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國崛起1900》第681節 西北大開發
渤海隧道引起的轟動還得持續一陣子,中國媒體在連篇累牘的報道,采訪各個施工人員,報道茅以升的故事,深挖施工的故事,連茅以升一直不肯承認的神龍的故事,都從工人嘴裡挖了出來,非常受老百姓喜歡。

 但是外國報紙普遍不會接受這種事情,哪裡有什麽神龍啊,即便營口哪裡有龍骨為證,西方人更相信那不過是某種稀少的海洋生物,對中國底層百姓傳說的神龍報恩的故事,都推到中國人的愚昧和迷信上。

 至於為什麽施工度這麽快,西方人也有自己的解釋,有的說五年施工其實也不算快,只是大家之前對難度的估計太大了,也許在海底修建隧道,根本就沒有那麽困難也說不定,也有的從罕上找原因,認為也許是中國渤海地區特殊的罕幫了大忙。

 這股熱潮一時半會是不會減弱的,楊潮沒心思關心這些,他跟金九又會晤了一次。

 跟金九商討了一下朝鮮經濟問題,鼓勵金九繼續抓緊森林工業和紡織工業轉移的契機,大力展朝鮮經濟,爭讓十年時間,將朝鮮經濟水平提高到日本一個程度。

 然後楊潮就悄然離開了東北回到了南京。

 接著立刻跟一些西北的議員溝通,交換了一下對西北經濟的看法,表達了支持西北經濟展的態度,讓他們感到歡欣鼓舞。

 同時邀請西北各漱要來南京商討。

 對西北只能給政策,不可能直接投資,因為國家投資最多只能集中在大項目,集中在基礎設施上,不可能由國家出面,在西北建立一座座工廠。

 跟西北的陝西、新疆、甘肅此時包括青海在內)三省長頻繁溝通之後,楊潮確定,將鼓勵東部地區企業到西北投資,中央可以給與他們財政支持,也就是免稅,不是免一點半點,而是全部免除,但中央佔的稅收份額也就是一半,也就是最多只能減免他們一半的稅收,至於地方給不給他們減免,那就看地方政府的態度了,反正中央的大政策是西北地區的企業,未來三年內不在征收稅收。

 對中央來講,這三省的工業企業稅收一年也收不上來多少,除了很少的食品加工業、輕紡織工業外,基本上沒有什麽大型企業。

 作為羊毛重要產地的青海和新疆,吸引一些毛紡織工業過去,還是很有機會的。

 新疆也有展棉花種植和加工業的潛力,事實上現在已經有大量的農墾公司去了新疆,承包幾十萬、上百萬成片的鹽鹼地改良後種植棉花,缺水問題他們是通過打井解決的,會不會造成地質沉降,對於荒無人煙的地方來說,起碼一百年內不用考慮。

 可是新疆的棉紡業卻始終沒有展起來,大危機之前是被山東和上海的輕紡織工業壓製,棉花價格的優勢也被東營的化纖產品抵消掉,於是長達幾千公裡的路程,就成了新疆紡織工業的死穴。

 經濟危機之後,全國法定提高了工資,連山東的紡織工業都在外遷,新疆紡織業就更沒有機會了。

 交通是最大的困難,長達幾千公裡的路程,是他們跟東部達地區最大的障礙。而且崇山峻嶺,到陝西要過重重山隘,到新疆要走河西走廊,甘肅直接有一個青海高原,這些不但限制了他們跟東部的溝通,西北地區內部的溝通都很成問題。從格爾木到西寧就將近一千公裡,而在東部地區,一千公裡都誇了兩個省,而在青海還沒有跑出高原呢。

 要展這裡的交通,海運、河運是不用考慮的,黃河不是一條好的通航河流,水量還不如珠江豐沛,九曲十八彎的,也就只有在陝西和山西一段有通航條件,卻還受到壺口瀑布的影響,明清時期過瀑布是要把船拖到6地上拖過去的,現在已經基本上放棄了這裡的河運。

 因此西北交通問題,就只能瘍公路和鐵路,這一代地廣人稀,即便人口最多的陝西,也不過ooo萬出頭,整個西北加起來還不到2ooo萬人,可是土地面積達到了3oo多平方公裡。

 但別以為人少地多,這裡人應該生活的好,青反,這裡雖然面積廣大,可是九成以上的土地都是無法讓人類居住的,刨去戈壁沙漠、寸草不生的旱地,最適合居住的地方,其實也就是關中平原等虛地方。

 之所以那麽廣大的地方無法生存,唯一的原因就是缺水,水有何等重要不言而喻,西北地方在先秦時代生態還很不錯,坐船從鹹陽可以直通嶺南,是秦始皇爭霸天下的本錢,幾千年的開,成片成片的森林砍光了,水土流失非常嚴重,原本是中原文明源地的黃土高原上,只剩下溝溝壑壑,如同一道道可怖的傷疤,沒有半點綠意,一到下雨時候,泥石流就滾滾而下,泥沙被卷進黃河,加劇了黃河的色彩。

 而南方那些石頭山上,卻都有植物頑強的從石頭縫裡生長出來,南方的石山不可能比西北的黃土更肥沃,但他們有水。

 楊潮沒辦封決水的問題,因此很多乾旱地區的問題,他沒辦封決。

 而那裡的人還要生活,只能像他們的祖先一樣,繼續向自然界要活路,天不下雨就得打井,地下水的流失又進一步加劇了自然條件的惡化,土地沙化,最終形成沙漠。很多地方的人已經處在了沙漠的邊緣,艱苦又頑強的生存著, 雖說戰天鬥地很有氣魄,但何苦呢,如果不是沒有辦法,鬼才願意戰天鬥地啊,誰不想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地方。

 樹挪死,人挪活,楊潮無法給乾旱地區的人帶去水,但卻可以移民,水不就人,人就去就水嗎,活人還能讓尿給憋死。

 至於重土安遷的文化,老百姓不願意搬家,這就沒辦法了,先采仍願原則,幫條件最壞的,那些宗山溝裡,窮山惡水地方的百姓搬遷,遷到條件更好的東北、南方地區,幫他們搬家,幫他們斷窮根。

 總會有人願意變通的,等他們切實感受到日子好過了,就會有更多人有樣看樣,到最後將所有人都搬出來,即便留下少數實在不願意搬的,那也大大減少了對自然的壓力。到時候政府雇他們種種樹,改善改善西北的生態環境,也就解決了最後的問題。

 因此最後跟西北政府商量的計劃是,減稅、移民,雙管齊下的方針。

 推薦以下熱門小說:

 [記住網址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