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海圖志》第四十章 苦讀隻為官
  徐光啟第一個鼓掌笑道:“好,賢伉儷合作一首,也是一段佳話。”

  張靈素沒想到鄭衝會讓自己代筆,但轉念一想,也只有自己合適替他代筆,當下糯糯的應了一聲,便提起筆來,靜待鄭衝念詩來。她心頭還是非常擔憂,生怕鄭衝做出來的詩句貽笑大方。

  卻見鄭衝踱了兩步,口中緩緩念道:“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鄭衝無恥的盜竊了後世龔自珍的詩句,而且毫無負罪感,難道龔自珍先生還會從清朝穿越來明末找自己算帳不成?於是他念得很是從容,臉皮都不紅一下的。

  這裡才念完,眾人都是面面相覷,黃汝良輕咳一聲道:“博文可是把我們幾個老家夥都罵進去了,子先你,致仕歸家,不管朝局,你麗甫,躲在家中不肯出仕,還有你中了進士,卻躲在書院教書。”

  鄭衝搖搖頭道:“老太傅言重了,我是憂心朝局,想這朝廷之上,萬馬齊喑,肯做事的、肯說話的都一一離開了,卻是悲哀之事。”

  徐光啟歎口氣道:“黨爭啊,黨爭。”眾人都是一陣沉默,艾儒略卻道:“其實這首詩用在書院倒也貼切,書院本就是培育人才的地方,不拘一格降人才,便是提醒書院培育人才,不可拘泥啊。”

  老外說話就是直接,鄭衝這下有些心頭惴惴不安了,黃汝良卻一拍腦門笑道:“這倒是,還是思及提醒得是,好你個博文,原來最後一句才是在說老夫的。”

  鄭衝乾笑兩聲,隻得硬著頭皮道:“其實小子也是想啊,如今這學問之道,已然千變萬幻,好像玄扈公翻譯了泰西的許多學科著作,有算學的,有天文的,有地理的,更有格物的,還有農學的。小子覺得本朝現下,更需廣開學路,讓各種學問都能發揚,便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了。世上讀書人千萬,總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考科舉做官的,但都是讀書人,也可鑽研天文、算學、地理、農學、格物等等。就好像玄扈公這般,若是能把所學的農學用於造福國家百姓,經世致用,也不枉讀書一場啊。”

  黃汝良等人都是呆了一呆,徐光啟最先頷首道:“博文所言大有道理。”

  陳於鼎也為之側目,口中喃喃道:“不是每個讀書人都適合科舉做官?經世致用,不拘一格?”

  黃汝良拍拍腦門,與黃文照對望一眼,黃文照道:“博文這個題目太大,容我等回去好好參詳才是。”

  黃汝良笑著點頭道:“也好,博文這首詩大有道理,寫得極好。”說著接過張靈素書寫好的詩句來,仔細看了後,又讚道:“尊夫人的字也很是娟秀,大有長進了啊。”

  張靈素謙遜幾句後,黃汝良將這首詩作折好放入袖中,回頭笑著說道:“時辰也不早了,大家回去梳洗一番,便在此處用晚膳吧。”

  鄭衝正要答應時,卻見一名鄭府家丁氣喘籲籲的趕來稟道:“公子爺,老爺已經回府,請你與二公子回府相聚。”

  聞言眾人都是一陣惋惜,黃汝良便對鄭衝、鄭森道:“既然令尊回府了,為人子當呼必應,你二人便先回府去吧,我這裡就不強留了。森兒這裡準他幾天假,回去好好團聚一番。”

  鄭衝與鄭森、張靈素便上前拜辭一眾大佬,鄭衝再次邀請黃汝良、徐光啟、黃文照、艾儒略等人前去鄭府做客。徐光啟與艾儒略、黃文照對望一眼後,笑著說道:“今日天晚,不便叨擾,明日我們再登門造訪。”

  鄭衝大喜過望,

好不容易請得人登門,隻望向黃汝良。黃汝良卻道:“老夫便在安平居住,往來多得是時候,過幾天我再過府一敘。”當下都說定後,鄭衝等人才拜辭眾人,便離了書院,往家趕來。  出了書院,鄭衝依舊騎馬,鄭森卻不肯坐轎,也要騎馬。鄭衝哈哈一笑,便一把將鄭森拉到馬背上,兄弟兩個共乘一騎,張靈素依舊坐轎。

  便在路上,張靈素忍不住拉開轎簾,與轎旁騎馬的鄭衝道:“夫君,你那不拘一格降人才雖然說得有理,但書院卻不會這般做的。”

  鄭衝奇道:“這是為何?”鄭森卻插口道:“我知道的,千般苦讀,隻為做官嘛。要是你辛苦讀書數年,書院忽然告訴你,你不適合做官,只能去鑽研農事,那豈不是讓人沒了前程?”

  鄭衝呆了一呆,這才回過味來,忍不住道:“做官有什麽好?”張靈素苦笑道:“做官好處可多了,有了功名,有了權勢,家中田賦徭役可免,這還用問麽?”

  鄭衝聞言,長歎一聲,看來要改變教育的觀念,也是一件萬難之事啊。

  鄭衝也沒糾結太久,對於明末這個時代來說,需要改變的東西太多太多,又豈止教育一項上?後世人都說明末徐光啟、孫元化等人已經開眼看世界,若非明亡,明朝的科技定會得到飛速發展。

  鄭衝卻不以為然,科技發展是需要以教育為基礎的。沒有教育為基礎,便不能培養出更多的各種人才來,沒有一定數量的人才為基礎,很難實現科技的大發展。就如同後世,新中國成立之後,改革普及教育之後,發展了數十年,積累了大量的人才,中華的科技實力才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而眼下明末的教育,還是以學八股文,考科舉試,然後金榜題名,做官出仕為主要目的。教育革新的根子則在科舉到底該考些什麽內容,科考必學儒學八股,這又是為了滿足封建統治階級利益與傳統儒家道德需求,是以要改革科舉很難,要改革教育也很難。

  至於徐光啟、孫元化等人等人的成就,也只是鳳毛麟角,偶爾幾個人引領的科學風尚,始終難以成為主流,而且他們很多時候都只是在翻譯歐洲的科學著作,很少有自己在科技上的創新和突破,偶爾突破也只是曇花一現。

  想到這裡,鄭衝赫然發現,一切又回到了原點,破而後立,似乎只有打破舊有的制度,才能改革成功,然而龐大而頑固的儒家守舊勢力似乎並不會答應這樣的改革。這種改革,就算是張居正也難以完成吧。

  “大哥,和我說說你是如何一個人奪下紅夷戰船、陣斬劉香的吧。”鄭森的童音打斷了鄭衝的思緒,聞言後鄭衝不禁微微一笑,看來現在的國姓爺和許多男孩小時候是一樣的,都幻想著有一天能衝鋒陷陣、上陣殺敵,也崇拜威武的將軍,更崇敬少年英雄,更何況這個少年英雄是自己大哥?

  當下鄭衝笑了笑道:“你大哥不善言辭,還是讓施福給你講吧。”於是跟在一旁的施福便邊走邊講起了鄭衝的英勇事跡,施福口才好,講得很是精彩,鄭森在馬背上聽得津津有味,講到驚險之處,鄭森還忍不住驚呼連連。

  最後施福講完,鄭森長出了一口氣道:“大哥,為何你會這般厲害?”

  聞言轎中的張靈素也豎起了小耳朵仔細傾聽,她也好奇這人會如何解釋自己一夜之間武藝變得如此高強?

  鄭衝笑了笑道:“其實啊,你大哥一身本事都是學自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遊方老道,只是從前一直自己苦練,而那老道當時叮囑過,這些本事只能用於保家衛國之上, 不可用於好勇鬥狠,是以你大哥一直沒用。二弟啊,你記住了,咱們男子漢學了文武藝,當報效國家,為民造福,而不是用來欺負別人的。”

  鄭森童言無忌,又道:“但若是自己被人欺負了呢?記得從前大哥你老是被嫂嫂的幾個健壯仆婦欺負啊。”

  張靈素聞言俏臉羞得通紅,好在隔著轎簾,別人也看不到。卻聽鄭衝也不以為意,哈哈一笑道:“二弟,還有一句話你也記好了,好男不與女鬥,咱們男子漢是要讓著女子一些的。”

  張靈素心頭暗罵道:“這人無恥,從前便是心存不良,才被收拾的,什麽好男不與女鬥。咦,不對啊,先前的事不能算是他做的,我怎麽把他想成那混蛋去了?”

  鄭森似乎毫無覺悟,繼續追問道:“那些昆侖奴呢?我記得從前他們對大哥也很是不敬的啊。”鄭衝也笑了笑道:“二弟,他們都是追隨父親多年,經歷過陣仗廝殺的勇士,皆是有戰功的好漢子,那時候我沒什麽建樹,便不與他們一般見識。二弟,你需記得,咱們鄭氏之所以能有今日成就,離不開這些勇士的拚死效力,要想驅使天下萬國勇士為自己效力,當從容大度,恩威並施方可。”

  這裡鄭衝忍了一句話沒說,那便是:還要將他們綁在你的利益戰車之上。想要驅策萬國勇士為己效力,權財勢缺一不可,而所謂大勢,便是一種利益共同體的趨同。

  鄭衝也並不是故意不說,對於一個十歲孩童來說,或許還不知道人與人之間利益關系的殘酷吧,讓他後面自己慢慢領悟好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