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隋末之天下》第133章 兵圍遼東城
隨著驚雷一聲的呼喊,徹底蓋過了方圓一裡地之內的喊殺聲,雙方士卒均聽到了這道粗狂的吼叫。

 隋軍將士們聽後士氣大振,拚命的加快進攻的步伐,一時間不知有多少的高句麗士卒命喪在隋軍刀槍之下。

 高句麗人聽到後顯得有些不知所措,乍然聽到隋軍派出了大將,並且誓言今日一定要殺破他們的防線,頓時心神晃動,士氣出現了衰落,害怕今天自己會戰死在這裡。

 隋軍仰仗著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的親自到來,士氣如潮、勇猛如虎,短短一瞬間有不少的衛士都上了岸,高句麗軍隊出現了局部的敗退。

 不過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較長的時間,很快的,高句麗的軍隊裡就有人大喊道“殺呀!殺光這幫子隋狗,保衛大王!”

 “殺光他們,絕不讓隋軍前進半步!”

 “將軍有令,斬麥鐵杖首級者賞千金,封萬戶侯!”

 “後退半步者斬無赦……”

 ……

 高句麗的軍心很快的就穩定了下來,在利益和威脅下他們重新的爆發了戰鬥力。

 此時此刻,遼水附近的高句麗人基本都是聚集在了三座浮橋岸上,加起來超過萬余人,隋軍雖然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可是因為遼水的限制,根本無法順利的發揮。

 軍中驍勇之輩紛紛跳進遼水之中,可水面洶湧,極大的影響了他們,一應威力巨大的武器都無法使用,只有少量的弓手可以支援岸邊正在廝殺的衛士們。

 反觀高句麗人,他們可謂優勢佔盡,先是在岸邊有大匹的弓弩手列開了陣型,不停的有箭矢往遼水之中的隋軍射去,再有地勢之利,他們的弓手在岸上可以隨意的瞄準下面的隋軍衛士。步兵近距離交戰,處於高地勢的他們居高臨下的與隋軍交戰,自然是對高句麗人很有利。

 總覽整個戰場,隋軍雖偶爾上了岸,可是很快就被岸上那延綿不絕的高句麗人趕了先去。

 一名被迫從岸上落進水裡的隋軍衛士罵罵咧咧道“龜孫子的,仗著人多欺負人少!”剛才他奮力殺了幾名高句麗人,抓住機會上了岸,可是才剛上岸,就看到四個高句麗士卒一起朝他撲了過來,無奈之下只有轉身跳進遼水之中。

 在這水裡大型的盾牌用不了,只能使用些外面裹了層鐵皮的手提圓盾,或者是些其它的木製盾牌,防禦效果太差了!這讓隋軍懊惱不已。

 他們在底下往上面刺很難刺中高句麗的人,提槍向上刺本來就會力道顯得有些不足,再加上岸上的高句麗軍還可以敏捷的進行後退,所以一番交戰下來隋軍的戰果很少。

 ……

 再看麥鐵杖那一邊,麥鐵杖衝下浮橋之後,他身後的左屯衛將官們也紛紛跳下了遼水,隨後是一支五百余人裝備精良的士卒。

 這些士卒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各個強建孔武,伸手敏捷,並且特地戴上了不少有利於他們進攻上岸的武器。

 這一支生力軍在麥鐵杖的帶領下加入了戰場,他們向同一個方向衝了過去。麥鐵杖他們挑選的登岸地方是一個水勢平緩,河岸較低,有利於隋軍上岸的地方。

 衝下浮橋之後,先是一排弓手接連向岸邊射出了兩輪的箭雨,接著這些弓手們都集中目標,對準麥鐵杖他們前進的位置不停射出箭矢。

 麥鐵杖一路衝到遼水的岸邊,大刀一揮,斬斷了幾杆向他刺來的長槍,接著,數十名手持小型弩箭的衛士對準岸上的高句麗軍射出了箭雨,當即將岸上清掃出了一片空地。

 隨後兩兩一組抬著短矮木梯的衛士將木梯斜放在了水岸上,然後就是後面那些迫不及待的衛士們順著木梯爬了上去。

 若是仔細觀察,可以看到這些短矮木梯的一頭參差不齊,明顯的有鋸痕。

 那些一馬當先的衛士們不過三兩秒的功夫就順著梯子上了岸,然後底下的軍士可以看到他們大吼一聲衝了出去。

 在第一隊衛士上了岸以後,彈指之間第二隊衛士就接著上了岸,這片岸上的喊殺之聲立即震徹天地。

 麥鐵杖也很快的爬著雲梯上了岸,跟著怒目大吼一聲,大刀一揮,從空中斜向下劈去,把一個高句麗人斬倒在地。再一轉身,白光一閃而過,他的右手邊就是兩個槍頭“哢嚓”一聲掉落在地。

 麥鐵杖虎須倒立,對著那兩個高句麗人狂野的吼叫一聲,大跨步而去,將其中一人攔腰斬斷。

 正待他要揮刀劈向另一人,可腦後勁風響起,麥鐵杖一瞪眼,雙手緊緊握住刀柄,迅疾的在原地一轉身,“鏘”的一聲,一名正揮刀砍向麥鐵杖的高句麗人隻感到手中的刀身上面一股之巨力傳來,他被逼的接連後退了五六步,立穩身形之後嘴巴驚訝的大大張開,估計是可以吃下整個鵝蛋。

 ……

 隨著麥鐵杖這邊打開了可缺口,附近的隋軍隨即洶湧而來,短短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內,就有兩百多名隋軍殺上了岸。岸上隋軍的力量得到加強,一些衛士們自覺地排列起軍陣,更多的則是面對岸上無邊無際的高句麗軍隊殺紅了眼,哪有心神可以管其它的事情,埋頭只顧著拚命去了。

 大約半柱香的時間過後的時間,差不多有超過五六百的隋軍衛士在這裡上了岸,可是於此同時,他們也陷入了險境。

 在隋軍打開這個缺口之後,高句麗一方的將領很快就注意到了這的異常情況,隨後立即調兵遣將,向這裡壓了過來。遼水下邊的梯子附近,已經沒有隋軍聚集在這裡了,因為此刻間高句麗的箭雨在不停向這射來,密集的跟蝗蟲一樣,任誰也不在這多待片刻。

 在岸上的那些隋軍,已經被高句麗人嚴密的圍在了一個空間之內,激烈的和高句麗軍展開殊死搏鬥,不過早已殺瘋了的隋軍們,沒有誰會在意這等危險的境地。

 當然了,跟隨在麥鐵杖身後的那些大將們還是有些非常清醒了,虎賁郎將孟叉,急切的滿身是血的一路殺到麥鐵杖的身後。

 焦急的對血肉飛舞的戰場中,似神如魔般的麥鐵杖大喊道“大將軍,大事不好了,我們被高句麗人圍住了,我看了,他們把怎們的退路也都堵死了,全軍無法後退了!”

 麥鐵杖放倒一個身前的高句麗人,嘶啞著嗓子回答道“何懼哉!如今正是我等效死命之時,無需顧忌性命,為國事而死,雖死猶榮,丹書留名!聖上必厚待我等後人,孟將軍隻管殺敵就是。”

 說完,麥鐵杖凶性大起,不顧身上的兩道傷痕,向面前的那些被他鎮住的高句麗人殺去,只見大刀揮舞,寒光閃爍,金屬撞擊聲響起,麥鐵杖一身英雄氣概盡顯無余。

 孟叉無奈,隻得回身殺敵。

 ……

 隨著岸上麥鐵杖被圍,遼水中隋軍的攻勢也越加凶猛,無數的隋軍衛士拚死的在往岸上爬去,刀槍相擊之聲愈加凶猛。

 ……

 煬帝禦營、六合城內

 隋朝一班大臣們正焦急的在等待前軍戰報傳來,期望麥鐵杖能以送來捷報。

 議論紛紛間,突然一個軍士跑到了六合城前,單膝跪地開始稟報軍情,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

 “啟稟陛下: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及一乾屬將帶兵上岸為高句麗人包圍,後軍援助不及,無法支援,岸上一乾將士陷入危境,生死難料。”那軍士大聲的說道,在這寂靜的六合城周圍蕩起了層層回音。

 聚然聽到這個消息,那些朝臣們立即炸開了鍋,紛紛看向站在橫欄邊上的天子楊廣。

 楊廣臉色微沉,語氣沉重的向下面的軍士下令“傳令前軍,務必解救出麥將軍。”

 軍士不敢有絲毫耽擱,他知道如今情況緊急,應了一聲後立即起身快步離去。

 楊廣此刻心中頗為不安,甚是憂心麥鐵杖出了什麽事情,不過他並未在臉上表現出來。

 但是就在剛才那個軍士出去不到一刻鍾的時間,又是一個軍士跑了進來,臉色慌張的喊道“報,前軍傳來消息,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虎賁郎將錢士雄、孟叉等已盡數戰死遼水東岸!”

 “啊!”有一個大臣聽到後,驚訝的叫出了聲,似乎不敢相信這個軍士傳來的消息。

 楊廣的反應更加激烈,身體顫抖個不停,手指指著下面的軍士想說話卻說不出話音來,良久之後才哭泣出聲,神色更是哀傷至極,哀嚎道“嗚嗚~嗚嗚,麥將軍呀!嗚……”

 楊廣是真的悲痛,對於麥鐵杖的忠義他一直都很欣賞,覺得他對隋室的忠貞天地可鑒,要不然剛才他也不會那麽痛快的答應讓他擔任先鋒。

 原本楊廣是期盼麥鐵杖能以給自己帶來好消息,可不曾想他居然陷落在了賊陣,這讓楊廣實在心痛到了極點。

 周圍一乾朝臣見到皇帝如此,紛紛大驚,不停的出言在安慰楊廣。

 ……

 朝臣們一番手忙腳亂之後,楊廣這才停下了哭泣,雙眼通紅的說道“傳令下去,前軍後撤,停止進攻,來日再戰。”

 “是”

 大臣們不敢耽擱立即有人傳令去了。

 楊廣因為麥鐵杖戰死的消息全身酥軟無力,被身邊的宦官扶到了座位上,涕泗橫流的吩咐道“來人啊!準備擬詔。”

 有司官吏不敢怠慢,很快就準備好了一切。

 楊廣醞釀一番後,顫抖著聲調說道“:鐵杖志氣驍果,夙著勳庸,陪麾問罪,先登陷陣,節高義烈,身殞功存。興言至誠,追懷傷悼,宜賚殊榮。用彰飾德。可贈光祿大夫、宿國公。”

 ……

 第一日交戰的結果很快傳遍了個軍,李康也很快了解到了今日的詳細的戰況。

 聽聞麥鐵杖之事後,他感慨不已,隋朝不缺忠臣良將,願意為皇室效命的人很多,如今隋朝國內的形勢還行,不能算很糟糕,可是誰能以料到短短幾年之後煬帝就身首異處。

 楊廣有著一幫子的良臣武將,可是最後卻混成了那個樣子,實在令人不敢置信。

 今日楊廣為了表彰麥鐵杖的功勳,特地命人把詔書傳閱全軍,極力的在表彰麥鐵杖的忠貞節氣。

 李康所屬的軍隊今日並未參加戰鬥,只是在遼水西岸列陣,所以他並沒有親眼見到今日白天的戰場。收兵之後,很快的煬帝下的軍令在全軍傳開,聽到“來日再戰”這四個字,李康知道明天應該不會在打了。

 關於浮橋的長度不夠導致隋軍無法順利登岸這件事,並沒有給其他衛士太多的感覺,他們並不知道因為浮橋短了一截給隋軍帶來的大麻煩。

 ……

 兩日後, 隋軍再次動了起來。

 浮橋已被少府監何稠接長,今日煬帝再次下令全軍進攻。

 浮橋被接長以後,隋軍很快的就順著浮橋過了遼水,沒有像上次那樣因為耽擱了一小會兒的時間,被高句麗的軍隊及時反應過來進行圍堵。

 隋軍登岸以後,前鋒軍隊很快就與聚集過來阻止隋軍上岸的高句麗軍交戰了,這次隋軍在第一時間上岸的人很多,迅速的擺好陣勢,迎擊高句麗的軍隊。

 有前鋒軍隊抵擋岸上的高句麗軍,後面的隋軍從容的一軍接一軍的度過了遼水。

 高句麗在西岸上大約有三萬軍隊左右,這些人和隋軍龐大的數量比起來根本就不算什麽,一番交戰後,高句麗一方大敗,死傷萬余人,很快的就潰敗了。

 在楊廣的指揮下,全軍向遼東城推進。隋末之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