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海圖志》第三百零三章 如是的消息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戰爭讓人迷失本性,將每個人內心深處最原始、殘忍和陰暗的一面都催發得淋漓盡致,然後又在生與死的考驗中令人麻木。而家書在血與火的戰爭中,卻是能換回人性善良與愛的唯一東西。

當看到父母妻子的家書後,鄭衝忽然覺得自己又回到了人間一般,他開始有些埋怨自己,為何這麽長時間都沒有給家中寫些書信。

自從出海之後,來到遼東,鄭衝就一直忙於戰事,無暇顧及其他事。遼東又孤懸海外,往來送書信的確多有不便,但上一趟俞碩明回京奏捷之時,鄭衝居然也沒能想起寫封書信帶回京城,然後讓泉州會館送回福建去。

埋怨自己半晌之後,鄭衝只能安慰自己,那時候自己忙著指揮盤谷伏擊戰,的確沒空寫什麽家書。但看著張靈素娟秀的字跡,妻子的溫柔體貼又一一浮現眼前,鄭衝一時間惘然了。

“阿衝,聽聞適才你去拜會溫首輔了?”鄭鴻逵的問話將鄭衝又拉回到了現實之中。

“是,我給他送銀子去了。”鄭衝搖晃一下腦袋,暫時將自己從回憶中拉了出來。

“其實朝中上下各個關節,在你回京之前,我們已經打點過了,何必再打點?”鄭鴻逵有些不解,為了這次鄭衝回京面聖順利,鄭氏沒少花錢打點。現下的大明朝官場就是如此黑暗,後世世上即便如張溥這等君子,後來為了謀劃周延儒復出,都花了十萬金上下打點,似乎這種公開的賄賂已經成了慣例。

鄭衝微微一笑道:“我還想問你們呢,溫體仁那裡,你們打點了多少?何以在禦前時,他居然出言為難我與洪督師?”

鄭鴻逵聞言吃了一驚道:“什麽?溫體仁出言為難?聖上沒怪罪吧。”

鄭衝擺擺手道:“還好我隨機應變,洪督師也是明白人,禦前假作爭執,方才遮掩過去。”

鄭鴻逵拍著腦門道:“溫體仁那裡我們打點了一萬兩銀子,他也收了啊,怎會如此不講信義?”

鄭衝啞然失笑道:“一場大捷,一個總兵官職位,你們就送一萬兩給當朝首輔?要我是溫體仁,我也要出言惡心幾句。”

鄭鴻逵漲紅了臉道:“是小叔計較差了,兄長那裡原本囑咐送三萬兩過去的,我當時是想著這功績是實打實的,聖眷正隆,溫體仁那裡少送些也無妨,想不到差點壞了大事。”

鄭衝擺擺手道:“無妨,好在有驚無險。這回我再補上也行,只是今後除了以前每年福建冰炭敬的常例之外,還要多送一份遼東冰炭敬的常例。”

鄭鴻逵奇道:“這是何故?我鄭氏送一份常例不就行了麽?”

鄭衝笑道:“小叔叔啊,福建總兵是福建總兵,平遼總兵是平遼總兵,難道就因為都是姓鄭的,就可以少送一份麽?”

鄭鴻逵恍然大悟,連忙道:“是我計較得差了,一定按阿衝你說的辦。”頓了頓鄭鴻逵笑道:“阿衝啊,兄長此前多次來信,都說你和他最像,現下看來這權謀之術,應變之道,你果然得了兄長真傳,不愧是我鄭氏子侄輩中的第一人。”

鄭衝哈哈一笑道:“兒子像老子不很正常麽?”眾人一起大笑起來,隨後繼續飲宴。

很快飲宴結束後,沈器遠花了很大精力泣血上奏,甚是困頓,吃完之後便早早下去歇息,楊海生親自招呼沈器遠去了。鄭衝也命張承壽、桑七娘等護衛下去安歇,張承壽等四少年也累得夠嗆,當下也告退歇息去了。

鄭衝卻拉著鄭鴻逵來到自己屋內喝茶,叔侄兩人吃了一杯茶後,鄭衝開口道:“此趟還有一件事,

今後要小叔叔接著辦下去。”鄭鴻逵哦了一聲,放下茶杯仔細聆聽起來。

鄭衝緩緩說道:“這趟回京時,路過天津衛,三衛之內有參將盧柏謙前來拜會……”當下鄭衝將盧柏謙之事一一說了,接著道:“今晚盧柏謙之事已經請溫體仁出面保奏,料想無事。待我回程時,也會再過天津衛。盧柏謙那裡我會遊說他與我們鄭氏合作,開辟兩廣、福建、江浙、朝鮮至天津、京城的海貿航線,今後京城這條商貿之路便要多勞小叔叔費心了。”

鄭鴻逵聞言微微一驚道:“阿衝,你想將咱們的海貿擴展至京城來?”

鄭衝點點頭道:“我知道小叔叔你擔憂何事,長江以北的漕運、海運海貿,此前一直都是登萊水師、江南水師、東江鎮水師把持,咱們南方水師很難插手。但如今形勢不同了,東江鎮水師遲早歸為我鄭氏麾下,江南水師也與我合作,北方海運就只剩下登萊水師一家把持,我們當然可以順勢插手。今晚溫體仁也說了,那登萊水師今後將會是黃蜚統領,稍後我會上奏朝廷,保奏黃蜚出任登萊總兵,這樣示好於黃家。然後與黃家商談妥當,拉黃家和登萊水師也加入我鄭氏海貿圈子。我們和登萊水師一起做買賣,那是合則兩利,分則兩敗的事,只要這黃蜚不是太傻,想來他會同意的。”

鄭鴻逵沉吟片刻後,頷首道:“聽著倒是應該可行,只是要稟明兄長定奪才是。”

鄭衝道:“這個自然,我也要回信給家中,自會在書信中說明此事。”

鄭鴻逵道:“你能書信說個明白最好,我照著吩咐辦事也便是了。”

頓了頓鄭衝又道:“小叔叔,皇上下旨教我二弟入京在國子監讀書,此事可知曉了?”

鄭鴻逵連連措手道:“此事我也是方才知曉,正想單獨找你商議。你說皇上這是打的什麽主意?難懂是要留阿森在京城為質麽?”

鄭衝歎口氣道:“一門兩父子同時皆是總兵,大明朝開國以來還從未有過。想必皇上也是心裡犯嘀咕,總覺得咱們鄭家在的偏遠,也沒什麽可拿捏的把柄,是以才會教二弟入京。不單是二弟,皇上還打算將我媳婦也遷居京城來,便是想用我的妻子為質。”

鄭鴻逵啊了一聲道:“你媳婦不是懷有身孕了麽?這時候遷居京城?”

鄭衝道:“我已經請皇上暫緩此事,待得靈素生產之後,再做打算。算來還有幾個月的時光,我也該能想出辦法來。”

鄭鴻逵頷首道:“不錯,阿森雖然年少,但畢竟是個老爺們,他來了京城,要是有什麽不對勁,我和阿森要退也不太麻煩,但要是你的家眷也進京了,那就有些棘手了。”

鄭衝點點頭道:“正是如此說,還好現下旨意未下,這些時日我再想辦法,總能有辦法的。”

叔侄兩人談談說說,鄭鴻逵又將京城情形與鄭衝大致說了,還有各地的消息也都一一說了。

江南柳如是那裡也有消息過來,原來柳如是自從與徐光啟學了土豆、甘薯種植之法,回到金陵後,她別出心裁的在秦淮河上辦了個“冬日海外美食評鑒會”,請到了許多達官貴人、巨商富賈、才子佳人參與。

席間柳如是用土豆、甘薯為原料,烹製了許多種美食,將土豆、甘薯的許多種做法都用上,並請名家品評,而後提詩詞留念,並且大肆宣揚土豆、甘薯的是如何的高產,如何的好種植。

在這個沒有通訊的年代,柳如是的這種做法的確是最聰明的,很快引起了大江南北的轟動,南京城內外許多食肆都跟風,開始烹製各種土豆、甘薯美食,福建去歲種植收獲的土豆、甘薯居然供不應求,形成了一種流行趨勢。

接著柳如是便開始請了許多農家來徐光啟那裡,購買土豆、甘薯種子,並且請教種植之法,看樣子待得開春後,因為土豆、甘薯價格上漲,許多農家自然都會選擇種植這兩種作物。

聽聞柳如是推廣之事大獲成功,鄭衝也頗為安慰。同時安平會在南京那裡也開設了泉州會館,作為安平會的分部,並且也送了些消息來到京城。

南京的消息是沈保單送來的,內裡有一封密信,乃是用拚音暗語書寫,一看便知是柳如是寫的。鄭鴻逵等人也看不懂那鬼畫符似的文字,因此鄭鴻逵也不知道上面寫了些什麽。

鄭衝看了之後甚是欣喜,這封密信上柳如是說了,她按照約定推廣土豆、甘薯,也開始根據《用間論》挑選人手訓練,過不了多久,白蓮教的探子就會分派出去。

而柳如是信上並沒有說她白蓮教的事務,但鄭衝派在白蓮教內的臥底卻說了,這位臥底也送了消息給南京安平會的主事沈保單,沈保單此前乃是鄭衝的親衛心腹,鄭衝也教過他拚音密語。從沈保單的拚音密語書信中鄭衝得知,那臥底打探到,柳如是除了推廣土豆甘薯之外,還利用推廣之便,大肆在坊間招收白蓮教信眾。

看了沈保單的密信後,鄭衝微感不滿,柳如是居然沒向自己交代此事,難道這小娘皮野心不死?

看了許多消息之後,鄭衝開始提筆給鄭芝龍、張靈素回信。給鄭芝龍的書信除了保平安之外,大多都是寫北方軍政大事的構想以及實施方案。也給田川氏單獨回了書信,最後給張靈素的回信則多是纏綿悱惻的情話,字字深情,句句思念。

寫完給張靈素的書信後,已經三更天了,鄭衝心頭因情傷感,很不是滋味,便來到院中透透氣。

在院中漫步,不知不覺來到後院柴房之外,那柴房後面是一堵院牆,隔壁也是一處院落,但已經不是泉州會館的范圍。此時夜深人靜,卻聽得隔壁院落之內傳來沉悶的挖掘之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