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海圖志》第二百六十一章 侯公公0歲
  東江鎮明軍每月餉銀可是要比鄭氏水軍餉銀低得太多了,鄭氏水軍人均每月餉銀二兩四錢銀子,而東江鎮明軍人均每月餉銀只有七錢銀子,東江鎮明軍如今還有一萬八千余人,欠餉銀八個多月,便是差不多十萬兩銀子。

  現下大明朝各地明軍的餉銀其實都不一樣,而且兵種不同,餉銀差距也十分巨大。鄭氏水軍畢竟是水軍,也勉強算是技術兵種,而且算是鄭家的軍馬,跟隨鄭芝龍多年,是以餉銀極高。而東江鎮自從毛文龍死後,朝廷重新核查戰兵人數,又定下了餉銀,是以才有這麽一點。

  可就是這麽點餉銀,大明朝廷也拖欠了八個月之久,當中雖然有耿、孔二人反叛,導致海路斷絕的原因在其中,但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大明朝沒錢。

  歡呼聲中,許多明軍熱淚盈眶,終於等到發餉的日子了,雖然他們故土難離,不願離開遼東,乃是出於自願,但得到朝廷發餉其實更是一種肯定,這種肯定代表著朝廷沒有放棄遼東,他們這些從遼民中走出來的將士們就還有光複故土的希望!

  此時此刻,明軍將士們對鄭衝與侯隆充滿了感激之情,這些不認識多少字甚至根本不識字的明軍兵卒們,思想是極為樸素的,誰給他們發餉,他們就會心向著誰,不論這人是太監還是皇帝!

  “侯公公千歲!侯公公千歲!鄭將軍威武!鄭將軍威武!”當鄭衝大手一揮,鄭氏水軍中數十名兵將抬上幾口大箱子,打開來一看,裡面都是白花花的銀子時,台下明軍將士們中不知是誰先開口呐喊起來,很快八千余人山呼海嘯般的歡呼呐喊聲響徹校場上空!

  聽得侯公公千歲這一句時,侯隆半邊身子都酥了,他從未受這麽多人的歡呼,更沒得到過這麽多人的認可,作為一個為了生存,自斷子孫的人來說,尊敬與尊嚴向來都是格外珍貴的!

  侯隆熱淚盈眶,手腳激動之下,不由自主的發顫起來。鄭衝見了後,皺了皺眉頭,卻在他耳邊低聲說道:“侯公公,被人喊做是千歲或是九千歲的,下場可都不太好啊。”

  鄭衝一句話讓侯隆從雲端立刻跌入冰窟之內,差點身子一軟,倒在將台上,鄭衝一把扶住後道:“公公切記謹言慎行便是了,不可飄飄然,否則今後麻煩很大。”侯隆點頭如小雞啄米,原來受萬人崇敬對他來說也是一件麻煩事啊。

  鄭衝安慰了幾句後,回到台前來,雙手虛按幾下,台下將士才漸漸停止了歡呼。鄭衝朗聲又道:“多的話我也不囉嗦了,稍後各軍發餉!”

  言簡意賅的話讓明軍將士們再次歡呼起來,將台上金日觀等諸將都是一臉欣慰,困擾他們多時的軍餉問題總算解決了,畢竟這些將士都是跟著他們出生入死的兄弟,平素沒發餉時,他們都是靠平時的情義和一張老臉在安撫軍心,現下發餉了,他們再也不用面對前來討餉的士卒們,如何能不釋懷?

  數內卻只有沈志祥一人面色鐵青,他沒想到侯隆與鄭衝會拿出十萬兩銀子來發餉,見台下將士如此歡呼,沈志祥知道侯隆和鄭衝兩人在將士們心中已經樹立起了人望來,想看的笑話沒看到,反而見得兩人在眾將士面前大漲人望,沈志祥自然是開心不起來。

  很快將台下軍中文書們張開十余張桌案,搬出名冊、帳簿,點算銀兩後,便開始發餉。皮島明軍各部按順序上前領餉銀,這一切都是金日觀等諸將安排的,他們也想早些讓麾下將士領到軍餉。

  發餉按部就班的進行著,

侯隆、鄭衝則招呼諸將在將台之畔的營帳內商議起奏報軍功之事來。  沒有了沈世魁出頭,沈志祥孤掌難鳴,金日觀等諸將對於鄭衝一手分配的軍功自然沒什麽異議。按照鄭衝分配的軍功,皮島大部分將領都分配到了一百級首級到十級首級不等的軍功。金日觀麾下分得最多,共分得一千級的戰功,因為一直與鄭衝並肩作戰的三千明軍正是金日觀麾下戰兵。

  有人多分,自然有人少分,沈志祥所部一直和沈世魁留在中軍大營內,幾乎沒有參加什麽太大的戰鬥,隻分得二百級的戰功,這讓沈志祥面色更是難看起來。

  “為何我中軍將士就分得二百級戰功?!”沈志祥忍不住大聲喝問起來,很快招來其余諸將一陣鄙夷的目光。沈世魁做主帥的這段日子裡,沈氏麾下所部中軍不論吃喝穿戴都是軍中最好的,但衝鋒陷陣卻是其他幾部軍馬,早已經惹得諸將心有不滿。而且這次軍功分配,若不是沈世魁忽然暴斃,還是由沈世魁來分配軍功的話,他沈氏軍馬一定也是分得最大一份,這明顯就是不公平的。是以沈志祥才開口,便換來了諸將的白眼。

  數內有遊擊陳平朝冷言道:“中軍此戰中,最後才到戰場,分兩百級軍功已經是多了,你有何臉面說少了?”陳平朝所部軍馬在戰役最後階段蜂擁上前,用櫓盾陣將不少後金八旗兵擠下冰窟,也分得八百級軍功,在他看來鄭衝這樣分配軍功極為公平。

  陳平朝乃是陳繼盛幼弟,陳繼盛被劉興祚殺了之後,他得到沈世魁庇護,逃得性命,後來誅殺劉興祚後,黃龍便命他統領陳繼盛舊部。

  如今皮島明軍原來是分有毛、陳、黃、沈四家將門,毛便是毛文龍舊部,毛文龍死後,毛有見戰死鐵山,毛承祿在登萊作亂身死,其余毛家子侄也不成器,現下毛氏舊部乃是金日觀統帶。陳便是陳繼盛舊部,現下由陳平朝統領。沈便是沈世魁所部,沈世魁如今身死,其部便由沈志祥統領。黃便是黃龍、張燾所部,但鎮江一戰,黃龍、張燾都戰死,如今黃氏舊部由黃龍外侄黃蜚統領,正在山東的登萊等地休整,並未在島上。

  是以現下島上其實只有毛、陳、沈三家獨大,而沈世魁在世時,因為他的女兒先後嫁過毛文龍、陳繼盛、劉興祚、黃龍,是以四家人都尊沈世魁為帥,可如今沈世魁死了,四家自然互相不服氣起來。

  這種軍中主帥身死,其舊部仍舊由主帥子侄統帥乃是明軍此時的特色,也是衛所製帶來的長期弊病。衛所製講究的就是父死子繼,有軍職的父親死了,兒子是可以承襲父職的。於是父親的部下也有其子繼承,然後繼續跟隨原來的主家,這就形成了將門。而明末時候,在邊軍中,這種現象更加嚴重,所以才會湧現出那麽多擁兵自重的所謂將門來。

  就好像東江鎮總兵黃龍戰死後,現在統帶黃龍舊部的就是黃龍的侄子黃蜚。而在原來的歷史中,也是父死子繼這個慣例,最後也是黃蜚做了東江鎮總兵的位子,可惜黃蜚還沒上任,東江鎮就陷落了,其後黃蜚坐了登萊總兵的職位,最後戰死在抵抗清軍的戰陣之上,也算一門忠烈。

  沈志祥聞言大怒,立刻指著陳平朝怒喝道:“姓陳的,當年劉興祚要殺你,全賴我沈家救你,你如今卻這般忘恩負義!”

  陳平朝冷笑道:“救我的乃是沈世魁沈大帥,與你沈志祥何乾?平素看在沈帥面上,我才讓你幾分,別以為我陳平朝好欺負!”

  金日觀見狀急忙起身相勸道:“都少說兩句,侯公公面前,不可造次!”

  侯隆急忙也緩頰道:“就是, 分配軍功,奏報大捷,乃是喜慶之事,何故紅臉?你們放心好了,自從寧錦大捷之後,咱們很久沒有取得這般痛快的大捷了,一旦奏報上去,戰功一定都是從優議續的。而且沈帥亡故,他的戰功定然也是算在沈將軍你的頭上啊,何必惱怒?”

  從優議續的意思諸將很明白,這是大明朝的慣例,一旦取得輝煌的大捷,朝廷為了鼓舞人心和士氣,必定會誇大戰果公告天下,於是從優議續就來了。打個比方,奏報的功績本是一百級的功勞,朝廷誇大之後,會按兩百級的軍功給予封賞,這就是從優議續的內涵。

  侯隆說得很有道理,沈志祥聞言心下舒坦不少,又見諸將都不肯站出來為自己說話,當下也隻得氣憤憤的坐下身,不再開口。

  於是在侯隆主持之下,分配軍功完全是按照鄭衝的意思分配,鄭衝所部自然是佔了軍功大頭。其麾下俞碩明、於孟熹、傅青主、孫澤沛等人都分得不少軍功,甚至留在龍須號上沒有參戰的張永鏟所部也分得了一百級的戰功。而戰功最大的自然是鄭衝,他當仁不讓,金日觀等大將都清楚,若沒有鄭衝,還不知道這場戰會打成什麽樣!

  當下商議定後,便由傅青主提筆書寫報捷奏章,隨後侯隆、鄭衝、金日觀諸將都在奏章上用印,便是聯名報捷。同時報捷奏章中也沒落下沈世魁的功勞,人雖然死了,功勞一樣要報上去的,沈世魁的戰功隻屈居鄭衝之下。不過,正如侯隆所說,沈世魁現下死了,又無子嗣,他的戰功多半是要蔭封在沈志祥頭上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