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海圖志》第一百四十五章 詩會各顯才
  赴會的士子文人們很吃張溥的那一套,高漲的鬥爭信念很快被點燃,紛紛痛罵奸臣溫某,而後表示一定要寫文章罵臭此人雲雲。但鄭衝看來,最後有膽量寫文章開罵的,或許也只有張溥麾下那些中堅之人了吧。

  複社的中堅人物應該不止陳子龍、徐孚遠、陳子龍並複社四公子,鄭衝忍不住問黃宗羲道:“久聞複社中還有夏允彝、侯歧曾、楊廷樞、顧炎武、歸莊、陸世儀諸子,怎麽今晚都未曾得見?”

  黃宗羲道:“今秋入閩的便只有我等幾人,其余諸人都在南京留都,未曾入閩。我複社朝中還有瞿式耜、文震孟等諸公在,一南一北遙相呼應,方才不致我等走了,便弱了聲勢。”

  鄭衝點點頭,驚歎一聲道:“複社人才極多,想必這趟那溫某有苦頭吃了。”黃宗羲面色凝重的道:“自與閹黨爭鬥起,我複社還從未怕過誰來,如今既然與溫某周旋,定然也是要竭盡全力的。”

  鄭衝嗯了一聲後,也不再說什麽,只聽著複社在場的諸子紛紛登台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說,痛罵朝中奸臣,抨擊時政,引來一眾文人才子陣陣叫好聲。

  最後張溥總結一番後,教各地才子文人回到各自家鄉後,仍要努力讀書,同時積極為複社接下來的鬥爭搖旗呐喊雲雲,複社諸才子文人皆是大聲應是。至此複社詩會上第二件大事,評論時事,揭露朝中奸黨面目,總算是說完了。

  只聽張溥又站到前來朗聲說道:“我複社向來以文會友,今趟入閩來,也有閩中不少青年才彥赴會,他們中雖有些尚不是我複社中人,但皆是文壇一脈,既然參與詩會,我複社人等便以文會友,在這大海之上,泛舟詩歌,也不失為一段佳話。”

  眾文人士子皆是大聲鼓掌叫好起來,張溥頓了頓又朗聲續道:“而今秋入閩,適逢八閩遭風災,災民千萬。我複社不忍見八閩百姓受苦,今晚詩會之後,諸君留下的墨寶皆當場競價變賣,變賣所得皆捐納給災民,如何?”

  今晚參會的人中,也有不少慕名而來的富家子弟,能追著複社千裡入閩之人,除了要有財力之外,更是鐵杆粉絲,能購得複社這些偶像們的墨寶,自然是欣喜萬分。同時,通過競價也能揚一回名聲,何樂而不為呢?

  當下眾文人才子盡皆大聲叫好起來,張溥首先提筆,便在將台上作詩一首,少時書畢,一旁陳子龍拿起來朗聲念道:“花開鶯去日,石爛水清時。不憚山川阻,空勞風雨隨。車中呼小字,桑下問柔荑。一別無楊柳,臨流應賦詩。”

  這詩作中規中矩,也算上佳,但並不算驚豔,但張溥所作,大有人搶。當下便有一位文人操著湘人濃重的口音朗聲道:“長沙府杜藝興出價一百兩求購夫子大作。”

  開了這個頭後,諸文人紛紛競價,最後還是這杜藝興以兩千兩的高價競得這首張溥的親筆詩作。鄭衝在一旁打得目瞪口呆,一首詩賣了兩千兩銀子,當真是一字千金啊。只見那杜才子興高采烈的上將台去,張溥親手將詩作轉交,而後又單獨慰勉幾句後,那杜藝興更是激動得渾身發顫起來。

  只聽得身旁一人微有些嫉妒的道:“這杜學友真是有錢,能在張夫子面前露臉,看來明年中式不遠矣。”

  另一人也是點頭附和道:“正是,只要這姓杜的才學不是太爛,夫子總有辦法讓他中式,就算不是三甲,博個進士出身也只是小事一樁。”

  鄭衝這才明白了,不是張溥的詩作多好,

也不是他的字遠超蘇黃米蔡,而是這些士子都想靠著出錢買詩,能在張溥面前露個臉,而後照顧自己在科舉試場上能夠高中。看來複社把持科舉試場之事並非謠傳,而是人人皆有公論的了。  見得鄭衝目瞪口呆的樣子,黃宗羲微微有些尷尬,隻得低聲道:“夫子也有分寸的,不是什麽人都會抬舉。”鄭衝回過神來後,則微微一笑道:“也不必解釋,我懂的。”黃宗羲聞言,更是尷尬起來。

  跟著台上便是陳子龍站了出來,一眾才子見得是陳子龍出來,登時大聲喝彩起來,風頭竟然有些超過了張溥。原來陳子龍詩作極佳,在複社中都是有名的。而鄭衝卻知道後世對陳子龍詩作也是極為推崇,後來陳子龍更是有明詩殿軍的稱號,與錢謙益、吳偉業並稱明末三大詩人之一。

  陳子龍上台後,便朗聲道:“今秋入閩,結識了一位少年英豪,也多虧他,今晚能與諸君泛舟海上。但今秋風災,入眼滿目瘡痍,心下悲涼,因此特作一首,以表情懷。”說罷便提筆疾書起來。

  少時寫罷,一旁徐孚遠上前來,朗聲念道:“行吟坐嘯獨悲秋,海霧江雲引暮愁。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憐無地可埋憂。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識故侯。見說五湖供飲馬,滄浪何處著漁舟?”

  眾人聽了都是紛紛叫好起來,當下便有人出價五百兩購詩作,其余文人才子也不甘落後,紛紛競價,最後陳子龍的詩也是以兩千兩的高價出售。

  之後徐孚遠上前朗聲笑道:“詩詞歌賦講究有感而發,強要輪流書作,未免失了靈性,多了敷衍。從此刻起,諸位但凡誰有有好詩好詞的,大可直來台上當場書作,不講什麽尊卑長序了。”

  當下眾文人都叫起好來,徐孚遠說的沒錯,詩詞歌賦講究有感而發,若是輪流來,並無詩興的人做出來的詩作也只是敷衍之句,現下便是誰有靈感,誰便上台去作詩便了。

  但眾人叫好聲之後,卻無人上台去,須知眾目睽睽之下,若是自己的詩作寫出來不堪入目,沒人競價,豈不是大大的丟了臉面?而且自古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之說,意思便是學文者謙遜,越是文豪大家,越不敢說自己是第一,而武人爭先,就算是青年武輩也不肯承認自己武藝不如他人,武人講究的便是爭個氣勢。

  是以眾文人擔心當眾出醜,也有謙遜之意在內,居然一時間都無人上台,場面一度有些沉靜。

  這時候鄭衝身旁一個聲音朗聲道:“我來!”回頭看時,原來是身旁的黃宗羲開口朗聲道。望著黃宗羲便這般分眾而出,上了將台,鄭衝心頭暗暗好笑:“原來複社也玩詩托啊,想必黃宗羲是在就準備好了的,就在台下,只等著無人上場,就出來救場。”

  黃宗羲是崇禎四年才入的複社,雖然才情得張溥認可,但也需要一個機會能將他的才情宣揚出去,今晚便正是個好機會。於是張溥便讓黃宗羲在台下等候,無人上台時,他便做第一個,也算能大大的露個臉。

  果然眾才子見得有人上台作詩,便大聲喝彩起來。只見黃宗羲一身青衣,面貌俊朗,神采風揚的來到台前,也不怯場,便朗聲拱手道:“諸君有禮,在下余姚黃宗羲,崇禎四年時方才入社,今趟賦詩一首,拋磚引玉。”

  台下便有相熟之人附和道:“原來是黃兄弟,我認識他,他父親乃是東林七子之一的黃尊素老先生。當年黃公與閹黨抗爭不休,最後慘受酷刑而死,實乃我輩楷模!”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驚歎起來,“原來是他,當年朝廷審理閹黨大案,五月刑部會審,黃公子出庭對證,出袖中錐刺許顯純,當眾痛擊崔應元,拔其須歸祭父靈,人稱姚江黃孝子,就連當今聖上都歎稱其為忠臣孤子。”“哦,原來便是姚江黃孝子啊,聽聞他幼承庭訓,詩文也是一絕。”“原來黃公子也是我複社中人,看來”

  鄭衝見了暗暗點頭,複社果然很會營銷自己人,同時也會營銷自己,借著複社詩會, 黃宗羲的名聲必定流傳更廣,而有黃宗羲的孝義之名,複社聲望也會大增,真是相輔相成。

  聽得台下眾人誇讚,黃宗羲謙遜了幾句後,朗聲道:“余今晚得會諸君,心下感慨,雖無詩詞大作,但有幾句話書寫下來,願與諸君共勉!”說罷便提筆疾書,少時書成,陳子龍上前看了後,驚呼一聲,朗聲念道:“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順逆,不論成敗!論萬世,不論一生!”

  眾人聽了之後,頓時滿堂喝彩起來,果然是警示名句,勵志的言語。鄭衝也忍不住鼓起掌來,一旁張靈素小聲道:“這位黃公子氣概豪邁,不愧是姚江黃孝子啊。”

  鄭衝微微一笑道:“正是,黃公子此等人才,你相公將來定要收歸麾下重用才好!”張靈素聽了微微一鄂,跟著笑道:“你還真是厚臉皮,如此大言不慚。”鄭衝卻不以為意,正兒八經的道:“娘子你看好吧,將來他定會投我麾下,要不我們倆賭賽?”

  張靈素不服氣,撅起小嘴道:“賭什麽?”鄭衝摸著下巴笑道:“你輸了便替我生十個孩兒!”張靈素俏臉一紅,狠狠瞪了鄭衝一眼微微嗔道:“這些話兒晚點再說。”

  黃宗羲在台上團團作揖致謝後,他這句名言書字很快被人以一千兩高價買下。黃宗羲謝了之後,便退下台來。

  這時候卻見侯方域走上前來,朗聲說道:“今晚有幸,我複社請到此方地主,此人便是八閩海上長城、皇上親口讚頌的少年英豪、福建總兵鄭公之子鄭衝!聽聞鄭公子乃玄扈公高足,便請他上台來也詩作一首如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