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國崛起1900》第225節 賭約
  read_();

  思︿路︿客〞更新最快的,無彈窗!

  “哎,倒霉的總是老百姓啊。這些在日本做買賣的人也不容易!”

  楊潮對采訪他的伊蓮娜說道,伊蓮娜現在代表費加羅報常駐中國,專門負責采訪楊潮。

  “我號召旅日僑民都回國,同時請求各國的大使館幫助中國撤出僑民。我們將雇傭美國、德國的遊輪、商船去撤僑。我號召,中國百姓跟日本經濟絕交,大家都不賣日本貨,哪怕是英國人運過來的日本貨。”

  楊潮的號召一發出來,山東數百家和正在建設的上千家企業紛紛響應,表示他們將不再使用日本水泥材料。

  日本水泥工業這幾年大發展,已經是國內數一數二的產業,僅次於紡織工業,比造船業規模還要大,三井、三菱等財閥沒有一個放過這個賺大錢的買賣。

  但是他們太依賴楊潮推動的工廠建設了,水泥這種東西,日本普通百姓可沒有使用的習慣,日本經濟也還沒有發展到大建摩天大樓的時候,因此日本水泥業頓時失去了7成的市場,很多工廠一下子就面臨了災難,尤其是那些趁著熱風投建的小型水泥廠,一個月不到,他們就倒閉了,大量工人失業,日本水泥行業第一個爆發了經濟危機。

  第二個出現意外的是紡織業。

  “狀元公,聽說你們大生紗廠最近銷路可是有點停滯了啊。”

  張謇的紗廠擴張的太猛了,一年翻一番的增長,誰能受得了,今年大生紗廠第十個分廠投產,大生紗廠一下子就擁有了40萬紗錠,雇傭工人10萬人。

  但是瘋狂的擴張讓大生的產品也開始滯銷。因為其他紗廠的擴張也很猛,尤其是東北戰爭那幾年,東營一帶的大型紗廠建設了五十多家,雇傭女工超過60萬。

  “可不是嗎,紗廠辦的太多了!”

  張謇苦笑道。

  東營現在可不僅僅大生、榮氏等四大紡織公司,很多來自上海的資本家都到東營開辦工廠。當然他們的紗廠規模還比不上大生,不過大生卻沒有用規模擠垮他們,相反張謇做了一個很讓人意外的舉動,大力扶持這些後輩,派技術人員幫他們,還建了一個紡織學招收年輕女孩,培訓他們做合格的工人,並且允許其他紗廠到大生的學招募工人。

  張謇為什麽這麽做?

  “狀元公還記得我跟你的賭約嗎?”

  楊潮笑道。

  張謇白了他一眼:“當然記得。不過老夫可有點撐不住了,老夫可沒有楊大人的面子。動輒就能跟楊潮借個幾十億兩銀子。”

  楊潮笑道:“狀元公放心好了,相信未來幾年你們又能過幾年好日子了!”

  張謇面色沉重下來:“又要打仗了嗎?”

  他就是為這事來找楊潮的,看到眼下中國跟日本的對峙,作為一個心懷天的士大夫,張謇不可能不關心,他為此心憂,他不怕日本,但是他覺得眼下正是各項事業大踏步前進的時候。怎麽能在這時候跟日本人打仗呢。

  雖然上次楊潮聯合日本跟俄國人打仗,張謇也不認為很有必要。盡管事實證明,那幾年大生的生意很好做,東北幾乎被獨佔了,可是這種發動戰爭來給工業輸血的做法,張謇實在是難以認同。

  一聽楊潮說他們又可以過幾年好日子,張謇不由想到楊潮又要打仗了。

  楊潮搖搖頭:“怎麽狀元公很怕打仗?”

  張謇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一打仗就是百姓流離失所,日本可不比俄國,日本的海軍可厲害著呢。”

  楊潮笑道:“放心吧。這次可不是軍事戰爭,而是一場經濟戰爭。準que的說是跟日本的產業戰爭,我的大軍可派不上用場。還得看狀元公的紗廠啊。”

  張謇問道:“何解?”

  張謇雖然嘴上不說,但其實對楊潮的各個手段也是相當震驚,沒有一定的大局觀念,是做不出楊潮那些事的,起碼張謇自歎不如,所以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他已經習慣了聽去楊潮的意見,反而對自己心裡的那些掛念,有些了一些不自。

  楊潮道:“只要我們跟日本一直緊張下去,日本的紡織品就進不了中國,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哪個人敢買日貨,那些讀書人就敢砸他家,哪家鋪子敢賣日貨,學生就敢燒了他的鋪子。”

  就算學生沒有這麽激進,楊潮也會讓他們激進的,哪怕花錢雇幾個小氓裝學生呢,只要造成一種社會緊張感,無論是有心還是無心,都沒有人敢跟日貨產生關,這可不是後世,砸幾輛車都有人出來罵。

  這是一個穿著日本和服,走到街上一定會被扒光的激烈的時代,一個革命的時代,一個民族意識正在覺醒,有些人激烈的過頭的時代。

  “日本人會善罷甘休?真的不會打仗?”

  如果是那些士兵用命給他爭取來的市場,張謇還真的有些不安,但是如果可以不打仗,可以考抵製日貨就能得到的市場,他倒是很樂填補。

  楊潮笑道:“狀元公以為,日本人蠢嗎?”

  張謇搖搖頭:“不但不蠢,也許比我們當朝的大人要聰明許多。”

  張謇說的是袁世凱,張謇跟袁世凱可是敵人,原因是當年兩人都在淮軍吳長慶手下共事,張謇是前輩,袁世凱後去,吳長慶覺得袁世凱不學無術,讓他跟當時有才子之稱的張謇學習。

  一開始袁世凱對張謇極為恭敬,在張謇面前執弟子禮,張謇也把袁世凱看做學生,對他嚴格要求,悉心教導。但是後來袁世凱去了朝鮮,越來越發達,對張謇的態度就開始發生變化,而且張謇聽說袁世凱在朝鮮飛揚跋扈,對袁世凱的做法十分不齒,於是寫信以老師的身份去斥責他。袁世凱哪裡有什麽好脾氣。正是志得滿的時候,因此對張謇冷嘲熱諷,兩人就此絕交。

  原本的歷史上,當袁世凱在立憲中積極活動的時候,張謇才又給袁世凱寫了一封信,和解了。但是這個歷史上。由於楊潮的出現,袁世凱很早就跟載灃對峙,根本就沒有機參與朝政,反而在直隸擁兵自重更是讓張謇鄙視。

  哪怕現在袁世凱當了總統,張謇對他的鄙視更多,因此背地裡張謇甚至跟gm黨那波人活動頗多,甚至曾經想幫gm黨采購軍火,被楊潮委婉的拒絕了,為此還跟楊潮發生了一點小小的不愉快。於是楊潮給他下了一個賭約。

  之後炮哥不顧大局,發動討袁戰爭,張謇才看出這是一個隻想著爭權不擇手段的貨色,跟袁世凱相比是一路貨,這才又跟楊潮和好了。

  “那狀元公以為,日本比我民國孰強孰弱?”

  楊潮又問。

  張謇道:“許是日本稍強。”

  這幾年山東的變化,讓張謇的信心增加了不少,那些兵工廠。造船廠就是信心來源。

  但是常年的失敗陰影,讓張謇樂觀不起來。

  “所以我民國絕不會主攻擊日本!”

  楊潮道。張謇點點頭。

  “那日本比之美、德兩國孰強孰弱?”

  楊潮再問。

  張謇道:“自然是美德強。”

  這次張謇回答的十分堅定。誰都知道美國經濟是世界第一,德國陸軍是世界第一。

  楊潮笑道:“既然日本人夠聰明,又知道自己不是美德的對,怎麽會冒著跟美德開戰的風險開戰呢?”

  張謇不是不知道中美德同盟條約,但是他不認為美德會為了中國跟日本開戰,條約在他這樣的傳統中國士大夫眼中。沒有任何意義,就好像中國拋棄越南,就如同拋棄一條狗。

  但是不承擔義務,也就失去了權力,西方人對權力義務可是分的很清楚的。

  “放心吧。國際條約就是用來遵守的,我們觀念中的某些東西,該扔掉了。”

  當然楊潮也沒有那麽天真,西方國家尊重條約的原因,也不是因為道德,而是因為利益,他們知道不遵守條約的害處遠大於遵守條約害處,如果他們發現不遵守條約更能獲利的時候,也會毫不猶豫撕破條約的,就好像意呆一戰中明明跟德國、奧匈是同盟,反倒站到了英法俄一邊,就是因為他們覺得英法俄能贏。

  俄國人更是說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從來沒有遵守條約的傳統,但同時俄國人的國際聲譽也是最低的。

  但楊潮知道德國、美國絕不會提前宣bu不履行條約義務,英國人也不會鼓勵日本戰爭,提前給日本保證,那麽日本人就不敢冒險。

  所以這場戰爭打不起來。

  就算真的打起來了,楊潮也有信心擋住日本人,這是一個防禦勝過進攻的時代,守還是守的住的。

  張謇還是不放心。

  楊潮笑道:“把心放到肚子裡。狀元公只要記得我們的賭約就好,其他的有我們呢,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狀元公就不用操心了。”

  張謇冷哼一聲, 他這種人總覺得該管天事,不讓他操心,是在罵他。

  “老夫會記住的!”

  然拂袖而去,討袁戰爭後,他對楊潮剛剛升起的那點好感,又有些消散了。

  賭約,什麽賭約?

  楊潮跟張謇賭,等張謇的紡織業能夠在山東雇傭300萬工人的時候,就是中國獲取世界強國地位的時候。

  取得強國地位的標志是廢除所有不平等條約,收回所有洋人侵佔的租界。

  當然兩人的賭約隻局限於山東,也就是楊潮要收回青島。

  如果張謇他們成功雇傭了300萬工人,而楊潮還沒有廢除這些條約,那麽楊潮就去張謇的紗廠當一個月掃地工人。

  而如果楊潮提前廢除了那些不平等條約,收回了殖民地,那麽張謇就給楊潮當一個月筆帖式,幫楊潮擬文、磨墨!

  為了達到這一個目標,張謇成立了紡織商會,號召江南的資本家都來山東辦廠,然還派自己的技術人員幫忙。

  其實張謇哪裡會在乎楊潮去給他掃廁所,他不過是需要一個目標,需要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目標,然為這個目標奮鬥,而不是在漆黑的夜裡,盲目的摸索。

  思︽路︽客~更新最快的,無彈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