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海圖志》第四百五十七章 崇禎的憂愁
深秋時節的京城一派荒涼蕭索之意,難得今年建奴沒有入寇關內,京城內外安靜祥和的過了一個中秋,要不是荊襄鬧了白蓮,或許這個中秋節會更加的熱鬧。

這是第一個沒有大女兒在身邊的中秋節,崇禎和周後第一次感到了對大女兒的無比牽掛。中秋家宴上,還都年紀幼小的子女們在太子朱慈烺的帶領下,給父皇母后請安,原本這些年都是長女坤儀公主在做這件事的,一時間恍惚起來,崇禎就更覺得想念自家女兒。

五歲的太子開蒙在即,平素受他皇姐的影響,宮中禮儀學得不錯,也懂得照顧弟弟妹妹們,只是崇禎老覺得自己這個太子才思敏捷上,不及坤儀公主。

五歲時候的坤儀公主都已經是四書五經通曉了啊,而且詩詞歌賦也讀了不少,而且寫的字也極為端正。太子五歲卻還在念一些簡單的啟蒙詩書,而且遠不及他皇姐那般聰慧。

頭一次崇禎心中閃過一個古怪的念頭,要是坤儀是個男兒身該多好啊。這個念頭隨即打消,看著老實敦厚的兒子,又想道:“太子還小,開蒙之後請幾個好的老師,悉心教導一番,或許也能成一位明君。”

沒了坤儀公主妙語連珠的逗樂,中秋家宴的氣氛略顯沉悶,很快便草草散去。崇禎拖著疲憊的身軀準備回禦書房繼續辦公,最近朝廷忙著調集兵員糧草撲滅荊襄白蓮,許多事都等著他決斷。

回到禦書房內,崇禎忙著看盧象升的奏報,只因荊襄之地白蓮起事突然,當地官軍準備不足,接連大敗,不得已崇禎將剛在湖北剿賊得勝的盧象升調往荊襄之地。

今歲初夏之時,湖北勳陽府有流民聚眾起事,這裡面有一部因欠餉而參與起事的官軍,因此這支流寇頗有能耐,打下了鄖陽府的六個縣。

當時朝廷命令盧象升以右僉都禦史的身份去接替蔣允儀撫治鄖陽。當時起事的賊兵盤踞湖北,駐扎在鄖陽的黃龍灘。盧象升和總督湖廣、四川軍務的陳奇瑜分路夾擊,在烏林關、乜家溝、石泉壩、康寧坪、獅子山、太平河、竹木砭、箐口等地連戰連勝,斬敵五千六百多人,一戰便將湖廣的賊寇幾乎給消滅完了。

盧象升得勝後,便即傳來荊襄白蓮起事的消息,崇禎立刻下命盧象升移師荊襄,命他為湖廣巡撫,剿平荊襄白蓮。但最近盧象升接連送來奏報,稱荊襄一帶秋雨連綿,將士們缺衣少糧,進兵不順。

銀子啊,還是銀子。崇禎知道盧象升所部為何會缺衣少糧,本來朝廷撥付給盧象升的糧餉本就不足,而盧象升所部天雄軍治軍頗嚴,沒有劫掠百姓的惡習,是以缺衣少糧是一定的。好在前番剿滅湖廣賊寇,盧象升所部繳獲了一些錢糧,否則現在他的天雄軍就該斷糧了。

從內努中調了二十萬兩銀子先給盧象升應急,朱批之後,崇禎揉了揉太陽穴,感到一陣疲憊。一旁伺候的秉筆太監王承恩見了,急忙上前服侍。

“皇上,天色已晚,還是就寢歇息吧。”王承恩自年初入值以來,伺候崇禎身邊,每天看崇禎操勞國事,一天隻睡兩三個時辰,吃的也是格外簡單,心中十分焦急,皇上這般熬下去,便是鐵打的人也受不住啊。

崇禎擺擺手道:“不必,去把坤儀公主的那封書信給朕拿過來。”

王承恩領命後,便在寬大的禦案一方內匣中取出坤儀公主的書信來,送至崇禎面前。對於崇禎來說,一些重要的書信和奏折,他都會命秉筆太監謄錄後用這個內匣裝好,以備翻閱查詢。一般裡面的書信和奏折都是謄錄的,原本該交內檔注記官存檔,

但坤儀公主這三封書信自陸續送到京城後,崇禎沒讓秉筆太監謄錄,就直接鎖到內匣裡去了。也不知道坤儀公主這封從福建送回的書信內寫了什麽,總之崇禎皇帝每當愁眉不展時,便會命人從內匣中去出來好生看看。

坤儀公主自從離宮去福建之後,總共送了三封書信回來。第一封是從山東萊州府送回,一封是從江南松江府送回,第三封便是從福建泉州府安平送回。

三封書信都被崇禎鎖在了內匣之中,而崇禎看得最多的還是後兩封書信。

王承恩沒有看書信的內容,這是皇帝貼身太監該守的禁忌。主子讓你看的東西一定要看,不讓你看的東西,打死也不能看。所以王承恩並不知道書信的內容,雖然他已經很多次經手這幾封書信了,但上面的字他一個都沒看。

還是和前幾次一樣,原本愁眉深鎖的崇禎,看了書信後,愁容漸消,神態也輕松起來。王承恩心想,或許坤儀公主在書信中寫了許多寬慰她父皇的話吧,看來宮中傳言不錯,公主殿下便是極得皇上寵愛的,就連她的幾封書信都能讓皇上暫時忘記了憂愁煩惱。

正看書信時,殿外來報,說周後奉了宵夜過來,崇禎聞言連忙命人請進。少時,只見周後一身樸素的常服在身,梟梟婷婷的步入殿來。

“皇上,該用些食補了。”見禮畢,周後接過宮女手中的食盒,親自將食盒裡的一碗米粥端至崇禎面前。

見得這米粥,王承恩連忙服侍崇禎用了一些,今晚崇禎似乎胃口不錯,一碗粥都喝完了。

崇禎皇帝每天早晨三四點就起來批閱群臣奏章,廢寢忘食,今歲更是曾三月不知肉味。之前王承恩見此情景,內心十分焦急,不得已稟報周皇后,周皇后苦口婆心,極力勸說,皇上才勉強進了點肉食。

後來自坤儀公主從江南寄回書信後,聽聞書信中附了好幾個食補方子,周後命禦醫和尚膳監的人看了那食補方子後,兩邊都覺得此食補方子大妙。於是從那時候起,每天周後都會親自做下幾道吃食來,送給崇禎皇帝進補。

據說這食補方子用的材料也不算稀奇,但就是頗有療效,崇禎服食之後,面色也紅潤了許多,精神也漸漸好了起來。

別看今晚這米粥看似簡單,王承恩聽說這米粥裡有雞鴨魚肉的肉汁在內,還有好幾味溫補的藥材在當中,可是格外滋補的,而且味道頗為不錯。

喝完米粥後,崇禎長長舒了口氣,看著周後笑了笑道:“梓潼,辛苦你了。”

周後溫婉一笑道:“這食補方子是坤儀替皇上求來的,皇上受用,那便最好。”頓了頓周後柔聲道:“皇上,天色不早,該就寢安歇了。”

崇禎微微笑道:“知道了,不如今晚梓潼留下來陪朕?”周後俏臉微紅,輕輕嗯了一聲。

王承恩聞言,當即命殿內太監們收拾暖閣內的臥房,平素皇上批閱奏折累了,都是直接在這裡就寢,今晚周後在這裡陪侍,自然要收拾一番。

太監們準備的時候,崇禎拉著周後的玉手,指著桌案上的書信笑道:“朕又在看坤儀寫來的書信了,這小丫頭真是朕的解語花啊,知道朕煩惱什麽,便會替朕分憂什麽。”

周後點點頭笑道:“女兒長大了,也更懂事了,知道幫她父皇分憂。對了,皇上,上次坤儀書信中說過的那種紡紗機和織布機,臣妾已經找人采購得來,今天在臣妾宮中已經安置好,初試了一下,果然如同坤儀所說,紡紗織布所得比原來的紡紗、織布機翻了幾倍。”

崇禎哦了一聲喜道:“果真如此?明日朕早朝後,一定要親自去看看。”說到這裡崇禎連連搓手笑道:“要是這些織機真能多紡幾倍的紗線和布料,那咱們大明百姓今後就不愁穿戴了。 ”

周後輕輕嗯了一聲道:“是啊,要是每戶人家都有這紡紗織布機,便能多產許多紗線和布料,足夠自家人穿用,用不完的還能拿出來售賣,補貼家用,生計也就不那麽困苦了。”

大明歷代皇后均出自民間,周後更是原本出身貧苦人家,知道民間百姓疾苦,她想得很簡單,要是家家戶戶都有了這種紡織機,便能多產布料,便能多貼補家用。但她卻沒想過原料的問題和多出來的布料又賣給誰的問題。

崇禎卻想到了,聞言後崇禎眉頭微微一皺,歎口氣道:“但是梓潼,你可曾想過,這產量是上來了,但也需要更多的原料,而且多織出來的布又賣給誰呢?將來要是家家戶戶都用這種織機,家家戶戶都不缺布料,誰又會賣這些多紡出來的布料呢?”

周後啊了一聲,俏臉一紅,低聲道:“是啊,臣妾怎麽沒想到。”

崇禎笑著捏了捏周後的俏臉,打趣道:“母后沒想到,她女兒想到了。你看這裡,皇兒已經寫了,多出來的布料可以運至海外販售啊,朝鮮、倭國、南洋諸國可都對我大明所產布料格外看重。一匹絲綢布料在咱們這裡不過五、六兩銀子,買到南洋去,能得十一、二兩銀子,聽聞若是賣到更遠的天竺、泰西諸國去,更是可賣到三、四十兩銀子。”

聞言周後忍不住捂著櫻桃小口輕呼一聲道:“能賣這麽多錢啊,真是想不到。”

崇禎說起來便來了興致,當下拿了女兒書信,牽著周後的玉手柔聲道:“梓潼,咱們到暖閣裡面去,朕好生和你說說這來龍去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