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海圖志》第二百七十七章 開春後入朝
崇政殿上,一眾後金將臣聽了皇太極那句“無事不可許”之後,皆是心頭一凜。寧完我等漢人大臣自然不敢說什麽,皆口稱聖明,大大讚揚了一番。而代善等滿人雖然心中不服氣,卻也無可奈何,不敢說話。

便在此時,數內卻有一位英武不凡的年青貝勒卻站了出來,眾人定睛一看時,卻是後金鑲白旗旗主、固山貝勒、執掌後金新設吏部的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多爾袞!

若說努爾哈赤最喜歡哪一個兒子,其實許多史書中多有端倪,晚年的努爾哈赤最喜歡的就是他這個十四子多爾袞!後金軍中,一直都是努爾哈赤自己親統兩黃旗,晚年他將親統兩黃旗的大部分分授同母的三個幼子(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每人15個牛錄,其余自己統帥作為親軍,他有個明確的指示:阿濟格是鑲黃旗旗主,多鐸是正黃旗旗主,將來自己死後,而把自己統帥的親軍全給了多爾袞。有的歷史學家認為這是他明確立多爾袞作繼承人的公開宣示。

可惜努爾哈赤死時,多爾袞和多鐸一個9歲,一個8歲,哪裡是驍勇善戰,凶狠殘暴的哥哥和侄子的對手。努爾哈赤去世時,他已經將鑲白旗旗主杜度調到鑲紅旗,準備以此旗給多爾袞。

努爾哈赤剛死,兒子們就開始爭奪汗位。由於三個幼子年幼,加上皇太極聯合其余貝勒一同對付這三兄弟,同母三兄弟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失敗,母親被殺,多爾袞沒有得到汗位,但保住了自己的15個牛錄,並依附在兄長阿濟格的旗下,反而是實力倒數第二的正白旗旗主皇太極坐上了汗位,而且皇太極趁機佔有了鑲白旗,以自己的兒子豪格作了旗主。

為了當後金大汗名正言順,將自己原來統領正白和鑲白旗改名為正黃和鑲黃旗。說他改領正黃和鑲黃旗是不正確的,原來的正黃和鑲黃旗各有上司,他無法奪過來,別的旗主也不會同意。不但不能奪,皇太極還當眾發誓不能隨便沒收其它旗主的部下牛錄,即使旗主有罪被罰交出部下牛錄,交出的牛錄也只能在本旗內分配給其他領旗貝勒。

這裡就不得不說皇太極玩弄權術絕對是後金第一人,在他聯合其他三大貝勒解決掉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的威脅之後,雄才大略的皇太極不但沒有殺掉同母三兄弟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反而極力拉攏這三個小兄弟。

因為他們統領的正白和鑲白旗(原來的正黃和鑲黃旗)實力強大,尤其多爾袞繼承了父親的親軍之後,成為實力最大的正白旗主,但他只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以後皇太極采用計策先後殺掉了鑲藍旗主阿敏和正藍旗主是莽古爾泰,吞並了正藍旗,將正藍旗和自己的正黃旗混編後再一分為二,組成新的正黃和鑲黃旗,由自己親自統帥,從中還分出一部分牛錄實力給自己的兒子豪格壯大實力,豪格的鑲黃旗被改名為正藍旗,改動的結果還是新的鑲黃旗實力最小。

為了鞏固地位,皇太極對正白和鑲白旗采用分化的辦法,先是廢掉年長戰功高的阿濟格的旗主地位,用少年多爾袞作鑲白旗主。而後皇太極對三兄弟依舊是扶持的態度,多爾袞幾年後依靠戰功,得封固山貝勒,並在皇太極設立六部之後,得以成為掌握吏部的旗主。

向來每個王朝六部之內,最為要緊的六部只有三個,一個是戶部,管錢的,另一個是兵部,管軍的,最後一個便是吏部,管著一個王朝所有的人事!讓一個弱冠青年管理吏部,可見皇太極對多爾袞有多麽的看重。

殿上眾大臣見這位有著“墨爾根代青貝勒”(滿語“聰明王”)之號的年青貝勒爺站了出來,

均是微微一鄂,難道他敢違逆皇太極的意思?燈火之下,只見多爾袞昂然而立,相貌魁偉,一時間恍惚,均好像看到一個年青的努爾哈赤站在面前一般。後金之內都有評價,說努爾哈赤諸子之內,最像努爾哈赤的便是這位聰明王了。而努爾哈赤年青的時候,正是因為相貌魁偉、談吐不凡,才能在殺人如麻的李成梁馬前苦苦哀求,方能逃得性命。而多爾袞與努爾哈赤很像,可見多爾袞也是一位相貌魁偉的年青才俊!

只見他站出來後,朝皇太極微微躬身,隨後跪拜在地朗聲道:“皇上,這鄭氏父子雖值得拉攏,但若非我軍佔據絕對上風,只怕難以迫其投降。而鄭氏根基皆在大明東南,我軍難以威脅,他所部又都是水師,一旦接仗不利,他們大可揚帆南歸,我等亦無可奈何。是以,此趟軍略,不可都寄望於鄭氏父子歸降之上!”

皇太極微微一笑,頷首道:“十四弟說得不錯,適才說招降鄭氏父子,的確是一條路,但這條路只是這趟方略中的一條。而我大金開春後,還是要按原定方略,大舉攻伐朝鮮,剪滅東江鎮,降服高麗王!”

說到這裡,皇太極起身來,緩緩踱步,口中繼續說道:“招降鄭氏父子,乃是長久方略,眼下明軍咄咄逼人,我大金自然要反擊!而且從哪裡跌倒,便要從哪裡爬起來!開春後,朕將親自統領大軍,討伐朝鮮、東江鎮,一舉蕩平這兩處討厭的地方!”

說到這裡,皇太極溫和的看著多爾袞道:“十四弟,開春後,由你統帥所部為大軍前鋒,可願擔當此任?”多爾袞大喜,當下叩謝道:“願領此任!”

皇太極點頭笑道:“聽聞那龍須兒鄭衝也是二十左右的年青將領,十四弟你已經二十二歲,正好年紀相仿。此趟你為前鋒,先與這鄭衝交手一番,朕倒要看看是他大明的弱冠英豪厲害,還是我大金的年青聰明貝勒厲害!”殿上群臣皆是一起稱善。

隨後皇太極布置軍略,開春後,皇太極將率領十二萬後金大軍攻伐朝鮮、東江鎮,並派濟爾哈朗守盛京,阿濟格、阿巴泰守遼河入海口以遏明軍。令多爾袞、豪格分統左右兩翼滿洲、蒙古兵為前鋒,從寬甸入長山口;常年出使朝鮮、與朝鮮互市的戶部承政馬福塔等率兵三百人,扮作商人,突襲朝鮮王都漢陽城,並為大軍向導,多鐸、嶽托等人率數千兵馬接應。皇太極與代善率其他各路軍馬隨後跟進,分多路突襲朝鮮!

皇太極還是采用了卑鄙的戰術,命人扮作商人偷襲,這是建奴慣用的伎倆,不過屢試不爽。而他則統領其中一路,打算直抵鎮江堡後,先滅東江鎮明軍!

此趟布置中,皇太極隻命孔有德、耿仲明等漢軍出動火器營助戰,至於投降的孔、耿麾下水師,皇太極並沒有安排什麽兵略,只是命水師避戰保船,嚴守港口,配合陸師鎮守。可見皇太極也清楚麾下這些投降的水師是靠不住的,絕對不是氣勢洶洶北上的鄭氏水師對手。

可惜直到現在,皇太極還不知道鄭衝麾下只有一艘戰船,到教他與空氣勾心鬥角了一番,讓范文程有些猶豫要不要再進呈細作探聽得到的消息了。

布置完軍略後,皇太極緩緩說道:“開春後的登基大典也不必改動,朕登位之後,便即出兵討伐朝鮮!”

寧完我道:“討伐朝鮮,需有借口才是。”皇太極長子豪格咕噥一句道:“你們漢人就是麻煩,打個仗還要什麽借口。”

皇太極呵斥豪格幾句,豪格諾諾而退,隨後皇太極對寧完我道:“借口便勞范先生與寧先生去傷腦筋了,這是朕登位稱帝後的第一仗,檄文務必要振奮人心。”范文程與寧完我躬身拜道:“臣等遵旨。”

討伐朝鮮的借口其實范文程和寧完我早已經想好,這趟扈什布所部借道鹽州,在盤谷被伏擊,正是朝鮮地盤,說明朝鮮與明軍還有勾結,以這個借口征討,再好不過。兩人相視一笑,均已經成竹在胸,不必費神。

商議完大事後,皇太極命人傳旨鎮江堡,命達爾漢代病重的揚古利指揮,同時命達爾漢待天氣好轉後,便送揚古利回盛京調養。並且調集附近的後金軍集兵三千人趕赴鎮江堡,助達爾漢守鎮江,命達爾漢在開春前,務必守住鎮江堡,不可放一個明軍過鴨綠江。

都布置完後,皇太極這才吩咐散朝,諸臣便都告退,皇太極自回宮中歇息。范文程隨眾人出了大殿後,走了幾步,最後還是跺跺腳,在此反身回去,寧完我等人見了都是一陣奇怪。

卻說皇太極散朝後,先在崇政殿後殿中稍事休息,喝了碗參湯,正打算命人起鑾駕前往西側福晉博爾濟吉特氏居住的西宮麟趾宮去時,卻有內侍來報,說范文程單獨求見。

皇太極微微皺眉,這西側福晉博爾濟吉特氏便是後世赫赫有名的孝莊皇后大玉兒,大玉兒去歲十一月剛生產了七皇女,他已經許久沒去麟趾宮看望,正想今夜前去,想不到被一通敗報打亂了行程。眼下好不容易都布置好了方略,化解了敗報的危局,正想舒舒服服前去大玉兒那裡享一番兒女溫柔,想不到范文程又來求見。

范文程這個人是極為善解人意的,皇太極也知道,若非是重要的事,他是絕對不會貿然單獨求見,若真有要事,適才大殿上便可說了,也不必等到這會兒,說明范文程這事不但不能公開說,還只能說給他一個人聽。

當下皇太極耐住性子,命人宣范文程進來,他還是一個極能克制自己欲望的梟雄!

新書上架,求月票和各種支持,謝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