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海圖志》第一百八十四章 倒戈的水師
  皇極殿上崇禎回過神來,嗯了一聲,但卻不置可否。張鳳翼咬牙道:“皇上,鄭氏養兵多年,耗費甚巨,就算是金山銀山也都該掏空了,何以還有這許多錢糧捐納?”

  鄒維璉眉頭緊皺,有些想不明白這張鳳翼何以偏偏咬住鄭氏不放,當下急忙搶著道:“皇上,鄭氏在東南抗擊紅夷、清繳海寇,屢戰屢勝,領東南半壁安穩,若東南無鄭氏,朝廷又需要耗費多少錢糧才能平定海寇、驅逐紅夷呢?”

  崇禎見兩人有些爭執起來,微微皺眉,有些不滿起來。曹化淳當即輕咳一聲,尖聲尖氣的道:“兩位大人,早朝奏對,謹記君臣之禮!”

  張鳳翼和鄒維璉聽了,連忙拜伏在地,不敢再多說什麽。大明朝官員爭執甚至直接動手的不在少數,他們通常會在散朝後爭執甚至動手,也有在內閣班房或是各衙門內爭執動手的,但很少會在皇帝面前失儀,更不會在早朝上爭執動手,堂堂皇家的威儀還在呢。

  見兩人收聲,崇禎重重的哼了一聲,坐回龍椅上,正要開口訓斥幾句時,忽聽得殿外有值門太監尖聲道:“兵部有八百裡急件到!”

  殿上眾臣均是心頭一驚,均想道:“難道又有什麽大事發生?”

  所謂八百裡加急,指的是明朝官方的通訊手段。古時候的文件傳輸靠得是驛站,一般每隔二十裡有一個驛站,一旦需要傳遞的公文上注明“馬上飛遞”的字樣,就必須按規定以每天三百裡的速度傳遞。

  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傳送的速度可達到每天四百裡、六百裡、最快達到八百裡。傳遞緊急文件時,每個驛站都用快馬,這樣,雖然不是千裡馬,但每匹馬都拚命跑,也可以一日千裡,“八百裡加急”專用來表示緊急情況下的信息傳遞。一般來說,八百裡加急通常用於外敵入寇、地方騷亂等緊急大事。

  崇禎元年,為了節省開支,大明朝對全國驛站進行了精簡,因此逼反了李自成等人。雖說是精簡,但並非全都裁撤,驛站傳遞軍情、消息的基本功能還是保留了下來。特別是傳遞緊急軍情上,崇禎朝甚至更加重視,規定地方若遇緊急軍情,必須八百裡急遞進京,若有怠慢軍情者,是定斬不饒的。

  是以當聽得是八百裡緊急軍情時,眾大臣都有些驚慌起來,紛紛想道:“是建奴又入寇?還是反賊出川了?”卻沒有一個會想是東南紅夷打來,眾大臣雖然對鄭氏的財雄勢大眼紅,但還是相信鄭氏鎮守的東南是不會出問題的。

  崇禎將訓斥的話咽下,漲紅了臉急忙喝道:“快遞進來!”便有值門太監火速帶著兵部衙門值守的兵部主事進到殿上。原來這種緊急軍情是直接呈送內閣的,但因早朝未散,軍情便送到了兵部,兵部值守的兵部主事不敢怠慢,火急送進宮來。

  軍情呈上至溫體仁手中,按照規製該他這個首輔向皇帝稟報的,當下溫體仁拆了軍情的火漆封皮,將公文取出來,略略掃了幾眼後,面色大變,急忙稟報道:“啟稟皇上,天津左衛急報,昨天傍晚時分,叛賊耿仲明等率領建奴水師炮轟大沽海口!”

  此言一出,眾大臣皆是驚得呆了,還真是怕什麽來什麽,剛剛還在說只怕建奴有了水師會渡海來襲,不想這時候便已經成真了。

  “什麽?!來了多少戰船?有建奴登岸了麽?!”崇禎面色大變,站起身來連聲問道。

  溫體仁額頭也出了一層細汗,三角眼一轉,急忙道:“回稟皇上,公文上言道,

建奴船隊炮轟之後,大沽海口炮台便即用炮火弓矢還擊,很快將敵船擊退。來襲賊船有二十余艘,但遠海之上帆影朦朧,似乎還有不少賊船停在外海。是以大沽海口守將火急稟報天津左衛參將,那參將已然調集軍馬火速赴援,並八百裡軍情先報軍中。”  崇禎握緊拳手連聲又問道:“天津左右兩衛可能守得住?是否要調集各地軍馬赴援?還有京城是否要戒嚴?”

  溫體仁微微一頓,也不敢開口接話,生怕出錯主意要擔責任。一時間,大殿上安靜了下來,崇禎見無人答話,心頭更是有氣,重重的哼了一聲。

  還好這時候還是鄒維璉挺身而出,朗聲說道:“皇上,此時當先傳訊各部軍馬,做好準備,等待天津那邊的消息,若需增援,立即開拔便是。耿仲明賊子投降時,帶過去的大小戰船共一百八十余艘,料想才過兩三個月,必定不能添新船。建奴不習水戰,此趟前來定然只有耿仲明等賊將所部,不過萬余兵馬,戰力不如建奴。天津兩衛共有兵馬一萬六千余人,定可阻截其登岸。還請皇上寬心,先等天津衛消息,再做定議。”

  崇禎聞言稍稍松了口氣,也覺得鄒維璉分析得對,當下恢復了鎮定後,便即命先散早朝,教兵部先下軍令給京城、京畿附近各處軍營兵馬,做好出兵準備,等候天津衛的進一步消息。

  果然到了午時左右,又有天津衛八百裡軍報到來,帶來的消息是建奴水師見天津衛有了準備,便在天亮之後揚帆南下,估摸著應該是往山東半島而去,天津衛參將已經命人快馬一路向南傳遞警訊,只是不知能否趕上。

  崇禎在乾清宮內坐臥不寧,內閣六部重臣們也都在場,人人都是一臉憂色,最擔心的事發生了,建奴有了水師之後,開始對大明北面沿海進行騷擾,漫長的海岸線難道處處都要設防不成?

  “皇上,眼下冬日一天冷似一天,想必不久之後海面封凍,建奴水師自然退去。”張鳳翼眼看崇禎黑著臉,小心翼翼的寬慰一句。

  不想崇禎怒目而視,喝道:“海面封凍!海面封凍!要是開春之後呢?”張鳳翼頓時沒了話說,低下頭身體微微發顫起來。

  崇禎跟著又喝問道:“登萊水師怎樣?能與建奴水師一戰麽?”

  在場的眾大臣們皆是沉默不語,登萊水師?黃龍戰死之後,黃蜚率領的登萊水師就只剩下不足百艘戰船了,四百料以上戰船少得可憐,自保都成問題,哪裡還能主動出擊?一場山東兵變,耿仲明等人投降,幾乎已經摧毀了登萊水師!

  鄒維璉急忙道:“皇上,登萊水師還需時日才能有一戰之力。當務之急還是該盡快調東南鄭氏水師北上,不論如何,先將建奴水師剪滅才是上策!是否恢復東江,待得剪滅建奴水師之後再議也無妨。”

  溫體仁也不猶豫了,當下道:“臣附議!”頓了頓溫體仁近前低聲道:“皇上,鄭氏在東南勢大,此趟令其分兵北上,也可起削弱鄭氏之效啊。”

  崇禎聞言,便點頭道:“卿言甚是。”其余六部閣臣們見皇帝和首輔都商量好了,便紛紛上前附議,最後就連張鳳翼也都無奈附議。

  崇禎環視眾大臣後,忍不住長歎一聲,最後才道:“也罷,便命福建鄭芝龍分派水師船隊北上,剪滅建奴水師!”

  鄒維璉總算是長出了一口氣,鄭氏水師若能北上,事情便有了轉機,只要鄭氏船隊能殲滅耿仲明所部,立下功勞,後面由鄭氏主持恢復東江鎮之事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是以現下也不必糾結誰來出任東江鎮總兵一職。

  當下內閣擬票,草擬詔書,很快便將詔書擬好,最後崇禎命曹化淳用了印璽,便將聖旨八百裡加急發了出去。至於沈猶龍上奏的福建整頓軍務之事,崇禎自然也是照準。

  崇禎六年十一月末,投降建奴的耿仲明、孔有德兩員叛將率領所部水師,突襲大明北部海疆,先擾天津衛,而後一路南下,山東沿海各處都是一片烽火示警之聲。

  十二月初, 耿仲明、孔有德領軍在防衛虛弱的青島灣登陸,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更直接威脅即墨等地,明廷陸上官軍疲於奔命,但趕到即墨之時,建奴水師又揚帆北返了。

  卻說孔有德、耿仲明趕在海面封凍前回到了鎮江口,便有後金四大貝勒之首的大貝勒代善親自到鎮江口迎接凱旋的耿仲明、孔有德二人。

  在水師營地內,代善在帥帳內犒賞二將,在場後金諸將皆是笑逐顏開。

  “今趟二位將軍突襲明國北疆海域,收獲頗豐,更讓明軍疲於奔命,大汗知道此事後,高興得睡不著覺啊。”代善舉杯笑呵呵的對兩個漢奸說道。

  耿仲明獻媚道:“此都賴大汗神威庇護,方才有此趟戰功。”

  代善擺擺手道:“我臨來時,大汗交代過了,此趟功勞就是二位將軍的。想我大金從前沒有水師,也曾受了皮島水師多少窩囊氣,如今二位將軍到來,不但皮島上的明軍不敢妄動,還能主動出擊,威脅明廷北疆海域,實在是大快人心啊。大汗說了,今後我大金國水師便多賴二位將軍操持,還有火器營、火炮營等,也要多多請教二位將軍。若是能替我大金國練出水師精銳、火器精銳來,封王都不在話下。”

  二將大喜過望,起身相謝,眉飛色舞的得意之色,溢於言表。數內也陪同代善前來的還有一個漢奸文臣,便是范文程,他見二將得勢,心頭頗為不快,當下便微微笑道:“二位將軍切莫高興得太早,聽聞明廷東南還有鄭家的精銳水師,該部在東南屢敗紅夷,若是該部北上而來,水師該如何迎敵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