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略》第五百一十一章 活捉敵首
“報……,啟稟林將軍,黃沙城敵軍南下,兵分三路,來東沙城的,有萬余兵力”。◢Щщш.suimeng.lā

 “仲大人,黃沙鎮有一萬左右的兵馬,正向黃沙城靠近”。

 “譚千戶,黃沙鎮敵軍正向駐軍大營而來,有五千之余的兵力”。

 黃沙鎮有異動,這個消息很快被錦衣衛捕獲,南棲原派出三撥人馬分別向東沙城的林宗武、西沙城的仲逸、駐軍大營的譚遼稟告軍情,

 剩下的事情,就請他們各自拿定主意了。

 “告訴將士們,可以繼續呼呼大睡了,一個時辰之內保證無事,但負責巡視、警戒的將士們,不得有半點松懈”。

 聽到錦衣衛來報後,林宗武與仲逸的決定一致,西沙、東沙城的守備並沒有因此而改變多少。

 顯然,阿帖木兒此次出兵,意在駐軍大營,駐軍大營的糧倉、軍餉、剩余的兵器……

 “都聽著,大明軍隊的駐軍大營已是空營一座,大家不必擔心,當然,也不必手下留情,能搶便搶”。

 阿帖木兒親率兵馬前往駐軍大營,為的就是能夠親眼目睹勝利時的喜悅,同時,他也希望看到林宗武與仲逸在得知駐軍大營被劫之後的慌亂與狼狽。

 “將軍,魏大人曾叮囑先派數名輕騎去駐軍大營打探一番,以防萬一……”。

 一名軍士上前稟道“是否前去?請將軍示下”。

 這是魏書辦與阿帖木兒多年的習慣,每次戰事之前,若他不親自前往,必派人另有軍令在身,但大多都是情報打探、輔助印證之類的差事,並不影響主將統兵之權威。

 “既是魏大人說過,那自然是有必要的,去挑幾名善騎射的年輕人,先去駐軍大營打探一番”,阿帖木兒笑道“如此也好,省的他們再說本將缺少謀略、不聽建議”。

 呵呵……

 駐軍大營外,一如往常的安靜,單從營帳數目和旌旗數量來看,這裡似乎並無多大變化,沒有什麽異常之處人不在、旗猶存。

 英勇千戶所千戶譚遼在一處不起眼的營帳中與眾將領議事先按兵不動,待敵軍進入伏擊圈,再開始行動。

 “仲大人果真神了,連這一步都算出來了”,除英勇千戶所外,其他將領莫不為之感慨當初,他們怎麽也不會想到,黃沙城的敵軍會繞開西沙、東沙城,而直奔駐軍大營來。

 良將難求,要得一個好謀者,更是難上加難,這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不大會兒的功夫,駐軍大營頓時陷入一片安靜之中,乍一看,真是有種“空營”的感覺。

 “啟稟將軍,大明駐軍大營之中並無多少兵力,只是旌旗展動、虛張聲勢而已”。

 良久之後,前方哨兵探查,果真沒有發現駐軍大營之中有異常。

 阿帖木兒不以為然道“這一點,本將早就想到了,魏大人也說過眼下的駐軍大營,就是一座空營,糧餉、軍械……唾手可得”。

 很快,阿帖木兒所率五千之余的兵馬,直奔駐軍大營而去。

 他的計劃很明確一旦駐軍大營“後院起火”,林宗武必派人來增援,而之前已派出的兩萬兵馬分別部署在西沙、東沙城一帶,為的就是半路設伏大明的軍隊。

 在韃靼看來,這座駐軍大營就是一個“餌料”,用它可以‘釣’出西沙、東沙城的大明將士。

 當然,這副魚餌,仲逸早就看到了大明同樣可以拿它來‘釣’出黃沙城的敵軍兵馬,尤其是主將阿帖木兒。

 而一旦阿帖木兒遭有意外,魏書辦一定會有異動,只要他動了,勢必就會露出馬腳。

 拿下魏書辦,進而攻取黃沙城,才是終極目標。

 至少,在此次北征來說,能做到這一點就相當不錯了。到了那個時候,不管戰況如何,朝廷早已有新的旨意到了吧?

 與上次不同,林宗武已拿下西沙、東沙兩城,一旦將敵軍主將斬於馬下,則無異於徹底摧毀了敵軍的士氣,攻打黃沙城,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

 “衝啊……”,駐軍大營中,阿帖木兒一聲令下,眾將士拚命向前衝了上去。

 所過之處,幾乎沒有任何阻擋,一馬平川的樣子,眼看就到了前面糧倉所在的位置。

 “站住,哪裡走?”。

 一聲高喊,猶如隔空傳音,驚住了眾人,喊醒了主將,阿帖木兒立刻停馬,瞪大了眼睛,不由的看著不遠處的情景。

 前面大約兩千左右的兵力,皆是大明將士,有攻有守,開弓搭箭,隨時可以作戰。

 這場面,儼然不是“兵困馬乏”的樣子,更不是“一座空營”那麽簡單。

 “準備……”,一陣異動之後,阿帖木兒本打算令屬下從左右散開,但他很快發現這根本行不通。

 左右兩側,各自有兩千左右的大明將士,同樣執弓搭箭,兵器在身,威力不減前方的陣勢,隨時可戰。

 敵軍五千之余的兵馬,而朝廷駐軍的兵力也在五千左右,從目前態勢來看,顯然譚遼他們更據優勢。

 僅從實力而言,英勇千戶所的殺傷力是絕對不用質疑,這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

 “拿下阿帖木兒,林將軍有重賞”。

 譚遼軍令一出,營帳中頓時箭如雨下,被圍在中間的韃靼立刻亂了分寸,戰馬受驚,殃及活人,簡直要上演一出‘自傷殘殺’。

 兩軍對峙,若兵力相當、地形相當,往往那一方士氣更高,則取勝的把握更大一些。

 對韃靼而言,之前信心滿滿,為的就是能在這‘無人之地’搶足軍餉,之後再引出大明將士。

 誰知,到了駐軍大營後,卻看到這番景象軍餉沒有搶到,卻遭到比自己兵力更多的伏兵,豈能淡定?

 大明駐軍,千戶級別的將領已知道要再次回駐軍大營的軍令,仲逸之所以如此部署,原因很簡單為防止敵軍前來偷襲大營。

 如今,阿帖木兒雖然來勢洶洶,但皆在別人預料之中,並無半點意料之外,自然不會引起軍心浮動、人心不穩了。

 除此之外,林宗武命屬下對駐軍大營布局稍作調整,僅此一項便大大降低韃靼作戰能力,僅是熟悉地形,就要落後了許多。

 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對決……

 午後,天空太陽正大,偶有一絲涼風拂過,令人無限舒暢。一日當中最熱的時刻莫過於此,一旦等太陽西下落山,夜晚的溫度瞬間就會降下來。

 西沙城中,休整的將士們皆已睡醒,不少人伸個懶腰或滿意的打聲哈欠,想想昨晚的戰況、戰績,幾個人再說道說道,加深一下印象,這仗,打的確實漂亮。

 說道精彩之處,不由的摸摸肚子,竟發現一覺醒來又餓了。

 “燉羊肉、羊骨、豬大骨、野菜湯、乾餅……”,城池中央,支著一排排的大鍋,鍋中香氣飄來,令人不由抬頭望去,胃口瞬間大增。

 “開飯嘍……”,一名將領傳話,夥夫們立刻喊了這麽一嗓子,各千戶所以百戶所為單位,馬上整好隊形,之後收拾碗筷,排隊打飯。

 這場面,與當初在駐軍大營並無多少差別。

 身為西沙城臨時守城官,仲逸暫時掌管防務,近十名千戶,百戶更是近百人的樣子,但他們對這位年輕的翰林院侍讀學士,還是頗為信任與尊敬的,甚至可以說是一呼百應。

 這個道理很簡單,連同曾隨仲逸一起去過東南抗倭,或參與過城外與韃靼談判的軍士,都見證過仲逸的手段,尤其是他在關鍵時刻的‘不按套路出牌’。

 而其余的將士,在經歷過昨晚的西沙、東沙城之戰後,自然對這位仲大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在所有人心中,他們更願意稱呼仲大人為“大軍師”。

 “仲大人,據密探所報黃沙城那邊派兩萬敵軍南下,西沙城、東沙城外,各自一萬的兵力,另外五千兵馬,去了駐軍大營”。

 一名軍士再次向仲逸稟明軍情,尤其眼下西沙城外一萬之余的敵軍進不進、退不退的,似乎在等待什麽新的指令。

 仲逸立於城牆之上,感受著高處陽光的照耀,仿若一個高手對弈之人,等待著地方走出下一步的棋子。

 “告訴守城的弟兄們,我們按兵不動,同時繼續派出輕騎暗哨,加強探查軍情,並與東沙城隨時保持聯絡”。

 仲逸再次重複道“每隔一刻鍾,派兩名軍士去東沙城,同樣,每隔一刻鍾,就會有軍士回來稟告軍情,一旦回來的人間隔超過兩刻鍾,馬上報於本官”。

 “得令,請仲大人放心,保證萬無一失”,台階之上,眾人齊聲回應。

 西沙城一如之前剛剛被佔領時的有條不紊、臨危不亂,而與之遙相呼應的東沙城,則更加熱鬧了許多。

 不用說,午後,林宗武也命人備足飯菜,人是鐵飯是鋼,無論何時,都盡量不能讓軍士們餓著肚子上陣,那樣的話,主將便多了一份罪過。

 同樣的部署,東沙城也會規律性的向西沙城派傳信軍士,兩城之間的聯絡從未中斷,一旦間隔時間過長,立刻調整兵力部署。

 西沙城,不過如此,東沙城,也不過如此,但兩者合二為一、相互增援,那就非常了不得。

 所謂一加一大於二,就是典型的例子。

 很明顯,之前,韃靼之所以失掉這兩座城池,就是因為沒有將二者相互增援的作用發揮出來,才會落得如此不堪一擊。

 這個道理,仲逸懂得,林宗武也懂得。故此,他們才如此重視兩城之間的聯動。

 除此之外,繼續南下便是駐軍大營。

 連同兩座城池之間,除負責傳信的軍士外,另有錦衣衛校尉穿插於其中,確保重大軍情不會出現半點閃失。

 西沙、東沙城,連同駐軍大營,儼然一個‘三足相撐’的局面敵軍若想合而為之,也只能兵分三路,若想各個擊破,則務必要做好其他兩處不來增援的準備,然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朝廷大軍北上時間不長,能開創這樣一個局面實屬不易,而大明軍隊與韃靼軍在某種意義上已形成一種平衡之勢,無論那一方,要想打破這個平衡,都要付出更為慘重的代價。

 或許在有的人看來,朝廷大軍已經取得勝利從無立足之地,到有了如今的兩座城池;從殲敵數千,到殲敵過兩萬;從不知如何展開戰事,到如今同樣令敵軍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這只是大多人的看法而已,對仲逸而言,此次難得有一次北上的機會,況且,又是師兄在統領軍隊。

 雖然兵力少了點,但畢竟他能一聲令下,這樣好的機會,再不做出點成績來,莫說別的,僅是‘凌雲山’這個名號,都不知該如何面對了。

 “給予韃靼沉重的打擊,進而引出東北的女真族,促使朝廷對這二者統一部署,進而能有效解決‘北虜南寇’中北方的問題”。

 對此,仲逸早就與師兄說過“要分而治之,尤其女真,一旦處理不妥,後果真的要‘天翻地覆’了”。

 離京後,隨軍一路北上,林宗武聽仲逸反覆說過很多次,他才明白一個道理韃靼可怕,但還有比它更可怕的,若是此刻視而不見,將來勢必會發生天大的變化,而那個時候,誰也無法扭轉乾坤。

 ……

 “啟稟林將軍,敵軍偷襲我駐軍大營,結果被英勇千戶所等將士們設伏,敵軍幾乎全軍覆沒,五千之余的兵力,所剩不足百人”。

 不知過了多久,有軍士來報新的軍情,說的正是關於駐軍大營的消息。

 後來,錦衣衛校尉也傳來同樣的情報,再次印證,看來是真的了。

 “在這一百多敵軍中,有不少是將領,其中就有阿帖木兒”。

 那名軍士向林宗武請示道“此人當如何處置?請林將軍示下”。

 阿帖木兒被抓了?

 林宗武心中大喜,但激動之余,還些許有些遺憾。

 當初,他曾與師弟仲逸打賭他賭阿帖木兒不會被抓,那怕拚個你死我活,也不會獨生。而仲逸則說‘此人一定會被擒獲’……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