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海圖志》第三百二十九章 仁川郡登陸
三天后,朝鮮半島最西南方、全羅南道海岸外的島嶼——紅島。此處島嶼乃是紅褐色岩石組成,夕陽余暉之下,整個島嶼都是一片紅色。島上幾乎沒有人煙,只有朝鮮漁民出海捕魚時遇上風浪避風的幾處簡陋營地,而此時整個紅島四周、離海岸數裡遠近的外海之上,遮天蔽日的停駐滿了中朝水師的戰船!

站在紅島最高峰上遠眺,夕陽日落下的黃海溫順至極,海面波瀾不驚,宛如平鏡,海面上錨泊的中朝水師船隻桅杆如林,排列有序,船身如牆,好似形成一道道海上城牆一般,巍峨壯觀。

“天朝水師果然是威武雄壯之師,今生有幸能再見天朝水師風采,於願足矣。”朝鮮慶尚南道水師統製使李薈,站在紅島高峰之上遠眺,滿懷激動之情讚美道:“回想四十余年前,那時候老夫才十七、八歲,與天朝水師聯手,共抗倭寇,當時血火仿佛還歷歷在目,好像便是昨日之事一般。”

年逾六十余歲的李薈參加過四十二年前的那場抗倭戰爭,是朝軍中見現存於世,見證過那場偉大戰役的大將,沒有之一。其實明軍中見證過那場戰爭的文官武將也差不多死絕了,明軍戰將大多死於隨後與後金的戰爭中,是以在場的明、朝兩軍將領許多人都不能理解李薈的這份心情。

鄭衝卻很能理解李薈這份心情,畢竟後世中朝聯手也曾一起經歷過一場更加偉大的戰役。

“李老將軍,明、朝鐵血之盟,情誼自然是深厚的。朝軍水師士氣旺盛,幾艘龜船堅韌無匹,也是極為難得。”鄭衝也讚美了朝軍幾句,跟著話鋒一轉道:“此趟奉綾陽君還朝,便有賴老將軍了。”

李薈當即躬身道:“天朝大軍助我國鏟除暴君、撥亂反正,抗擊胡奴,我等自當誓死效力!”跟著李薈環顧身後朝軍諸將朗聲,緩緩拔出腰間佩刀,厲聲喝道:“今日與天朝水軍會師,便聽命於天朝鄭總兵號令,任何人等不得違拗,若有不尊號令者,猶如此石!”說罷李薈猛然揮出一刀,將峰頂一塊大石劈成兩半,火星四濺、石屑紛飛。

朝軍諸將心頭一凜,皆是大聲應是。明軍諸將也是一起暗暗納罕,想不到這位朝軍老將年紀雖老,但依舊如此威猛,一塊大石居然能一刀變成兩半。

鄭衝微微頷首,也緩緩拔出彎刀來朗聲道:“明、朝聯軍,鐵血盟誓,互敬互助,共抗外敵,今後有違次令者,也如此石!”當下鄭衝也是一刀揮下,將另一塊大石一劈兩半!

鄭衝這一刀更加迅捷瀟灑,舉重若輕,其實鄭衝這一刀下去之後,便發現這峰頂山石常年風化,已經很脆,是以只要膂力強勁,鋼刀鋒銳,一刀劈斷不在話下。

兩軍隨扈的將佐見兩軍主將都是這般堅決,自然也是心知肚明,這趟與對方聯手,是不能起什麽內鬥之事的,而且還要相互救援,當下各自心頭都打定主意,回去後好生約束士卒。

隨後便在峰頂,中朝兩位主將席地而坐,兩軍將佐也坐滿了峰頂,鄭衝便將此趟,明軍與朝軍聯手,兩軍扮作朝鮮水師北上,突襲漢江口,從漢江朔流而上突襲漢城的策略都說了,末了鄭衝才望著李薈道:“老將軍乃朝軍大將,熟悉朝鮮之事,以為此策可行否?”

李薈微微欠身,蒼白的胡須在海風中微微飄拂起來,口中客氣的道:“總兵大人兵略極佳,但從漢江朔流而上,漢江蜿蜒曲折,所過之處頗多河灣港汊,不宜水師大船隊快速突進。老夫以為,此趟當分兵多路而進,老夫所部水師並一部天朝水師依舊北上漢江口,

突襲漢江水師,意圖便是將漢江口水師一舉殲滅。殲滅漢江口水師後,封堵漢江口,派內河船隊朔流後登岸直取漢城北面四鎮之一的議政府,截斷漢城北面通路。而總兵大人所部大隊當取另外一地登陸,登陸後便迅疾從南麵包抄漢城,最後連同水師一道,水陸並進,突襲漢城!”鄭衝沉吟片刻道:“不知我軍選擇哪處登陸最為合適?”

李薈大手一揮,指著鋪在地上的海圖朗聲道:“便是此處,仁川郡!”

在場的中朝將領聞得此言,均是吃了一驚,數內鄭氏大將鄭芝鶚道:“老將軍,我等雖是客軍,但也多有向朝鮮漁夫、往來海客打探水路的。聽聞仁川郡此處,外有小島屏障、潮差大,海岸崎嶇,暗礁頗多,水師大隊難以登岸啊。”

鄭芝鵠也頷首道:“不錯,若是此處登陸因海潮漲退而失敗,我軍將陷於進退維谷之境,若是李暉軍馬聞得我軍登陸,必有防范,今後取漢城便難上加難了。”

鄭衝此前考慮突襲漢城時,也曾經想過在仁川郡登陸,畢竟後世美軍就曾今在仁川郡成功登陸。但後來一打聽,仁川郡那裡海島多、潮差大,海岸崎嶇,暗礁頗多,水師大隊難以登岸。回想起來,其實後世美軍登陸也是冒了極大風險,加上當時美軍工兵能力極強,才保障了那次登陸。而此時明軍要想在仁川郡登陸,還真是極難之事,所以鄭衝便放棄了在仁川登陸的想法,可是想不到此刻李薈居然又重提仁川登陸。

李薈不慌不忙,撚著白須笑道:“在仁川郡登陸好處極多,其一,此處離漢城陸路不過八十裡距離,旦夕可至。其二,李暉也知道天朝水師厲害,於是擺布重兵集結,定然是防禦漢江口等要緊之處,而仁川郡此處的確是海島多、潮差大,海岸崎嶇,暗礁頗多,水師大隊難以登岸,是以李暉並未在此處安排兵馬駐守,在此處登陸正好可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其三,拿下仁川郡後,可迅疾攻下漢城防衛四鎮中的南面兩鎮,可取下富川、南漢山城兩處要隘,北面水師再突襲防衛四鎮中的議政府與北漢山城兩處要隘,這樣便可四面斷絕漢城南北來援軍馬之路,徹底圍死漢城,這樣就不怕漢城之內李暉聞得消息,棄城出逃!只要拿下漢城,廢掉李暉,新君登位後,朝鮮八道便可傳檄而定!”

鄭衝聽了也頷首道:“老將軍說的不錯,仁川郡的確離漢城更近,而且李暉軍馬也是守衛薄弱,但關鍵在於如何能順利在此處登陸。”

李薈微微一笑,從懷中取出一封文書遞過去道:“老夫一家為朝軍水師將官近百年,於朝鮮左近各處海域、海岸皆了如指掌。此文書內已經詳細記載了仁川郡一地的詳細海圖,其上四季海潮變化、海岸形貌、暗礁暗流皆一一列明。總兵大人可按此圖整備,策劃登陸即可,定然能順利登陸!”

鄭衝哦了一聲,面色不變,接過那文書仔細看了後,便收入懷中,頷首道:“多謝李老將軍提點,那我軍便按此方略調整部署,明日天明後,大軍出發!”

當下兩軍將佐便在鄭衝和李薈主持下,詳細商定好進兵方略,調整各自部署,船隊從新編隊劃分,便等明日都重新部署後,便即開拔北上!

回到龍須號後,鄭芝鵠道:“這李老將軍方略雖然是極好的,但就怕他這海圖不準,若有差錯,我軍將陷於險地啊。”

鄭衝笑了笑道:“李薈也想擁立李倧登位,他李家世代為朝鮮效力,李倧這趟為了拉攏李薈為其效力,可是下了血本。”說罷鄭衝笑著取出一份密函道:“朝鮮水師指揮使,加封他為五軍營從二品大將,總督朝鮮全部水師。呵呵,這可是當年李舜臣都沒能得到的封賞啊,李薈定然會傾盡全力,幫李倧復國。是以沒把握的事,他不敢和我說的。”

鄭芝燕聞言皺眉道:“這李老將軍雖年逾六旬,但好似廉頗一般,乃朝軍中不可多得的良將,有他在又統領朝鮮水師,只怕日後我等不宜掌控朝鮮全局。”

鄭衝擺擺手笑道:“此刻我們有共同的敵人便是李暉和建奴,有李薈這等老將統領朝軍,我們勝算也會多一些。即便今後我們與朝軍有什麽罅隙之事,也是要等到建奴兵退之後了。其實比起我們來,李倧才應該更加擔心李薈,將全國水師兵權都給一個人,李倧也不是傻子。說不定到時候不用我們出手,李倧便會解除了李薈兵權。即便到時候他君臣能和睦,那李薈已經年逾六旬,還能有幾年時光統領朝軍?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聞得此言,諸將皆是笑了起來。鄭衝頓了頓又道:“不過此份海圖要緊之處不在地形,而在海潮,若是因最近天氣有變,那海潮變化了,我等也會措手不及。是以最好能有人先至仁川郡外海,喬裝查探海潮漲落變化,方能萬無一失。”

數內鄭芝燕便主動請纓前去,鄭衝命他率領幾艘航速快的海船,偃旗息鼓,扮作商船,當晚便立刻出發,帶著李薈所給的海圖,便即先行北上仁川郡實地對照查看。鄭芝燕領命後,當晚便點起三艘海船,冒險連夜出海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