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國崛起1900》第552節 大問題
楊潮很強勢,一反常態的強勢,比當年面對列強,為中國爭權益時候,表現的語氣似乎還要強烈。

 這絕對是裝。

 作為一個政治人物,無時無刻無不在裝,裝是有目的的,不是為了裝13。

 楊潮必須強硬,因為他需要給已經被經濟危機折磨了三年,已經無能為力,已經失去信心的國民以信心。

 所以他才隻說一句話,隻告訴這些已經沒有辦法的人,我有辦法。

 但卻不能真的一字一句告訴他們該怎麽做,因為你的道理無論多麽嚴密,你的方法,無論多麽精妙,總是有漏洞,但是你不說出來,那麽別人就無從挑漏洞。

 隻說一個自己來解決問題,老百姓愛信不信,而這個時候,他們會信的,因為他們不得不信,這是救命稻草。

 不過不說出來,不代表沒有辦法,現在不說,也不代表永遠不說。

 現在隻簡單的告訴大家自己可以解決問題,讓人們有個念想,有個盼頭,不至於絕望。

 真正解決問題,不是楊潮一個人的事情,那是全民族的事情,而起帶頭作用的,則是掌握權力的人。

 “說說吧,你們認為目前遇到的最緊迫的事情是什麽?”

 國會給所有人說了一句話之後,楊潮立刻驅車趕到總統府,跟米青的內閣成員開會。

 米青的內閣成員專業素質不差,司法部大臣繼續留任了王寵惠,估計只要王寵惠不死,他這個學者型官僚就要做到底了。國防部大臣是在軍界有一定名望,但卻從來沒有掌過兵,只是在保定軍校長期擔任校長的蔣百裡,顯然米青的政治思路是限制軍隊,保持文官制度。農商部大臣是廣東商會會長陳廉伯,陳廉伯組織的商團,是一種自衛興致的武裝力量。而且始終跟炮哥的革命黨不對付,當年米青去廣東當省長,商團就一直很配合她,算是她的嫡系人馬。交通部大臣依然是詹天佑。估計他也跟王寵惠一樣,只要不死就得乾下去,哪個總統都喜歡用這號人物。

 “失業問題。”

 眾人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米青作為總統首先說道。

 楊潮搖搖頭:“這是根本問題,失業問題反應的是經濟不景氣。解決了失業就等於是解決了經濟危機。要解決問題,得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說些最緊迫的。”

 “我看是銀行的問題。銀行把銀子收緊,大家都掙不到錢。”

 陳廉伯作為農商部長第二個發言,經濟危機一起,銀行是第一個承受壓力的部門,當即要求自保,當然要收緊銀根,到處收款,應付擠兌。

 楊潮還是搖搖頭:“銀行的問題我會去找張家傲商議。他已經做到最好了,起碼到現在為止貨幣體系還在運行,紙幣依然是紙幣,能維持住銀本位,就已經很難了。”

 陳廉伯忙道:“楊大人說的是,說的是。大人盡管吩咐,我們都聽大人的。”

 然後覺得說的不對,忙看向米青:“當然我們也要聽大總統的。”

 楊潮抬手製止住他的馬屁:“我認為最要緊的是安定問題。其一在城市,其二在農村。”

 楊潮是有備而來的,他這段時間消失。可不僅僅是回家抱孩子去了,楊子銀行在各地的分行職員,這段時間被他攆的跟雞一樣忙,以市場調查為名義。收集到了各地上千份社會情況。

 “城市的問題主要是高達千萬以上的無產者,這些人有的時代居住在城市,有的在城裡幾十年,早就安家落戶,平時靠著微薄的薪水艱苦度日,一旦失業就沒有任何經濟來源。一家老小衣食無著,沒有吃的,動刀子就不稀奇了。”

 “我們已經撥了5億兩銀子用來救濟。不會餓死人的。”

 米青連忙解釋道。

 她能做總統,如果說一點本事都沒有,那也是不可能的,上次處理經濟危機的時候,她也是總統,如果說處理經濟危機,楊潮經驗最豐富的話,她就是第二個。

 上次楊潮告訴她,中國人只要有口飯吃,就不會亂。所以這次經濟危機一爆發,她立刻就下令調撥轉款,在各大城市中開設粥棚,救濟窮人。

 楊潮道:“今時不同往日了。已經不是有口吃的,就能安人心的時代了。前些年市面太繁榮了,所有的人都見識過了歌舞升平,錦衣玉食的日子,現在讓他們隻吃白粥,他們心裡就能滿足?”

 經濟大繁榮,造就了無數的百萬富翁群體,他們過著奢靡的生活,引發了一些知識精英的討伐,但在普通百姓開來,卻是滿心的豔羨,山東的工薪階層已經過上了衣食無憂,接近富足的日子,上海人更是看慣了十裡洋場的紙醉金迷,此時讓這些人回頭喝完粥就能滿足,那是不可能的。

 “楊大人所言極是,那些窮鬼哪裡會知足,給他們口吃的,他們還想著金山銀山。鬥米恩,升米仇,給多少都沒夠。我家好些個鋪子,都給那些窮鬼給搶了。”

 陳廉伯家是廣東巨富,他爺爺陳啟源是廣東現代繅絲業的創始人,1872年,就引進了西式機器,在廣東開辦了繅絲廠。他們家族是商人世家,生意覆蓋了越南和東南亞。到了他這一代,在廣東可謂是鋪面盈街,良田千頃,有數的富人。

 米青瞪了陳廉伯一眼,這貨一口一個窮鬼,聽的極其刺耳。

 楊潮沒有在意,繼續道:“領救濟終歸是一個沒臉面的事兒,想要城市穩定下來,就得讓無業者體面的掙錢。我這裡有至少30份搶劫案例,案犯不去領救濟,卻寧願打家劫舍。可是他們並不是惡人,偷來,搶來的東西拿回家,卻不讓家人知道是怎麽來的,騙家人說是他們自己打零工掙來的。這說明他們心裡還是有是非觀念的。”

 “陳大人所言極是,聽君一席話——”

 “所以——”

 楊潮立刻打斷陳廉伯的馬屁,米青又瞪了一眼這個老鄉,他能當上總統,陳家出力頗多,不但發動了整個陳家的勢力給他拉選票,光是資助就給了80多萬兩銀子,她投桃報李,給了陳家一個入閣的名額,不算過分。

 只是這個陳廉伯商業習氣太重,溜須拍馬之類的習慣改不了。

 幸好楊潮沒有見怪,繼續滔滔不絕:“所以我們得給他們一份體面的工作。從現在起,政府在全國各地的大城市招募職員,不求多高的學歷,能識字,會算數就行。人數有多少招多少,上不封頂。。”

 米青疑惑:“您不是說失業問題是根本問題,莫非您打算用這種方式解決失業問題?”

 楊潮搖頭:“政府雇員可不是一個正式職業,這是一份臨時職業。等經濟好轉了,就要裁員。這一點一定要跟他們說清粗,別讓一些有工作的知識分子認為有機會成為公務員,放棄工作來應征就不好了。”

 這不是一份正式工作,通過政府直接聘用的方法,從城市中招募工人,暫時控制住失業情況,但這不是長久之計。

 “而且這些人是一定要做事的,否則他們會認為這是另一種方式的救濟,一種施舍。至於做什麽事情,待會再說。現在說農村問題。”

 “農村問題又分為南方農村和北方,之間有比較明顯的區別。這幾年持續從城市回鄉的人口高達一億以上。這些人回到家鄉後的生計,是最大的問題。回鄉農民維持生計的方式有三種,第一是自家有地的,種地度日;第二是自家無地,租地度日;第三是租不到地,親族救濟。”

 “第一種人隻佔到全部回鄉人口的三成左右,這部分人好歹有個營生不至於亂;第二種人苦挨日子,倒還能堅持一些時日;最可憐的其實是第三種人,他們剛剛回鄉之時, 尚略有積蓄,現在通貨緊縮,錢比以前更值錢,還能堅持。但坐吃山空,絕大多數人,一年之內,就耗光了積蓄。如今已經過了三年,絕大多數人都已經生活無著。”

 “南方農村的情況比北方農村好一些,因為南方農村宗族勢力更為強大,即便依靠親族,多數人還有個指望,還能依靠的上。他們以祠堂為紐帶的同姓鄉村中宗族組織還很完整。可憐的是北方人,一開始依靠親朋好友,但大多數窮人的親友也是窮人,十天半月還可以,日子一長還是過不下去的。北方由於戰亂頻繁,鄉村宗族勢力遠沒有南方強大,許多村子其實都是雜姓村子。往往是一個地主跟一群佃農組成的農業式鄉村。這樣的鄉村有自己度過災荒的老傳統,那就是地主災時放高利貸,借一還十,農民為了救命糧也只能借。肯借高利貸的地主,甚至都還算有良心的,個別窮凶極惡的鄉村惡霸,趁此機會那是非逼得農民賣兒賣女不可的。”

 “所以,現在不僅是城市裡面治安很亂,農村中也開始不太平了。據我所知,在四川、雲貴等地,竟然又出現了多年不見的匪患。北方多地出現了農民哄搶地主,吃大戶的情況。還不都是日子過不下去,才拿起刀子討生活的嗎。既然已經動了刀子,就說明問題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遲則生變,國將大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