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召喚之三國霸業》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準過河
自從王允主掌國事後,他通過自己早年安排在各地郡縣任職的故吏門生,很快穩定了三輔,並奏請天子,大力提拔和封賞了一批自己的親信。

 其中徐榮被拜為奮威將軍,參隸尚書事,假節,儀比三司,進封襄平侯,權重一時。李肅被拜虎賁中郎將。

 至於士孫瑞、楊瓚、皇甫嵩等大臣,王允卻只是奏請天子予以嘉賞,而沒有拜升他們的官職。其實,這些人個個身居高位,士孫瑞還是尚書令,即使拜升,也是有限。

 王允可能認為,誅殺董卓鏟除奸侫,是大臣們應該做的事,沒有什麽值得炫耀的功績。某些大臣可能也是這麽想的,比如士孫瑞就曾在董卓死後,向天子請辭。

 但不是所有參予誅殺董卓的大臣都是這麽想的。王允厚此薄彼,對許多有功之臣寡情薄義,他的這種做法遭到了朝野上下很多人的怨恨。

 徐榮為此善意地提醒過王允。徐榮說:“朝廷從郿塢中抄沒了三萬多斤黃金,九萬多斤白銀,絹帛繒綢,奇珍異寶更是堆積如山,朝廷應該拿一部分出來賞給有功之臣。”

 王允苦笑道:“大漢衰敗至此,我們需要多少錢才能重振社稷?如果西涼叛逆被平,天子和朝廷還都洛陽,我們需要多少錢才能完成搬遷?中原一帶黃巾蟻賊猖獗至極,將來我們需要多少軍資才能徹底平叛?”

 “自董卓亂政以來,天下州郡烽煙四起,流民成災,將來我們需要多少錢才能賑濟流民,才能把流民遣回家鄉?朝廷不是錢多了,而是根本沒有錢,而是嚴重缺錢啊。從郿塢抄沒的這些錢糧如果能支撐到天子重返洛陽,我就感激不盡,拜謝上蒼了。”

 “大漢已經凋敝至此,我等臣民難道就沒有一點忠君報國之心?沒有一點重振社稷之心?沒有大漢,哪來的家?哪來的性命?哪來的榮華富貴?大漢傾覆了,就算你家裡有金山銀海,它也一樣會轉瞬即逝。”

 徐榮慚愧不已,低頭無語。

 徐榮能一步登天,能被拜奮威將軍,參隸尚書事,完全是因為王允要把皇甫嵩排除在權柄之外。王允認為自己目前完全可以控制徐榮,徐榮也有足夠的軍事才能拱衛長安。等到自己把皇甫嵩的權勢割弱到了極致,削弱到不再對朝廷產生任何威脅的時候,徐榮的作用也就沒有了。

 王允的這種做法,很有點過河拆橋的味道,很多公卿大臣因此對他非常有意見,對他在朝政上的跋扈專橫更是不滿。但王允視而不見,一個人牢牢把持著權柄,想怎麽乾就怎麽乾,為所欲為,排除異己的手段也越來越激烈。

 徐榮雖然也參隸尚書事,但他對國政不熟悉,事事都聽王允的,純粹就是一個擺設。

 當然,徐榮也知道王允讓他參隸尚書事的真正目的是想獨攬大權,所以他很自覺,一心一意征募軍隊,操練兵馬,很少過問政事。

 天子對長安發生的事很恐懼,對王允也很懼怕,不管王允說什麽,他都一個勁的點頭。

 王允不同意皇甫嵩的招撫主張,要徐榮立即集結扶風、馮翊兩郡的郡國兵,趕到華陰城擊敗叛軍。

 然而,這時卻從洛水方向的臨晉城傳來一個驚人的消息,嶽飛和常遇春率領北疆軍正在橫渡黃河進入關中。

 ………………

 嶽飛回到大營後,立即寫了三份書信。

 一份書信給長公主和晉陽朝廷,詳細稟奏了董卓被殺一事。現在長安朝廷由司徒王允和奮威將軍徐榮共同參隸尚書事,輔佐天子。今長安朝廷執意不肯赦免董卓舊部,而董卓舊部有心報國,卻苦無出路。牛輔、李傕等西涼將領懇求朝廷赦免其罪責,率軍到北疆戍邊。嶽飛請求長公主和晉陽朝廷立即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覆。

 一份書信以飛鴿傳書急送冀州給李翊。如今關中形勢劇變,泉州朝廷和北疆將采取何種對策?是不是立即兵進關中,保護天子?

 一份書信急送洛陽朱儁。形勢突變,社稷危局出現了重大轉機,此時關東不容有失,洛陽不容有失。

 第三天,朱儁飛馬趕到陝城大營。他非常興奮,和嶽飛仔細商議扼守八關要隘一事。他盼望著天子回京,對社稷即將走向穩定充滿了信心。

 第四天,泉州聖旨到。長公主和朝廷要求嶽飛立即北上河東,從蒲阪津方向渡河進入關中,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長安保護天子。關西諸事暫時由行車騎將軍朱儁負責。

 至於是否招撫董卓舊部,長公主和泉州朝廷認為,在目前形勢下,還是聽從長安朝廷的意見為好。換句話說,他們否決了嶽飛的招撫之議。

 四月下旬的時候,王柔從長安送回了董卓被殺的消息。長公主大喜,要求北疆軍立即趕到保護天子。張溫、盧植等大臣經過仔細商討後,不得不改變朝廷原定的振興之策,轉而先保護天子,穩定社稷。

 由於此策尚需征求驃騎大將軍李翊的意見,所以要求嶽飛進兵關中的命令暫時擱置了下來。

 然而,嶽飛的書信隨後就送到了泉州。

 考慮到牛輔等西涼諸將數萬大軍對長安的威脅,張溫等大臣斷然決定,不再等李翊的回復,而是先讓嶽飛率軍迅速渡河。

 考慮到關東和洛陽的安全,朝廷沒有命令朱儁率軍攻擊牛輔,而是命令朱儁把主要兵力放到關東。

 嶽飛接到聖旨後,不敢耽擱,帶著親衛騎渡過黃河,連夜飛馳蒲阪津大營會合常遇春。

 嶽飛到了蒲阪津,立即下令渡河。原來駐扎在蒲阪津對岸的段煨和鮑鴻大軍如今都在潼關下和牛輔激戰,那座大營其實就是一座空營。北疆軍將士不費吹灰之力,安然渡河。

 常遇春率領五千前鋒營將士,飛速趕到臨晉城下。

 王允大驚,立即命令徐榮帶著扶風郡的郡國兵趕到洛水河(今陝西洛河),擋住北疆軍。

 王允認為,如果讓北疆軍進駐長安,天子和朝廷勢必要被李翊控制。王允和朝中的大臣都不信任李翊,今日大漢之所以出現傾覆之局,有很大一部分原困都是因為李翊的不作為造成的,甚至有大臣認為李翊早在先帝駕崩之後,就有篡逆之心,此人比董卓更加血腥殘忍。

 徐榮帶著天子的聖旨沿著謂水河一路狂奔。

 馮翊郡太守宋翼帶著郡國兵飛速東上,在下邽縣附近擋住了常遇春。此時,北疆軍只要渡過渭水河,距離長安城也只有兩百裡了。

 嶽飛看到徐榮,神情很冷淡。

 董卓的死對嶽飛來說,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悲涼和同情,他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尤其是李傕的話,對他的刺激非常大。如果李翊將來像董卓一樣被殺了,自己馬上就會和田儀、李傕的下場一樣,生機盡絕。無論自己過去的戰功多麽顯赫,也是死路一條。相反,像徐榮這種人,馬上就會從一文不名的普通官吏變成聲名顯赫的權臣。

 董卓四十多年的累累戰功在徐榮的揮刀一擊下,化為齏粉,同時也成就了徐榮今日的輝煌。

 這世間根本沒有公平可言,誰勝利了,誰就擁有了正義和功名。

 嶽飛望著站在自己面前春風得意的徐榮,從心裡慢慢升起了一股強烈的厭惡和鄙夷。過去在並州跟自己以及北疆軍並肩戰鬥、抵抗鮮卑人進攻的徐榮是條漢子,但自從他跟著王允這些士人陰謀誅殺董卓的時候,他就不再是一條漢子,而是一個卑鄙的小人。

 在嶽飛看來,殺董卓,要堂堂正正的殺,在戰場上殺,他極其憎恨這種卑劣的小人行徑。

 是武人,就應該坦坦蕩蕩,應該憑著一腔浩然正氣,血裡來,刀裡去,即使死了,敗了,那也是轟轟烈烈,也是一條好漢。

 徐榮感覺到了嶽飛對他態度的轉變,但徐榮錯誤的理解了嶽飛,他以為嶽飛對自己的冷淡,是因為自己現在的身份。

 現在徐榮的官職雖然沒有嶽飛高,但徐榮參隸尚書事,和驃騎大將軍一樣主掌國事,在面對嶽飛這樣的重鎮將軍的時候,自己無須行禮,拱拱手就算客氣了。

 徐榮宣完聖旨後,嶽飛的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問道:“這是天子的意思,還是司徒和徐將軍的意思?”

 徐榮這一段時間經常和太尉周忠、司徒王允、司空淳於嘉、太常種拂、太仆魯馗、大鴻臚周奐、尚書令士孫瑞等大臣在一起商討國事,對李翊這幾年的所作所為有了更詳細的了解,對李翊的看法也漸漸改變了。

 李翊擁有大漢最強悍的軍隊,但他一直以北疆危機為借口,堅決拒絕討董勤王,致使大漢一步步被董卓推進了傾覆的深淵。

 李翊為什麽拒絕討董勤王?當真是為了北疆?大漢都要傾覆了,李翊還守著一個貧瘠的北疆幹什麽?顯然,李翊居心叵測,不但有割據稱霸之心,更有篡奪社稷之意。

 徐榮依舊滿臉笑容,極力解釋朝廷拒絕北疆軍進入關中的種種原因。

 嶽飛非常耐心地聽完了徐榮的話,然後給了他兩個大字:狗屁。

 徐榮臉上的笑容一僵,尷尬至極。

 “徐將軍,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嶽飛冷笑道,“我北疆軍殺完叛逆,然後轉身返回塞外?”

 徐榮猶豫了一下,小聲說道:“司徒的意思,還要請大將軍讓出冀州……”

 “是嗎?”嶽飛怒極而笑,“好,好,好啊。”)。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