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你說他們全部投降了?”3月23日,克裡姆林宮收到令人無比震驚的消息:6萬多內無補給、外無援兵,後無退路的紅軍余部在絕望中放下武器投降。
“是的,斯大林同志,無論是我們掌握的情報還是巴庫方面最後發來電報,情況就是如此。”
“叛徒!叛徒!我要把他們統統絞死!絞死!”斯大林怒不可遏地發著脾氣,所有人都噤若寒蟬。
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對視了一眼,露出了無奈的眼神:巴庫守軍投降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但仔細想想又在情理之中。莫斯科隻強調讓部隊堅持打到“最後一人”,卻什麽援助、補給也不給,也不通過裡海船隻進行運輸,隻片面強調“大無畏的革命氣勢”,這當然不可能讓守軍堅持到底。雖然在敵人猛烈的空襲面前,在裡海裡開展大規模運輸存在很大困難,問題是連希望都不給守軍,怎麽可能還讓他們堅持到底呢?
斯大林希望利用這些守軍消耗軸心國兵力的企圖破了產,整個外高加索戰役,紅軍連傷亡、俘虜與投誠算在一起,一共損失了17萬人,但他們給軸心過造成的損失——連德國人、伊朗人和土耳其人全部加在一起不過是2萬余人,其中德國人隻佔了45%。
從本月初開始進攻到巴庫守軍正式放下武器投降,軸心集團利用僅僅3周左右的時間,不但拿下了外高加索的大片領土,還佔領了蘇聯的石油重鎮——巴庫。總算守軍還有點良心,在投降前將巴庫的油田設施炸成了一片廢墟,但這於事無補,蘇聯的石油產量一下子就掉到1000多萬噸這個可怕的數字。
這場大勝(因為德軍損失了近萬人且很多都是精銳部隊,因此在高斯眼中算不得完美)給了兩個新加入軸心的小兄弟很大鼓舞:土耳其一下子拿到了包括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在內的近16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而伊朗不但收復了全部國土,還在德國的默許和縱容下,借口多年來的傳統民族勢力與領土糾紛,從臨近的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南部搶到了近3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雖然土耳其對此表示不滿,但伊朗人說的也並非毫無道理,再加上外高加索的精華部分和巴庫油田都掌握在土耳其手裡,土耳其外交部長嘟囔了幾句就不響了。
實際上,這場勝利不但沒有緩解土耳其伊諾努總統身上的壓力,反而給他帶來更多困撓:他原本隻想見好就收,拿回外高加索的領土就可以暫時告一段落和蘇聯人談談了,沒想到這個輕而易舉獲得的戰果大大刺激了軍內鷹派的野心,幾乎是逼迫著政府同意再度擴軍60萬,土耳其國內所有的報刊輿論都口徑一致地要求“復仇”和“收復全部故土”,在這樣的風口浪尖,凡主張“趁勢和談”都被當成是賣國賊看待。
而且,伊諾努總統還發現他對軍隊分而治之的策略也在逐漸失效,因為德國人派出了博克元帥,土耳其軍方幾個主要高層可以相互之間不買帳,但在老資格的德國陸軍元帥、擔任過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官的博克面前,他們無一例外都表現得恭恭敬敬,這種恭敬不僅因為博克的名聲和以往戰績,還因為德軍強大的攻擊力——外高加索最難打的戰役全是德國人帶頭打的,逼降巴庫守軍也是德國人的功勞。紅軍習慣性地對兵力比他們多幾倍的土耳其人保持蔑視,但在數量同等或更少的德軍面前卻被打得潰不成軍。
伊朗國內就更不用說了,新繼位的巴列維憑借光復國土、開疆拓土兩項成就就足以穩定國內的局勢,再加上德國除了對石油有需求之外,並未殖民伊朗的打算,在其他方面也給予了伊朗很大支持,連最新式的虎式坦克都答應提供給該國,還表示後續可贈送伊朗一批護衛艇、魚雷艇用於近海防禦、保障石油輸出,這讓該國本來就十分強大的親德勢力更加發狂,巴列維一口氣新募集了6個師,準備全部交給隆美爾帶領——他想得很清楚,外高加索地區因土耳其的緣故他沒法再爭,但伊朗東北部卻與蘇聯土庫曼接壤,而且上面也不是俄羅斯族,只要把部隊練出來了,那裡有大把的運作空間。
外高加索戰事告一段落後,軸心進攻的重點是在高加索山脈的隘口與據點上,這些任務不適合機械化部隊,所以攻堅重任交給了伊朗和土耳其,隆美爾只派出黨衛軍歐根親王師助戰,以發揮該師山地作戰的特長。在前期勝利的鼓舞之下,土耳其和伊朗人打得很瘋狂,不過由於地形和敵軍據險死守的緣故,他們只能打出1:1左右的交換比來。
“高加索山脈各主要隘口受到了德國人、伊朗人和土耳其人的衝擊,秋列涅夫同志打得很艱苦,一再要求我們派遣援兵給他,至少要派足夠的技術兵器,尤其是飛機。”朱可夫說道,“我原準備調6-8個航空團給他,但是……”
在高加索山脈作戰,坦克不是第一位的,火炮也很難推到一線大規模運用,但飛機卻萬萬不能少。在空中力量上,德國佔據了顯著優勢,Ju-87改造而成的對地攻擊機發揮了極大優勢,而燃燒彈在很多時候又比普通炸彈要好用。如果沒有德國飛機助戰,累死土耳其人和伊朗人也很難拿下這些隘口。
“但是什麽?”斯大林聽到了朱可夫欲言又止的回答,疑惑地問道。
“總參謀部估計敵人很快要在頓河流域發動大規模進攻,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所有航空兵必須留在最要緊的地方。”
“你們得到了可靠情報?為什麽會有這種判斷?”斯大林疑惑地問道,“最近1、2個月德國人不是保持了相對平靜的態勢麽?”
“第一,曼施坦因太平靜了,這不符合大兵團對峙的情況,也不符合他的風格與習慣;第二個重要的因素是,天氣回暖,再接下去就要進入春天了。”
“天氣回暖……”斯大林反覆斟酌著這幾個字,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俄羅斯北部的高寒地帶要在4月下旬甚至5月初才進入春天,但在南部地區,這個過程會提前到4月中旬。在東線,進入春天對戰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那意味著土地解凍很快要開始了,大片凍得發硬、碾過去如同水泥地一樣的土地很快就要變成一片爛泥漿,嚴重的時候車輛開過去能沒掉半個車輪——那些輪式卡車、半履帶裝甲車很快就要動彈不得,而製造精密、減震性能強的交錯重疊負重輪們也將因泥土進入輪子縫隙間而不斷被卡死,只有T-34們特有的全履帶大負重輪們才能最大限度地抵消這一影響。一句話,德軍機械化部隊馬上就要進入舉步維艱的時期。
“這是好事,我正打算度過這個時期將頓河前線那三個方面軍撤下來。”斯大林輕輕點頭道。
“我們認為敵人很快就要發動大規模進攻,目標就是那三個方面軍。”華西列夫斯基解釋道,“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前期相對平靜並不是無所作為,我們有可靠情報,敵人利用這兩個月積累了大量兵力和裝備,因此大規模進攻很快就會發起,而且這個窗口期很短,因為進入4月份,特別是4月中下旬,土地解凍變成一攤爛泥地後就不適合德軍機械化部隊運動了。”
“你們認為如果敵人進攻的話,會是什麽時候?”
“快的話下周一,慢的話月底。”朱可夫匯報道,“而且不會打很長時間,最長可能就是一個月。”
斯大林默不作聲:現在發起大規模進攻就如同進入初冬時的那場進攻一樣, 唯一的區別是,那時候剛剛結束翻漿期而土地凍結,而現在是即將進入翻漿期,從氣候條件來說都在避開嚴寒的同時保持了交通條件。
正沉默間,忽然有驚人的消息傳來:2小時前,在500多公裡的戰線上,南翼德軍發起全線進攻,40萬發大口徑炮彈在短時間內傾瀉一空,戰區上空德國戰機數量高達1500架,升空迎擊的200多架紅軍戰鬥機在半個小時內被悉數擊落。各方面軍一開始以為這只是德軍的牽製性進攻,但等到以4個裝甲師、3個重裝甲營為突擊力量的兵力出現在面前時,幾個方面軍司令員才明白過來——這不是普通進攻,這是德軍全線進攻了。
“看來,既不是下周一也不是三月末,敵人的大規模進攻是在今天。”斯大林看了一下地圖,又轉過去問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你們有信心擋住法西斯麽?”
“有!斯大林同志,我馬上去前線。”朱可夫被曼施坦因利用中午進攻這出其不意的一手弄得很狼狽,馬上大聲回答到:“我們這兩個月來針對德軍的進攻有一系列預案。”
“很好,命令前線的同志們擋住敵軍,寸步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