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海圖志》第七十二章 士人與商賈
  此人一鳴驚人,其實來此的一眾商賈多半都是想盡快將手上的現貨脫手,只是生怕鄭氏會趁機壓價,便先試探一二,不想這人居然大大咧咧的便這般說了出來,但一聽他手上的貨是名貴茶葉便也明白了。

  茶葉特別是上等茶葉吸濕及吸味性強,很容易吸附空氣中水分及異味,若貯存方法稍有不當,就會在短時期內失去風味,而且愈是清發酵高清香的名貴茶葉,愈是難以保存。通常茶葉在貯放一段時間後,香氣、滋味、顏色會發生變化,原來的新茶葉消失,陳味漸露。

  上等茶葉最好的儲存辦法便是陶瓷壇儲存法,選用乾燥無異味,密閉的陶瓷壇一個,用硬藤紙把茶葉包好,分置於壇的四周,中間嵌放石灰袋一隻,上面再放茶葉包,裝滿壇後,用麻布包緊。石灰隔旬月便要更換一次。這種方法利用生石灰的吸濕性能,使茶葉不受潮,效果較好,能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茶葉品質,特別是龍井、大紅袍等一些名貴茶葉,采用此法尤為適宜。

  不過這種儲存法很難大規模使用,而且儲存茶葉所費極高,這些貨在手上一天,便要多花一天的儲存費。而且若是茶葉失了原味,便會大大掉價,稍有不慎,一夜之間茶葉受潮後,便會賠個血本無歸。

  這操著安徽口音的漢子看來也是急火攻心了,三千擔名貴茶葉不能盡快脫手的話,說不定真會賠個血本無歸,因此沉不住氣便搶先開口了。

  鄭衝看了淡淡一笑,只要有第一個便會有第二個,不過此等談價之事,還是不宜當眾而為,當下朗聲道:“好,這位掌櫃的快人快語,我就喜歡這樣的爽快人,不知掌櫃高姓大名?”

  那人躬身一禮朗聲道:“小可徽州歙縣吳氏大掌櫃吳同清。”照例鄭衝豎起耳朵來,等著施福給他說文解字,介紹著歙縣吳氏,不想施福尷尬的低聲道:“公子,小人對這歙縣吳氏不太熟悉。”

  那吳同清當下便大聲道:“好教公子知道,小可效力的這歙縣吳氏可是大有來頭的。我家老爺名諱吳養春,萬歷年間便是雄資兩淮的顯赫巨賈,祖宗三代書香嫋嫋,家築藏書閣,終歲苦讀。萬歷間入朝抗倭之時,朝廷出兵援助,我家老爺祖父吳公名諱上守下禮,輸銀三十萬兩,得皇上賜‘徵任郎光祿寺署正’。我家老爺父親吳公名諱上時下俸,皇賜‘文華殿中書舍人’,我家老爺一共兄弟三個也同被賜贈,便有‘一日五中書’之美談。”

  鄭衝哦了一聲笑道:“原來也是官宦世家,是本官微落寡聞了。”

  這吳氏乃是徽商,自古徽州的商人儒風甚重。這歙縣還有商賈鄭孔曼,出門必攜書籍,供做生意間隙時閱讀。他每到一個地方,商務余暇當即拜會該地文人學士,與其結伴遊山玩水、唱和應對,留下了大量篇章。同鄉人鄭作,也嗜書成癖,他在四處經商時,人們時常見他“挾束書,而弄舟“。所以認識鄭作的人,背後議論說:他雖然是個商人,但實在不象商人的樣子。

  這歙縣吳氏也是這般,一門祖孫五人都是讀書人,書卷氣很濃。不過也正因為這種儒風造就的徽商,歷來商譽都是極佳的。

  同時也映射出明末這個時代的一個特點,商賈一旦有朝一日富貴了,便會拚命朝著士人這個階層靠攏,好像鄭孔曼經商讀書,好像吳氏捐錢給朝廷,都是為了得個功名或是捐個官,這樣便會成為一個很特殊的階層——士商。

  商人階層與士紳階層的結合就是士商。

伴隨著明末商貿的繁榮,從江南和東南沿海地區到內地的繁華市鎮,越來越多的官吏和士人開始兼營工商。浙商背後有東林黨,魯黨背後是山東商幫,閩黨背後是閩商,便好像鄭芝龍這樣亦官亦商的大有人在。  一般來說,無官職的士人經商,多出於仕途不順,借商賈維持生計。士紳從商原因很多,但是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出於經濟目的。

  在士紳們紛紛投身商海的同時,商人階層也在向士紳階層流動。在傳統社會裡,當官是讀書人的特權,不是儒士一般都不能當官。所以,就算窮困儒生也有令人敬畏之處:誰知道他哪一天登科及第做了官呢?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講到的范進就是一個典型。

  更有甚者,從明朝景泰年間開始,朝廷為了解決國家財政困難,開始實行“納監”制度。就是說,只要向朝廷繳納一筆錢糧,就可以進國子監讀書,出監之後還可以做官。剛開始,這個政策還有資格限制,即只有秀才可以納監,到後來,新政策規定:不管什麽人,只要能夠加倍繳納錢糧就可以進入國子監,終於使得納監成為與科舉並行的制度。

  結果巨富商賈之家紛紛掏錢納監,大明王朝的國子監太學生人數直線上升。隨後,這項政策又開了捐銀納官之例。據弘治末年吏部尚書馬文升的統計,當時1200名京官中,有八百余人的官銜是用錢買來的。士商階層的出現,便導致出現了東林黨這種極端維護商業利益的怪胎,商稅對於大明朝來說,中間作梗的便是士商這個階層。

  那吳同清也笑道:“公子也是官宦之家,同出一源。”

  好奇怪的臭味相投之感,鄭衝輕咳一聲起身朝一眾商賈道:“其實今日與諸位相會,本官與有榮焉,但海貿會如何,本官還真沒個準話給諸位。什麽海貿何時會開,什麽我鄭氏會否收購大宗貨物與泰西人海貿,什麽每家份額多少,這些本官今天都回答不了。”

  眾人聞言都是一陣歎息,顯得很是失落,但隨後鄭衝卻笑道:“不過像這位吳掌櫃,急著將手中貨物脫手,本官勉力一番,想來還是有些辦法的。不過此事涉及商機,便要與吳掌櫃單獨商談,諸位請在外面等候,我已經命家仆準備了酒筵招待諸位,請吧。”

  說罷朝施福使個眼色,施福便即上前來笑道:“諸位請吧,請隨我來。”

  還沒走到門口,又有一人叫道:“小可江右商幫萬福商號的陳尤嘉,手上也有兩千擔生絲,想與公子商談出貨之事!”此言一出,眾人也是一片嘩然。

  鄭衝笑道:“好,不過凡事總有個先來後到,請陳掌櫃外面稍後便可,待我與吳掌櫃談完便輪到你了。這位陳掌櫃排在第二位,本官年輕,擔當有限,也不知道能擔當幾人的存貨哦。”

  此言一出,一眾商賈頓時炸開了鍋,紛紛擠上前來道:“鄭公子,我手上有一批瓷器!”“鄭公子,我手上也有一批茶葉!”“公子,我手上茶絲都有!”

  鄭衝抿了口茶笑了起來,並不言語。施福大聲喝道:“好啦,這裡是大明官軍戰船,像你們這般吵吵成何體統?!”這一聲斷喝之後,眾人漸漸安靜了下來,但心裡卻紛紛吐槽道:“不是你這小白臉約我們來這戰船上談生意的麽?”

  鄭衝放下茶杯朗聲道:“這樣吧,自吳、陳兩位之後諸位,咱們便拈閹決定順序如何?施福,帶諸位先下去用飯,隨後安排拈閹,號數便從三號開始。諸位放心,本官今天便耗在這了,哪也不去,都會和諸位單獨商談一回。拈閹若是靠後的,也不必灰心, 說不定你的貨成色好,也正是本官需要的呢?”

  此言一出,眾商賈這才放下心來,魚貫而出,跟隨施福去甲板上露天安排好的筵席上用飯去了。

  便在甲板上安排了七八張桌子,每桌十人都安坐了,飯菜也很豐盛,但誰也沒有心思用飯,都是匆匆吃了幾口便即放下碗筷。

  片刻後眾人都叫嚷起來,紛紛請施福盡快安排拈閹。施福笑著便取來一頂鬥笠鐵盔,裡面裝滿了數十張折好的小紙條,讓眾人拈閹。

  眾人紛紛上前,人手一張拈了,打開一看上面就用大寫數字寫了個號數,便是從叁號開始。只見適才那浙省龍遊商幫李家管事李福興一陣歡呼:“我拈到了叁號!”眾人都是一陣羨慕,便都安心坐下來,等候輪到叫自己的號進去。

  卻說眾商賈都出了船長室後,鄭衝便命十名荷槍實彈的鄭氏水兵候在門口,將艙室門關了,不許人靠近。

  那吳同清見人都離開了,便迫不及待的道:“鄭公子,我手上有茶葉三千擔,不知公子可出到多少收購?”

  鄭衝微微一笑道:“你那茶葉多少斤一擔?”

  “百斤一擔,分毫不差。涇縣尖茶一千六百五十擔,屯溪綠茶一千三百五十擔。”

  “那你打算多少一擔出手?”鄭衝穩坐釣魚台,笑著緩緩問道。

  吳同清咬牙道:“涇縣尖茶十兩紋銀一擔,屯溪綠茶十二兩紋銀一擔如何?”

  鄭衝既然敢做這次生意,私下裡自然是將這些貨物的市場價格都調查清楚的了,聽了吳同清的價碼,忍不住一口茶噴了出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