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國崛起1900》第169節 隻是想打1仗
  和楊潮一起排擠了康梁集團之後,張之洞這兩年大權在握,各項政策不斷出台,比如一部仿日本的憲法,比如一直十分尊重議會程序,無論做做樣子也好,還是真心實意也罷,張之洞可不會突然跳出來用載灃的名義發布政令,所有的大政方針,都是在議會討論通過,然後拿給載灃簽字的。…

  在張之洞的操作下,中國制度越來越有英國式的君主立憲感覺了,起碼在形式上沒有什麽差別,而載灃也完全被張之洞架空了,現在就是一個簽字機器而已。

  楊潮認為,張之洞這麽搞個十年八年的,憲政體制也就成了習慣,慢慢完善各項制度,中國在政治領域,也就平穩轉身了。

  所以這時候張之洞如果死了那就太可惜了。

  楊潮去東北之前,故意坐船到了天津,並且邀請張之洞到天津會面。

  明明應該是楊潮去面見張之洞的,可是楊潮卻邀請張之洞在天津會談,張之洞也放下架子到了天津,上了楊潮的坐船,一艘新建造的柴油發動機一千噸遊輪。

  “張相這氣色可不太好啊,要注意身體!”

  欣賞著楊潮的遊輪,張之洞土鱉一樣看的眼花繚亂,他覺得這是西人的玩意,洋人才玩遊艇呢,大清的貴胄們,玩的都是戲子、相公。

  “哈哈哈哈,你少給老夫惹點事,老夫才能多活幾年啊。”

  張之洞笑哈哈的說道。

  “張相請用茶!”

  遊艇陽台上,楊潮沏好了茶水,讓張之洞品嘗。

  張之洞端起茶杯,微微閉眼,先聞茶香,在品茶味。

  張之洞不知道的是。此時就在他背後,一根常常的金屬觸手悄然伸出了海面,沿著船殼爬了上來,最後一根細細的探針慢慢靠近了張之洞。

  “啊!”

  張之洞正在用心品茶,突然大叫了一聲。

  楊潮驚呼道:“張相怎麽了?”

  張之洞奇怪的摸了摸脖子,他剛剛感覺到有點痛。可是很快就消失了,接著回頭也沒有看到任何東西。

  “可能是蟲子吧?”

  張之洞自顧自解釋著。

  楊潮笑道:“那就好。”

  張之洞不知道的是,剛才那根探針,已經從他脖子上取到了足夠的樣本,一些皮膚、肌肉和血液的樣本,並且還掃描了他的全身,一份健康檢查表已經做出來了。

  又跟張之洞閑聊了一番,交換了一番對東北態勢的意見後,楊潮就送走了張之洞。這次邀請張之洞會面,名義上打著邀請他來看自己的新遊艇,張之洞則認為是來談東北問題的,實際上楊潮純粹是想給張之洞體檢一下的。

  情況很不樂觀。

  體檢報告顯示,張之洞的身體不行了,身體器官正在衰敗,正常的話,他最多還能活三年。可是如果遇到變故,隨時都可能死亡。

  這讓楊潮感到棘手。人都有死的時候,但問題是很多人死的真不是時候。

  當初李鴻章就是這樣,現在張之洞也在這個節骨眼上要死了,其實原本的歷史上,如果張之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不死,楊潮感覺中國的情況要好很多。甚至有張之洞在,辛亥革命都不會發生,後面的混戰更不會發生。

  可是歷史沒有給中國這樣的機會,中國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運氣簡直是太背了。不像日本人,在攻打美國之前,好像天都在幫他們。

  “三年!”

  楊潮暗自算了起來,今年是1909年,三年後是1912年,抗不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啊。

  如何應對張之洞死後的局勢,楊潮感覺自己該早作打算了。

  飛船作為星際探索船,醫療功能自然是有的,而且對人類的身體結構,生理活動也早就建立了完整的數據模型,但是生命體永遠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結構,一般的疾病,哪怕是癌細胞擴散了,飛船都有能力消除,但是飛船無法阻止人體的衰敗。

  楊潮的遊艇再次啟程,很快就到了營口,營口作為最早的通商口岸,跟天津、煙台一起,以北方三港並稱,這裡同時也是東北第一大港口,而在這裡經營的,過去以英法兩國為首,現在則換成了日本人,其他國家都被從東北排擠了出去。

  當然日本人用的方法並不是非法的,但是很簡單粗暴,就是兩個字‘傾銷’,東北作為一個人口還不算多的未開發土地,這裡的農產品十分豐富,但是工業品十分貧乏,是最好的工業市場,但需求最大的還是紡織品等日用品,這是日本人的強項。

  英國紡織品都被排擠了出去,美國昂貴的紡織品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沒有任何能力跟玩命壓榨女工的日本企業競爭,更何況日本近在咫尺,而英國產品送到中國需要三個月,美國也得一個月,這個時代運費還是很貴的,無形中又比日本商品物價高。

  日本人不但路程更近,日本人還常年堅持給航運業補貼,無形中又補貼了紡織品出口,在這樣的傾銷下,英美紡織品根本就沒有能力競爭,只能無奈的退出了東北市場,但是心裡對日本的不滿情緒卻在加重。

  獨霸朝鮮市場,強佔東北市場,這才讓日本人這兩年在經濟危機中慢慢緩過來,當然去年楊潮跟匯豐引起的經濟危機,還是再一次衝擊了日本,但是年底後,英國市場慢慢穩定,日本經濟今年也開始恢復,經濟實力損失沒有英國那麽大。

  當楊潮到營口的時候,英國人和日本人都早就等著了。

  “伊藤侯爵恭候多時了。”

  跟英國領事和日本領事交換了一番意見之後,日本人最後留下來,悄悄告訴楊潮,伊藤博文來了。

  “哎呀,伊藤公爵到了,怎麽不早說。在哪裡。本官要拜見伊藤公!”

  楊潮立刻就站了起來,表現的對伊藤這個老鬼子十分尊敬的架勢。

  日本人很滿意,立刻告訴楊潮,伊藤侯爵就等在外面的茶館。

  衙門是營口海關監督衙署。

  “那就帶本官去見伊藤君吧,當年與伊藤君一別,不經意七八年過去了。”

  楊潮感慨間。一副急迫的表情,給日本人的感覺就是,楊潮有十分強烈的跟日本人接觸的意願,這是日本領事最想看到的,他們此時也需要中國。準確的說,日本和俄國人都在爭取中國,而現在決定中國在東北態度的人,就是這個楊潮。

  但是領事沒有帶楊潮去見伊藤博文,而是說:“伊藤侯爵倒是很想參觀一下楊大人的遊艇。不知道楊大人肯不肯賞臉。”

  楊潮笑道:“那自然好,本官很樂意做這個東道。”

  很快楊潮跟伊藤博文就在遊艇上見面了。

  “楊君的遊艇果然大氣磅礴。”

  伊藤博文對楊潮的遊艇十分稱讚。

  一千噸的大船,用來做遠洋貨輪或許只是小船,但是用來做私人遊艇卻絕對夠大氣了。

  “伊藤侯爵誇讚了。不過是支持國貨罷了。”

  楊潮歎道。這艘船是國貨,確實是國貨。是福建商會建造的。

  龔照清看到美國人和德國人都大肆投資興建造船廠,不知道怎麽也有了興趣,跟楊潮說了一下後,楊潮自然大力支持。

  龔照清於是從福州輪船招商局挖了大量技術人員。采購了不少設備,開辦了一個能生產千艘火輪船的小船廠。

  楊潮對此是大力支持。甚至不惜讓迪塞爾手下的技術人員,跟龔照清的船廠聯合研究柴油機貨船,要知道跟德國人和美國人合作,肯定更為有利,因為人家技術力量更強。

  只不過也有不和諧的事情,龔照清的手段太狠了。把福州船政局大量的技術人員挖走後,船政局非常憤怒,船政監督不惜彈劾楊潮,要求山東巡撫衙門出面限制龔照清的行為。

  楊潮才懶得管呢,相反跟福州船政局打了一場大大的官司。

  福州船政局最後輸了。他們沒法不輸,左宗棠興建,沈葆楨大力發展的福州船政局,還是有一些成績的,當年可是遠東第一大造船廠,可是沈葆楨死後,後繼者又把這裡玩壞了,1866~1907年,船局共造成各種船舶40艘,甲午戰爭之後,更是隻造了7艘船,但是每年卻要吞下大量的經費,直到民國時期,每年還要劃撥二十多萬兩銀子。

  作為一個企業,興辦了半個世紀,竟然還不斷的管朝廷要錢,這怎麽都說不過去。

  所以張之洞選擇支持楊潮,只是勸告楊潮不要做的太絕了,總不能真的讓船政局倒了。

  “伊藤君請!”

  楊潮又拿出了英國紅茶,他最近是越來越覺得英國茶好喝了,尤其是在搜刮了英國人幾億兩白銀之後。

  伊藤伯爵跟楊潮在甲板上喝著茶,談笑風生,回顧了一下上次見面的清醒,感慨一下時光荏苒,一別就是七年。

  “當然,俄國人在東北的任何擴張行為,都是我國堅決反對的。”

  兩人好像不經意間就談到了俄國人最近的動作,楊潮態度十分明確。

  伊藤博文笑道:“不惜一戰?”

  楊潮果斷道:“不惜一戰!”

  伊藤博文笑道:“這麽說,我們兩國利益一致,態度也一致!”

  楊潮笑道:“那可未必,貴國在大連駐兵已經超過了五萬,這也是我國堅決反對的。”

  伊藤博文擺擺手:“那不過是防備俄國人的,相信楊大人非常清楚,一旦解除了俄國人的威脅,我國自然不會在東北駐兵,我國充分尊重中國主權,無意侵犯中國的利益。”

  楊潮笑道:“如果俄國人從旅順撤兵,日本也會從大連撤兵嗎?”

  伊藤博文道:“那是自然。”

  伊藤博文的態度表明,日本現在的胃口僅僅局限於朝鮮,他們跟俄國人不一樣,他們無意於東北的國土,朝鮮跟東北的邊境,就是日本的利益邊際。

  “那就祝賀我們達成共識,我希望貴我兩國聯合向外發布公告,威逼俄國人撤兵!”

  楊潮伸出手來跟伊藤博文握在了一起。

  伊藤博文笑道:“如您所願!”

  楊潮跟伊藤博文很快一起在營口發布公告,召開記者會,在會上就東北問題,發表了雙方共同的意見,向俄國提出了兩個要求:

  第一要求俄國人立刻撤走非法進駐旅順的艦隊。 這個要求顯然是清政府一貫的要求。

  第二要求俄國人遵守日俄戰爭以來的一些列條約,從旅順撤走多余的軍隊。這個要求則肯定是日本人的意思。

  當有記者問如果俄國人不答應怎麽辦,楊潮和伊藤博文聯合表示,兩國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維護各自在東北和朝鮮的權益,不排除使用軍事手段。

  瞬間輿論嘩然,全世界都想不到,東北局勢會出現這麽複雜,這麽劇烈的轉折,一開始是日本挑釁在前,貿然向大連駐扎軍隊,說起來日本人肯定是有錯的。

  但是接著俄國人針對日本的行動,借機恢復了在旅順的艦隊,卻引起了清政府極大的不滿,俄國人沒有認真考慮中國人的態度,最後竟然讓日本人拉攏到了中國。

  “又是一次外交失敗!”

  全世界這麽評價俄國人。

  “僅僅是外交失敗嗎?”

  楊潮看著幾個洋人報紙上的評論不由笑起來。

  所有人都沒有看出來,局勢之所以如此發展,只不過是因為楊潮想打一仗而已。

  打一仗鍛煉一下軍隊,打一仗提高國際地位,打一仗給工業提供市場,僅此而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