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國崛起1900》第564節 全球化時代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第270推薦票。

 ————————————

 楊潮不由哈哈笑了起來。

 笑的金月慧惱火不已。

 “您笑什麽啊?成不成給句話。”

 楊潮笑道:“你們要航母幹什麽?”

 金月慧道:“我叔叔說,沒有航母就不是大國。”

 由於中國海軍偷襲珍珠港的行動,航母提前成為了大國的象征,一個國家如果不能擁有自己的航母,根本就算不上什麽軍事大國。

 但朝鮮想擁有航母,還是太過離奇了,因為他們實在是找不到一個敵人,哪怕是潛在的敵人。

 楊潮道:“那你們要幾艘?”

 金月慧看這件事靠譜,一喜,道:“一艘,一艘就夠了。”

 這更讓人費解了,如果是朝鮮人莫名其妙的宇宙意識提前覺醒,那也不會只要一艘啊,怎麽也要弄個航母戰鬥群,起碼得3艘編隊才顯得氣派啊。

 楊潮神秘的笑了起來。

 “讓我猜猜金九的想法。一艘航母顯然不是用來遠距離作戰,我想金九還沒那麽瘋狂,當然也不可能是來對抗中國的。那麽就只有一個目標了,日本!你們想打日本?也不對,金九知道在目前的東亞秩序下,中國不會允許朝鮮去欺負日本,而且日本也未必那麽好欺負,這點金九比我清楚。我想我明白了,確實是為了大國地位。”

 “你們是想借助組建航母艦隊,來確立亞洲第二大強國的地位,尤其是壓過日本一頭,像菲律賓、暹羅和琉球證明自己的實力?”

 金月慧裝蒜道:“這我哪裡知道?都是你們男人間的事情,我一個女人可不懂。”

 楊潮哈哈笑道:“這點上,你比米青可強多了。她總要證明男人能做的,她也能做,你就知道利用自己的優勢了。沒錯,女人。就要有利益的時候拚命佔,有責任的時候拚命甩。這才能利益最大化。”

 “那您答應了?”

 金月慧一喜道。

 楊潮搖搖頭:“華盛頓海軍條約還沒有到期,按照條約規定,簽約國不得為任何第三國建造航母。這點我無能為力。”

 金月慧道:“難道就不能放在其他地方建造?比如放在我們朝鮮。或者放在其他國家,我覺得琉球人造的船廠就不錯。”

 琉球發展了規模龐大國際航運船隊。又用利潤開辦了相當大的船廠,平時主要是維修巨輪,但設備卻十分先進,用來建造萬噸巨輪完全沒有問題,只是琉球缺少造船專業的人才,才白白浪費了先進的設備,如果中國派出技術團隊,完全可以在琉球幫朝鮮造船,反觀朝鮮的造船廠就算了,只能造千噸左右的小船。早漁船還差不多,航母只能想想了。

 楊潮笑道:“你這個主意倒是不錯,就放在琉球幫朝鮮建造一艘航空母艦。”

 朝鮮之後是日本人,日本人倒沒有抱怨中國貨幣貶值讓他們損失慘重的問題,日本持有5億兩外匯,他們的損失超過了3000萬兩,日本反而很識相的表示他們理解和尊重中國的貨幣政策,但是他們也希望中國能夠幫助日本度過這次經濟危機。

 這次經濟危機,對日本的影響也很大,但卻沒有想象中那麽大。因為日本民族的忍耐力更強,而且日本的工業其實不算發達,城市人口才剛剛達到30%,絕大多數人都居住在農村中。日本對農業的保護力度很大,因此也保護了他們落後的農業,經濟危機發生之後,大量城市人返鄉,就跟中國一樣,失業其實沒有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而日本人的損失其實也沒有想象中那麽誇張。因為他們既是一個銀兩紙幣的儲備大國,同樣是一個銀兩紙幣的債務大國,日本欠下了以銀兩計價的債務大概有8億之多,現在銀兩紙幣貶值,他們要歸還的債務等於減少了,對衝掉他們外匯儲備的損失,還有富余。至於日元的損害,那基本上就談不上了,日元過去跟銀兩掛鉤,隨著銀兩又跟金元掛鉤,相當於日本也隨著中國進入了金銀複本位制度之中。現在依然如此,日元依然緊盯銀兩,銀兩貶值,等於日元也跟著貶值,因此這一部分基本上不存在厲害關系。

 日本人想要的,不是什麽大國地位,盡管他們也有這方面的情結,可是在亞洲,他們已經是第二強國了,往上走就是中國,在跟中國來一次爭霸戰爭?日本人想都不會去想。而他們的第二大國地位,目前還真的沒有什麽競爭對手,最接近的是暹羅,但是暹羅是一個佛教國家,國民意識中沒有太強烈的大國意識,朝鮮倒是有那種爭霸思想,可是卻沒有足夠匹配的實力做保證。

 所以日本在最近十年來,始終處於一種無yu無求的狀態,軍隊規模始終不大,政府支出規模相當小,全心全意的發展經濟,倒是讓他們很快從大地震的廢墟中站了起來,發展出了汽車製造業,機械加工業等不少經濟門類,如果不是這場經濟危機,日本很有希望在十年內成為發達國家。

 所以日本人的利益訴求跟朝鮮人不一樣,他們更對經濟利益感興趣,他們內部矛盾也很大,更需要經濟發展來維持穩定,經濟危機之下,雖然沒有爆發大的社會危機,大量城市人口返回農村,可是軍隊法西斯化卻一直嚴重,陸軍基層軍官加入北一輝等人組織的法西斯團體的比例越來越多。

 所以日本人最大的利益是,借助中國的力量盡快穩定經濟,再次步入發展的快車道上,第一緩和社會矛盾,第二也是他們難得的機會。

 “當然,免除所有關稅,我想這絕對符合日本的利益訴求。”

 日本人得到了他們想要的。

 “當然,資本自由流動,這也是符合國家發展趨勢的。這讓兩國的產業結構,可以達到更好的互補。”

 日本又必須得接受一個不太想要的條件。

 日本人始終不太歡迎外國資本投資。也就是為了引入汽車工業,才破例引入了美國的三大汽車公司,以三大汽車公司為契機,日本建立了大量的零配件生產企業。進口了大量的機器設備,將日本的機械加工水平,抬升了一個很大的層次,已經真正對中國機械加工行業造成了競爭壓力。

 接受自由貿易,日本發現自己獲利要比受損大的多。這次經濟危機中打擊最為嚴重的紡織業就將獲得中國龐大的市場,而機械工業則是最有可能受到衝擊的,日本人也覺得本國的機械工業已經有了初步的競爭力,能夠在中國產品的競爭下存活下去。

 但機床工業就完全不是對手了,日本通過跟美國汽車企業合作,對他們心理上也是一個巨大的衝擊,他們突然發現,歐戰之後的技術,已經遠不是他們當年理解的技術了,美國汽車工業需要的加工精度。讓日本的機床產業束手無策,但他們野心勃勃已經采購了必要的設備,正在積極的培訓技術人員,希望跟世界機床強國一爭高下。

 如果此時中國機床企業進入日本,那無異於是對日本機床企業的一次致命打擊,因為中國機床產業曾經是直接引入的德國企業,從技術人員到管理人員,一開始可都是德國人,之後他們自己做了大量的研發,發展到現在。在各項加工精度上,已經是世界一流水平,在重型機床領域,甚至已經超過了德國的同類企業。

 日本紡織品想要中國市場。日本的機床企業則想逃避競爭,日本外貿代表十分矛盾。

 但是反覆權衡之下,他們還是答應了下來,因為日本不能被排斥於亞洲市場之外,這次經濟危機,日本受創之所以嚴重。最重要的其實就是歐美列強向日本關上了大門,美國提高了他們的貿易關稅,英法等國立刻跟進,日本紡織品等出口大宗商品立刻遭受致命打擊。

 而日本要跟這些國家打貿易戰的話,往往得不償失,因為日本進口物資主要是礦產類,這些日本完全無法資產,無論增加多少關稅,到頭來他們都必須買,只不過是增加了本國企業的成本而已,對外國出口沒有半點影響。

 所以他們選擇加入中國倡議的自由貿易區中,不是因為他們喜歡自由貿易,而是他們承受不起被孤立的代價。

 朝鮮、日本先後答應下來,琉球沒有任何猶豫,他們就是靠貿易過活的,一旦亞洲內部貿易萎縮,對琉球航運業是致命的打擊。

 暹羅和菲律賓也比較歡迎。

 暹羅雖然經過朱拉隆功等皇帝的改革,但他們的國民缺乏儒道等中國文化圈國民的超強的服從性和忍耐力,暹羅是個佛教國家,更多的是一個印度文化國家,因此國民精神顯得比較散漫和溫馴,沒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和大國觀念,無法凝聚出強烈的工業強國意識,甚至表現出一種得過且過的態度,所以他們沒有像日本那樣,在國家強力推動下發展出一個工業體系,依然是一個農業為主的國家,發展比較順其自然。

 暹羅這樣的熱帶農業國,最大的出口產品是大米和熱帶水果,而最大的出口國除了中國還真找不到第二個國家,因此他們也很歡迎跟中國和其他東亞國家進行自由貿易,起碼他們的大米和熱帶水果在比較靠北的日本和朝鮮有絕對的銷路。

 菲律賓的經濟模式,是西班牙統治時代形成的大種植園經濟,美國人統治期間,不但沒有改變這種經濟結構,反而大大強化了這種模式,讓菲律賓成了美國的原材料產地和工業品市場。

 菲律賓大量的農業種植園,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本來就是華人經營的,在美國統治期間,美國人依靠政治權力,也始終沒有把華人經濟徹底壓倒,在外貿領域,美國人的市場份額只有30%左右,而華人達到了28%以上,其他經濟領域也差不多,而美國人統治結束之後,美國資本家大量出售在菲律賓的資產,有能力接手的只有華人資本家,因此隨著美國的退出,華人在貿易、種植園和工業領域,已經佔據了絕對的統治地位,菲律賓至少7成的經濟,是控制在華人手中的。

 以前他們的經濟種植園主要出口對象是美國,現在則已經換成了中國,因此他們很樂意加入中國貿易體系。

 幾國貿易代表很快達成一致,但在個別領域頗有衝突,朝鮮希望繼續保護本國紡織業,倒不是他們想要發展這個既沒有原材料,又沒有市場的產業,而是希望阻擋日本紡織業入侵朝鮮;暹羅希望保護他們那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小型工業,但卻又想得到大米和熱帶水果的出口市場,他們要求得到一個保護器;菲律賓則希望在蔗糖領域進行保護,他們更希望按照過去那種各國都得到一些保護名額。

 反倒是中國和日本比較開放,都堅持完全的自由貿易。

 這就是工業強國和農業國之間不同的利益基礎。

 處於國際形象考慮,中國並沒有利用政治來逼迫,而是由楊潮出面進行談判。

 “各位,我個人十分理解各國不同的利益訴求。但是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幾百年前的時代了,這是一個開放的,互相合作的時代。蒸汽機時代,工業體系之中最複雜的工業品無非是鐵甲艦,一條鐵甲艦有幾十萬種零部件,要滿足這幾十萬種基礎零配件一個國家幾百萬人口足夠了。可是現在是內燃機和電氣化時代,工業體系的基本零部件已經發展到了百萬級別, 即便是法國這樣的擁有4000萬人口的工業強國,也已經無法做到獨自承擔起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在可見的未來,工業基礎配件種類會更多、更複雜,一個單獨的國家是根本不可能支撐起強大的工業體系的。”

 “所以我很理解各國發展本國工業的美好願望,但是我以為各國都走了彎路,靠貿易保護主義,不但無法幫助各國建立良好的工業體系,反而會讓各國的效率大大降低,讓所有國家的利益受損。”

 “我個人的建議是,在這個全球各國聯系日益緊密的時代,作為隔海相望,甚至陸路相連的東亞國家,應該守望相助,互相扶持,最終在各國發展和建立起最符合本國國情的工業產業。我認為,各國分別擁有一項或幾項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然後加入複雜的國際分工體系之中,這將是未來全球化時代最醒目的標志。”

 楊潮在東亞自由貿易會議上的發言,後來被人看做是全球化時代的標志件。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