合適理由,在烏龍嶺一戰中,將士的驍勇才是製勝關鍵所在。
而對於此次部署,大膽采用仲逸的建議,是俞大猷與戚繼光過人的膽識、胸懷,更是多次權衡的結果。
對二位德高望重的將軍,作為晚輩的仲逸,是由衷欽佩的。
對師兄與石成的鼎力相助,就更不用說了。
這一杯,先乾為敬。
與有肝膽者共事, 實乃人生一大快事。
…………
出了營帳,林宗武與仲逸、石成道別,回了英勇千戶所的駐地。
他的心裡很清楚,至少在明面上,他們二人是絕不能以師兄弟相稱的。
“仲兄弟,那個人……,抓到了”。
石成特意找了個僻靜的地方,自信滿滿的向仲逸說道:“我敢保證,關於兵書的流言,絕對是這三人乾的好事”。
“三人?”。
仲逸脫口而出,卻又不由得加了一句:“怎麽才三人?三個人竟能將消息傳得這麽快?”。
石成微微搖搖頭,有些醉意道:“那,我就不知道的了,反正我的任務是:查辦通倭之人,剩下的事兒,就交給你了”。
他饒有興致的說道:“要不,現在就去審審他們?那個老頭,簡直狂妄的不行,竟敢對錦衣衛不敬”。
仲逸擺擺手,一臉的疲憊狀:“不急,我們還要等朝廷的旨意,有的是時間,先歇息吧”。
天空一輪明月升起,一如往日的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