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略》第六百四十三章 酒樓碰面(上)
夜幕下,鹽課提舉司衙門比往常熱鬧了許多,這也是經過大修葺、大調整之後才有的景象。

 根據仲逸與吏目蔡一書商定的規則:值守換下來的衙役,當日再無差事的,可在晚飯時喝酒三杯以內,由夥房的雜役負責。

 與衙門其他地方一樣,夥房也經過重新調整:全新的裝修,全新的廚具。

 用飯的地方分為兩部:一為有品階之人、一為其他衙役,作為特殊,庫大使和副使也被列為第一類。

 這是仲逸的設想,蔡一書具體來細化,同提舉王核也是同意的。

 王核同意的理由很簡單:有庫大使劉通在,起碼有人給他端茶倒水。

 因仲逸曾特意叮囑:任何人用餐時,不得再有衙役一旁伺候,夥房的雜役也只需將飯菜做好擺到桌台上,個人根據喜好自己取即可。

 凡事都有利弊,幾人歡喜幾人憂是再正常不過了:吃飯的地方更大、更明亮了,連同桌凳、鍋碗瓢盆僅是看著就讓人舒服不少,衙役們大多很感激這位新來的仲大人。

 唯獨那些在夥房的人,他們不再有單獨做菜的房間,而是與眾人均在一個大廳,牆壁一側有通風口,廚子們只能在眾人眼皮底下展示自己的廚藝。

 夥房的廚子、連同其它雜役,他們倒也不是怕泄露了什麽‘秘方’,唯獨以後的飯菜不能再帶回家,或者將賤買的食材說成是高價了。

 如今負責夥房、采購的衙役將會被換掉,取而代之的皆是由仲逸授意程默協同蔡一書指定的:每人都是考核中的一等衙役。

 重新規製夥房這一系列的開銷,全部由仲逸個人掏腰包。

 這簡直是親眼看到都不敢相信的事兒:花了這麽多銀子,仲大人自己用的飯菜很簡單,方便了衙門眾兄弟,卻沒見的仲大人得什麽好處。

 自從來到鹽課提舉後,又是運發大酒樓那兩桌山珍海味、又是衙門裡裡外外、上上下下的翻新,連同對一等衙役的賞賜、灶戶們的賞賜。

 此外,衙門新置辦的衣物、佩刀、馬匹、轎子、刑具等,除之前勉強可用之外,幾乎都是仲逸自己掏的腰包。

 此事,早已不再是什麽秘密:衙門的衙役知道、曾為衙門裡做過活計的匠戶知道、灶戶們都知道一些……

 很快,城中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這位大方、大方、真大方的仲大人行事風格:不按套路出牌,甚至於沒有套路。

 “聽說仲大人來鹽課提舉司衙門不到一個月,就花掉了一萬多兩的銀子,嘖嘖……”。

 “一萬兩?不止吧?幾乎每個地方都要銀子,這位仲大人好像視銀子為廢鐵……哦,不,應該是視銀子為土……隨手抓一把都不扎手那種……”。

 ‘莫說是一個鹽課提舉司的提舉大人了,我大明還真沒有這樣的從五品……’。

 ‘呵呵,莫說從五品、任何品階都沒有吧?’。

 ……

 說的地方多了,自然說法也就多了,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說法,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見識,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唯獨一點:對好事之人來說,話題內容本事不算什麽,但起初那個由頭必須要足夠的吸引人、有‘說頭’。

 很快,在鹽課提舉司的仲大人就成了大理府、尤其鹽課提舉司所轄一帶‘風頭’最勁之人。

 常言:人怕出名豬怕壯,更有人說;不怕賊、就怕賊惦記。

 話者無心,聽著往往就有意了、很多種意思……

 這是一個平平常常午後,田地還有不少勞作之人,這個時辰街上的行人也遠不及早晚:大多店鋪忙著準備晚上的飯菜,一些夥計也要忙著各自家裡那點事。

 收獲的季節嘛,若是你閑下來了,那就徹底完蛋了。

 運發大酒樓,夥計們正忙著擦拭桌椅,收拾鍋碗瓢盆,淨地祛塵,唯獨沒有一個客人沒有前來光顧。

 二樓那間最大的包間,燃起一縷香煙,香氣熏得整個房間為之一新,陽光灑進窗戶,皆是一種懶懶的睡意。

 一套做工頗為別致的紫砂壺茶具,上好的西湖龍井在這一帶幾乎是看不到的,盡管桌上擺了一個容量驚人的壇子。

 茶具中間擺著幾個簡單的小菜:一盤炒雞舌,大概也就是需要數百隻雞的樣子,清蒸的一盆鹿肉看上去十分鮮嫩,都是現殺現做的,

 聽說,這道菜要十幾個廚子共同上陣才能完成。

 另外看似非葷非素、又似葷似素的小菜,是用一種蟲草加甲魚,還有數十種調料配置而成。

 有的廚子做了一輩子飯菜,也沒有見過。

 好茶、好茶具皆已備好,茶香四溢,不過圍桌而坐之人卻並無品茶的意思。

 酒具同樣精致,是上好的玉料所做,看上去就價值不菲的樣子。

 這樣的酒具,怎麽著也得配個十大名酒什麽的、最起碼的。

 除了偶爾舉杯飲幾口外,那幾味‘簡單小菜’誰也沒有動一筷子。

 ‘兄弟們,我說,你們能吃、能喝,就多吃點、多喝點啊,以後這樣的日子就不多了’。

 說話的是孫大發,他一側的是耿達,還有其他幾個鹽商。

 上好的紅木家具,若是按照折合銀子來算的話,隨便一塊都夠普通百姓吃一年了。

 “是啊,這位鹽課提舉司的仲大人,簡直就是曠世奇人,到任不足一月,竟然花了一萬多兩銀子,而且如此大張旗鼓的,真是聞所未聞”。

 一旁的耿達說道繼續道:“兄弟們,你們想想,若是我們要見見這位新提舉大人,那該是個什麽說法?”。

 孫大發猛飲一杯,牙齒咧咧道:“誰說不是呢,一萬兩銀子眼睛眨都不眨,我們請他來次酒樓,最後人家甩下一千兩銀票”。

 “都說我們鹽商有銀子,現在看來,這位仲大人才是真爺啊”,眾人開始搖頭感慨。

 ‘大發兄弟,同提舉王大人那邊打聽的怎麽樣了?這位仲人即便是捐納入仕,家裡再有銀子,也經不住這麽花啊’。

 一名中年鹽商說道:“見面禮都備不起了,人家動輒上萬兩,我可不行”。

 孫大發白了一眼:“看你那點出息,同提舉王大人一會就到,到時看他怎麽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