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國崛起1900》第171節 外交準備
五更完畢,求訂閱!

 ————————————

 面對中國東北驟然緊張的局勢,各國有各國的利益訴求,紛紛展開更為密集的外交行動。∈≠.╊.

 德國人最為活躍,他們巴不得俄國不斷的陷入跟東方國家的軍事對抗中呢,已經明確表達了對楊潮的支持,並且德皇再一次展開跟清廷的結盟談判。

 這已經是第三次了,德國人提議的中美德三國同盟,用來針對英國的英日同盟和法俄同盟,可是一來美國人不積極,美國還想保持中立,二來清廷也不想卷入歐洲國家的鬥爭,所以兩次都沒有得到回應。

 這一次不一樣了,張之洞跟楊潮談過之後,決定對俄國采取強硬手段。第一是張之洞感覺這幾年中國國力強大了一些,有了底氣;第二是因為楊潮跟日本達成了協議,而日本跟英國是有同盟條約的,張之洞認為如果跟日本人共同行動,最少不會敗。

 只要不敗,以眼前的局面,怎麽也能保住東北的權力,甚至還有可能借機收回旅順呢,至於大連,因為要借助日本的力量,所以也只能繼續讓日本人佔著了。

 只不過張之洞作為一個在晚清沉浮三十多年的老官員,這輩子親歷的失敗實在太多了,讓張之洞不由得感覺到緊張,所以他這次希望得到更大的保證,積極的回應了德國人的同盟建議,開始積極的跟德國人談判。≥∥≠≮vv≥.┯

 一個月時間,一個防禦性的同盟條約就簽署了,但是張之洞十分狡詐,他強烈要求,條約范圍僅僅局限於東方,也就是在東方如果有人對德國和中國動攻擊,那麽兩國都必須使用自己一切資源支援另一方。

 顯然這個條約是對中國有利,對德國沒有什麽好處的,不過德國政府不過是希望得到一個在東方製衡英日同盟和法俄同盟的盟友而已。他們也不指望歐洲生戰爭之後,中國人能幫上什麽忙。

 換句話說,德國只是需要一個能夠牽製俄國的盟友而已,至於是在歐洲牽製。還是在東方牽製,根本不重要,他們是要瓦解法俄同盟對德國的軍事壓力,因此一定意義上來說對德國也是有利的。

 當然德國人最短期的目的,其實還是給清廷撐腰。他們需要清廷放開手腳,拿出膽量,來跟俄國人打一場,打輸打贏都不要緊,反正只要俄國人滅不了中國,就必須在東方保持越來越強大的軍事存在,來抗衡中國和日本的壓力,那麽德國人在歐洲被法俄的夾擊態勢,就會自然化解。≈≠∥≧網v.┮.

 但是對於這場戰爭,法國人和英國人的態度。卻出乎一致的統一,那就是:反對戰爭,珍愛和平!

 法國人不希望俄國陷入跟東方國家一次又一次沒有終結的戰爭,這沒有什麽奇怪的,因為他們跟俄國人結盟的目的,就是牽製德國,可是俄國人始終陷於東方的話,就起不到這個作用了。

 但是英國人的態度就讓人有些費解了,一向以來,英國人都在圍堵俄國。可是日俄戰爭之後,英國人的態度就有所松動了。

 英國人看到了俄國的虛弱,同時看到了日本的強大,甚至重新評估了中國的潛力。

 英國人不難做出這樣一個判斷。俄國這頭北極熊已經失去了對東方國家壓倒性的優勢,他們在東方的擴張其實已經被遏製了。

 也就意味著俄國人已經不具備破壞性的優勢,反倒是日本需要英國人注意,中國人也開始進入英國人視線了,英國人不希望打倒了一個大6強國俄國,扶植起來一個海洋強國日本。讓日本人代替俄國,獨霸東方同樣不符合英國人的利益。

 英國人需要的是平衡,當初跟日本人結盟,是因為他們認定,日本人最大的作用,也就是堵住俄國,打敗俄國是不可能的,但是日俄戰爭中,日本人大爆種,6戰跟俄國人殺了個難解難分,甚至佔據優勢,海戰更是直接殲滅了規模更龐大的俄國艦隊,讓世界為之側目,這讓英國人感覺到,英日同盟似乎已經沒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網≧≤v≈.╋

 但是英日同盟還沒有過期,兩國是年簽訂的協議,條約期限只是5年,但是在俄國人軍艦到達旅順匯合之後,英國為了讓日本堅定信心打下去,年就跟日本續約了,因此這份條約要到1911年才會終結,如果這次日俄再次生戰爭,這份條約還是有效的。

 可是現在英國人不想過分削弱俄國,現在的情況讓英國人認定,他們不但不應該在打擊俄國,相反可能還需要俄國在東北保持一定的存在,來牽製德國在山東和中國北方的瘋狂擴張,甚至是牽製日本的快崛起。

 於是法國人大力遊說中國政府的時候,英國人則在遊說日本政府,希望日本保持克制,表示英法兩國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來斡旋東北危機,盡量使用和平的手段來讓俄國讓步,包括撤出旅順艦隊,甚至減少旅順駐軍數量。

 英法兩國步調一致,美國人則做壁上觀,德國人極力挑起東北的第二次大規模戰爭。網.╈

 各方都展開了積極的外交活動。

 而且確實有些成效。

 俄國人釋放出了讓步的跡象,他們表示他們的艦隊是對日本人進入大連的回應,他們願意讓步,撤出旅順艦隊以示誠意。

 俄國人還算明智,這讓楊潮有些刮目相看。

 但是俄國人也沒有辦法,日俄戰爭幾乎將他們的海軍完全消滅,後來收回了一些扣押在中立港口的艦船,但是這些船也已經老化了,隨著無畏艦的出現,一切戰列艦都成了老古董,可是俄國人並沒有第一時間建造自己的無畏艦,因為他們忙著撲滅國內的火焰呢,年才將國內穩定,年才開始恢復經濟,今年東北卻突然生了危機,他們的海軍根本就不是日本的對手。

 俄國現在的太平洋艦隊,可以說完全是象征性的,開進旅順也不過是想借機恢復在旅順的駐扎權,只有象征意義,沒有實際意義,一旦生戰爭,日本人分分鍾就能滅了俄國艦隊,讓俄國海軍再一次全軍覆沒,沙皇除了再一次承受恥辱外,沒有任何好處,所以撤出旅順艦隊,是最明智的選擇。

 但是俄國人表示,在日本撤出大連駐軍,並且撤走艦隊的情況下,俄國不考慮從旅順撤走一個士兵。

 日本在英國的遊說下,也多少給了盟友一點面子,或者說不敢不給盟友面子,雖然還在經濟危機中沒有恢復過來,但虎死威風在,大英帝國的威名,還不是日本能夠挑釁的,日本敢對俄國人強硬,說白了,還不是狐假虎威,靠著人家大英帝國呢。

 讓日本人單挑法俄同盟,他們自己都不會答應,至於跟中國人的協議,日本人覺得我大清的軍隊可以忽略不計,哪怕楊潮那次用軍事訛詐過俄國,他們依然不認為中國人能跟俄國拚6軍。

 所以日本也讓步了,他們也撤走了大連的艦隊,但是駐扎在朝鮮的仁川,只要有需要,幾個小時就能開到大連,並且第一時間就能封鎖旅順。

 雙方都有讓步,看來這場仗是打不起來了,可是我大清還沒有答應呢。

 準確的說,是楊潮還沒有答應呢,楊潮已經動員了能動員的所有力量,這場仗不打了怎麽行?

 楊潮堅定的要打這場仗,第一是因為這是一個好機會,雖然事態是日本人駐軍挑起的,但是楊潮覺得聯合日本人打俄國人一頓非常容易實現,只要再次打敗俄國,楊潮至少能收回旅順,起碼伊藤博文是這麽承諾的,而且是在記者會上公開承認的;第二,則是楊潮需要這場戰爭,山東那一大批重工業企業瘋狂的開工投產,不給他們找到市場,經濟就得崩潰,有什麽比戰爭創造的需求更大?

 所以楊潮動戰爭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給工業找市場,這確實有些喪心病狂了,但這就是他的戰略,一切以工業化為目標,其他一切都可以暫時犧牲。

 所以楊潮面對法國人的斡旋,提出的要求極為苛刻,楊潮要求俄國人答應,無論日本如何行動,俄國人都必須保證立刻減少旅順駐軍,在年底之前將旅順軍隊數量縮減到一萬人,否則中國不保證不采取下一步行動。

 並且積極跟日本人私下勾結,跟日本人交換了意見,並且派吳佩孚去了一趟大連,跟日本人商定如果中日和俄國生戰爭後,兩隊的配合事宜。

 日本人表示,他們希望能一雪在旅順的前恥,他們希望戰爭一旦生,日本軍隊將再次攻打旅順,楊潮同意了日本人的計劃,中國的軍隊則將負責阻擊試圖南下的俄國人,將集中大多數兵力,將俄國人阻擋在哈爾濱以北。

 同時海上,中日兩國海軍,也將展開聯合行動,第一時間封鎖旅順,並且嘗試對旅順動攻擊。

 年,全世界圍繞著東北問題熱鬧了一年,但最終俄國人也不肯做出表示,12月日,在新年鍾聲敲響之前,清廷向俄國人出了最後通牒,要求俄軍立刻從旅順撤退,最多保留一萬士兵。

 最後通牒,則意味著戰爭,意味著英法的斡旋失敗了。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