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國崛起1900》第218節 上海審判
  審判武士英、應桂馨的過程十分曲折,目前已經到了傳喚洪述祖的階段,洪述祖卻賴在北京不肯來上海。

  楊潮多次致電袁世凱,希望他能將洪述祖抓捕歸案,交由上海自由市審判。

  袁世凱卻以證據不足,不願意抓捕洪述祖,反而要求盡快審理陳其美等人。

  陳其美刺殺陶成章那件事還沒有結案,以前陳其美在日本沒有辦法,這次他跑到上海鬧事,結果被抓住了,這就可樂了。

  袁世凱專門派出司法部總長王寵惠來參與審理陳其美和殺手蔣光頭。

  光頭哥在刺殺了陶成章後,立刻立刻潛逃日本,成了陳其美的心腹。

  但是這件事情脈絡清晰,陶成章也是同盟會元老,陳其美他們的事情很快就被挖出來,是一起同盟會的內鬥事件,當事人也都沒有否認,而是在各自找理由,比如光頭哥和陳其美一口咬定,當時陶成章也想暗殺他們,所以他們才以殺止殺。

  這就是一群青幫氓的邏輯,充滿了江湖味道,還自以為自己的江湖邏輯是合理的。

  但是不合法,王寵惠按照現行法律判處陳其美和光頭哥死刑,兩人8月被槍斃於黃浦江邊。

  楊潮看到報紙上,面露驚恐和迷茫的光頭哥行刑前的照片,也不由感慨起來,一個梟雄就這麽死了。

  以謀殺罪槍決了陳其美和光頭哥後,炮哥在日本上躥下跳大罵不已,發動輿論譴責袁世凱殘害革命功臣,但有個鳥用,打又打不過,罵兩句能幹嘛。

  而且報紙上並沒有同情陳其美,楊潮和袁大頭支持的報紙很快就鼓動了風潮。槍決了炮哥手下骨乾陳其美後,報界是一片讚揚聲,表示此舉是彰顯了法律的尊嚴。

  炮哥也不是吃素的,他鼓動起一股審判洪述祖的浪潮。並且直接就把矛頭打在袁世凱身上,直言是袁世凱指揮洪述祖暗殺了宋教仁。

  這時候大頭哥發現也保護不住洪述祖了,只能將他交到了上海,讓王寵惠、伍廷芳等人組成特別法庭進行審理。

  洪述祖這個人。他父親就是淮軍官吏,在官場上很有能量,光緒年間,介紹洪述祖到劉銘傳手下任中軍參謀,是標準的淮軍出身。跟袁世凱出身相同。

  因法軍劫軍火事件收受法軍2000兩白銀,被判三年監禁,買通獄卒越獄逃至武昌。 逐出湖北又在其父舊交岑春煊手下任漢口清文局坐辦,勾結洋人偽造地契賣給洋人,造成外事交涉。

  湖廣總督張之洞下令緝拿,洪述祖又通過世交時任清警部侍郎趙秉鈞向張之洞求情,結果洪述祖被逐出湖北,後又跑到上海租界。

  亥革命爆發後,得到袁世凱的賞識。在袁世凱得到中華民國大總統後,委任洪述祖為內務部秘書。並授予三等嘉禾勳章,成為袁世凱嫡系,

  很顯然這就是一個人渣,勾結洋人出賣軍火,勾結洋人偽造地契,卻屢次都能平安脫險,這人是個膽大妄為,而且背景很硬的官二代。

  上海法庭公審,在各路記者的見證下,慢慢事件變得越來越清晰起來。

  洪述祖交代。今年3月,他來到上海,找到舊友,青幫成員、江蘇駐滬巡查長應桂馨。允諾應桂馨事成之後。獎現金五十萬元,授二等功勳的許諾,應桂馨又找了青幫兄弟,兵痞出身的武士英做為殺手,在火車站強殺了宋教仁。

  案發不久,凶手應桂馨、武士英先後在租界落網。供出主凶袁世凱、謀劃者趙秉鈞、直接指揮人洪述祖。

  洪述祖當時確實出現在上海,因此有重大的嫌疑,所以法庭有權力傳喚洪述祖問詢。

  被法庭審判之後,洪述祖供認不諱,但是他表示他只是受命行事。

  顯然洪述祖對他被袁世凱抓捕送到上海來很不滿,認為自己被袁世凱拋棄了,他打算給自己脫罪,把袁世凱他們拉出來。

  “你說是袁大總統指使你的?”

  王寵惠陰沉著臉問道,他陰沉著臉不是他不高興,而是他有些緊張了,審判一國總統,在在國外都不常見,而且根本無法問詢,因為元首是有豁免權的,只有卸任之後,才有可能被法庭審判。

  所以只要洪述祖能證明是袁世凱給他的命令,那麽是不能抓捕袁世凱的,洪述祖也就沒有了罪過,這個理由也是王寵惠他們這些法官用來說服洪述祖的理由。

  “我方當事人有證據!”

  洪述祖的律師已經將一疊電報紙呈交到了法官面前。

  王寵惠拿起電報,當著所有旁聽人員,大批上海名流、洋人領事、以及袁世凱秘密派來的一些眼線的面,開始一一念誦這些電報。

  電報的內容讓袁世凱的眼線不由變色,他們沒想到洪述祖這個家夥,竟然保留了來往密電,不是已經讓這家夥銷毀了嗎。

  主要有一份洪述祖致應桂馨的密電:“冬電到趙處,即交兄手,面呈總統,閱後頗喜,說弟頗有本事,既有把握,即望進行。”

  這是洪述祖告訴應桂馨袁世凱知道了應桂馨的計劃,希望盡快施行刺殺計劃。

  二月二十四日洪述祖致電:“來函已面呈總統、總理閱過。以後勿通電國務院,因智(稱趙秉鈞)已將密本交來,統歸兄一人經理。”

  這是要求應桂馨以後發電報不要直接發到國務院去,以免暴露,同時其中牽扯到了趙秉鈞。

  三月十三日洪述祖致電:“毀宋酬勳位, 相度機宜,妥籌辦理。”

  這是洪述祖承諾用勳位酬謝應桂馨刺殺宋教仁。

  三月十四日應桂馨發電:“梁山匪魁四出擾亂(指宋教仁在各大城市演說指責袁世凱),危險實甚,已發緊急命令設法剿捕之。”

  三月廿一日應桂馨密電:“匪魁已滅,我軍無一傷亡。”

  這是匯報已經成功的刺殺了宋教仁。

  洪述祖的辯護律師以這些電報,尤其是以其中一些從國務院中發出來的電報作為證據,證明是袁世凱主使,趙秉鈞同謀,洪述祖負責聯絡,應桂馨、武士英出手刺殺了宋教仁,洪述祖在其中只是一個溝通往來的作用,算不上主謀。

  因為洪述祖提供了新的證據,王寵惠以法庭需要重新取證調查為名,宣布暫時休庭。

  很快全國報紙就報道了這些證據,全國掀起了一股批評袁世凱的聲音。

  袁世凱和趙秉鈞也沒有想到,洪述祖竟然敢保留著這些密電,當即出面否則這些證據,一面跟王寵惠聯系。

  這些證據是不是真的自有法庭取證調查,王寵惠這種人是有理想的,是不會受權貴操控的,而那些電報是不是從國務院發出來的,以這個時代的科技,還是有能力分辨的,因為電報局電報往來,都是有記錄的。

  可就在這個緊要時刻,趙秉鈞突然死了!

  趙秉鈞是怎麽死的,中毒死的,誰下的毒?沒人知道。

  趙秉鈞四千腹瀉頭暈,厥逆撲地,七竅流血,但是死前意識清楚,交代家人,死後把他安葬在皇陵附近:“以葬身陵麓,近先帝為囑”。

  由於趙秉鈞死前,沒有供認袁世凱,這就成了一樁懸案。

  同時給上海的審理工作帶來了困難,因為洪述祖的證據,只能證明他跟應桂馨有直接聯系,只能證明他參與了暗殺宋教仁事件,甚至連趙秉鈞有沒有參與,也只是洪述祖的一面之詞,根本就沒有鐵證。

  跟後面的袁世凱,就更沒有直接聯系了。

  王寵惠以證據不足為由,無法起訴趙秉鈞,就更不用說袁世凱了。

  最後定罪,洪述祖三人以暗殺宋教仁為名,判處謀殺罪名成立,執行槍決。

  由於證據不足,對袁世凱和趙秉鈞免於起訴。

  這就是正確的法律程序,是完全合法的,但是炮哥是不能接受的,或者說有一大幫人,都不能接受,因為很多人都相信袁世凱是有罪的,認為法律是不公的。

  炮哥在報紙上大肆造勢,要求袁世凱下台,要求袁世凱為宋教仁的死負責。

  炮哥的呼聲得到了相當大的支持,因為所有人都認定,肯定是袁世凱密謀殺害宋教仁,眼看審判將他牽扯進來後, 又謀殺趙秉鈞滅口,所以要求袁世凱下台的聲音很大。

  “尊重法律,相信法律!”

  楊潮對此評論道。

  法律就是法律,隻講證據,不講人情,也不考慮民間的感情,不受輿論的挾製。

  不過袁世凱這一手確實玩的狠,但是卻是一招敗筆。

  “袁世凱時代結束了!”

  看到這個結果後,楊潮不由歎道。

  袁世凱的時代結束了,因為通過這兩年觀察,楊潮發現,袁世凱骨子裡還是一個老派的人物,一個純粹的中國式的政治人物。

  趙秉鈞可以為了袁世凱去死,典型的中國式主公和死士關系,相信袁世凱肯定會善待趙秉鈞的家人,但是袁世凱此舉也將眾叛親離,因為作為一個傳統封建勢力的老大,他已經護不住手下人的時候,手下也就不會追隨他了。

  而且這一年多來,袁世凱的各種手段,都跟這個時代格格不入。先是國會政治運作中,身在北京,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袁世凱,竟然輸給了宋教仁這種人物,顯然對代議政治,袁世凱完全沒有經驗。

  當出現危險的時候,他還是用的那老一套,暗殺、謀殺等等。

  袁世凱跟炮哥一樣,為了自己的權力,也是傾向於用刀子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