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國崛起1900》第217節 討袁戰爭
  炮哥自從到了日本之後,這次日本人對他奉若上賓,炮哥又得到了大筆的經費。▲∴

  有了錢,心思也活絡起來,就開始考慮日本人建議的再次革命的事情了。

  作為偉大的革命家,反清成功了,還可以反袁嗎,只要一日不掌握大權,那就要一日革下去。美國獨立還花了八年時間呢,他炮哥有意效仿華盛頓,也敢打八年戰爭。

  宋教仁的被殺,給了炮哥機會,積極鼓動手下發動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

  但是連手下大將黃興和陳其美都表示兵力不足,主張用法律來解決問題。

  但是炮哥很有前瞻性的認定,袁世凱絕對不會接受法律解決的,奉勸同志們對袁世凱不要不要抱有幻想。

  炮哥那邊活動,什麽消息都瞞不住袁世凱。

  袁世凱立刻向英法美德四國借款2500萬英鎊,打算武力解決南方炮哥勢力,四國得到這麽一大筆蛋糕,非常支持袁世凱。

  炮哥則強烈反對袁世凱借款,還親自給這些國家銀行團寫信,表示中國人民不接受,不承認這種貸款。

  同時指使江西都督李烈鈞、廣東都督胡漢民、安徽都督柏文蔚通電反對借款,袁世凱則以這三省都督不顧大局為名,將三省都督免職,同時命令北洋軍沿鐵路南下。

  7月,駐上海海軍部隊被炮哥拉攏到,炮哥立刻就秘密到了上海,江西都督李烈鈞秘密前往上海,見到炮哥,一番商談之後,李烈鈞趕回江西,招集舊部。在江西湖口誓師,宣布江西du立,組織討袁軍,自任總司令,發表討袁通電。

  黃興在南京逼江蘇都督程德全宣布江蘇du立,武裝討袁。隨後。安徽、湖南、廣東、福建、重慶等省區先後宣布du立,加入討袁行列。

  討袁戰爭正式開始。

  事情發展就是這個樣子,誰對誰錯?沒有對錯!政治鬥爭,權力之爭,哪裡有什麽對錯,個人立場不同,看法不同。起碼楊潮認為一切帶來混亂的都是反動派。

  而一下子將六七個省份都帶進戰爭,這是反動派中的戰鬥機啊。

  不過跟歷史上不一樣的是,上海這次沒有參與進來。上海在謝冠輝的管理下鐵板一塊,炮哥倒是遊說了半天謝冠輝,但是謝冠輝就是不宣布上海du立。

  炮哥如此鍾情上海,就是因為上海的國際地位夠高,更是因為上海靠海,他隨時都可以跑,很符合他保留有用之身的習慣。

  但既然上海這個自由市的市長不識相,那就不要怪炮哥不客氣了。炮黨三巨頭之一的陳其美立刻開始串聯,在上海活動起來。召集青幫兄弟,組建革命軍。

  陳其美不知道的是,他剛剛回到上海,就已經被上海當局盯住了,他到現在還背著一條人命呢,是上海警察局通緝的殺人犯。

  結果陳其美這邊跟一些上海大亨聯系。那邊上海青幫就把他給賣了,謝冠輝積極應對,他可是最擔心上海卷入戰爭的,上次革命,讓上海的市面蕭條了幾個月。實在是傷不起啊,於是他立刻就秘密調動“巡捕”,在租界一個大煙館將抱著窯姐抽煙泡的陳其美等人抓捕。

  炮哥手下第一大將,革命第一功臣陳其美出師不利,反被抓捕。炮哥沒想到謝冠輝膽敢進租界抓人,當年他們革命的時候都不敢進租界,他頓時就感覺上海不安全了,坐著海軍軍艦就跑到了廣州。

  楊潮立刻告訴袁克定,事情已經辦妥了,上海該抓的人都抓了,就在上海公審吧。

  袁世凱沒有必要駁楊潮的面子,就答應在上海審理陳其美等人。

  袁世凱自己則催促北洋軍快速南下,不久便與贛軍交火,北洋軍迅速佔領了九江,接著袁世凱不斷向九江集結軍隊,幾天后,北洋軍開始進攻湖口,江西軍將領和士兵嘩變,湖口失陷,李烈鈞率余部從水路退守吳城。

  湖南都督府軍事廳廳長程潛積極聯絡譚延闓和四川方面,希望三路出兵會攻武漢,配合贛軍作戰。遲遲得不到支援的贛軍在實力強勁的敵人的進攻下,幾乎完全喪失了反攻的能力。

  北洋軍兵鋒直指南昌,江西軍隊屢戰屢敗,不戰而退,北洋軍一路進展順利,不久便攻佔了吳城,李烈鈞率余部退往南昌。留守南昌的江西都督歐陽武一聽說吳城失守,立刻開溜,留在南昌的憲兵司令廖伯琅緊閉城門,拒絕李烈鈞入城,李烈鈞派兵攀城而上,打開城門,廖伯琅倉皇逃走。

  北洋軍攻打南昌,贛軍不敵,一再敗退,北洋軍不久攻入城內,李烈鈞退往湖南,最後看到大勢已去,遣散余部,亡命海外。江西殘余軍隊向北洋軍投降。

  江蘇程德全本來就不讚成武裝討袁,逼迫他的黃興從心裡也不讚成武力討袁,到南京來只是屈從於炮哥的意見。程德全更是借機脫身之後,就跑到了上海,並通電表明江蘇討袁與他無關。

  內部意見都不統一,北洋軍跟江蘇大軍在徐州一帶會戰,將其擊敗,黃興見狀逃到上海,炮哥手下其他軍政首腦也跟著跑了。這些人一跑,江蘇立即宣布取消獨立,並電邀請程德全回來。江蘇軍隊紛紛投靠北洋軍,炮哥勢力在江蘇消失殆盡。

  跟江西和江蘇一樣,猶豫是被炮哥倉促發動起來,事前沒有得到各省督軍的同意,各省內部矛盾重重,軍政指令難以協調統一,在北洋軍的攻擊下,相繼失敗。安徽柏文蔚戰敗潛逃,廣東都督陳炯明部下大多早與袁世凱有勾結,袁世凱又收買廣西都督陸榮廷和陳炯明部下龍濟光,二人裡應外合攻擊都督府,陳炯明倉皇出走;湖南都督譚延闓一開始無心討袁,救援江西的部隊故意行動緩慢,抵達湘贛邊界時,江西討袁作戰失敗,,譚延闓宣布取消獨立;四川方面重慶宣布獨立,遭到四川的進攻,最終戰敗;福建方面的討袁軍也在敵軍的進攻或脅迫下,先後歸於失敗。

  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南方各省的討袁軍隊全被袁世凱打垮,袁世凱將炮哥、黃興等人打為亂黨通緝,但這些人都逃到了日本,鞭長莫及。

  討袁只是一個鬧劇,一個笑話罷了。

  但說到底大頭哥暗殺不對在先,這才給了炮哥一個牽強的理由。

  只是這種方式他們gm黨內部態度都不是完全一致,倒是袁世凱得到了全世界的支持,沒有人喜歡中國永無休止的動亂下去,這樣太影響各國利益了,當然一個國家除外,日本!

  炮哥再次失敗後跑到了日本,日本這次甚至加大了對炮哥的會支援力度,積極鼓勵炮哥再接再厲,將革命繼續進行下去。

  有了日元資助的炮哥,這次聰明了,想起了黃興法律討袁的主張,在報紙上大肆疾呼,要求懲處暗殺宋教仁的凶手。

  而袁世凱則要求先行審理暗殺革命功臣的陳其美,雙方都拿起法律武器,展開對自己有利的輿論戰。

  “所有不合法的方式,都不應該出現。陶成章不該被暗殺,宋教仁也不該被暗殺,以法律解決是最合適的途徑。既然我們已經建立了國會,大家有了和平表達解決問題的途徑,為什麽還要在拿刀子說話呢?”

  楊潮對來采訪的煙台日報記者說道。

  一個永遠學不會妥協和退讓,學不會靠協商和討論解決問題的民族,還不如讓一個皇帝來粗暴的統治他們!

  記者道:“您是支持法律審判武士英了?”

  “當然,上海法院一直在進行調查取證,可是偏偏有人不相信法律,非要拿起刀子來武力解決,我想不明白這是為什麽?”

  親自刺殺宋教仁的是武士英,指揮者是應桂馨,宋教仁被刺殺後,兩人很快就在租界落網,並且供出了袁世凱的內務部秘書洪述祖,洪述祖是趙秉鈞推薦才得以被袁世凱重用的,以這些原因,炮哥那群人認定是袁世凱指使手下刺殺了宋教仁。但是這些證據顯然無法證明是袁世凱親自下的令。

  袁世凱反而一口咬定是炮哥手下黃興殺了宋教仁,因為宋教仁組建gm黨後,成為理事長,而黃興一直都在活動跟宋教仁爭這個理事長。負責直接刺殺的武士英和幕後主使應桂馨二人,也都是有青幫背景,應桂馨是青幫頭子,武士英是參加過革命軍的青幫兵痞。

  雙方各自爭執不下,都在報紙上宣揚各自的理由,所以這次戰爭中,炮哥並沒有鼓動起所有的同盟會勢力,湖南的譚延闓、江蘇的程德全都不是很積極,最終讓炮哥的討袁戰爭一敗塗地。

  但是如果符合邏輯的推理,gm黨現在是國會第一大黨,如果選舉的話,很有可能宋教仁將是下一任總統。所以袁世凱刺殺宋教仁的動機最大,但是法律是講證據的,伍廷芳這個法律專家主持的上海法院也不可能給袁世凱定罪,收集證據也只能到趙秉鈞哪裡。

  這讓炮哥很不滿,所以最終決定武力解決。

  記者又問:“如果證據表明,袁大總統參與了此次暗殺活動,您是不是支持審判大總統呢?”

  “當然,法律是至高無上的,我們所有人都必須尊重法律,服從法律,法律之下只有一個個平等的公民,而沒有總統和平民之分!”

  楊潮道十分莊重的說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