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海圖志》第一百二十三章 救災的開端
  時值午後,泉州城頭的窩棚內,劉老實一家和許多災民百姓一樣,都還沒有半點米糧入口,劉老實兩個半大小子餓得扯著他的手腕直叫喚。

  媳婦兒王氏懷中不到兩個月的女兒啼哭不停,那王氏垂淚道:“當家的,昨日便餓了半天,我這裡實在沒奶水,我這裡還有幾個襯底錢,是不是拿去買點米糧來做點稀粥喝啊。”

  劉老實是城中做苦力的,平素也沒攢下幾個錢,但凡有些錢財都買了糧食。他們一家和泉州許多貧苦人家一樣,已經斷糧,風災驟至,水澇一起,人人都是慌忙逃命,家中過冬存糧都被泥水泡壞。

  今早大水退去後,劉老實回家一看,他們家居住的房屋已經被大風刮倒,就連黃土牆基也被大水泡塌,殘垣斷壁之中,也沒找到什麽能用的東西,糧食都成了泥塘水。

  沒有了存糧,隻得花錢去買糧食。劉老實自己也還有十幾文錢,加上媳婦兒的襯底錢,湊了二十幾文錢,便來到街上。劉老實和許多百姓一樣,蜂擁上街購糧。

  卻不想城東、城西兩處市集都跑遍了,都沒見到有糧油鋪開店的。正沒辦法時,購糧百姓人群中不知誰喊了一聲,“東大街陳家米鋪開店了,有大米賣!”

  一聲喊後,一眾百姓們便蜂擁而往。不想到了陳家米鋪面前,劉老實好不容易擠進人群,卻聽得米鋪夥計大聲吆喝道:“大米三兩二錢一石,粗米二兩二錢一石,陳米二兩一石,要買的排隊啦!”

  眾百姓聞言皆是咒罵起來,這是什麽世道,遭了災後,米價居然到了每石三兩二錢,比風災之前足足貴了三倍!

  米行陳老板典著肥碩的肚子,站在米鋪門口,還理直氣壯的大聲喝道:“我家米倉也遭災,只剩下這些米糧,愛買不買!”

  百姓們無可奈何,隻得買些米糧回去,準備熬些稀粥充饑。劉老實二十多文錢,只夠買半斤陳米,那些米也只夠熬點稀粥,一家五口人只怕一頓就沒了。

  家中屋舍也被大風、大水損毀,劉老實和許多百姓一樣,還是隻得回到城頭安身。在城頭用破了邊的鐵鍋熬了稀粥,劉老實隻喝了兩口,其余的都給兩個半大小子和他媳婦兒喝了,自己轉身喝了幾大瓢清水,稍稍衝淡腹中饑火。

  許多百姓都和劉老實一家一樣,僅有的一點錢財隻換得少許米糧,下一頓在哪裡都還不知道。劉老實和十幾個青壯百姓聚在一處,七嘴八舌的商議出路。

  “吃了這頓便沒下頓,要不去城裡大戶人家賣身為奴?”

  “聽說城裡大戶人家,自己存糧也被壞了不少,都還在往外趕家奴,咱們去,誰要?”

  “難道眼睜睜餓死?”

  “也不知道官府會不會開粥鋪賑濟。”

  “唉,你就別想了,官府的秋糧還沒收上來,看這場風災來得不是時候,大半秋糧都毀了。就算要賑濟,也是要從鄰省調集米糧,也是十天半個月之後的事了。”

  “官府?我聽說知府老爺傷重不能理事,同知老爺和通判老爺都不管事,官府哪裡會救濟我們?”

  人人愁眉苦臉,也不知官府何時開始賑災,更有人商議著想去鄉下投奔親戚。

  “你們看,城外來了一支軍馬!”也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剛才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商議的百姓們紛紛探頭往城外望去,劉老實站在城垛子上,往外望去。

  只見後渚港方向,一隊隊明軍整齊的列隊而來,高舉著大明的日月旗,口中高聲呐喊著:“救災救民!重建家園!”

  “是後渚港鄭氏水師旗號!”“他們喊的什麽?救災救民?他們是來救我們的嗎?”“快看!他們帶著許多糧車!他們一定是來賑濟我們的!”“老天保佑,

我們有救了!”  劉老實心頭七上八下的,回到自家居住的窩棚前,吩咐媳婦兒一聲:“來了官軍,喊著說是要救災的,我下去城門洞子裡看看,你可看好孩兒,別亂跑。”

  說罷劉老實急匆匆的趕下城頭來,城門口附近已經聚滿了災民,都是等著看這些官軍到底要如何救災救民的。要真是前來賑濟的,擠在前面,便能早些領到糧食,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這些官軍進城,前頭的士卒們分開人群,便有嗓門大的士卒打著鳴鑼在前頭喊著:“讓路!讓路!眾鄉親們聽好了,安平會賑災救民,辦以工代賑的善事,在東西兩處集市口設賑災招工處,要領米糧的便去那兩處等候!”聞言百姓們紛紛讓出路來,跟著明軍隊伍便往東西集市走去,劉老實裹在人流中,也不自覺的往東面市集而去。

  很快到了東頭集市,明軍隊伍在這裡一分為二,一半明軍轉而向西口集市而去。劉老實跟著人流來到東口集市,到了這裡,只見數千明軍紛紛動手,將集市雜亂的殘垣斷壁迅速清理出來,而後在集市中央搭起一座高台來。

  而後一眾明軍將士將一袋袋糧食從糧車上卸下,堆在高台旁邊。台上設了幾張桌案,插滿旗號,有大明日月旗,鄭氏水師旗號,還有大書安平會三個字的紅旗,更有一大面幡旗,上書:“賑災救民,以工代賑”幾個大字。劉老實也不識字,一旁窮秀才念了後,他才聽懂了。

  隨後明軍中十幾騎馬軍到來,當先一騎戰馬上,一位弱冠少年將軍到了台下,便即下馬後,火急上了高台,身後十余名軍士緊隨其後。

  到了高台之上,那少年將軍朝台下圍著的百姓們一拱手,朗聲說道:“諸位鄉親,在下泉州守備、鄭氏長子鄭衝!我安平會乃是新近得官府首肯成立的,由咱們泉州前任黃老太傅、以及松江府前任徐老尚書出面籌辦。安平會便是號召城內大戶們捐納錢糧,專司賑災救民的慈善之所。我鄭氏便是第一個響應捐納的,從今日起,泉州城內救災救民、重建家園之事,我安平會都管了!”

  此言一出,眾百姓先是一陣沉寂,跟著議論起來,“鄭氏長子鄭衝?難道就是那個鄭氏龍須兒?”“就是鄭公子,鄭家有財有勢,他們出面來賑災,我們有救了!”

  當下鄭衝便命幾個嗓門大的軍士朗聲讀了以工代賑的方略,都是用白話文說的,劉老實倒也聽明白了。這安平會以工代賑,意思就是每戶災民可報名加入以工代賑,安平會招募工人,給錢糧,給活乾。

  劉老實和其他百姓們一樣,聽了這話後,紛紛踴躍上前報名,明軍分出一隊人手維持秩序,其余人等便散到各處去搜救被困百姓去了。

  當天,鄭衝便領五千鄭氏水師大營官兵進駐泉州城,進了泉州城後,先派三千官兵分布東南西北四塊城區,清理倒塌房屋,幫助百姓營救被掩埋的百姓。

  又派一千官兵幫助城內知府衙門維持城內秩序,接著在東西兩處集市清理出兩塊空地來,便在兩處集市上設立了以工代賑招募處,並四處貼出告示,派人敲鑼告知,將安平會以工代賑招募工人重建家園的事說了。

  東西兩處招募發糧賑濟處,鄭衝與黃汝良坐鎮一處,另一處請徐光啟坐鎮,徐光啟這邊派了施福、楊猛輔佐。黃承昪、殷賢、吳侈統一籌算發放的糧食,各司其職,便按鄭衝事先布置好的方略開始施行。

  鄭衝開始招募工人以工代賑,便來了數千災民。兩處招工點當天便發出數千斤糧食,每個來報名的災民便有三天口糧發放, 而後便將每個災民登記造冊,若是你領了米糧卻不來乾活,那今後便再也領不到米糧了。

  劉老實領到了三天口糧,一共十二斤米糧,心頭稍安。但他一家五口,這點米糧也還是不太夠,當下劉老實大著膽子問那登記的明軍主簿道:“敢問老爺,我家中還有兩個半大小子,都十一二歲模樣,也能乾活……”

  話來沒說完,那主簿道:“老弱婦孺咱們也招募的,你放心他們乾的活計輕松些,便是清掃街道,滅蚊滅鼠、燒水煮藥、防備疫情等活計,你回去帶他們來報名便是了。不過他們每人口糧比你們青壯的少一半。”

  劉老實大喜過望,半大小子、家中的媳婦兒也能領米糧,也有活乾,這便好了。

  當下劉老實領了米糧火急趕回城頭去,將事情與媳婦兒和兩個兒子說了,便帶著娘仨一同再來領米糧。果然到了領米糧之處,人家也給了娘仨三天的口糧,並囑咐明天一早開工,準時到東市口這裡等候,如果不來,今後就不得再領米糧了。

  劉老實一家千恩萬謝,臨走前劉老實帶著一家人朝著高台上的鄭衝、徐光啟拜了幾拜,這才歡天喜地的回去了。

  鄭衝和黃汝良在高台上,隻半天功夫,便不知道受了多少人的跪拜大禮。當天招募的數千災民,鄭衝打算明天一早開始,便安排災民上街道清理淤泥、整理倒塌的樹木、先將街道清理出來。

  而後將災民編成幾隊,前往後渚港等各處,開始修建船塢、碼頭等等。總之一切都按鄭衝之前的預想,順利的進行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