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略》第五百零四章 新上任(上)
國不可一日無君、軍中不可一日無帥,若那個山寨缺了寨主,其他人也會說‘山寨不可一日無主’,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WwW.suimeng.lā

 戎一昶死於亂箭之下,副將林宗武、監軍仲逸、錦衣衛百戶南棲原已分別向朝廷上奏,稟明當晚發生的事兒,也對戎一昶之死做了各自的推斷。

 其他將領,千戶以上的武職,也聯名上折,詳細說出各自在當晚都在幹什麽,並對戎一昶之死做了推測。

 同時,眾人也會盡量撇清與這位短命主將的關系,就怕牽扯到自身。

 戎一昶涉嫌兩宗罪私通敵軍將領、變相談交易;染指兵器軍備造假,且為主使,在此案中起關鍵作用。

 有了這兩宗罪,無論戎一昶之前是何職務,無論他動過多少心思,結果都是死路一條,而且永不得翻身。

 一個自己貿然去東北方向的胡楊林,要麽是與阿帖木兒談什麽新的交易,要麽是被敵軍當做伏兵而誤殺。

 這,將是戎一昶死法的最好解釋。

 好好的,身為一個主將,半夜到胡楊林做什麽?而且僅僅帶了自己的幾名心腹,不是心中有鬼,又是什麽?

 或許,待戎一昶與阿帖木兒來往書信核實,以及他昔日的屬下供出關於兵器軍備造假、以此來斂財的罪證後,戎一昶真正的死因,已經不怎麽重要了。

 在皇帝朱載垕看來即便戎一昶如今能活過來,那也應該再將他千刀萬剮、死一百次不足惜。

 罪該萬死之人已離去,然而北方的戰事卻遠未結束,從某種意義上說,正在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對朝廷派往北方作戰的將士來說,首當其衝的就是為他們另覓一名主將。

 這事兒,可不能再馬虎了。

 或者說,從現在看來,皇帝對之前戎一昶的任免,壓根就沒有指望他能打勝仗,將此人架在火爐之上烤,才是真的。

 只是沒有想到,戎一昶這麽不經烤,還未真正決戰,就原形畢露、不打自招了。

 ……

 京城、朝堂。

 皇帝朱載垕召集眾臣,商討的正是關於北征之事。

 在此之前,朱載垕已派出錦衣衛從都督府、兵部、戶部帶走不少朝廷命官,有正二品的都督僉事、三品的侍郎、五品的郎中,還有六品的主事……

 被抓之人所涉罪名,無一例外皆是因對軍中兵器、戰甲、戰馬動過心思之人,或從中牟利、或提供便利、或官商互通等等……

 北鎮撫司有自己的詔獄,不同與刑部,辦事效率快很多,也果斷許多一聲令下,又是多少人頭落地?

 至此,原兵部郎中嚴磬在東南沿海被倭賊砍死之時,身上留下的那份罪狀中牽扯的朝廷命官,無論文武,無論大小,無論京城的,還是外任的,終於一一落實了。

 說到北征的主將人選,朱載垕首先想到的是戚繼光,相信這也是朝中大多說人同樣想到的。

 後來經過一番權衡,決定還是先不派他前往。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取決與兩個方面考慮此次與韃靼決戰,並未真正要拚光家底、你死我活,而是為下一步的和談賺取籌碼,贏得主動權而已。

 此外,一旦雙方陷入僵局,或戰事蔓延,雙方不得不各自增兵助戰時,那個時候再派戚繼光掛帥,也不失為一步更為穩妥的部署。

 像俞大猷、戚繼光這樣的良將,永遠要‘好鋼用在刀刃上’。

 況且戚繼光如今奉朝廷之命,正在薊州一帶訓練士兵,不宜輕易走開,這些兵卒,日後定能派上大用場,而一切還是要從訓練開始。

 眾人議論許久,覺得還是從現任武職中挑選一人為帥,主持此次北征戰事最為合適。

 按理說,臨時出戰指揮的最高武職,一般情況下,朝廷會臨時委派總兵官一職,作為協調指揮各路人馬的將軍,戰事結束後,再回到原職,並交回印信。

 此舉有不少先例,如之前被仲逸查處最後憂懼而死的大同總兵仇鸞,還有去年在東南沿海抗倭時,負責福建軍務的福州總兵官俞大猷等。

 然而總兵官這種級別的人,往往要德高望重,尤其是要看一定的資歷,且統兵的數量起碼也要數萬,甚至更多。

 若從這個角度來說,朝廷派往北漠的區區兩萬兵力,似乎沒有必要派這樣一個總兵官前去這支兵馬,真正意義上說,實際就是北征的先遣軍。

 既是先遣軍,無須派一個像戚繼光這樣的將軍,一般資歷就可以,但不能忽視軍功。

 當然,作為主將,務必要忠勇、善謀,像戎一昶那樣的廢物,是絕不會再有了。

 大致如此,經過一番商議,關於北征將軍一事,朝廷的旨意漸漸也就明確了。

 ……

 數日後,北漠,朝廷來了旨意,眾將領前來接旨。

 結果正如大家所料北征軍由副將林宗武節製,監軍仲逸、隨軍南棲原,其他將領等,各司其職,繼續與韃靼的戰事。

 當然,除監軍與錦衣衛百戶外,其他職務,林宗武是有權任免、調整的,這是權宜之計。

 林宗武掌管大局,這並不意外他本人已與韃靼交戰數次,連同東南倭賊,每次皆有戰果,在這些人當中他的軍功最大,無人不服。

 當然,唯一有些非議的,恐怕就是他的年紀與資歷, 但軍中不同於朝中,想當年霍去病才十幾歲的年紀便統兵禦敵,二十出頭便做到了大司馬、何其威風?

 有的時候,拳頭就是真理、刀槍就是道理,不服就打,勝敗定論,不服不行。

 更何況,林宗武只是暫領主將一職,品佚職務並未改變,想當年,他率三百人的敢死隊,斬殺敵軍兩千余人,最後只有七人生還……

 試問,還有誰不服?

 據此,從軍以來,繼英勇千戶所之後,林宗武終於迎來第二次獨擋一面的機會,而且是近兩萬的兵馬。

 常言‘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上任之後第一件事,就是點兵點將,尤其還有戎一昶的心腹,決不可再讓其掌兵。

 一套新軍規軍令也即將下達,就連平日裡將士們換防、吃飯、休息的制度,皆要有所調整。

 北漠,駐軍大營,要變天了……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