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略》第五百零三章 換將(下)
夜色中,火光衝天,照的通亮。[WWw.SuiMеng.lā廝殺聲、叫喊聲時遠時近,後來,漸漸變為一陣急匆匆的馬蹄聲。

 不知過了多久,阿帖木兒率兵後撤,向黃沙鎮方向而去,不足一千兵馬的樣子。

 月色之下,偶有零星火把點綴,騎行的速度也慢了許多。

 英勇千戶所千戶譚遼率兵追了上去,但僅僅‘雷聲大雨點小’,做做樣子而已,林宗武早有吩咐若敵軍後撤,萬不要真追。

 兵法有雲‘窮寇莫追’,然而對於阿帖木兒率領的這支不足千人兵馬,無論如何也算不到‘窮寇’的范疇,絕對不能追。

 北漠一帶地形複雜,尤其夜行,韃靼明顯具有優勢。而繼續向北而行,有黃沙鎮,還有附屬的西沙城、東沙城,那裡駐守的是敵軍八萬之余的兵力。

 若韃靼在沿路設伏,亦或誘軍深入,貿然追兵是兵家大忌,即便舉朝廷大軍兩萬的兵力,也斷斷不可有此舉動。

 既如此,何不‘擒賊先擒王’?

 當然,在林宗武看來,阿帖木兒從來都不是那個所謂的‘王’,無論謀略、帶兵之道,他還差的很遠。

 從危險指數來看,阿帖木兒遠不如一個軍師——魏書辦難對付,或許有他在,韃靼類似的貿然出兵,還會有下一次。

 見後面的大明將士沒有繼續追來,阿帖木兒不由的笑出聲來。

 他所認為的是前方有八萬大軍在城中,這才是英勇千戶所等兵馬,沒有追上來的關鍵原因。

 至於自己是不是那個真正的頭領,倒是其次的,他確實也沒有想過。

 前面一片胡楊林,阿帖木兒駐足而立,吩咐屬下“稍作休整,再次檢查兵甲、弓箭、戰馬……”。

 以百戶所為單位,各自統計,傳令兵匯總,很快便有了結果。

 “啟稟將軍,將士共計九百六十人,每人一騎,兵甲有所折損,弓箭齊備,可發之箭,大約五千余支……”。

 很明顯,這些弓箭作最後逃亡時用的,在北漠作戰,尤其兩樣最為關鍵馬匹、弓箭。

 來時五千之余的兵力,如今不足一千,阿帖木兒此次損兵折將慘重,若是回到黃沙鎮,想必魏書辦又要責罰了。

 至少,不會有好話、好臉色。

 ‘此次我折損四千之余的弟兄,他日,我要你們加倍奉還’。

 阿帖木兒一聲高喊,雙眼發出兩道亮光,似乎要氣炸了。

 經此一戰,原本在大明與韃靼之間形成的默契,或許會被打破,真正的決戰也或許就此拉開。

 至於原本是為和談而讓雙方都有一個台階下,但當真正刀劍相向、陣前對峙起來時,就管不了那麽多了。

 ……

 “嗖”的一聲,胡楊林中傳來一陣急促的聲響,一名韃靼軍士應聲而倒。

 阿帖木兒命人搜尋,火光之下,馬匹團團相圍,眾人盯著躺在地上的軍士他的胸前是一支箭、暗箭。

 “不好,胡楊林中有大明的伏兵,大家不要貿然出擊”。

 一名隨軍將領喊了一聲,阿帖木兒立刻命人擺好架勢,眾人開弓搭箭、直指眼前的那一片胡楊林。

 “放箭”,片刻之後,傳令官一聲令下,箭如雨下。

 緊接著,又是一撥。

 “撤……”,箭雨之後,阿帖木兒揮劍北向,敵軍所有殘留人馬直奔黃沙鎮而去。

 胡楊林地面上,如雨後春筍,又似根根倒立的鋼針,黑黑的箭頭深深嵌入沙土之中,密密麻麻的。

 ……

 次日一大早,朝廷駐軍大營簡直要炸鍋了昨晚來偷襲糧倉的敵軍被擊退,斬敵四千之余,糧餉分毫未動,這本是該慶賀的。

 可結果呢?主將戎一昶,竟然不見了。

 “你最後一次見戎將軍,是什麽時候?”。

 “不對啊,我怎麽聽說,他一直在營帳裡,就沒有出來過”。

 “好像也不是,有人說他曾到中軍大營,後來到兩軍陣前,觀察戰況”。

 “監軍仲大人有錦衣衛的人守護著,閑雜人等連見都不見到,英勇千戶所兵分兩路一路出擊偷襲糧倉的敵軍,另一路則去截住企圖來增援的阿帖木兒部”。

 “這些,還得要問林大人,他身為副將,又指揮英勇千戶所,應該是最清楚的了”。

 ……

 戎一昶不見了,眾人七嘴八舌,可說來說去,事情總歸還是要解決的,眼下北方的戰事才算剛剛開始,接下來的仗怎麽打?

 誰也不知道。

 說到底,軍中不可一日無帥,戎一昶的突然消失,軍中之事,自然就落到副將林宗武身上。

 在眾人一陣嘀咕聲與祈盼的神情中,林宗武緩緩進了那個最大的營帳,這本是戎也昶議事的地方。

 “傳監軍、翰林院侍讀學士仲大人,錦衣衛北鎮撫司百戶南大人”。

 與師弟商議一通後,林宗武決定今日在大庭廣眾之下,好好演出戲。

 “將軍,已經派人去請了,二位大人很快就到”。

 傳令兵向林宗稟道“請大人放心”。

 要說錦衣衛百戶南棲原,還真是夠稱職昨晚戰事結束後,他帶人直接去仲逸的住處,見仲逸還呆在屋中,自己乾脆也在地上打了個鋪。

 睡同一個屋,最大限度的保護仲逸的安全。

 待軍士來傳時,二人也是同行而往。

 昨晚,確有幾名戎一昶的心腹親眼看到監軍仲逸與戎一昶一起,到四處‘走走、看看’。

 後來,身為副將的林宗武也趕了過來,並吩咐其他人不得隨意走動。

 戎一昶的親隨,有跟隨他多年的心腹護衛,也有數名百戶、千戶,這些人與戎一昶的關系,軍中幾乎人人得知。

 俗話說狡兔三窟,戎一昶深知軍中有些人信不過,故此他身邊的護衛,以及最看重的幾個百戶、千戶,皆是一手提拔起來的。

 不用說,這些人對於參與兵器、戰馬等軍備造假一事,是再清楚不過。

 其中有些人正是由原兵部郎中嚴磬推薦安排的,放肆程度,可見一斑。

 令人意外的是,這些親隨,尤其昨晚見到仲逸與林宗武的,也都沒了蹤影。

 找人?當然是錦衣衛最拿手的了。

 眾將領到齊,林宗武立於台上,他程默不語,只是來回踱步。

 片刻之後,門外差役來報監軍仲大人、錦衣衛百戶南大人到。

 二位大人到,眾人立刻來了興致,林宗武急忙請仲逸、南棲原上台。

 拋去林宗武這個副將不說,仲逸身為監軍,只是個從五品的侍讀學士,而南棲原就更不用說了錦衣衛的名號雖夠響亮,但他畢竟只是個六品百戶。

 台下參與議事的,大多都是千戶以上的武職,算起來,比仲逸和南棲原品階還要高。但他們卻少了一樣特權向皇帝上奏折。

 而且,是單獨上折。

 這也是包括林宗武在內的所有將領,等他們二人的真正原因。

 ‘當務之急,我們務必要做好兩件事情’。

 人到齊後,林宗武終於開口了盡快找到戎將軍、及他身邊的隨從;盡快將昨晚發生的戰事稟告朝廷、稟告皇上。

 當然,後者還有另外一層含義若是戎一昶找不到了,還要奏請朝廷重新指派主將,此事,一刻不得耽誤。

 “林將軍,找人的事兒,我已吩咐屬下去辦,想必很快就有回話”。

 南棲原當著眾人的面表態“莫說是戎將軍,就是一個無名無姓之輩,那怕上天入地,也沒有我們錦衣衛找不到的”。

 “是是是……這話說的沒錯”,台下一陣嘀咕,眾人雖對錦衣衛頗有微詞,但潛伏盯梢、找人這樣的差事,確實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那麽,再說說,如何上折子的事兒……”。

 林宗武如此一說,看看台下將領的反應,再看看身邊的南棲原。

 這些人對戎一昶的態度,也就首先體現在對朝廷上奏這件事上。

 這個……,不是什麽人都可以發表意見的。

 當然,還有的人在觀望,觀望戎一昶的結果……

 “報……”。

 大約半個時辰左右,門外傳來錦衣衛校尉的稟告聲,南棲原吩咐進來說話。

 “啟稟大人,我們在東北方向那片胡楊林中發現了戎將軍,連同他身邊的隨從,身上中箭多處,全部身亡”。

 那名錦衣衛校尉說道“由於那片胡楊林距離中軍大營較遠,知道戎將軍行蹤的人不多,不少人還以為他在營帳中呢,所以昨晚並未立刻找尋”。

 這麽一說,問題來了,而且是很多的問題……

 林宗武首先開口道“戎將軍為何要去那片胡楊林呢?”。

 負責探查的錦衣衛校尉望望南棲原,略作思索狀“那片胡楊林在東北方向,也是韃靼撤退的畢經之路,或是戎將軍帶人去查看地形,應對後退的敵軍?”。

 這話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也似乎有一定的分歧,台下眾將領,有點頭的,也有搖頭的,正是這種說法的最好詮釋。

 仲逸進而問道“既是為探查敵軍後撤之路,為何戎將軍要親自去呢?且隻帶了區區不足十名隨從?”。

 “這個?……”,錦衣衛校尉再次思索一番,台下眾人頓時安靜許多,紛紛將目光投上前來。

 顯然,這個問題,也是大家心中所想,被仲逸提了出來,眾人皆拭目以待。

 “這個,昨晚糧倉一帶發現敵軍,後來,中軍營帳附近也有敵軍,但加起來也就五千左右,而我們有兩萬之余的兵力,從當時戰況來看,我們是必贏的,而結果也是如此,敵軍折損四千之余”。

 眾目睽睽之下,那名錦衣衛校尉繼續道‘這一層,戎將軍自然也能看的出來,故此,他隻帶了親信隨從前去查看,結果,還是遇到了後來撤退的敵軍……’。

 這麽一說,底下嘀咕的聲音小了許多,之前搖頭的人,也漸漸變成微微點頭。

 顯然,戎一昶是被錦衣衛的人發現,當時負責尋人的,還有其他千戶所的軍士,現場大家看的清清楚楚。

 關於戎一昶之死,方才這位錦衣衛校尉說的,正是他們一起辦理此事所有人的看法,之前他們就曾議論過。

 想必,這個看法,很快就會成為大多數人一致的看法。

 見眾人沉默不語,這時,林宗武緩緩上前,歎口氣道“哎,都怪我,隻想著為戎將軍安全所慮,兩軍陣前對峙、衝鋒陷陣之時,沒有請他一同前往,否則,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兒……”。

 這話說的再明白不過當時戎一昶要當縮頭烏龜,身為主將,借故躲在營帳中。這幾乎是所有人都知曉的。

 點將後,林宗武率領眾人出擊,戎一昶根本就沒有動。

 ……

 “林大人,仲大人,還有件事兒,不得不說,但此事事關重大,是否由下官單獨向諸位稟奏,還是……”。

 良久之後,南棲原從那名錦衣衛校尉手中接過一個小包袱,來到林宗武與仲逸面前。

 戎一昶不明身亡,目前軍中要拿事的,只能是副將林宗武。

 至於仲逸嘛,他是一個監軍,什麽事都不管,但什麽事兒也可過問一下。

 “說,這裡都是一同奔赴沙場的生死兄弟,有什麽不能說的?”,林宗武做出一個姿勢,所有將領紛紛上前。

 南棲原也不在回避,他高高舉起包袱說道“據查,戎一昶與敵軍主將阿帖木兒早有勾結,這裡有書信為證,他們相互談條件,損害我大明利益,為自己博取富貴”。

 “啊……”,台下一陣唏噓之聲,林宗武與仲逸對視一眼,並未多言。

 在此之前,南棲原已得到林宗武的準許,將戎一昶部分心腹抓捕,對於戎一昶的罪證,很快就有一個書面指正,只是時間安排的問題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

 “戎一昶染指軍備造假之事,與敵軍相互勾結。此外,還有其他朝廷命官深陷此事,有歷次分贓為證。……那個叫戎生的奸細,就是戎一昶所派”。

 眾目睽睽之下,南棲原鄭重其事道“以我看,這個戎一昶恰恰知道阿帖木兒不會被殺死,所以才在他必經之路上候著,或是二人另有什麽勾當要談,或是被當做伏兵而誤殺……”。

 哦……,這個說法,才是最為貼切的……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