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層十分清楚:德國賣東西肯定加過價,可即便加價後也比自造便宜、質量更好,真是一點掙扎和討價還價的余地都沒有。
“長官為提高國內工業能力,千方百計動用寶貴的外匯和授信資源從德國、法國、意大利進口了一大批精密機床,還想方設法當做頭等寶貴物資運回國內,這是何等的英明決策,可笑有人攻擊長官不多進口一點軍事裝備,真是鼠目寸光……”
“是啊,長官一直深謀遠慮、戰無不勝。”
“是啊,長官不但指揮作戰天下第一,做生意更是一等一……”
聽著一堆人在會議上公然吹捧堀悌吉,伏見宮博恭王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別提多難受——攻擊的消息還是他授意他人放出去的,現在居然被人反擊為鼠目寸光?
“好了,既然已形成航母建造決議,會議繼續討論下一個議題,有關輕巡洋艦、驅逐艦建造計劃。”井上成美適時結束了令伏見宮難堪的討論,重新將注意力集中起來,“目前爭論的焦點是,第一,阿賀野級後續要不要追加計劃?第二,大澱號同級艦仁澱號要不要開工建設?第三,驅逐艦甲乙丙丁四種型號如何合理搭配?”
大澱級是阿賀野級的改進增強型,設計目標為能擔當潛艇及飛機攻擊集群的旗艦。艦身後部6英寸炮被取消,代之以一座大型機庫以容納六架偵察機,半年前剛剛投入服役,不過一直沒合適的偵察機,聯合艦隊回來馬上有了Ar-372(代號紫雲改),又加裝了新型雷達,再加上優越的通訊能力,大澱號價值一下子變得凸顯起來,一乾參謀認為可以承擔偵查指揮艦職能(歷史上曾擔當聯合艦隊旗艦),所以問是不是再建1艘的必要。
“聯合艦隊認為,阿賀野級後續可考慮再建設4艘,但包括目前正在建設的2艘在內,設計思路需進行重大修改,德國開發了密集陣防空火力,實戰效果非凡,長官認為非常契合艦隊需要,建議引進後修改采用;大澱號實戰效果不得而知,加上船台和人工緊張,建議仁澱號暫不考慮建設;甲型、丙型驅逐艦全砍掉,大量建設修改後的乙、丁型……”
“什麽?甲型、丙型全不要?”全場再次傻眼。
日本海軍驅逐艦分為一等和二等,一等驅逐艦為主力驅逐艦,二等主要為艦齡較長的老艦。所謂甲乙丙丁都是對一等驅逐艦的分類:甲型驅逐艦是艦隊型驅逐艦,重雷裝;乙型驅逐艦是防空型驅逐艦,主要代表作為秋月改;丙型驅逐艦是所謂的理想型驅逐艦,兼顧火力與雷擊能力,但價錢太貴,隻建了島風級1艘,4個月前才服役;丁型驅逐艦是量產型護航驅逐艦,簡化工藝,便於大量建造但沒法用於艦隊交戰。
“諸位,你們知道聯合艦隊此次遠征中驅逐艦乾最多的活是什麽?既不是掩護、偵查,也不是雷擊、作戰,更不是炮戰、驅逐,而是防空、釣蜻蜓、反潛。說實話,除了釣蜻蜓馬馬虎虎,其他兩項完成得很糟糕,屢次釀成大禍。比如說,榛名是雪風和時雨兩艘軍艦護送回特魯克的,結果半道上被美國潛艇打了靶,更氣人的是,居然還讓對方溜了……”
所謂釣蜻蜓是指驅逐艦去打撈落水飛行員,戰前日本艦載機飛行員拚命訓練時經常有落水事故發生,各驅逐艦們都被訓練成釣得一手好蜻蜓,甚至大風大浪時都能憑肉眼發現海浪裡浮沉的落水之人——這也是為什麽聯合艦隊屢屢能救起飛行員的原因所在,哪怕中途島戰役這樣的慘敗,取得勝利的美國艦隊損失了200多名飛行員,
日本隻損失了100多名。在聯合艦隊裡,操船技術最好的往往不是戰列艦或航母的艦長,而是驅逐艦艦長們。但防空和反潛真就是一團糟,特別是反潛,簡直就是渣到極致、完全靠蒙。在地中海與德意海軍聯合演習時,德國潛艇經常溜到日本機動艦隊內衛圈裡找好魚雷發射位置,有幾次還把訓練魚雷打出來撞在航母上,驚出眾人一身冷汗,每次都惹得塚原二四三大動肝火,把驅逐艦艦長們罵得狗血淋頭,幸虧英美潛艇作戰水平差德國老遠,除偶爾逮住漏網之魚外,還沒對機動艦隊形成過實質性威脅,但也給堀悌吉和塚原敲響了警鍾,因為運氣不見得每次都會照顧聯合艦隊。所以在歐洲時重點引入了聲呐,還讓驅逐艦艦長們死命接受反潛培訓。
反潛能力還有辦法彌補一二,防空真一點轍都沒有,特別是以炮戰和雷擊為主導作戰思想的甲型驅逐艦,要增強防空火力除非把軍艦上的火炮全換掉。機動艦隊前後大小十多次戰鬥,被驅逐艦火力打下來的敵機為數少得可憐(航母和戰列艦上防空火力相對較好),只有艦載機戰果中的零頭。
所以松田千秋采用抱怨的口吻道:“決戰型也好、重雷型也好,統統都是擺設。征戰一年,幾乎沒有驅逐艦對敵發射過魚雷,除極個別驅逐艦外,大多數驅逐艦主炮一炮未發,倒是幾艘秋月級的防空火力還算凶猛——雖然也沒擊落多少敵機。”
同時,由於日本沒有專用護航驅逐艦,給艦隊護航都抽調老舊驅逐艦執行,任務都完成得磕磕碰碰,基於現狀,在改五計劃中已提到要開工建設丁型,盡可能強化防空和反潛能力,先推出了松級,然後又在松的基礎上推出了橘級,在建造過程中用普通鋼、低等級的HT鋼替代了原先寶貴的DS鋼,重量加大,主機馬力降低檔次,最高速度只能達到28節,續航力下降為3500海裡/18節,但用起來還是不錯。不過因為半年多前才確定的設計,因此完工數量很少。
“聯合艦隊提出兩項改進要求,第一,丁型驅逐艦生產周期確保3個月完工,每年完工量應不少於48艘;第二,適當擴大秋月改的船體,如達到3500噸,更新防空火炮同時拆除魚雷設施,每年開工不少於12艘,工期不超過1年;假如這樣都存在困難,阿賀野級後續艦不造也罷。”
當初在設計秋月級、秋月改時就對是否要保留魚雷管產生過激烈爭論,當時艦隊派依然頑固堅持驅逐艦必須保留雷擊能力,結果秋月級硬生生加進去4聯裝魚雷發射管一座和再裝填裝置,然而打了兩年仗,魚雷管什麽用處都派不上,還提心吊膽生怕擔心轟炸時魚雷殉爆。
加大艦體是因為從德國刺蝟級身上得到教訓,密集陣效果雖好,但因德國Z系列驅逐艦噸位不夠,使用空間、射界不夠,影響了效果展開,德國已將下一代設計修改為3600-3800噸水平。
在堀悌吉心目中,他更希望能有類似美國亞特蘭大、克利夫蘭級輕巡洋艦或皇家海軍黛朵級防空巡洋艦的配備,可惜日本沒法玩這種財大氣粗的遊戲,只能寄希望於超秋月這樣的防空直衛艦能和英美的專屬防空輕巡洋艦比個高低了。
會議爭論得非常激烈,但有一點不容回避——重雷裝時代永遠地過去了,連帶九段作戰的戰術設想也過時了。日本口上說的是戰略防禦,實際上是攻勢防禦,現在是全球范圍機動作戰,類似於薩沃島海戰這樣的艦隊遭遇戰都沒發生過。 連北上、大井這樣的專屬重雷裝巡洋艦都賣給了德國人,還硬著頭皮給秋月級加魚雷管幹什麽呢?
不管艦隊派有多麽不情願都無法否認雷擊戰術越來越趨於弱化的事實,最後達成的一致意見是:阿賀野已開工的2艘軍艦改造成專屬防空巡洋艦,作為區域驅逐艦隊防空指揮中心配合機動艦隊作戰,但不再新建同級艦。乙型、丁型驅逐艦用全力展開建設——正好把原先服務於潛艇建造的人工和材料抽調過去。
會議最後討論的是護航航母建造。英美護航航母的建造和使用大大啟發了日本方面,陸軍提出要建設護航航母,並先建了起來——沒錯,日本陸軍擁有航母且還不止1艘!不光是航母,日本陸軍擁有的船舶噸位數還超過了海軍。但與歷史上陸海軍爭論不休直到44年才最終確定的情況不同,現在陸海軍之間關系好得多,海軍把從德國弄來的大批物資和戰車、火炮塞給了陸軍,投桃報李的陸軍便把自己控制的船舶和航母交了一部分給海軍,並同意所有船隊都由海軍護航並指揮。
同時現在日德之間商貿往來極其頻繁,歐洲的工業產品和技術裝備輸入日本,東亞、東南亞的農產品、橡膠、礦產輸完歐洲,在這樣的情況下,護航是當務之急,而英美的情況證明了護航航母的重大價值,日本同樣也迫切需要——這種需要不是區區幾艘陸軍的神州丸、秋津洲或海軍的大鷹、衝鷹能擔當的。
所以聯合艦隊一口氣提出了48艘標準型護衛航母的建設要求,並希望在2年內陸續開工,3年內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