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國崛起1900》第633節 尼古拉之死
 第300票。

   ————————————

   梁啟超還是妥協了,因為他實在不敢想象公屋公司在他手裡破產是個什麽後果,公屋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安居,一旦破產倒閉,他梁啟超豈不是千古罪人,至於給富豪建房子一事,最多是他名聲受虧,委屈一下而已。

   於是他決定要蓋豪宅了,就按照楊潮的建議,蓋高層,20層以上的高層,一層一套豪宅,一層一層的賣。

   但現在這時候,哪裡都缺錢,蓋豪宅的錢去哪裡找呢?

   梁啟超想到找楊潮借錢,最後沒張開嘴,發行債券的話,目前這市面,可沒人敢買公屋的債券啊。

   楊潮還是從其他銀行家哪裡聽到梁啟超的難處的,於是給他寫了一個方子,預付款。

   讓富豪先付錢,然後給他們看房子模型,順便征求征求他們的意見,按照他們的意見,私人訂製。

   百萬級別的豪宅不是每個富豪都能承擔的,但是十萬級別的豪宅,能夠承擔的富豪就呈幾何級上升了,尤其是在上海,有大把這樣的富豪存在,不敢說有一萬,起碼有一千。

   見到楊潮寫的信,確切的說,簡直就是一份計劃書,梁啟超欣然接受,暗歎還是楊潮掙錢的本事大。

   他立刻聘請了上海最著名的設計公司馬海洋行幫他做設計,然後拿著設計圖就去找一些有關系的富豪了。

   結果第一棟豪宅幾天之內就賣出去了,設計28層,總造價在500萬兩左右,最後光頂層就賣了300萬,頂層帶樓頂花園,俯瞰大上海的名頭,即便是頂級富豪,也很難拒絕,因此甚至願意用地面獨棟豪宅的價格購買。

   剩下那27層,最底層隻賣出去了30萬。但均價也在50萬左右,一棟樓就賣出去了1650萬兩巨款,讓梁啟超當即就有些神情恍惚,他第一次見識到了房地產的暴利。

   楊潮可沒空始終盯著梁啟超的生意,他跟梁啟超會面之後第二天,就約見了上海幾十家大企業主。

   有生產自行車的,生產收音機的等等。

   上海自行車出現很早。同治年間洋人就帶來了幾輛自行車在上海出售,光緒年間英國怡和央行、德國禪臣、法國禮康等洋行已經開始向上海批量引進自行車及零件了。那時候上海已經有幾千輛自行車,這些零件是用於維修的。

   很快中國人也加入了這個行業,上海人諸同生從擺攤修理馬車、人力車開始,後來開辦同昌車行,喀什經營自行車及零配件。到了清末,上海已經有大大小小七八家自行車行,到現在有規模的自行車行已經有二十多家,其中惠民、曹順泰等六七家是其中的佼佼者。

   楊潮在山東開辦了自行車廠,引入意大利、法國資本和技術。更是大大的助推了中國自行車行業的發展,上海這些自行車行大多都從山東進貨,賺到了豐厚的利潤,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山東大量洋人工廠開始拋售資產,自行車廠也在上海上市,上海這些自行車行近水樓台。紛紛買入自行車廠的股份,等到了戰爭結束後,山東法意自行車廠已經被這些自行車行控股了。

   大繁榮時期,中國人也自行創辦了許多自行車廠,天津、上海都有好幾家,不過規模都不大。繁榮時期還能賺一點錢,經濟危機爆發後,大多都破產了,倒是山東法意自行車廠,因為有上海這些自行車行撐著,活了下來。

   所以楊潮跟這些車行一說政策,他們簡直是欣喜若狂。立刻就接受了由政府補貼一半價格,然後他們降價一半,同時努力擴大生產的建議。

   但是收音機行業就差強人意了。

   收音機工業比自行車落後的多,真正建廠生產收音機的,只有亞美好中雍兩家公司,而且主要產品還是老舊的礦石收音機,電子管收音機品產不多,銷路也不好。

   但不代表中國收音機少,相反中國收音機擁有量大概排在美國之後,位列世界第二位,當然主要是因為中國人多,總計在百萬台左右。

   這百萬台是一個恐怖的規模,足以支撐一個收音機工業了,但可惜的是,中國采取的自由貿易政策,讓這個行業受到外來衝擊很大,目前中國最大的收音機進口國是日本,第二是荷蘭。

   日本的收音機質量不行,但勝在便宜。這個時代其實最好的收音機是美國人製造的,但是中國沒有經濟關系,上海有些走私的美國電子管5燈、7燈收音機,價格動輒百兩甚至三百兩,比汽車都昂貴,而日本的收音機價格還不到10兩銀子,所以日本收音機大量傾銷中國市場。

   除了日本收音機之外,荷蘭飛利浦是第二大進口品牌,飛利浦收音機的質量不比美國收音機差,因此牢牢佔據了高檔品的最大份額。其他還有英國、法國等國的收音機,市場份額都不大。

   當然中國也有規模較大的收音機企業,比如什麽東西都想生產的西門子,既然這個市場賺錢,他們沒道理不建廠生產。

   正是這一個個洋品牌,讓亞美等公司在夾縫中生存,能活下來就不錯了。當然主要還是自身技術實力不夠強,亞美公司的收音機,目前尚不能自行生產電子管,要麽進口日本的低端電子管,要麽高價采購西門子的配件。如此一來,就更不可能跟日本和西門子競爭了。

   雖然西門子是在中國設廠生產的,但是楊潮更願意支持亞美這些中國本土品牌,現在無法生產收音機,將來就無法生產電視機,總靠洋品牌那怎麽行,在中國不具備生產能力的領域,比如成套發電設備領域,楊潮不介意用資本控制西門子這樣的國際巨頭,可是在中國能夠生產的領域,楊潮自然是要支持國產品牌的。

   通過跟他們深切溝通,最後決定幫他們引進完整的生產線,包括引入一條電子管生產線,同時引進幾台國際知名的收音機專利進行生產,經過挑選,亞美選擇了德國納粹推行的那款國民機V310,這是納粹專門設計出來的,每家都必須有一台,因為這款收音機頻率固定,只能收聽納粹的電台,是他們用來給德國人洗腦的最重要工具。

   不過亞美他們就不用固定頻率了,只是這種3燈收音機也不可能收聽到太遠的電波,他們看重的是這款收音機簡潔、經典,最重要的是價格低,他們打算用來滿足上海本地市場,先將洋品牌趕出上海,在向其他地方滲透。

   楊潮不干涉他們的經營,隻提供政策,讓他們自己去市場的紅海之中打拚去。

   還用菜刀、剪刀,找的是杭州的張小泉,這個明代就開始出名的老字號,現在已經開始工廠化生產了,是中國第一大剪刀、菜刀廠商,張小泉家族答應按照政府的方法辦,他們願意提高產量,同時降低一半的價格。

   接著跟玻璃廠、燈泡廠溝通,紛紛達成了相關補貼協議,讓可以大量製造的工業消費品,暫時搶奪豬肉的市場,給農村生豬擴大生產一個緩衝的空間。

   當然不可能完全遏製豬肉價格的上漲,但起碼會比以前搶奪了,前些天那種一天一個價的行情是不敢再有了,引導的豆油、菜油,蔬菜價格普遍漲價,還是讓人很憂慮的。

   本來他還想跟日本領事會晤,交換一下最近日本局勢問題。

   日本的法西斯化越來越嚴重的,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雖然中國打敗日本之後,確實清除了一大批長州藩的軍國主義軍官,可卻造成一大批其他地方的年輕軍官崛起,這些年輕的中下層軍官,國家民族主義情緒尤為強烈,又是在明治維新時代的氛圍下教育出來的,可以說,他們跟後世那個被美帝控制的日本人不是一代人,他們的成長時代其實恰恰是日本飛速崛起的時代。

   但是日本崛起的勢頭,突然被楊潮一棒子打了下去,這一棒子打掉了日本的國運,卻沒打掉年輕軍官心中的軍國思想。

   這種思想在日本已經醞釀了十幾年,軍隊中出現了兩派勢力,一派是皇道派,一派是統製派,兩派理念不合,但都打著效忠天皇改革國家,都是法西斯式的軍國組織,皇道派屬於激進主義, 統製派屬於保守主義,但只是相對的,兩派其實都很激進。

   經濟危機給這些軍國組織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日本老百姓對窮奢極欲的財閥極為不滿,農村日益窘況的中小地主階層,跟軍隊中的軍人,都很受法西斯式思想影響,從去年開始,他們組建了一個血盟團的聯盟,刺殺了犬養毅這樣的政客,三井這樣的財閥當家人等等,惹的日本一片腥風血雨。

   所以楊潮認為此時跟日本人交換一下看法,是很有必要的,楊潮要的是一個受控制的日本,為此他不介意日本成為一個工業發達國家,但是絕對不能接受一個不受控制的法西斯日本在向中國挑戰。

   可是還沒來得及見日本領事,楊潮就不得不離開上海,離開中國了。

   因為西伯利亞出事了,不是蘇俄的軍事威脅,而是尼古拉大公死了。

   沙皇政權群龍無首。

   p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