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國崛起1900》第170節 準備戰爭
  “該做軍事準備了!”

  結束了記者會後,楊潮坐火車去了哈爾濱一趟,跟在這裡的段祺瑞進行了會談,同時視察了一下段祺瑞的軍隊,看到段祺瑞手下的北洋軍還是有戰鬥力的,心裡也放下心來。∮

  不過吉林和奉天的北洋軍就讓楊潮不看好了,甚至感覺這兩隻軍隊已經廢了,段芝貴為黑龍江巡撫,北洋第三鎮、第四鎮駐扎這裡,雖然名義上段芝貴親領一鎮,但是他完全沒有時間,他忙著在官場上活動呢,所以軍隊一直都是段祺瑞在管。

  段祺瑞這個人名聲在後世不算太好,被打入軍閥行列,但是這個人十分清廉,卻是十分有名的。

  段祺瑞篤信佛教,平日多半吃齋,為人嚴肅刻板,不苟言笑,生活樸素,清廉如水,無積蓄、無房產。做人信條“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後世人稱“六不總理”,這在在物欲橫流、無官不貪的晚清時期,十分可貴。

  也正是因為段祺瑞有信仰,這才保持了手下兩鎮北洋軍的戰鬥力,因此哈爾濱這三萬軍隊還是可用的,段祺瑞也表示絕對服從楊潮的指揮,一旦俄國人攻打哈爾濱,他誓死不退,願以死報國!

  “什麽死不死的。山東新軍為吳佩孚統領,很快就會進駐哈爾濱。我相信你會很喜歡吳佩孚這個人的。”

  民國兩大軍閥就要在東北見面,而且要並肩作戰,楊潮自己都覺得這歷史比他改的實在是太離譜了。

  在哈爾濱等到了吳佩孚帶領的,山東護路團第一批部隊到來後,讓吳佩孚和段祺瑞見了一面,並且跟他們兩人交代了一番。要他們精誠合作,切不可因私而影響了戰局。

  但是楊潮也知道讓這兩人誰管誰,兩人都不會服氣,段祺瑞是前輩,吳佩孚在德國上過軍校,段祺瑞手裡有三萬北洋軍。吳佩孚手裡有五萬護路團,誰能服氣誰?

  所以楊潮也沒有天真的想著這兩人能合作,也沒有讓兩人擔任正副指揮,兩人都是副職,正職楊潮打算親自兼任,有自己在這裡鎮著,兩人才可能合作下去。

  讓吳佩孚立刻帶領手下的護路團跟段祺瑞一起,在哈爾濱城外修建防禦陣地,防止俄國人突然偷襲。

  楊潮則立刻就回了山東。立刻約見已經投產的五十多家重工業企業,以及二十來家拚命想要在今年初步完工的工廠管理人員。

  這些無一例外全都是有外資背景的企業,德資有大半是獨資企業,而其他國家,卻大多是跟楊潮合資,也就是誰楊潮是其中半數企業的股東。

  但是楊潮此次是以官方身份面見他們的,楊潮援引了美德兩國跟他簽署的協議內容,表示中國很可能發生戰爭。要求所有相關企業,凡是具有製造軍事裝備能力的。都必須立刻對工廠進行調整,一年之內要轉變成軍工廠。

  這些企業有生產齒輪、軸承的,有生產礦山機械的,有生產機床的,有生產電力設備的,但是無一例外都有懂得操作機床的技術人員。他們的設備調整一下,完全可以用來生產一些軍事部件,起碼加工一下槍栓、槍管不成問題,他們生產出來的零部件,到時候送到兵工廠組裝起來。就是軍火。

  另外還有化工企業,楊潮要求他們調整設備,進行合成氨的生產。合成氨的技術,是哈珀提供的,杜邦在煙台的工廠都擁有這種能力,杜邦還擁有一家完整的tntzha藥工廠。

  合成氨原料最後都會送到杜邦的zha藥工廠,最後變成tntzha藥,最後裝進兵工廠生產的炮彈、子彈之中。

  這些企業對楊潮讓他們轉產,意見並不是太大,第一是因為有條約,第二誰不知道軍火利潤豐厚啊。

  接著楊潮開始給這些工廠制定各種規矩,比如要服從楊潮組建的一個戰爭統製部的管理,楊潮將組建一個團隊,對這些企業生產的軍火零部件進行檢驗,並且楊潮會限定一個價格,給與每家企業合理的利潤,但是卻不是暴利,而是限制在三成的范圍,保證大家獲利豐厚,但卻不讓他們喝中國的血。

  對此這些企業雖然有些可惜,但是如果楊潮能夠保證他們轉產後的生產力,他們也樂意配合,畢竟三成的利潤已經很豐厚了,如果戰爭真的進行下去,並且曠日持久的話,比他們生產正常的工業產品利潤起碼翻了兩番。

  之後楊潮面見張之洞,告訴張之洞這次朝廷至少得借款五億兩銀子,這確實嚇到了張之洞,但是楊潮讓他參考了一下日俄戰爭,張之洞才明白,如果真的跟俄國人打仗,五億兩銀子,只是最低消費。

  而且這些錢也不都是給陸軍花費的,海軍也要花不少錢。

  現在的海軍司令是薩鎮冰,一個北洋海軍老人,是滿漢都能接受的一個海軍元老。

  大清的海軍已經開始重建,第一批美國人生產的兩艘無畏級戰列艦已經交付使用。

  這兩艘無畏級戰列艦,因為比英國人的無畏艦開建的晚,因此各項指標更加先進。

  標準排水量達到了2萬噸,比英國無畏號1萬8千噸還要多兩千噸。 艦長180米,寬30米,吃水近10米。 動力采用18座煤型鍋爐,外加4台美國產蒸汽輪機。輸出功率達到3萬馬力,這讓航速達到了23節。裝備了10門305毫米主炮,6門500毫米魚雷發射管。裝甲厚度有100毫米以上,最厚的炮塔正面、炮座和前指揮塔達到300毫米,裝甲總重量約8000噸。

  首艦被命名為泰山號,因此這批戰列艦就叫做泰山級,目前還只有兩艘,不過美國人在煙台造船廠已經開建了剩下四艘,英國船廠中還有兩艘英國式無畏艦,德國人在青島的船台上,已經開始建造多達十艘的巡洋艦。

  不過最快的還是英國人,他們在今年年底就能交付;其次是德國人,德國人在青島本就建造了船廠,接到了楊潮的訂單之後,他們擴建了一下船廠,立刻就開始生產,第一批8000噸巡洋艦下個月就會下水,剩下的九艘5000到8000噸不等的巡洋艦,也將在今年陸續下水;美國在煙台的無畏艦才剛剛開始建造,建成至少要到明年下半年了。

  讓張之洞做好借款準備後,楊潮又馬不停蹄的趕到了上海,讓謝冠輝將上海有頭有臉的錢莊老板都召集起來,楊潮這次打算讓他們吞下清政府的借款,每次都讓洋人吃掉利潤,這可不劃算。

  這些錢莊中,那些聽了楊潮的話的,最後都有所收入,從匯豐哪裡賺到的錢雖然沒有楊潮那麽多,但是加起來也超過了一億,畢竟他們也向匯豐出售了超過五百萬兩黃金,每兩就算八十兩銀子吃進,最後賣出去一百兩,也賺了二十兩銀子,五百萬正好一億兩。

  這些人一聽楊潮打算讓他們聯合承辦清廷借款,而且數額高達五億兩的時候,也是十分的興奮,他們不是不知道匯豐那些銀行每每承辦清廷借款,吃的盆滿缽滿,他們也只能跟在匯豐身後撿食一點殘羹剩飯。

  以匯豐他們跟清政府慣常使用的規矩,一般情況下他們承銷的時候,直接就扣除一成利息,只需要交付九成白銀而已,類似中國高利貸所謂的九出十三歸。

  當然匯豐是不會要那些利息的,他們接過貸款之後,吃掉這一層利潤後,轉手就通過這些錢莊賣出去,成本都讓大大小小的散戶承擔了。

  這次這一層利潤,楊潮可不會給匯豐,而是交給中國錢莊業,由他們跟楊子銀行分享,楊潮表示,楊子銀行作為總承銷商,不會那麽黑, 大家共同組建一個承銷團隊,楊子銀行負責其中一億兩的承銷,其他四億兩交給各大錢莊分配。問問吃進四千萬利潤,讓這些錢莊業老板不由不動心。紛紛表示一定堅定支持楊子銀行,為國家籌集戰爭經費。

  從生產到經濟,楊潮的一系列動作,讓所有人都感到中國人正在進行戰爭準備。

  俄國人立刻就來問詢,要清政府解釋楊潮的行為。

  清廷回復,這都是為東北局勢進行的準備,並不僅僅針對俄國,只是應付東北可能發生的危機。

  但是傻子都知道是針對俄國的,楊潮都跟伊藤博文共同宣布,中日兩國將在東北共進退了,不針對俄國針對誰?

  國際形勢又一次被牽動了,所有的軍事評論家大跌眼鏡,他們怎麽都想不到,明明不久前還是俄國和中國都在向日本發出警告,好似兩國要聯合起來收拾日本,逼日本結束在東北的挑釁行為。

  可是轉眼間,就變成了中國人和日本人聯合起來抵製俄國了,原因僅僅是因為俄國人派出了他們那只有象征意義的艦隊到了旅順,而他們去旅順的目的,不過是為了給日本人施加壓力。

  無論哪個軍事家都認為,中國應該跟俄國聯合起來,把日本人驅逐出去,可誰想中國人轉眼間就跟日本勾搭起來了,這讓一大幫子軍事家仿佛被打了嘴巴子一樣難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