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國崛起1900》第553節 2萬噸黃金夠不夠
失控,這就是米青最擔心的,她曾經也是殺伐果斷,但她真的不想殺人,這幾年她每每夢到當年被她強殺的那些會黨,她多次問自己,當時的情況下,殺人真的是唯一的選擇嗎?

 除非萬不得已,米青不願意再次舉起屠刀,所以時至今日,她都沒有允許軍隊行動,甚至連各省的國民警衛隊都沒有調動,只是要求各省認真維持治安。

 “請先生說主意吧。”

 米青已經等不急了,楊潮說的這些情況,她也很清楚,雖然沒有做過調查,但是各地不斷反饋上來的各種緊急事端,每一件都記在她腦子裡。

 楊潮道:“先說城市中的問題。一旦我們開始招募工人,勢必會有大批回鄉農民返城,會大大減輕農村的壓力。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解決好政府招募一事。至於讓這些人做什麽,我建議成立一個國家複興開發公署,趁現在經濟危機之時,好好的修一修各地的基礎設施。該修補的街道整修一下,該掏挖的下水道清理一下,興建幾百個大型建設項目,我想招募3,5千萬工人還是可以的。”

 用基建解決就業,用投資拉動消費,大危機時代,這是歷史證明的最有效,也很可能是唯一能解決問題,調整經濟結構的方法,羅斯福新政,納粹經濟奇跡,無一不是如此來的。

 “至於農村問題。則要充分利用到農村固有的組織能力,對南方宗主體系保持完整的鄉村,有自己義社的,我們個這些義社進行資助,主要給糧食和布匹,在這危機時代,務必讓每一個人都能生活下去。由他們自己的義社出面,不傷自尊。對北方的雜姓鄉村,要防止這次危機過後,本就貧困的百姓背負巨債。所以我們建立大量的鄉村借貸處。平價借給百姓救命的糧食和布匹,將來平價歸還。”

 兩個問題,農村問題和城市問題,其實只是一個問題。人的問題。

 一旦城市中開始不限制招募雇工,會吸引絕大多數返鄉農民回城,剩下的那些則通過救濟解決問題,用一年時間絕對能夠將就業形勢恢復到危機之前的情況,然後社會就穩定了。接著就要靠經濟系統自我挑戰,緩慢恢復。

 以美國大蕭條為例,三年時間基本就能調整過來,但真正要讓經濟再次開始蓬勃發展,美國人一直等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靠著戰爭早就的大市場才得以恢復。如果中國也要等到那時候,楊潮也不著急。這幾年只要維持穩定,無非是犧牲一點效率而已。

 但這只是最壞的情況,楊潮判斷,中國發展潛力很大。目前整個國家勉強完成工業化的地區,也就是山東和上海,工業化總量雖然很大,但工業化程度甚至跟德國還有很大差距,城市人口才剛過一半。而廣大的中西部地區,城市化和工業化基礎還很薄弱。即便發展條件相當優良的長江一線,其實也沒幾個大城市,武漢如同孤島一般坐落在鄉村經濟為主的中部地區,即便武漢的工業,其實也算不上發達。

 因此中國還是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的。如果能夠撐過去,依靠自己的市場,也能緩慢發展起來。

 即便情況最壞的情況下,楊潮也要做最好的準備。哪怕要等到二戰時候經濟才能再次恢復快速增長,那麽在這漫長的等待期間,就要做足準備,否則到時候怎麽跟美國人爭呢,楊潮發現好像又回到了一戰之前的時代,只不過現在的中國比一戰之前的中國。基礎好了太多,已經擁有了一個龐大的工業體系,遠不是那時候要靠瘋狂的投資才能打造一個工業體系。

 什麽是最好的準備?

 楊潮說:“國家複興開發公署,我建議利用富強工會龐大的組織能力,將工人組織起來。另外,我提議讓李富安來擔任這個公署的署長,他的組織能力出眾,中低層有工會各級乾事來組織,他統管全局,應該能夠勝任。等公署開始運行,將用5年時間,完善全國性的電網,以大城市、中心城市為核心,通過電網完成全國所有1萬人以上的城鎮的電力輸送。”

 建設全國性電力網絡,完成城市的電氣化,現在中國別說村鎮,即便一些中西部城市,也還沒有完成電氣化,別說中國,全世界能做到所有城市電氣化的,也就歐美等一些發達國家,法國的鄉村普遍沒電,日本的小城市也還沒有通電。

 顯然中國率先完成電氣化覆蓋,這將大大提高全國性競爭力,這當然是最好的準備,但這還不夠。

 楊潮還說:“其次,徹底改善局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困局,將先進的交通系統向內陸覆蓋。江西提出的修建粵贛運河計劃就很合適, 廣東的珠江水系跟江西的贛江水系隻隔了一道分水嶺,最近的地方不過十幾公裡,絕對有開建運河的條件。贛江是長江第二大支流,水力充沛,用贛江將長江和珠江連接起來,等於將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兩個經濟發達地區連通起來。屆時,1千噸輪船,有望在長江和珠江之間暢通往來,大大提高江西這個農業大省的經濟。同樣湖南這個農業大省擁有湘江這個與贛江水量相當,通航條件更優良的大江,進行疏通和標準化治理之後,湘江水道的運輸量能通航2000噸級輪船,不輸給歐洲的萊茵河。北方還將開建渤海海底隧道,將山東和東北兩個經濟發達地區更加緊密的連接在一起。”

 打造長江、珠江連通,山東、東北互聯的巨大工程,會讓中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互動更加緊密,這當然也是最好的準備。

 可問題是這需要錢。

 米青就很擔憂:“先生,這些工程耗資必然巨大,政府財政依然超支,目前維持救濟,尚且困難。即便發國債,怕是現在這境況,也發不出去。”

 楊潮笑道:“錢的問題,兩萬噸黃金,夠不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