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隋末之天下》第59章 親事
  李均歎了口氣接著說道“雖如此,可現在朝廷諸公也都並不理會,天子也……,哎!”最後一句李均還是沒有說出來,千般愁緒,最終化為一聲歎息。

  “是呀,父親,如今天下已然有亂象出現,再過不久,只怕會有更加巨大的騷亂出現,當是用兵之時,我們要早做準備才行。”李康接話道。

  李均聽後疑惑地看向李康,說道“準備,什麽準備?”

  李康咬咬牙,小聲的說道“父親,我看現在百姓對朝廷已然生怨,要是天子還不撫慰民心,必然將釀成一場大禍。到時怕是有陳勝、吳廣之流揭竿而起呀!”

  李均聞言勃然變色,向李康呵斥道“住嘴,此話怎可亂講。”

  李均是絕不相信會有這種事情出現的,當今天子功業正盛,威臨四海,討伐諸國,接連取勝,內政也算清明,雖盜賊眾多,滋擾地方,但他們就如蜉蝣撼樹,對於朝廷來講根本算不了什麽。

  李康臉色嚴肅的說道“父親,此非虛言,若朝廷依舊如此對待百姓,將來必有此禍端。”

  李均聞言,臉上的眉頭深皺,說道“朝廷如今威嚴正盛,小股強盜無傷大雅,你何來危言損聽之說?”

  聞言,李康苦笑,現在雖然整個天下依舊穩定,但其實已經在底層千瘡百孔,只是不被上層人士看到,且意思到重要性,後來楊玄感造反時,可是有許多人贏糧景從,支持他。

  老百姓的心裡早就在積累火焰,只是礙於朝廷的威勢,不敢爆發出來而已。李均只看到了這表面的太平盛世,感受到了煬帝的功績,卻不能知道百姓內心裡的怨恨到底到了什麽程度,這才不相信李康的話。

  李康深呼了口氣,然後道“父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孩兒只是依據當今的天下形勢做了一番推測,好確定我李家接下來的走向該如何。不過,不管如何,我們都應該做一些準備。”

  “那依你之見,我們該如何做?”聽見李康剛才的說辭後,李均雖然不信,但也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爭辯,而是往下問道李康,畢竟討論關於天子這種事,是大忌,雖然在自己家裡,李均也不想多說。

  李康聞言眼睛一亮,說道“父親,這可是一個壯大我李家的大好時機。”

  “此話怎講?”

  “父親,若果真出現那般情形,我李家有三個選著,一是如大多世家那般坐看風雲,待到局勢明朗時在出手。二是出手輔助朝廷,三是亂中取利。”

  “你說的這些為父自然清楚,不過這是關系到整個家族的大事,到時需要我李家上下一起來做決定。這不是你需要操心的,就不要再多說了。”李均擺擺手道。

  李康見李均明顯是不多敢興趣的樣子,知道今天說再多也沒用,他明白不能再接著討論這件事了,不然就會惹得李均惱火。本來李康是想趁現在勸說李均早做布置,將來可以撈到更大的好處,但李均聽不進去,也就隻好作罷,開始和李均講自己今天來時最初的目的。

  李康接著道“是,父親,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再多言。其實孩兒今天來主要是想和你說一件事,剛才和父親您說到其它事情上去了。我們還是回到正題吧。”

  “說吧,你到底有何事?”李均見李康不在糾纏剛才的話題,他見此很滿意,剛才那些東西都不是李康應該考慮的,並且對於李康的說法,李均很不認同,心裡有些不滿,不知道李康怎麽會有那麽奇怪的想法。

  李康小心翼翼的說道“父親,

孩兒想去從軍。”  果然不出李康所料,李均的臉一下子就垮了下來,李康接著說道“父親,我想去軍中歷練幾年,鍛煉一下自己。”

  “不可,我李家一向以詩書禮教傳家,做官對於我李家之人來說倒是不難,可是豈能去為那低劣的濁官,豈不是讓人恥笑。”李均帶著怒色說道。

  “父親,孩兒文武兼修,當今天下,天子在不停的討伐諸藩,正是武將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所謂功名只需馬上取,我大好男兒自當趁此時搏得一番功與名。對於文官之道,孩兒不喜,因此想要靠武將之路,為自己贏得一個爵位。”

  “放肆,你也太將一切看得簡單了,沙場之險,豈是你想象的這麽簡單。我大隋當世名將,他們哪一個不是身經百戰,這才有了現在功績。”李均呵斥道。

  “對於沙場之艱險,孩兒心裡很清楚,可戰場之上,焉能沒有危險,要不然又怎麽叫做戰場?父親您不用擔心,孩兒一直都在練習武藝,已經頗有成就。戰場之上,只要小心一些自然不會有什麽危險。”李康說道。

  李均搖搖頭,“靠匹夫之勇焉能長久,項羽有舉鼎之力,最後不還是烏江自刎。你對自身武藝有信心這是一件好事,雖然不知你從何處習得的功夫,但為父見了之後也覺得不錯。可戰場之上刀劍無眼,你武藝高強又如何,一個不慎,就要血灑疆場,你知不知道?”

  “孩兒明白,可無論做何事都有風險,怎能因為一些風險就放棄。”李康語氣堅定地說道,“況且我李氏也有不少以軍工起家之人,他們最後不也一樣拜爵封侯。”

  李均有些生氣道“話雖如此,可他們大多都是迫不得已才走武將之路,況且你以為他們是靠個人勇武,取得爵位的嗎?他們那一個不是熟讀兵書,深知兵法,這些你學習過嗎。”

  “孩兒雖然沒有學過精妙的兵書,可以後自當慢慢學習。父親,孩兒之意已決。不日,我就前往廉台府投軍。”李康站起身說道。

  “你……”李均被氣得指著李康半天說不出話來。

  李康見此,來到李均的背後,拍了拍他的後背,讓李均緩了口氣。李康見李均如此的態度,接著勸說道“父親,孩兒知道,你不同意我入伍,重要原因之一是看不起武官。其實無論文官還是武將,這兩者原先是沒有高低之分的,魏晉以來,士族佔據朝廷的重要位置,久而久之,士族之人便變的懶散了,他們對於武職這一累活不願去擔任,並且變的有些歧視,可孩兒並沒有那種看法。”

  “哼,這不是你有沒有看法的問題,我李家自來到義豐以後,就一直用詩書傳家,還從沒有人進入軍伍,況且你是嫡子,將來要繼承家主之位,怎能進入軍中。”

  “孩兒知道父親是為了我好,可孩兒以為,男兒當如霍去病,班固班仲升之流,還望父親成全。”說完,李康對著李均跪了下來。

  李均半天沒有出聲,許久後說道“先起來吧,我有另一件事要和你商議,從軍之事稍後再議。”

  “是父親。”李康答應一聲後,起身回到自己的座位。

  “康兒,你今年已經年方十六,是時候考慮婚事了。”李均看著李康說道。

  聞言,李康有些驚愕,沒想到,李均已經開始為自己操心起婚事來了,他原先可是一點都沒有這方面的思想準備,畢竟在前世,男女普遍二十歲以上才結婚,這個觀念可是已經深入李康的心中,所以他現在一直都沒有想起過這件事。

  古代之人成婚年齡都很早,這一點李康知道,普通百姓人家的男女一般十三四歲就可以談婚論嫁了。現在李均跟李康說起這種事,讓李康不知該如何的回答,對於這麽早成婚,李康心裡有個疙瘩。

  但這對於這個年代的人來說, 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李康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很好的理由來拒絕。

  “父親,我覺得現在就說這件事,是不是有些早了。”半晌後,李康憋出了這麽一句話。

  李均又是眉毛一挑,“早,怎麽早了?現在剛剛好,我和你母親已經為你物色好了幾個人選。”

  “可我現在還不想成家,如今功名未立,正該努力奮進時,豈能將精力耽擱在兒女私情之上。還請父母寬恕兩年,讓我專心建功立業,兩年後,孩兒一定娶親成家。李康拱手說道。

  “這件事情豈由得你商量,我和你母親已經商議好了,今年必須完婚。”李均不由分說的講道。

  “是,孩兒知道您們是為了我好,可是現在孩兒確實無心於婚事,隻欲功業有所建樹,等孩兒有成之日,何患無妻。”李康分辨道。

  李均無奈的說道“你到是想的簡單,可建功之事那是那麽容易,霍去病能二十三歲為冠軍侯,那是氣運加身使然,試問後來能有幾人做得到?似馮唐那般,老來得志之人又豈在少數?”

  李康聞言苦笑,說道“父親,孩兒可沒講,以後要建立如冠軍侯那般的功績才成婚。功業有大小,孩兒只需建立一定的功名後,就自會如父母願,到時一定安心成親。”

  “哼,我這不是要在和你商量,什麽等到你建功立業,這只是你自己的想法。姑娘你母親已經挑選好了幾個,現在就等著你來決定那一個,到時我就會派人去提親。”李均見李康將話題扯到別處,就又趕緊拉了回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