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海圖志》第一百二十四章 救人積陰德
  柳氏乃是泉州東大街上陳阿根的新媳婦,嫁與陳阿根不過旬月。陳阿根是個手藝人,他編的竹篾在東大街也是有名號的。陳阿根還有老母在堂,家中也算殷實,加上陳阿根本分老實,柳氏這新婚一個月中,小日子過得很是幸福。

  但天有不測風雲,三天前的一場台風徹底打碎了柳氏的美夢。夜半大風至,吹得屋頂嘩嘩作響,陳阿根急忙叫醒柳氏,讓她穿衣先躲出屋去。

  柳氏至今都還記得丈夫的話:“媳婦兒,你快穿衣出去,房子要塌啦!我去背老娘出來!”

  柳氏慌忙出屋,衣裳還不整,在大風中她努力抱著院中的大樹,眼睜睜的看著屋舍就這般倒塌了,丈夫和婆婆都沒能出來。

  第二天風逝減小,柳氏在大雨中撕心裂肺的叫喊著,一邊哭喊一邊挖掘廢墟,想從殘垣斷壁中將丈夫和婆婆救出來。但她一個弱女子又能有什麽力氣救人?

  城中內澇,好在柳氏家地勢稍高,水未曾淹沒廢墟,柳氏苦苦哀求過往之人出手相救,但不論是鄰居還是過往行人,都是自顧不暇,也沒人幫她。

  倒是有個窮書生路過,不忍心見得一個婦道人家在泥濘中磕頭哭泣,便出手相助,但這書生力氣和柳氏差不多,兩人合力也未曾能抬動倒塌的房梁。最後書生無奈的離開了,他說他要趕回家,柳氏沒有再哀求什麽,書生也需要回去救自己的家人。

  到得第三天午後,柳氏三天滴水未進,終於暈倒在了殘垣斷壁之上。

  醒來時卻發覺自己靠在一株大樹旁,一個明軍士兵正喂自己喝著米粥。柳氏方才清醒,急忙抓住這明軍士兵的衣袖懇求道:“這位軍爺,求求你救救我家相公和婆婆吧,他們還被壓在屋舍下面!”

  那明軍士兵咧嘴一笑,指了指不遠處道:“你看那邊的人可是你的家人?”柳氏循聲望去,只見不遠處一口水井旁,幾名明軍士兵正救治著兩人,這兩人正是丈夫陳阿根和婆婆。

  柳氏也不知哪裡來的力氣,連滾帶爬到了兩人面前,卻見兩人雙目緊閉,柳氏嚇得臉色煞白,一下子癱軟在泥濘之中。

  “沒事,都還有氣,只是昏暈了過去。”一個領頭的明軍小旗吩咐道:“來兩個人把人背回營地去,請軍中大夫救治。這母子兩命真大,被埋了三天還能活下來。”

  柳氏又驚又喜,當下不住朝幾位明軍士兵磕頭道:“多謝各位軍爺救命之恩,小女子做牛做馬也會報答恩情。”

  那明軍小旗扶起柳氏來道:“不必客氣,都是鄉裡鄉親的,你也跟著去吧,好生照料他們。”柳氏千恩萬謝後,兩名明軍士兵背起丈夫和婆婆,柳氏便跟著兩名明軍士兵去了。

  一名明軍士兵朝那明軍小旗道:“張大哥,咱們救出了兩個人,咱們小隊可是十兩銀子到手了啊。”

  那明軍小旗卻搖搖頭道:“這種錢你也敢要麽?”身旁幾名明軍士兵皆道:“不錯,這種錢不能要!救人那是積陰德之事,拿了你小子也不怕短壽!”

  明軍小旗揮揮手道:“好啦,繼續救人,看看還能不能多救幾人出來!”

  到得傍晚時分,各處救災的軍馬陸續傳回消息來,在倒塌房屋的廢墟下,救出二百三十多人來,但也挖出八百多具屍首來,都是房屋倒塌被埋住後壓死的,也有隨後大水內澇被淹死的。

  鄭衝與黃汝良隨後趕往各處巡視,見得被挖出的屍體都沿街安放,黃汝良長歎口氣,扭過頭去,不忍心觀看。

鄭衝面色凝重,吩咐將士們將死難百姓屍體都整理好,用草席覆蓋了,命人告知城頭上居住的百姓前來認屍,將自己親人屍體帶回去安葬。也有一家絕戶的,鄭衝便命軍士送出城去安葬了。  來到城內開元寺前,這裡一大片空地都是鄭氏水師軍馬駐地,在此處搭了臨時營帳,鄭衝吩咐過不許將士打擾百姓,更不許侵佔民宅,被救出的百姓都集中安頓在這裡,有軍中大夫救治。

  見得鄭衝與黃汝良到來,席地而坐休息的將士們陸續都站了起來,這些都是救災輪換下來歇息的將士,鄭衝見得這些士卒雖然面帶疲態,身上戰袍也已經泥濘不堪,但神態皆是凝重,望著鄭衝和黃汝良的眼神卻是說不出的敬佩。

  “公子爺好,黃老先生好!”凡是經過將士們身邊,他們都起身問候。

  鄭衝和黃汝良則是一一回禮:“你們辛苦了!”

  隨後鄭衝看到了營帳內被救出的兩百多名百姓,開元寺內的數十名和尚也出來幫忙救護,沒有冷漠,只有災難面前人類互相的幫助,整個場面感人至深。

  “這些人都是你們救出來的?”鄭衝問身旁一名千總,那千總急忙答道:“標下所部隻救出三十八人來,其余的都是各部友軍相救出來的。”

  “救出人來的將士們可都在場?”鄭衝問道。

  那千總答道:“大多都在,還有些仍在搜救,未曾回來。”

  “好,先讓那些在的將士們過來吧,我要親自獎賞他們。”鄭衝緩緩說道:“每救一人,賞錢五兩,我鄭衝說過的話,當天就會兌現。”

  那千總卻面色有些古怪,但還是按鄭衝的吩咐將救人的將士們都集合了起來,在鄭衝面前列隊完畢。共有五十三人,有些百姓是三五個將士合力救出的,有些救出了好幾個人。

  鄭衝上前問第一個將士道:“你救出了幾個?”那將士答道:“回公子爺,我們小隊救出了五個人。”鄭衝頷首道:“好,你們小隊獎賞二十五兩!”

  說罷從懷中掏出十幾張金葉子後,鄭衝朝一眾將士們道:“你們救了多少人,都一一說來,獎賞我現在就兌現給你們!”那一隊明軍將士卻無人伸手,領頭的小旗道:“公子爺,這錢我們不能要。”

  鄭衝奇道:“事先都說好了的,救一人賞錢五兩,這些金葉子每片都值十兩銀子上下的。你們是想要現銀麽?我這就命人去東市那裡取來!”

  一眾明軍將士都是搖頭,紛紛道:“公子爺,這救人本是積陰德的善事,豈能受賞錢?”“對,公子爺,我們不要賞錢,能救出人來,我們便很知足了。”“公子爺,這些錢還是留著多買些米糧救人吧。”

  鄭衝一時間喉頭哽住,原來人皆有惻隱之心,更有向善之心,這句話是沒錯的。這些向來打仗為了賞銀,而不惜搏命的鄭氏水軍將士們,這一刻居然展現了人性最為光輝的一面,他們拒絕接受他們應得的賞錢!

  黃汝良也是熱淚盈眶,上前朝諸將士長長一揖到底,口中哽咽道:“軍心可用,老夫代各位百姓拜謝諸位將士了。”

  眾將士急忙回禮,鄭衝沒有作揖,而是走過每個將士身前,重重的拍了拍每個人的肩頭後說道:“你們都是好樣的,不愧是我鄭氏的兵將!賞錢你們雖然不要,但我鄭衝會給你們記下軍功,凡是救人的,稍後都記下軍功,按軍功獎賞!該給你們的,我鄭衝一定要給!”

  諸將士都謝了,鄭衝隨後又道:“你們今天救出了很多人,每個被救出的人都有父母妻兒,救一人便活一家,你們的功勞的確不是區區五兩銀子可比的!好生歇息,養好氣力,明天我們接著救人!”

  諸將士紛紛振臂高呼起來:“救人!救人!”

  這時候百姓們聞得呼聲,紛紛圍了過來,柳氏也在其中。柳氏自到了這裡後,丈夫與婆婆便得軍中大夫救治,現下已經醒來,她也得飽食了一頓。丈夫陳阿根和婆婆醒來,得知是官軍救了他們,婆婆便要柳氏好生拜謝人家。

  正巧這時候聞得帳內同樣在養傷的百姓們傳言,“鄭公子來了。”“鄭公子?就是這趟領軍進城救災救民的鄭公子嗎?”“不是他還有誰?還有那黃老善人也來了。”“哎喲,我家三口都是拜官軍救出,我這便要去好好拜謝他兩位。”

  聞得此言,婆婆急忙吩咐柳氏道:“你也快些出去替我們兩好生謝謝救命恩人,救命大恩,咱們一家要好生報答才是。”柳氏當即依言出了軍帳,跟著百姓人流向前來。

  營地之上,四周火把點點,被救百姓的家人們圍住了鄭衝和黃汝良,也不知是誰先跪下磕頭的,總之片刻功夫,兩人面前黑壓壓的跪下了一大片。

  磕頭聲、拜謝聲,哽咽聲不止,鄭衝和黃汝良都慌了手腳,急忙命眾將士一起上前攙扶起眾百姓來。

  “鄭公子、黃老先生,小民等拜謝兩位救命之恩呐!”“鄭公子,黃老善人,我家今後便立兩位長生祿位,祈求兩位長命百歲!”

  鄭衝和黃汝良好不容易安撫下眾百姓激動的情緒後,鄭衝站在百姓當中朗聲說道:“諸位鄉親, 我水師上下官兵,皆是八閩子弟兵,自家人有難,當然要出手相救,此乃責無旁貸之事!諸位也不必謝什麽,稍後我們一道出力,救更多的人,重建咱們的家園!我相信這場風災是壓不垮我們的!”

  跟著鄭衝又大聲說道:“諸位鄉親,我也是泉州人氏,我鄭家在泉州落葉生根,自然不會看著自家鄉親受苦。請諸位放心,家師徐光啟徐老尚書與安平黃汝良黃老先生號召泉州富商大戶成立了安平會,專司便是辦以工代賑,賑濟災民、重建家園的。大批的錢糧會源源不斷而來,我們泉州人定會戰勝這場災劫,很快重建家園!”

  眾百姓聞言紛紛叫好,“對,咱們明天開始就跟著鄭公子救人!也幫助其他人去!”“重建家園!有鄭公子帶著我們重建家園,一定能很快再把自己的家建好!”“鄭公子,你吩咐吧,要我們怎麽做,我們都聽你的!”

  鄭衝不斷鼓舞著百姓們,泉州的百姓也似乎找到了主心骨,招工點更加擠滿了無家可歸的人。當晚鄭氏軍兵在城內各處空地上搭建起臨時的軍帳來,供災民們居住,將住在城牆上的百姓勸了下來,還有家的就回家,沒家的就先在軍帳暫住。

  鄭衝忙碌到天黑,才回到自己在城內的軍帳,卻不想帳內早有幾人在等候。其中有三個是認識的,便是徐孚遠、陳子龍、黃宗羲三個。另外還有兩人,也都是二十多歲的文士模樣打扮。

  見得鄭衝歸來,黃宗羲上前見禮後引見兩人道:“這兩位,一位是複社張溥、另一位是複社方以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