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國崛起1900》第631節 消費結構調整
楊潮笑了:“現在提高利率,也不會讓老百姓把買菜的錢存銀行裡,卻能讓本該想去投資的人把資金暫時放在銀行裡吃利息。? 獵?文 ???所以問題不是那些用於擴大生產的資金多了,而是用來消費的錢多了。”

 行政乾預提高工資,就等於一時間給所有人錢,錢自然是去花的,可市場上沒有那麽多東西可買,所以造成了通脹。

 張家傲點點頭,這些他都清楚,可是銀行能利用的金融工具,不外乎提高利率,其他的他就實在沒有辦法了,戰爭期間各國倒是可以通過凍結物價的方式來平抑通脹,可是他不想那麽做,在他看來,那就是銀行,尤其是央行的失敗。

 而且戰爭期間,限制物價也是有配套措施的,比如同時進行限購,施行所謂的配給製,但那種制度對經濟的危害更大,崇尚自由經濟的張家傲更不願意看到。

 楊潮繼續道:“所以說,我們得采取更細致的策略,不能一味的提高利率。也就是說要將老百姓買蔥薑蒜肉食的錢收緊,而不是讓紡織廠不紡織了,讓麵粉廠不磨面了,那樣只能加劇通脹。”

 楊潮說完,看著眾人。

 很多人都點點頭,可是聽的多,說的少。

 執掌楊子銀行的陳光甫說道:“我想我們是不是應該積極推動小額存款業務。比如給小額存款優惠的利率。”

 這是一個辦法,但未必能起到效果。

 楊潮搖頭:“短期內也許有用。但絕對長不了,小額存款利率高的話,大額資金肯定會想方設法分拆存款的,最後反而得不償失。”

 “我們可不能讓豬肉價格把整體價格都帶起來,現在豬肉價格都漲了一倍,從過去的2錢銀子一斤,漲到了4錢了。可是如何讓老百姓不買肉呢?現在手裡有閑錢的人多了,還都覺得工作穩定,反正有國家管著。別的地方找不到活兒,還能去國家複興開公署,當國家雇員,所以敢放心大膽的消費。因此消費短期內是限制不住的。也沒有必要限制。可如果能夠引導呢?”

 楊潮認為,消費無法限制,那就只能引導,引導大家去買那些價格變化不敏感的產品,買那些供應充足的產品。

 楊潮這麽一說。很多人就開始活躍起來,有的說買房,有的說買車。

 很難想象房子和車子,能跟豬肉爭搶市場,這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產品好不好。

 “收音機?”

 “自行車?”

 總算有些靠譜的了。

 收音機和自行車的價格較低,雖然跟豬肉不是同類產品,可如果能夠鼓動老百姓手細一點,攢錢買這些東西,那麽還有可能讓老百姓少吃幾頓肉。

 但這不是你說說,老百姓就會買了。你得鼓勵,得讓他們感覺到現在買最劃算,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

 至於自行車和收音機的價格會不會漲?工業品的價格漲勢相對更容易控制一點。

 原因很簡單,生產工業品只要增加投資,擴大生產是看得見的,而農產的增產,那不是一句話的事,養一頭豬沒有半年時間根本就出不來,而生產自行車,相關企業加幾個班就能將生產力在不增加機器的情況下翻一倍。

 從長久來看。工業品價格總是越來越低的,而農產的降價空間卻不大,所以引導老百姓去購買工業品,是目前最好的辦法。甚至是唯一的辦法。

 “這個倒是可以考慮,多找找類似自行車、收音機之類的產品,價格不算太高,老百姓省點錢能買的起,可以將他們的消費目標從豬肉等農產品暫時轉移一下。等豬肉生產上來了,那時候他們想吃多少肉。就吃多少肉。”

 集思廣益,這些銀行家,還是很精明的,很快就想到了很多消費品。

 什麽鍾表了,剪刀了,台燈了,鏡子了之類的。

 “夠了,夠了!”

 看到他們的熱情被調動起來後,楊潮抬手製止,這只是一個思路,不是考慮具體問題的時候。

 “自行車、收音機、座鍾手表、電燈泡、梳妝鏡子、剪刀菜刀、桌椅板凳,差不多了,大致我們挑選出十個左右大家都需要的產品,而且原料來源豐富,不至於推高原材料價格,又能切實提高百姓生活的產品,引導大家去消費。那麽問題來了,怎麽讓老百姓去消費?”

 所有人又沉默了,他們沒有相關經驗。

 “要不,分期付款?”

 有人猶豫道。

 作為銀行家,分期付款他們當然知道,美國人都玩嗨了的手段,可以說,美國2o年代的大繁榮,就是分期付款提前消費帶動起來的,不然哪有那麽多美國人買得起車,還不是銀行給他們的貸款。

 分期付款方式在中國也出現了,不過還沒有流行起來,因為楊子銀行團沒有加入這個行列,楊子銀行團涵蓋5o多家大銀行、大錢莊,分屬3o個家族所有,十分緊密,步調一致,而且全都將網絡擴張到了全國,掌握了大量的資金,他們不投入這個領域,這個領域在中國就做不到。

 楊潮搖頭:“分期付款用來促進汽車、住房的消費還可以。但現在是要將蔥薑蒜肉的錢引導到其他消費領域,自行車那些小件還用不著分期付款。我的建議是補貼,給這些企業補貼,要求他們段時間內將價格降低一半,然後一個月後提高三分之一,三個月後提高三分之二,讓大家感覺到越晚買這些東西,就越不劃算,所以短期內生下其他消費,去購買這些東西。”

 “好方法。”

 “楊大人聖明。”

 “聽君一席話——”

 楊潮又抬手製止眾人的馬屁。

 “但是,我們銀行家的朋友能做什麽呢?”

 這才是楊潮跟這些人談的原因,補貼生產企業,促進消費,政府直接就做了。

 但是眾人又不說話了,他們不知道楊潮的想法,不敢亂說。

 楊潮心中暗歎,他想啟這些人,卻改變不了他們主動性差,當然更因為在自己面前有些放不開的原因。

 所幸不跟他們解釋了,直接要求:“我希望我們銀行界的朋友,能夠配合政府的政策,我們會對自行車、收音機等行業進行短期補貼,時間不會過一年。可以想象,這些行業在這一年時間內市場會非常不錯。可同樣要面臨一個產品不足的問題,我希望銀行界的朋友,能在這時候給這些企業貸款,讓他們大膽擴大生產。”

 眾人都表示一定支持,不僅僅是因為配合政府,他們也能想象,如果政府補貼這些行業的話,這些行業肯定會迎來展的契機,他們貸款也就有穩定的回報,說到底是做生意的,還得賺錢。說起來,他們最近都賺了不少錢了,承銷債券利潤尚可,可單靠這個維系,也不是長久之計,很多人都開始懷念大繁榮時期賺錢的機會是那麽多的時候了。

 只是張家傲還是有些沉悶,因為好像跟他們什麽關系都沒有。

 張家傲還是很專業的,在他的努力下,雖然黃金儲備的慢慢降低,雖然通貨膨脹開始出現,可是紙幣始終維持了含金量,不至於像歐美國家那樣,難以維持金本位,這就是他最大的工作成績。

 楊潮對張家傲道:“張行長,央行雖然不可能直接去給企業放款,但是你們也可以提供一款產品啊,用來吸納老百姓手裡的菜金。”

 張家傲一動,到底是專業人士,馬上就想到了。

 “您的意思是說小額債券?”

 楊潮點點頭:“小額債券,就以國家複興開公署的名義,就叫複興債券。剛好讓他們將下去的工資直接收上來一部分。同樣可以其他門類多樣的小額債券,什麽愛國債券,教育債券等等。只要能引起老百姓的心裡共鳴,告訴他們省下一頓肉錢,買一張債券,幫國家度過難關,讓孩子有學上。所以有個一兩,二兩的面額就行,人人都能買得起。不妨將分銷費提高一些, 到那些雜貨鋪,甚至直接送到菜市場讓菜販子代銷。”

 打著複興,愛國的名義,目的就是從老百姓嘴裡扣出他們吃菜、吃肉的錢,張家傲聽著怎麽都別扭,但他承認這是一個好辦法。

 一個個銀行家們討論的熱切,各自抒著自己的看法,有的表示自行車行業貸款肯定是好生意,有的更看好鍾表業,有的覺得刀具行業是必需品,肯定最把穩,至於他們說的是不是自己的真實想法,還是在誤導別人,那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如果能將消費暫時引導到工業品,不需要多久,只需要一年,這段時間農產品市場好,農民肯定擴大了生產,只是農業生產沒有工業生產增產那麽快,有一個生產周期,所以還沒有新產品投入市場。

 因此只要調整一年,基本上就不用擔心了。

 到時候農產品豐富,工業生產也擴張起來,但靠這些還不足以推動經濟全面複蘇。

 真正能帶動整個經濟複蘇的,說到底還得靠房子和車子這樣的大件消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