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國崛起1900》第212節 德國人民的老朋友
  就在中德陡然升溫的經濟熱潮中,雷奧妮來到了中國,準備采訪德國人民的老朋友。

  當然跟普通德國人民不一樣的是,雷奧妮也想念楊潮,楊潮可不僅僅是她的老朋友那麽簡單,還是她最親密的那種朋友,是曾經在俄國一起滾床單,一起快活過的親密朋友。

  “德國人民的老朋友?我喜歡這個外號,沒錯我一直對德國人民抱有好感,德意志民族無疑是這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

  楊潮繼續鼓動著德國的民族情緒,也讓自己的姘頭雷奧妮高興。

  鼓動,不遺余力的鼓動,如果能把德國人鼓動到二戰時候的那種狂熱,第一次世界大戰可就不止是四年能結束的了。

  打,打的越久,對中國就越有利。

  至於賣給德國人的那些黃金,戰爭期間德國人只能乖乖的給自己再拉回來,連同他們原本的儲備。

  自從能從海底開采一千噸黃金後,楊潮的野心也隨之變大,已經不再滿足只在戰爭中穩定工業化了,他還打算摘取這場戰爭中最大的果子,至於美國人,楊潮已經在設計他們了,他可不想看到美國在戰爭中獨善其身,大發戰爭財,必須把美國卷進去。

  接受了雷奧妮的又一次采訪,主要是關於這次瘋狂的投資擴張的問題。

  楊潮表達了三個觀點:

  第一,吸引德國資本投資中國,是對中德兩國都大有好處的事情。楊潮宣稱世界已經是一個緊密的聯合體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跟外國不接觸,不發生經濟關系。這些在中國投資的企業,將會跟在德國的企業產生緊密的聯系,進行頻繁的經濟往來。中國的礦藏,將供應德國的工業,德國的工業將向中國提供大量的設備。兩國之間這種良好的互補,必將推動兩國經濟的共同發展。

  楊潮還拿出數據,告訴雷奧妮。德國最新統計的經濟增長是8%,楊潮認為未來十年,德國都會以這個高速度增長,甚至得益於中國經濟的增長。德國經濟增長可能突破10%,楊潮預言,中德兩國都將同時迎來一場長期的經濟增長期,直到中國完成工業化。

  楊潮判斷,中國這麽龐大的國家。要完成工業化,至少還得20年。也就是說,未來20年,德國人民都無須擔心經濟危機的事情,老百姓可以放心大膽的消費,企業家可以放心大膽的投資。

  第二,中國經濟不會崩潰,德國經濟也不會崩潰。楊潮表示,中國是一個大國,四萬萬五千萬人口需要工業化。需要的資金別說100億馬克,1000億馬克都未必夠,因此如今的投資不是太多,而是遠遠不夠。中國經濟不崩潰,德國經濟不但不會崩潰,還會因此而進入一個高增長期,就像這兩年表現的那樣,在經濟危機中逆勢增長。

  楊潮還表示:“那些看衰中德的人,要麽是別有用心,要麽是酸葡萄心理。他們該去看看瓦爾德先生的經濟學巨作。”

  瓦爾德就是那個提出中德蹺蹺板經濟原理的家夥,本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在英國殖民地投資失敗,讓他產生一種極其強烈的民族情緒。認為他是因為德國身份,才在英國殖民地投資失敗的。

  回國窩了幾年,出於鼓勵德國人在青島殖民地開拓的目的,外加一些民族情緒,他鼓搗出了一個經濟蹺蹺板理論,認為宗主國和殖民地的經濟就如同蹺蹺板的兩端。宗主國應該加大力度投資殖民地,用來平衡國內的經濟體系。

  不得不說這家夥學識還是不錯的,他本就是正規大學經濟學畢業的,雖然投資失敗,但是學術還是不錯的,有論證有依據,正好趕上了楊潮刺激下德國的增長期,所以他這種經濟謬論竟然大行其道,讓他收獲了不小的名聲。

  “您也看瓦爾德先生的著作?”

  雷奧妮驚喜的問道,瓦爾德作為一個新近成名的經濟學家,在德國雖然出名,但是著作還沒有被翻譯到中國來,沒想到楊潮竟然看到了。

  楊潮笑道:“沒錯,我確實看過瓦爾德先生的大作,對瓦爾德先生的學識十分欽佩。”

  雷奧妮笑道:“沒錯瓦爾德先生在德國也十分受歡迎,他的經濟學巨著《平衡木經濟》,在德國已經銷售了三十萬冊了,是目前除了聖經之外最暢銷的書籍。”

  兩人很隨意的交談著,到了吃飯的時候,雷奧妮也沒有要走的意思,兩人在一起吃飯,睡覺的時候她依然沒有要走的意思,於是兩人就在一起睡覺了。

  多少要拜雷奧妮所賜,楊潮現在已經算是一個世界級名人了,以前雖然也很出名,可是畢竟不是好萊塢明星那種靠關注過日子的,作為一個中國的政治人物,站在鎂光燈下的機會也不算多。

  但是自從雷奧妮那篇關於楊潮的報道中,不但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大討論,更是將楊潮的‘底細’給挖了出來,全世界幾乎都知道了,楊潮祖上是海盜出身,留下了巨額財富,楊潮還因此以世界首富的身份,被全世界認識。

  中國官員身份,顯然比不上億萬富翁、世界首富身份,更讓西方老百姓注意,因此已經有狗仔隊長期跟蹤楊潮的行蹤了。結果雷奧妮在楊潮的別墅大石房中過夜的情況,第二天就出現在了報紙娛樂版上面。

  雷奧妮也沒有避諱,雖然在外界還保持克制,沒有跟楊潮太親密,但是晚上兩人滾起床單來可是越來越瘋狂了。

  這樣一來,兩人的關系幾乎也就是被全世界所知了,這讓有些國家以為,楊潮之所以親德國,是因為跟一個德國姑娘有曖昧的關系,甚至認為雷奧妮是德國人派出的女間諜,法國有些報紙很鄙視德國人使用美人計魅惑一個中國人的做法。

  不過楊潮是很忙的,忙的顧及不到這些娛樂八卦,甚至連中國報紙上漸漸升起的楊潮賣國熱議都顧不上。

  但是顧不上外界的評價,富強黨內部的風聲,楊潮可是盯得很緊。

  主要原因還是黨內一些老資歷的黨員,已經具備了投資創業的條件,也組建了自己的團隊,並且提交了詳細的項目資料,可是之前因為投資過熱,楊潮一直壓著他們,沒有批準他們的投資計劃。

  所以這些人就難免有些怨言,不過攝於楊潮的權威,和對楊潮的信任,也沒有表達出來,可是這次楊潮去德國又引進了一大批企業,而且貸款100億馬克,讓德國人投資,卻不讓他們創業,不讓他們實現抱負,這些人沒有只是有點意見,抱怨兩聲,沒有罵楊潮賣國,已經算得上很忠心了。

  之前壓他們,是因為投資過熱,怕引起經濟危機,現在楊潮開啟了第三波投資熱潮,就是打算放開手鼓動一個大泡沫的,當然不會在壓著他們了。

  所以立刻召開會議。

  楊潮笑著說:“我聽說很多同志抱怨我吸引外資的做法,就差說我是賣國了。還有說我壓製黨內兄弟發展的。這真是無知,誅心之言啊。不過我以為,這全都是誤會。說著話的同志也不過是無心之舉,是一時情急。”

  說著,拿出了厚厚一疊資料。

  “這是黨內一些同志提交的投資計劃書,一共三百二十份,經過這段時間的更改,現在我認為都已經滿足條件了。可惜有十來個同志太過急切,從其他地方拉到了投資,竟然已經開工了。”

  富強黨這批人,全都是留歐、留美的背景,按照胡適的說法,中國學生僅次於猶太學生的成績,這些人知識都非常扎實,又在山東的美國、德國企業工作了六年以上,所以一個個經驗也堪稱豐富了。

  還有在富強黨中一直培養出來的管理能力,讓他們在企業中也攀升到了中、高管理層,管理身份又讓他們能夠拉攏到一大批技術人員,因此學識有、能力有、連團隊都有,怎麽看都具備了創業條件,又一個個被富強黨的理念灌輸的十分渴望從事實業,理想被壓抑,抱怨幾句又怎麽了。

  但是他們真的錯怪楊潮了:“這些投資計劃中,有煉鋼、開礦、機器生產等十多項, 光是煉鋼廠就有三十家,而我這次去德國也引進了三十家煉鋼項目,大家難道以為這是巧合?這三十家企業,全都是合資企業。而這三十位有詳細投資計劃的兄弟,就將出任合資企業的中方經理一職,負責與德國人一起組建工廠,並負責管理。雖然楊子銀行的投資佔比不大,但是大家放心,只要你們能證明自己的管理能力。我會負責將這些工廠股份收購回來的。”

  楊潮的話,頓時讓最迫切想要從事實業的一波老黨員釋然,同時有些羞愧,因為抱怨的話很多就是從他們的嘴裡傳出來的。

  但是楊潮繼續道:“不過呢,我要對你們提出要求,我們組建的工廠也不要一味以賺錢為目的,得放眼未來,以鋼鐵廠為例,要抓緊研發,你們的知識可不僅僅讓他們做一個簡單的技術工人或者廠長。你們的知識完全可以用來研發新型鋼材嗎。比如為發動機氣缸使用的高壓合金鋼等等。”

  “另外,從今年開始,鼓勵富強黨員創業。只要工作經驗三年以上,有合適項目,就能通過審核,可以獲得最高不超過十萬兩銀子的無息貸款。而且鼓勵新興產業,比如電力工業,只要有合適的發明專利技術,楊子銀行十分樂意給他們投資。”

  楊潮還打算鼓勵那些在西門子等高科技企業中參與過研發的技術人員高高科技創業了,而他將作為一個風險投資者的身份支持他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