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建新式海軍?雖然早有預料,但聽的耆英明確的說出來,易知足心裡還是有些不舒服,明擺著的,朝廷沒錢,籌建海軍就是打元奇手中戰艦的主意,說的好聽這是籌建海軍,說的不好聽,這就是強取豪奪!
摸出支雪茄慢條斯理的點燃,噴出一團煙霧,他才緩聲道:“海軍不比陸軍,一艘戰艦動輒三四十萬兩白銀,堪稱最為燒錢的兵種,朝廷籌建海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需要持續的長期的巨額投入,在下鬥膽問一句,朝廷籌建海軍,首批劃撥多少銀子?”
耆英乾笑道:“易大人也不是不清楚朝廷目前的窘境,哪裡還拿得出銀子來籌建海軍。”
果然是一毛不拔!易知足身子往後微微一仰,也不吭聲,就這麽平視著他,靜等下文,見他這副神情,耆英稍稍有點尷尬,輕咳了一聲,才道:“此番英夷進犯,艦隊縱橫我大清海域猶入無人之境,若不籌建海軍建立艦隊,根本無法自保,且處處受製於外夷。
如今國庫空虛是事實,確實拿不出銀子,但籌建海軍非是一蹴而就之事,戰艦可以慢慢添置,海軍兵將卻是須的及早訓練,朝廷的意思,是先成立海軍,訓練兵將,戰艦可以陸續添置。
一俟朝廷緩過勁來,優先為海軍添置戰艦,遠的且不說,一旦發行第二批國債,就會劃撥海軍軍費。”
這話倒是有著十足的誠意,朝廷發行國債須經元奇之手,有這話,易知足也無須擔心什麽,他也不囉嗦,直接問道:“多大的規模?”
“初期規模一萬人。”耆英道:“兵員由朝廷從東南各省征募。”
兵員由朝廷征募?易知足暗自冷笑,略微沉吟,他才道:“大人對西洋各國的海軍不甚了解吧,海軍是技術兵種,西洋各國海軍軍官大多都是從海軍學院畢業的,而且是從小就進入海軍學院學習的,朝廷要想建立真正的海軍,就必須建立海軍學院,從培養海軍人才入手。
這是人才,再說戰艦,海軍戰艦不能一味的向西洋購買,要發展海軍,就必須能夠自力更生,有自己的造船廠,自主製造戰艦,不瞞大人,目前這種風帆戰艦已經處於淘汰的邊緣。
如今歐洲各國都在競相製造以蒸汽機為動力的鐵甲戰艦,最多二十年時間,現在的風帆戰艦就會全部淘汰,朝廷若要發展海軍,須的從長計議,擬定一份切實可行的長遠規劃。”
籌建海軍如此麻煩?耆英不由的皺了皺眉頭,略微沉吟,他才道:“易大人如今是南洋提督,籌建海軍一事概由易大人總攬。”說著他一笑,“有什麽建言,易大人詳擬一份折子單獨向皇上上奏,易大人如今是一品大員,有這個權利。
不過,據本欽差所知,皇上有意從東南八省旗民中征募五千青壯以擴充海軍實力,已經有些日子了,想來諭旨已經下了。”
“謝大人提點。”易知足拱手道,心裡卻是有些忿忿不平,征募五千旗民,這明擺著是想讓元奇為朝廷做嫁衣!
出了‘三穗堂’,易知足一路漫步前往‘聽濤閣’,他感覺的出,耆英似乎不願意跟他深談,想想也是,南洋大臣雖然權職不小,但耆英手頭無錢無兵,既不懂外交也不懂商貿,跟他有什麽深談的?不過,有這麽個欽差大臣住在上海,也令他有些頭痛,的想法子將他支到其他地方去。
‘聽濤閣’外種植有不少松柏,顯的有些陰涼,易知足在下人的帶領下走進大堂,見卓秉恬正在品茶看書,當即拱手道:“卓大人好悠閑。”
“浮生偷的半日閑,沒想知足如此快就來了。”卓秉恬說著隨意的伸手道:“無須拘禮,坐下品品茶,聽聽松濤,舒舒悶氣。”
易知足聽的一笑,轉身將兩邊窗子推開,這才返身落座,道:“對於修建鐵路,朝廷是何章程?”
“英夷索要京杭鐵路修築權,是知足鼓動的吧?”卓秉恬說著放下書,起身走到易知足身旁坐下,易知足自斟了杯涼茶,老神在在的道:“卓大人這話是從何說起?”
“朝廷並無修築京杭鐵路的計劃,對於修建鐵路,朝野上下是毀譽參半,爭論不休,不是知足鼓動,英夷如何會索要京杭鐵路修築權?”卓秉恬不急不緩的道:“知足不覺有操之過急之嫌?”
“不錯,是在下鼓動的。”易知足坦率的道:“出讓京杭鐵路修築權與割地賠款,孰輕孰重,無須在下贅言吧,兩害相權取其輕,在下也是迫於無奈,別的不說,戰爭持續下去的損失和軍費開支,差不多都足以修建這條鐵路了。況且,讓英吉利承建這條鐵路,對大清來說,也是利大於弊。”
“哦?”卓秉恬含笑道:“知足能否說說,都有那些利?”
“首先是平衡。”易知足從容不迫的道:“當今世界,論修建鐵路的技術,首推英吉利,其次美利堅,借這個機會讓英吉利參與大清的鐵路修建,有利於平衡三國間的關系,也有利於大清獲得國際最先進的鐵路修建技術和管理技術。
其次,有利於引進和利用英吉利雄厚的資金,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莫過於英吉利,這次歐洲爆發嚴重的經濟危機,英吉利國內大量的資金閑置,積極尋找出路,通過英吉利承建京杭鐵路,能夠大量吸納英吉利國內的富裕資金。”
再次,利用這個機會,大清能夠大量引進英吉利成熟的工業成果,英吉利是最早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也是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修建這麽一條鐵路,英吉利會有大量的工廠落戶大清,有利於大清快速發展工業。”
說著,他一笑,“這些利夠不夠?”
見他如此問,卓秉恬楞了楞,道:“難道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利?”
易知足點了點頭,道:“京杭鐵路只是一條主乾線而已,在嘗到鐵路帶來的甜頭之後,大清必然會掀起一波修建鐵路熱潮,大量的鐵路乾線支線會接踵修建,大清要形成完善的鐵路網絡,至少要經過數十年的持續建設。
因為鐵路修建,大清與英吉利與美利堅會形成關系密切的經濟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大清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與西洋強國發生戰爭!對朝廷而言,這才是最大的利益!”
“果真能夠避免戰爭?”卓秉恬神情凝重的道,大清如今最怕什麽?毫無疑問就是來自西洋海上強國的威脅,與英吉利一戰,大清上下可說是被打怕了!
“當然!”易知足篤定的道:“當英吉利大量的資金投入到大清,為著自身的利益著想,大量的英吉利官員商人都會反對與大清開戰。”
卓秉恬點了點頭這事還確實是利大於弊,略微沉吟,他才道:“鐵路的重要性,知足在《鐵路興國十八條》中已經說的十分清楚,可朝廷眼下沒銀子。”
“在下方才不是說了。”易知足道:“可以大量引進英吉利資金,朝廷沒銀子,可以向英吉利貸款,也可以發行國債,當然,朝廷如果覺的數額太大,也可以官私合營,或是任由私營,直接參股。”
向英吉利借貸?卓秉恬還真是從來沒有想過,他遲疑著道:“不會有損朝廷臉面吧?”
易知足不以為意的道:“落後挨打,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更損臉面!”
白了他一眼,卓秉恬才道:“知足傾向於哪種方式?”
“私營。”易知足不假思索的道:“鐵路建好了難道還能拆了不成?放手私人合股組建鐵路公司經營,朝廷只需要成立主管鐵路交通的部門進行宏觀調控管理,便可坐享其成。”
鐵路建好了難道還能拆了不成?這句話還真是說到卓秉恬心裡去了,想想他又有些疑惑,“元奇不打算參與鐵路修建?”
易知足想都沒想,隨口說道:“鐵路修建,元奇豈有不參與之理?元奇會成立鐵路公司。”
元奇既然要成立鐵路公司,易知足出的這主意,豈不是損人不利己?卓秉恬一雙眼睛滴溜溜在他身上轉了一圈,一時間有些琢磨不透,半晌才道:“西洋的鐵路都是私營?”
“不錯。”易知足道:“西洋各國對於鐵路修建都是采取放任的態度,不過,咱大清不能如此,對於乾線必須有個整體規劃,避免出現重複建設和惡性競爭以浪費資金。”
沉吟半晌,卓秉恬才道:“官私合營呢?”
“不讚成。”易知足毫不遲疑的道:“咱們大清的士紳商賈百姓都不願意與官府合作經營,怕吃虧!而且官私合營,朝廷也需要投入巨額的資金,朝廷需要用銀子的地方多,好鋼得用到刀刃上。
比如有些無利可圖的鐵路,私營的鐵路公司是不願意修建的,這必須的朝廷自己修建,比如一些戰略要地,在下建議,朝廷能不出錢的鐵路堅決不出錢,不要擔心讓利於民,能夠不花錢獲得鐵路,對於朝廷來說,就是最大的利!”
這話的語氣隱隱有些說教,卓秉恬心裡微微有些抵觸,這小子雖說是朝廷大員,卻也是元奇大掌櫃,鐵路私營,元奇必然受益匪淺,但不得不說,這小子說的有道理!
見他不吭聲,易知足也不吭聲,他心裡很清楚,別說眼下朝廷沒銀子,就是有銀子,朝廷也不可能會出銀子修建鐵路,畢竟鐵路修建花費不菲,而且投資周期長,道光沒有這份遠見也沒這份魄力,手頭有余錢,也是去修陵寢和圓明園了。
默然半晌,卓秉恬才開口道:“對於英吉利承建京杭鐵路一事,朝中不少勳貴大員頗有微詞,知足把方才說的,整理一下,上個折子罷,朝中諸公,有知足這份遠見和見識的,實是鳳毛麟角。”
“行。”易知足爽快的道,這事他確實是欠道光一個解釋,頓了頓,他試探著道:“在下既實授南洋提督,這上海道一職?”
卓秉恬道:“這事怎的問起老夫來了?”
“大人是吏部尚書,在下不問大人,問誰去?”
不以為意的笑了笑,卓秉恬才道:“南洋提督是武職,上海道是文職,按理兩者不能兼任,不過,知足也清楚,這個上海道是怎麽來的,這要看知足是什麽想法。”
易知足自然是不願意放棄這個上海道的身份,畢竟縣官不如現管,他可是想把上海當做自己的地盤來發展規劃的,若是沒有了這層身份,那會有著諸多不便,略微沉吟,他才道:“在下如果不願放棄呢?”
“這不合規矩。”卓秉恬道:“不過,知足可以舉薦人來做這個上海道台,朝廷不會駁的另外,南洋提督衙署究竟設在哪個口岸,諭旨裡也沒指定不是。”
“謝大人指點。”易知足拱手道謝,心裡暗松了口氣,這上海道台他可以舉薦一個自己人,南洋提督衙署也可以設在上海,想了想,他才道:“大人可知,南洋大臣的衙署設在何處?”
卓秉恬早就提點過耆英, 聽的這話不由笑道:“這事老夫哪裡知道,知足得去問耆大人,不過,想來耆大人也是不願意與知足同城的。”說著,他話頭一轉,“上海開埠,江海關關稅必然水漲船高,老夫很有些懷疑,知足是不是早就知道上海會開埠?”
“在下可沒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易知足連忙一口否認。
卓秉恬盯著他道:“知足若非早料到上海會開埠,千萬國債,豈會以區區江海關關稅為抵押?”
“大人想多了不是。”易知足笑道:“當初不過是隨意的挑選了一個關口,為的是不壞元奇放貸抵押的規矩而已。”
卓秉恬一臉信你才怪的表情,卻也沒追問,沉吟了一陣才道:“朝廷如今的情況,知足也清楚,江寧何時能夠發行國債?”
發行國債?易知足眼睛眨了眨,道:“如今已經休戰,河南水災也過了賑濟期,朝廷無須再發行國債了罷?在下竊以為,當務之急是吸納資金修建鐵路!”
:訪問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