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國崛起1900》第565節 國際自由貿易組織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第300推薦票。

 ————————————

 楊潮在會議上的發言,是他精心準備過的,如果不讓各國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他們是不願意松口的,尤其是對後加入的菲律賓,他們此時仍然在中美之間遊移不定,美國人撤離了菲律賓竟然在某些別有用心的勢力的遊說下,退出了一項給與菲律賓商品優惠稅率的法案,結果讓菲律賓對美國抱有很大的幻想。

 夾在英法勢力之間的暹羅,他們的態度倒是很明確,就是跟中國保持親密的關系,包括經濟關系。因為暹羅所求不是經濟利益,而是國家安全,暹羅人希望借助中國的力量,來震懾住英法對他們的企圖。但正是因此,他們其實並不想太依賴中國經濟,暹羅人對他們的中小型工業十分看重,希望給與保護。

 朝鮮則死死的盯著日本,一心想做他們的亞洲第二,很難接受日本產品在朝鮮大行其道的情形。

 最堅定的支持自由貿易的,只有中國、日本和琉球三國,琉球太小,沒什麽影響力,最後只能由中日兩國出面,對三國進行補償。

 中國承諾,給與菲律賓一筆優惠貸款,幫助他們發展本國的蔗糖工業;日本則承諾,每年至少進口100萬噸暹羅大米。

 但是朝鮮人的胃口大多了,他們不但要求各國允許他們繼續保護本國的木材工業,還要求日本承諾不發展木材工業,對於貸款他們倒是不是很缺,日本每年都會給朝鮮1000萬兩賠款,木材工業已經走上了良性發展,缺的是市場,不是資金。所以朝鮮人就比較貪婪的希望維系他們難得打造成功的一個優勢產業,日本人這幾年也看重了這個產業。讓朝鮮人緊張不已。

 朝鮮人的難纏,讓楊潮又在床上好好收拾了一下金月慧,讓他轉告金九,在這麽僵持下去。東亞自由貿易區就要開除朝鮮了。告訴金九老實一點,未來十年中國進口額恐怕會翻好幾番。金九不就是想在亞洲地區打壓日本嗎,不就是想做亞洲老二嗎,告訴他,老老實實競爭。日本人能乾的,朝鮮人現在基本上也能幹了。中國開放紡織品市場,五年之內,日本人都吃不飽,朝鮮爭取一下,還是能搶一口的,如果晚了,朝鮮將失去一百年內最好的一次工業化機會。

 金九當年搞的那些紡織業、造船業,甚至燈泡廠之所以失敗,最大的問題是朝鮮缺少市場。產品缺乏競爭力,管理經營不善,但歸根結底還是人的關系,日本經濟發展的好,也不是他們國內市場比朝鮮強多少,而是因為他們人才儲備更為豐富。

 這個人才儲備可不是簡單的人力資源,而是受過基本教育的高素質人口,在這一點上,朝鮮跟已經完成了基本教育,義務教育普及率高達95%以上。比歐洲大部分國家都高的日本根本沒法比,即便是五年前的中國,甚至也趕不上日本,如今的中國。剛剛完成基礎教育覆蓋,可是已經沉澱下來的受教育人才,而依然沒有日本人的比例高。

 日本就連發往巴西的貧窮農業移民,全都是識字的,在巴西算是最高素質的移民人群。

 所以十年前,金九就要在各個領域跟日本競爭。那真是只有死路一條,現在不一樣了,經過du立後15年的埋頭經營,朝鮮也建立了基礎教育體系,已經培養出了300萬左右的受過基礎教育的人力資源。

 基本人才儲備已經具備,起碼辦企業的技術工人可以正經培養了。同時,中國即將開放市場不說,米青通過的最低工資法,確實大大提高了中國工人的工資,尤其是內陸地區的工資水平,很多地方直接就提高了一倍,而且現在是國家雇傭了幾千萬員工,國家通過借貸給這些人發錢,等過幾年這些工資變成消費能力爆發出來,中國的消費能力,將在任何一方面超過美國。

 因此這是朝鮮的機會,而且很可能是未來幾十年最好的一次機會。

 “如果金九足夠大氣,那麽東營是朝鮮快速工業化的捷徑,由於工資限制,我猜測不錯的話,很快東營的紡織業企業就該大規模倒閉了。全國一體增加工資的政治正確,讓內陸地區失去了承接東部落後工業的機會,但朝鮮卻獲得了這個機會。東營擁有300多萬工人規模的紡織工業,朝鮮如果能承接過去一半,大概就能讓朝鮮人完成基本工業化了。”

 楊潮先是敲打了一下金九,然後告訴金月慧,產業轉移是後世東亞四小龍和改開後的大陸工業快速發展的絕佳契機,現在則是朝鮮人的最好機會,金九倒是始終沒有表現出西伯利亞的俄國人那種偏激的民族主義情緒,從金九費盡心機從中國挖版畫技師就能看出來。在金九這種傳統人物心中,其實民族意識並不強烈,他們強烈的是國家觀念。

 而且中朝同文同種,金九都多次表示,金家本就是從大陸遷過去的,是有傳承了五百多年的族譜的。另外白居易的後代,孔子的後代,都有遷居朝鮮的,回大陸宗祠祭祖的情況,不時發生。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讓這個時代朝鮮人對中國人在民族方面沒有太多機會,清朝時期,朝鮮人遭災逃往東北,清政府也給與了安置,以本國國民來對待。倒是日本統治期間,朝鮮人狐假虎威欺負過中國的邊民。但這個時代,他們可沒這種機會,因為中國沒有給日本人滲透東北的機會。

 “真的?”

 金月慧卻不敢相信東營的紡織業會倒閉。

 東營可是一個模范城市,楊潮當年力主建立的交通體系,甚至比青島和煙台的交通都更便利,哪裡可是照著一千萬人口規模來建設的。

 而且煙台和青島能發展起來,一個是有數十年基礎的貿易口岸,另一個則是德國人傾注了心血的模范殖民地,又承接了楊潮拉來的400億馬克投資的絕大部分,可東營過去是一片荒灘,兩相對比,更顯得難能可貴。

 但是這就是現實,冷冰冰的現實,米青推動全國雇工工資上升,是出於最美好的用意,這種用意得到了巨大多數雇工的歡迎,可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在低端產業中國將失去競爭力,尤其是當放開了關稅,實行自由貿易的時候,這種競爭力的缺失,將變成直接的產業消亡。

 在楊潮看來,與其讓那些產業,隨著競爭力失去,被日本人競爭的失去市場,還不如讓資本家去朝鮮投資,還能繼續獲取利潤,利潤是不會騙人的,資本家也不是死人,懂得人挪活的道理,會給手裡的資本尋找新的投資項目的。

 同時朝鮮將拉近跟日本的經濟差距,國力的提升也讓他們能更好的製衡日本,繼續當中國楔在日本旁邊的最頑固的釘子。

 跟金月慧一夜辛苦的溝通之後,第二天朝鮮代表做出了讓步,他們簽了自由貿易協定,願意全面放開國內市場,允許外資投資,允許亞洲五國商品免稅進口等等。

 然後轉過頭,金九就以極快的速度,在距離山東最近的平壤和漢城兩大城市附近,分別設立規模龐大的工業區,並派遣高規格代表團前往山東,邀請中國企業家前往朝鮮投資,告訴中國企業家,朝鮮人工資目前平均日薪還不到2錢,女工工資更加低廉,1錢銀子也能招聘到識字的女工。

 平壤和漢城的交通情況都極為優良,平壤有大同江經過,後世朝鮮人可以在這裡修建5萬噸級的船閘,這個時代則通過萬噸級巨輪毫無壓力,漢江更不用說了,後世韓國八成的經濟總量都來自這個地區,就是因為漢江優越的水運條件。

 朝鮮人挑選這兩座城市來作為山東紡織業的轉移基地,倒是動了很大的心思,到時候東營的化纖和山東的棉花能夠通過廉價的水運進入平壤和漢城,進行加工之後,又可以立刻發往中國市場。

 至於能不能發展起來,就看朝鮮人的經營水平了,楊潮更關心的自由貿易的事情。

 東亞六國聯合簽訂自由貿易協議, 宣布組成亞洲自由貿易組織後,果然按照楊潮想象,歐洲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瑞典、挪威、芬蘭、瑞士、希臘等小國開始心動了,他們派出了高規格的貿易代表團訪問亞洲,也希望加入這個以中國為中心的貿易組織,希望將他們過去跟中國簽訂的自由貿易協議,推廣到其他亞洲國家,將兩個自由貿易協議合並,組成一個橫跨中西歐亞兩大陸的一個龐大的自由貿易區。

 這其實才是楊潮想要看到的結果,他費盡力氣讓東亞國家都放棄關稅,可不僅僅只是為了這些農業國的狹小市場,他看重的還是歐洲發達國家的市場,甚至這些國家的市場也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無非是打造一個以中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一個中國為核心的國際自由貿易體系。

 而荷蘭這些小國之所以如此上心,是因為跟大打貿易保護戰的歐美相比,此時仍舊高高舉起自由貿易大旗的中國,實在是他們唯一的救世主了。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