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國崛起1900》第159節 艾倫洛克希德
  楊潮沒有投資美國正在飛速上升的乘用車工業,而是選擇跟摩根旗下的通用汽車合作研發生產卡車和農用車,楊潮跟新聞媒體的解釋中說,中國目前的道路情況,百姓收入情況,還達不到大規模消費私家車的程度,因此只有卡車和拖拉機、收割機等車輛才可能找到市場。⊥

  楊潮鄭重的表示,自己吸引的投資,自然是希望是有效益的投資,將盡可能保證這些企業的利益,讓他們能夠良性發展,因此在中國找不到機會的企業,楊潮是不會引進的,當然如果條件發展到合適的時機,楊潮也願意繼續引進新的項目,並且會將美國企業放在很高的優先級來考慮,畢竟美國政府一直對中國報以友好的態度,楊潮希望跟美國政府繼續發展這種友好的關系。

  之後還有機床工業、化學工業,電力工業,甚至還跟杜邦合作興建一家大型火藥工廠,山東已經有了兩座大型兵工廠,兵工廠也附帶小型火藥廠,但幾次戰爭中發現,這些火藥廠供應平時生產還可以,一遇到戰爭,立刻就捉襟見肘了,所以很有必要引進一座大型火藥工廠。

  最後總共簽訂了三十個大項目,楊潮投入資金達到了一億美元,在這些企業中佔據4到6成的股權,如此大規模的合作在美國企業界刮起了一股聲勢浩大的風潮,楊潮一時間成為美國資本家最好最受歡迎的朋友。

  但是沒人關注的是,這些合作協議中,都有附屬條件,那就是每個企業都要開辦相關的學校。

  世界已經進入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電力和內燃機開始興起,並且帶動新一輪的經濟擴張。楊潮可不想錯過,但是第二次工業革命跟第一次有根本的不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科技成果,還能說是工匠長期積累的結果,第二次的發明創造,則一開始就得到了系統科技理論的支持。幾乎所有的發明創造,都是理論知識扎實的科學家研究出來的。

  以中國的國情,根本就不允許先學習先進科技理論,然後開啟第二次科技革命,楊潮則想反其道而行之,先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利用這些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實體,來反推理論教育的普及。

  跟企業的附屬協議沒人關注,因為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是跟美國人政府最後簽訂的商業合作備忘錄,卻受到了重視,甚至被其他歐洲國家關注。

  楊潮跟美國政府簽訂了一個共同宣言,美國政府承諾,在跟山東的商業合作中,雙方將以協議合同規定為守則,並且一旦發生商務衝突的情況下,美國政府不會援引治外法權。

  這個宣言意味著。美國跟山東的商業合作中,他們的企業沒有外交豁免權。這也算是滿足了張之洞的不喪權的要求,甚至還小小的爭取回了一點點國權。

  楊潮相信得知這些內容後,張之洞這個老士大夫,肯定會展顏一笑。但是同時,楊潮還想的到,那些罵自己的人恐怕又有新詞了:楊潮這個賣國賊。不但賣國,而且還認了乾爹!

  備忘錄之後的內容還有,美國在山東企業,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將跟本地企業一樣。服從山東政府的管理,比如戰爭時期,山東政府有權通過行政權力,在不破壞企業財產權的情況下,對所有企業統一管理,從而達到集合工業實力的結果。

  所有的外事活動結束後,楊潮還跟許多美國資本家互相交流了一下。

  其中跟洛克菲勒的交流,頗有一些前瞻性,楊潮這次如此規模的商業規模,怎麽可能撇開洛克菲勒財團這樣的大鱷呢,不過此前在加州的時候,洛克菲勒就已經取得了成果,比如向山東供應石油的合作。

  不過上次是跟標準石油的加州分公司簽約的,這次則是跟洛克菲勒家族會面,跟老洛克菲勒交談。

  洛克菲勒十分關心楊潮的飛艇產業,當他知道齊柏林打算在三年內,將飛艇生產規模擴張到年產量一百艘的時候,對此是大為讚賞,洛克菲勒告訴楊潮,他認為飛艇是未來產業,是很有可能取代船運的下一代運輸方式,積極鼓勵楊潮發展飛艇工業,同時表示,願意在必要的情況下,以貸款等方式支持楊潮發展飛艇。

  楊潮對洛克菲勒的說法完全讚同,他也認為飛艇是未來的運輸方式,並且有意在今年大規模開通世界航線,而不僅僅是作為旅遊觀光一樣的嘗試性質。

  楊潮希望得到洛克菲勒的幫助,在美國建立完善的飛艇起降場地,楊潮完全把後世飛機場那種經營方式,跟洛克菲勒說了一番,打算組建飛艇空中運輸網。

  兩人談論了三個多小時,洛克菲勒升起了濃濃的興趣,最後答應跟楊潮合作,在美國建立完善的空中交通網絡,洛克菲勒出場地,負責遊說政府,幫助空中航線運營,同時投資一百萬美元,在美國三十個最大的城市中建立飛艇起降場,並且幫忙跟鐵路、公路和水路形成聯運。

  楊潮則提供一百艘飛艇、所有的駕駛人員,同時也提供一百萬美元作為流動資金,雙方各持股百分之五十,但是齊柏林將作為名譽懂事擁有額外的投票權,也就是說,如果楊潮和洛克菲勒對經營意見不同的時候,齊柏林那一票將有決定權。

  公司名稱為,美國空中運輸公司,將以客運為主,貨運為輔,在三年內完成所有的投資和建設活動,投入商業運營。

  齊柏林的飛艇現在采用的是柴油機,而柴油機從發明到現在,還完全競爭不過汽油機,無論是火車還是輪船,全都在試驗階段,雷聲大雨點小,而柴油作為冶煉中重要的一個產品,一直只能作為汽油產品的廢渣一般存在。這是洛克菲勒難以接受的。

  柴油不比汽油、煤油那麽易燃,就是用明火去燒也點不著,必須在高溫、高壓下,柴油才可能燃燒,此前柴油只能作為一種取暖用油,顯然太過浪費了。目前柴油機是唯一可能利用到柴油的機器,而目前柴油機應用最成功的,無疑是齊柏林的飛艇。

  所以洛克菲勒支持飛艇的用意,不言而明,是在推銷他的柴油。

  但楊潮還是想錯了,或者說不夠全面,使用柴油機的機器,飛艇並不是第一個,也不是用量最大的。洛克菲勒看的清楚,飛艇這種玩意,是不可能大規模推廣的,因此他並沒有太把飛艇的耗油,看成什麽了不起的市場,船和火車用的柴油機比飛艇更靠譜。

  洛克菲勒看重飛艇的真實目的,是向飛艇提供氦氣。

  氦氣在地球上是一種稀缺資源,不是因為含量稀少。而是提取太困難了。

  空氣中就含有氦氣,但是比例太稀薄了。一般從空氣中提取元素,比如氮氣,都是通過冷卻液化的方法,因為不同空氣的液化溫度不同,只要降溫到合適的程度,就能得到想要的氣體。但是氦氣是最難液化的氣體,必須將溫度降低到零下271°的時候,才會液化,幾乎逼近絕對零度了。

  這個時代的科學家倒是從空氣中提取過氦氣,但是耗能極高。產量極低,用來做實驗倒是沒問題,但是用來工業化生產就太昂貴了。

  可是除了空氣其他資源中也有含有氦氣的,比如天然氣中,某些天然氣中會有含量較大的氦氣,而美國正是含氦天然氣最多的國家,美國的天然氣中含氦量最高可以達到8%,洛克菲勒不但是石油巨頭,他的很多油田裡也是往外冒天然氣的。

  相比空氣中的氦,天然氣中的氦就方便提取多了,比如直接燒,天然氣是可以燃燒的,氦氣是不可以燃燒的,等天然氣中其他氣體都燒光了,變成二氧化碳,把二氧化碳過濾掉就剩下高純度的氦氣了。

  工藝方法洛克菲勒已經掌握,他打算建立工業化氦氣工廠,所以打算向楊潮的飛艇公司供應氦氣。只是他知道楊潮也在用秘密的方法生產氦氣,他跟楊潮談了那麽長時間,其實就是在試探,得知楊潮的生產方法價格昂貴後,他才確定要開建氦氣工廠的。

  楊潮同意了,他沒有什麽好的選擇,目前的飛艇都靠他的飛船在分離氦氣,暴露倒是不至於,但是飛船用來提煉氦氣太浪費了,去海底搜黃金比提煉氦氣那個更有價值,楊潮還是弄的清楚的。

  而美國別說現在了,就是到了21世紀,依然是全世界為一個工業化生產氦氣的國家,美國佔有全世界可提取氦氣資源八成以上,不找他們找誰?

  但是楊潮擔心供應安全問題,於是提出了要求合資,就將這個氦氣加工廠全資放在飛艇運輸公司之下,並且簽訂十年供應合同,每年價格不得增長5%以上。

  楊潮怕洛克菲勒掐他脖子,洛克菲勒同樣擔心楊潮掐他脖子,因為楊潮認為洛克菲勒將控制全世界的氦氣,而洛克菲勒卻知道目前飛艇幾乎是氦氣唯一的用戶,因此一拍即合,雙方都需要一個長期合作協議。

  所以很順利的簽署了協議。

  跟洛克菲勒這份商業合作,是楊潮在美國的最後一份商業合作,接著召開了一場新聞發布會,來到現場的記者極多,無論是洛克菲勒還是楊潮,此時都有很強大的新聞號召力。

  “楊先生!楊先生!”

  就在正回答記者問題的時候,突然一個蓬頭垢面的年輕人高叫著,往裡面擠。

  華盛頓州警察局的警察連忙阻攔,可是那年輕人左躲右閃,最後硬是跳上了酒店的桌子,跳過了警察的攔阻闖了過來。

  記者們也嚇了一跳,但是卻沒有驚慌,立刻調轉鏡頭,朝著這個人猛拍,同時還給這人讓開了一條路來,也不管這人對楊潮有沒有惡意,也許這人襲擊一下楊潮,對他們來說,才是最有利的,因為就又有新聞可賣了。

  但是他們失望了,這個蓬頭垢面的家夥,可不是來襲擊楊潮的,相反他是楊潮的崇拜者,他拿出了一疊紙,讓楊潮幫他鑒別。

  “楊先生,這是我設計的飛艇,請您幫忙看一看。”

  楊潮隨意的翻起來,而年輕人一臉熱切的在一旁看著,記者們瘋狂的拍照,警察拚命的往裡面擠,想要控制局勢。

  楊潮看了幾眼,之後就開始認真起來,看得出來這個年輕人有不錯的設計功底,劃出來的結構圖雖然怪異,但是都還算靠譜。

  其中幾張還是很吸引楊潮的,齊柏林飛艇現在越來越細長,已經有了雪茄煙的外號,而這個年輕人設計的飛艇,卻偏渾圓一些,但也有長條形的,只是不是一根長條,而是兩根,三根,簡單的說,就是兩艘和三艘齊柏林飛艇並在一起。

  看到楊潮多看了幾眼那兩張設計圖,年輕人更興奮了。

  “楊先生,我計算過了,如果將兩艘齊柏林飛艇並列起來,承重能力將會翻一倍,而飛艇結構完全可以承載,只是速度可能會大大降低,兩艘並列的話最多能跑七八十功力, 三艘的話只有三十公裡。但是載重量大大增加,有可能將齊柏林飛艇的運載量提升到一千噸!”

  見到這年輕人說的靠譜,楊潮點了點頭,隨口問道:“你的設計很好,年輕人,你叫什麽名字?”

  “洛克希德,艾倫.洛克希德,先生!”

  年輕人滿含熱切的說道,楊潮則驚呆了。

  ……

  事情是這樣的,小洛克希德小時候,看到滑翔機的表演,就對飛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飛機出現後,他傾心於飛機,可是這個時代飛機發展太緩慢了,1908年萊特兄弟才為法國陸軍製造了第一批飛機,除此之外像樣的商業根本就沒有。

  可是1906年,楊潮架勢飛艇環球航行的創舉,卻一下子將洛克希德給刺激到了,環球航行啊,他突然感覺到,飛機是沒有前途的,飛艇才是未來,而且楊潮當時在美國橫穿大陸而過,在舊金山和樸茨茅斯都展出過,洛克希德還花了半個月工資上去參觀了一下。

  之後洛克希德就立志要從事飛艇工業了,可是他只是一個小小的汽車修理工,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與動輒百萬美元這麽高大上的飛艇拉上關系,可是他心裡的熱火是無法熄滅的,這次楊潮又一次來美國,他覺得是一個機會,如果能得到楊潮的賞識,那麽展開工作就容易多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