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海圖志》第二百六十三章 報捷的人選
  報捷分配軍功的事好不容易商定後,侯隆吩咐諸軍休整七天,也為沈世魁停靈七日,全軍以示尊敬,同時教諸軍整修武備營盤,準備再戰。都吩咐後,諸軍各自領命回營。

  諸將走後,傅青主與鄭衝、侯隆道:“那沈志祥似乎心有不甘,恐會生事。”

  侯隆微微皺眉道:“但他現下也沒做什麽,師出無名,難以整治他啊。”

  鄭衝沉吟片刻後道:“派人盯緊沈志祥,多收買其部署,靜觀其變!”

  離開侯隆的帥帳後,鄭衝與傅青主、俞碩明、於孟熹等回到自家營帳中。便在帳內,鄭衝與傅青主交代了俞碩明許多細節,他此趟進京報捷,肩頭擔子不輕。

  都交代仔細後,鄭衝語重心長的拍著俞碩明肩頭道:“此去乃是你的一個機會,如此大捷,進京後定能面見皇上。雖然此前令尊因獲罪而被朝廷處死,但切記不可心生怨懟,只要奏對合宜,憑著這回戰功,朝廷說不定會重新封賞於你,這樣你便能重振家聲,也算替你父親洗刷了此前的屈辱。”

  俞碩明這才沒明白鄭衝的良苦用心,當下虎目含淚,一時間激動的也不知說什麽好,單膝跪地朝鄭衝抱拳道:“公子厚恩,屬下永世不忘!”

  鄭衝扶起他來,安慰道:“你我手足,不必這般多禮。”跟著又道:“你手下夜不收便暫且交於孟熹統帶。”俞碩明起身來躬身應是。

  隨後鄭衝又看著於孟熹道:“勉之(俞碩明字)其父因獲罪而丟了性命,家門也背上屈辱,此趟進京奏捷便讓勉之先去,你隨我繼續征戰,下趟再讓你去如何?”

  於孟熹急忙道:“屬下明白,勉之一直苦練本事,便是為了重振家聲,我與勉之也情同手足,不會與他爭競。”

  鄭衝拍了拍於孟熹肩頭頷首道:“這趟你的名下也有一百級的軍功,登萊之亂時的罪過當能洗清,也能官複原職。”

  於孟熹笑道:“複不複職倒在其次,能隨公子多殺些建奴,為我父報仇雪恨,為山東父老出口惡氣,便於願足矣。”

  說罷幾人都是相視一笑,通過一次次戰鬥和海上航行,鄭衝這個小團體的凝聚力越來越強,此趟分潤軍功,鄭衝每個人都照顧到了,連張永鏟想必通過這趟大捷,也能洗脫前罪,官複原職。

  隨後傅青主等人都告退,鄭衝卻單獨叫住俞碩明道:“有幾個人會與你同去。”

  當下鄭衝拍拍手,帳下轉出三人來。這三人都穿明軍戰服色袍,俞碩明定睛一看,卻是白蓮教中沈智、夏仲進、孟先漢三個。

  只見沈智等三人進帳來後,朝鄭衝恭恭敬敬一禮後,孟先漢性子急,便先笑著說道:“鄭公子,這趟能隨公子衝鋒陷陣,手刃了幾個建奴,真是爽快。”

  原來徐佛、柳如是等人在松江府下船後,沈智、夏仲進、孟先漢三人卻奉徐佛之命,繼續隨龍須號北上,想要去山東登岸召集舊部。只是之後鄭衝卻並未前往山東,是以三人一直扮作明軍士兵,跟隨鄭衝左右。

  那晚與建奴惡戰,鄭衝統帥麾下親衛、夜不收小隊衝殺在前,沈智、夏仲進、孟先漢三人也參加了戰鬥。三人武藝不弱,早年與明軍也廝殺過,是以陣仗之上也並不畏懼。三人跟隨鄭衝廝殺,都殺了幾個建奴的。

  鄭衝微微一笑道:“你們三個能隨我衝殺在前,也屬不易。還好三位都性命無恙,只是受了點傷,否則難以向徐媽媽交代。”三人雖然悍勇殺敵,但都受了些輕傷,

還好沒丟了性命。  沈智搖頭道:“即便是身死,若是徐媽媽知道我等是與建奴廝殺而死,也不會怪罪公子的。”夏仲進也道:“正是,誅殺建奴,也是為我山東父老報仇雪恨!”

  鄭衝點點頭,覺得白蓮教這些人大是大非面前還是認得清楚,也難怪後來滿清立國兩百多年,白蓮教也都屢次起義反清。

  “如今戰事告一段落,明日便有戰船要回京城報捷,你們三位便隨報捷船隊回山東去吧。”鄭衝緩緩說道:“如今塘沽海口封凍,船隊會在登萊等地靠岸,然後走陸路進京,三位正好可以在登萊之地下船。我也算完成此前約定,送三位到山東了。”

  孟先漢聞言啊了一聲道:“公子要送我們回去了?”鄭衝笑道:“聽你口氣,很舍不得麽?”

  孟先漢撓撓頭道:“跟著公子殺建奴也挺爽快的。”夏仲進也頗為不舍的樣子,沈智則歎口氣道:“我等終非官軍,而是朝廷通緝的要犯,若是常留軍中,隻恐給公子造成不便。天下無不散之宴席,我們三個還是回山東好了。”

  孟先漢、夏仲進也都歎口氣,無奈的點頭應了。鄭衝緩緩頷首後,指著俞碩明道:“你們三人便扮作俞將軍護衛同去,一路上聽俞將軍吩咐便可安然到山東。”

  跟著鄭衝又對俞碩明道:“一路上好生照料三位,到了山東便讓三位喬裝離開。”俞碩明重重頷首道:“屬下明白。”

  最後鄭衝命人將出三百兩銀子來,交給三人,口中道:“此趟三位殺敵建功,但可惜不是官軍,不能奏報軍功,我便按慣例,將三位軍功折算銀兩,交給三位吧。”

  沈智三人聞言都是眉頭齊皺,孟先漢微微氣惱道:“公子將我三個看成什麽人了?殺建奴是為了報仇,豈是為了這些黃白之物?”

  鄭衝微微一笑道:“我也料到三位會這般說,但我這個人恩怨分明,賞罰公允,你們有功便該賞。況且你們去到山東,也需要用銀子,你們帶著這些銀子去吧。”

  見三人還想推辭,鄭衝拉下臉來道:“若你們不答應,是想讓我背個賞罰不明的名聲麽?”見鄭衝如此堅持,最後沈智、夏仲進、孟先漢三人拜謝後接了銀子。

  次日清晨,天氣依然寒冷,侯隆、鄭衝並諸將都回到皮島,送俞碩明、兩個小太監並金日觀等三將心腹登船。三艘福船搭載著許多首級並兩百余名明軍一同進京,船隊由俞碩明統領,便在碼頭告別後,俞碩明便率領船隊起航。

  此時皮島碼頭也是冰層封凍,但昨天金日觀已經派人鑿開冰面,將三艘戰船出港的水道清理出來,是以三艘戰船得以破冰而出。望著戰船遠去後,諸將才各自回營去了。

  回到軍營後,金日觀前來面見侯隆,說起沈世魁死因之事來,“侯公公,沈志祥昨夜前來拜會小將,說起沈帥死因來,他想要徹查沈帥死因。”

  侯隆聞言奇道:“沈帥死因軍中大夫不是已經查驗明白,乃是死於馬上風麽?還有什麽可查的?”

  金日觀道:“那沈志祥與小將說,那李氏侍奉沈帥多時,之前也不見有什麽古怪的,偏偏那鄭衝送了香囊之後,沈帥便出了事。”

  侯隆聞言微有些緊張,此前鄭衝與他商議之時,說過沈世魁會暴斃,沒想到沈世魁真的出了事。他知道這一定是鄭衝做的手腳,但卻猜不到鄭衝是如何做的。

  “難道是那香囊有古怪?你可命人查驗過那香囊?”侯隆連忙問道,他還真怕金日觀他們查出端倪來。

  金日觀卻搖搖頭道:“那香囊我們許多人都看過,其中香料也聞過,軍中大夫也看過,都說沒問題,那香囊乃是上好香料製成,有提神醒腦、延年益壽的功效。”

  侯隆微微松了口氣道:“那不就成了?既然香囊沒有古怪,那就不關鄭守備的事。”

  金日觀咬牙道:“但沈志祥咬定此事一定與鄭守備有關,而且他還說,此事當中,還有李氏這個活口在,他打算提審李氏。”

  侯隆聞言微微皺眉道:“一介婦人, 知道什麽?”金日觀道:“侯公公,此事我也想查個明白,以消鄭守備嫌疑。如今既然軍中是侯公公主事,便請侯公公主持此事,提審那李氏。”

  原來昨夜沈志祥回去後,越想越不服氣,便來找金日觀,打算提審李氏。但金日觀覺得若是兩人私下提審李氏,就算問出什麽來,也恐人說是屈打成招或是故意栽贓陷害,於是金日觀今天便來找侯隆,若是監軍侯公公主持審理此事,問出什麽結果來,旁人也無話可說。

  最後沈志祥也同意,雖然侯隆乃是與鄭衝一起來到皮島,但想著侯隆乃是天子近侍,又是監軍太監,而且自古監軍與主將一般都是不對付的,想來侯隆還是能主持公道。但二人卻沒想到,這位侯公公早已經上了鄭衝的賊船。

  侯隆沉吟片刻後,勉強答應了金日觀。他雖然不知鄭衝如何下手,但他總想著鄭衝既然如此篤定出手,定然不會留下什麽馬腳來。

  當下侯隆便命金日觀提那李氏進帳來,少時李氏來到帳內,沈志祥也前來聽審。因事關沈世魁陰私之事,是以帳內除了侯隆、沈志祥、金日觀三人外,就只有一名軍醫在。

  審問李氏的過程很長,三人反覆詢問了李氏,也問不出什麽端倪來,又問那軍醫。可惜那軍醫乃是跌打外傷的聖手,此等男女內科卻不擅長,隻說沈世魁乃是死於馬上風,並無可疑之處。

  問了一個多時辰後,毫無結果,最後三人都只能作罷。就連李氏也被侯隆做主放了回去,沈世魁是死於馬上風,關李氏何事?牛耕田,累死了牛,難怪還要怪田地不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