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國崛起1900》第224節 日本對策
  東方局勢再次緊張。

  世界各國已經對中國人動不動跳出來鬧事有些習慣了,沒有了以前那麽緊張稍顯冷淡,當然也跟他們自己在大肆軍備競賽有關,連英國人現在都開始以本土為主了,其他列強國在東方的軍事力量都有所削弱。

  而同時東方兩大國中國和日本,都擴建了他們的海軍,老實說西方除了外交方式之外,也不想斷然介入軍事衝突,俄國人的例子就擺在那裡,中國人和日本人都快把俄國肢解了。

  日本人習慣性的強硬,甲午戰爭之後,他們就習慣了對中國強硬,而且一般比西方國家還要強硬,動不動就是軍事威脅。

  陸征祥這次寸步不讓,歷史上這個被作為漢奸但是的外交官,這次得到全體國人的讚譽,尤其是那些本來也許會打死他的熱血青年,更是在陸征祥一次次強硬聲音下,如癡如醉。

  真是一群蠢貨,國家政策什麽時候輪到外交官做主了,他們不過是奉命去簽字的,可無論是李鴻章還是陸征祥都被當做漢奸,原因還不是軟柿子好捏,有本事去罵慈禧,去打死段祺瑞啊。

  日本交涉未果,第三天就出動軍艦,北洋海軍全都龜縮在旅順不出來,日本海軍一邊封鎖旅順,一邊開向天津。

  英國人行動同樣迅速,英國公使朱爾典一直跟袁世凱關系親密,立刻就找上了袁世凱,袁世凱一手太極打著,告訴朱爾典這是對日本人侵佔中國領土的報復,中國忍到現在都沒有發動戰爭,已經是對和平最大的誠意了,如果日本人執迷不悟,兩國遲早會走向戰爭。

  朱爾典也實在是不太好壓製中國,這件事是日本人做的太過分了,佔了俄國那麽大片的領土還不滿足,連中國人死扛了俄軍三年。才換回來的失地他們都不放過,自己吃的太飽,也要考慮一下餓肚子的人啊。

  別提中國人了,日本對俄國所作的事情。全世界都不滿意。

  因此朱爾典也就是應付了一下,轉口就告訴日本人,沒法調停,除非日本能把中國的土地還回來。

  英國其實對這個盟友已經很不滿了,1905年為了讓他們繼續戰爭。英國人才續約,到了1911年本來已經結束了,那時候日本跟俄國人打仗,英國人只能順延條約,東北戰爭結束後,英國人分為兩派,一派認為該讓英日同盟壽終正寢,不與續約,一派卻認為,東方力量有些失衡。英國還需要日本的軍事實力保證對東亞的控制權。

  最後權衡之下,英國人還是選擇了續約,在簽約5年,到1918年結束。說白了,還是大英帝國自身的衰微,讓他們對全球失去了控制力,第一次世界大戰能打起來,也正是這種統治力的失衡,導致了世界權力的失控。

  當然英國人自己不是這麽看的,他們認為是由於德國人的挑戰。讓他們分不開身,只能把海軍力量收縮回本土,不然要收拾日本和中國還不是分分鍾的事情,但英國人沒考慮的是。正是因為他們的衰微才讓他們需要調集全球力量才能壓製住德國。

  日本人自然表示,他們絕對不能容許中國人非法奪取他們的財產,表示日本不惜一戰,軍事行動確實也展開了。

  但是海軍到了天津又能怎麽樣?軍艦可開不到北京去,在說了,袁世凱組建的百萬北洋軍也不是吃素的。日軍也沒有貿然攻打北京,他們在天津那點兵力,還怕被北洋軍給滅了呢,他們對中國情況的掌控力,比袁世凱自己都強,他們可是深刻認識到段祺瑞那兩鎮北洋軍,是有能力跟俄國人死戰的。

  不但動用陸軍,海軍也就是一個廢物。

  英國因英日同盟而行動,德國和美國也因為中美德同盟而行動,美國公使立刻找到陸征祥,對中國此舉表達了關切,認為中國此舉挑釁在前,美國人有權力不履行同盟條約,陸征祥對此表示理解,但是要求美國不要對外公布,否則盟友關系會受到打擊,也許會名存實亡,美國考慮到他們剛剛加入同盟,如果迫不及待的推卸責任,很容易被別國鄙視,於是表示在實質性戰爭發生前,他們不會做出任何表態。

  德國人則直接就找了楊潮,他們比美國人更清楚,楊潮對中國外交的影響才是最大的,陸征祥不過是袁世凱和楊潮的棋子罷了,只要這兩人願意,都能讓陸征祥按照自己的一員做事。

  “我國對此表示關切。並且希望中國能夠克制。”

  “克制。已經很克制了,試問如果德國的領土被法國非法侵佔,德國人會怎麽辦?”

  德國公使不由笑了:“德國會讓法國人明白什麽是拳頭的滋味!”

  楊潮聳聳肩:“這不就得了。德國人擁有保護自己領土的決心,中國人也有!”

  德國公使哈豪森歎道:“只是德國不想看到自己的盟友失去珍貴的和平罷了。”

  楊潮歎道:“感謝貴國的好意。我國隻想知道一旦戰爭爆發,貴國的態度。”

  哈豪森呵呵笑道:“我們可是盟友,這還用問嗎?”

  楊潮認真道:“我需要確切的答覆。”

  哈豪森也認真回答:“我國將履行中美德同盟條約中的義務!”

  德國人絕對不會這個時候放棄中國,或者說他們絕對不願意放棄每年一千多噸黃金。

  不過哈豪森又道:“不過我得提醒您,我們的同盟條約是防禦性條約,只有在中國被攻擊的情況下,他們才能夠援引條款內容。”

  楊潮笑道:“放心吧,戰爭不會打起來的!”

  哈豪森歎口氣道:“你就這麽確定?”

  楊潮道:“我知道德國人肯定不願意現在發生戰爭,因為你們正在跟英國人競爭,如果德國參戰就得冒著跟英國人開戰的危險。但同時英國也不希望被卷入大戰之中,他們現在的海軍實力雖然比德國強大的多,但是如果中美德三國加起來,其實英國人並不佔優勢,所以英國人不會冒險。英國人不冒險,就不會給日本人任何保證,那麽你認為日本人會冒險跟中美德三國同時開戰嗎?”

  哈豪森點點頭,但是並沒有驚訝,顯然德國人早就做過評估了,他們認為只要德國站出來,戰爭肯定打不起來,除非中國主動攻擊,哈豪森來就是為了要楊潮一個保證,不會主動攻擊日本。

  換句話說,就算中國主動攻擊了,德國也可以不履行義務,英國人擔心德國突然參戰,肯定也不會把自己本土的海軍力量調走,他們也不會參戰,最後不過是中國人獨自單挑日本,至於美國,德國從來不認為美國人會發動戰爭。

  至於中日兩國誰勝誰敗,德國人對楊潮充滿信心。

  好吧,兩大同盟之間的對峙就這樣開始了,英日同盟中,英國人確實沒有給日本人任何保證,就像一戰爆發之前,他們長時間不給法國人保證,讓法國人十分心焦一樣。

  而中美德同盟則很低調,就算被問到,德國和美國也都承認,他們自然會援引同盟條約,他們是一個有信用的國家,是會擔負國際義務的。

  沒有英國人的保證,日本人如果主動攻擊中國,就有引起德國、美國一起圍攻的危險,所以日本人絕對不敢冒險開戰。

  他們的軍艦在天津轉了一圈之後就南下山東,在煙台這裡也轉了一圈,沒有發一炮,又跑去上海、廣州轉了一圈,根本沒人搭理他們。

  日本國內開戰的呼聲倒是很高, 老百姓開始行,要求政府對中國宣戰,這群倭寇的後代,甲午戰爭後一個個就徹底激發的搶劫的基因,一打仗就覺得自己會發財,甲午戰爭不用說了,發了一筆橫財,日俄戰爭雖然沒有佔到什麽便宜,但是接下來的東北戰爭卻大獲豐收,有中國人在前線頂著,日本人奪取了俄國大片領土,可以說中國人出力,日本把果子摘光了。

  至於日本也吃了中國人的收益,日本民眾對自己的政府那是很滿意的,傻子才會旅行什麽密約,到了嘴邊的肉怎麽可能吐出去!

  現在中國人竟然會因此而搶了日本人的財產,這如何能忍,於是日本民眾要行了,要求自己的政府跟中國人開戰了。

  只是山縣有朋雖然是一個擴張主義者,但是卻很清楚,如果惹起美德兩國加入,日本只有戰敗一條路,日本聯合艦隊可以戰勝俄國艦隊,但是絕對沒有機會打敗中美德三國聯合艦隊的。

  單單一個德國海軍就是日本海軍的三倍,美國海軍也超過日本海軍的兩倍,中國海軍也還是有一定威脅的,面對五倍以上的敵人,日本海軍大臣一個勁的表示願意玉碎,但玉碎有個毛用,所以山縣有朋覺得還是得冷靜。

  同時日本人也不能什麽都不做,山縣有朋宣布,為了對抗中國人非法沒收日本僑民的財產,日本也將沒收中國僑民的財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