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國崛起1900》第317節 美國帳戶開張
  德國人口6600多萬人,比法國的3900萬和英國的4500萬人都多得多,但是還比不上這兩國之和,更不用說美國參戰之後對德國人力的壓倒性優勢了。

  為了騰出更多人力,德國一方面在佔領的波蘭白俄羅斯等地征集勞動力,為此他們假惺惺的在這些地區組建了傀儡政府,但是這些國家的工人卻不是那麽好用,工作態度消極,效率極低。

  而在法國工作的華工,工作態度卻十分端正,比法國工人農民都更勤勞,讓法國人可以不斷的將自己的青壯年抽調出來,送上前線。

  德國人經過評估,認為法國人的方式非常好,而且德國人在青島經營了十多年,德資工廠中有大量的華工,不管技術水平如何,工作態度卻都沒的說,加班加點從來沒有怨言,甚至不給加班工資都能讓他們加班。

  清末開始華人勞工之所以大量出國,除了人口太多,勞動力過剩之外,最關鍵的原因就是華人勞工紀律好,服從性好,是列強最歡迎的勞動力,因此才大量招募華工到他們的殖民地工作。

  只是德國人的要求始終沒有得到楊潮的首肯,而現在楊潮答應了他們,而且是無限制的供應勞動力,讓德國人可以將他們的勞動力大量抽調出來,武裝起來,送上前線。

  勞工通過飛艇不斷的湧入德國,當第一批十萬人到達德國之後,美國人坐不住了,第一個找上了中國。

  “美國人真有意思,訂購軍火?這算是政治妥協嗎。”

  收到美國人希望從中國訂購軍火的要求後,楊潮親自接見了來談判的小摩根。

  小摩根向楊潮提出了一份長長的軍火訂單,從防毒面具到火炮機槍,甚至還有一千艘坦克。總價值達到5億美元。

  這可是一筆大訂單,但是美國人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貴國停止向德國供應勞力。”

  楊潮笑著搖搖頭:“生意歸生意,附帶政治條件的生意。可不是好生意。”

  摩根歎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華工不斷的前往德國,這是對美國的威脅。”

  楊潮搖頭:“貴國應該很清楚,我對美國十分友好,絕沒有威脅美國朋友的意思,我甚至一直希望跟美國結成同盟。華工問題不是政治問題,如果非要當成政治問題的話。那也不是針對美國的。”

  摩根道:“當然,本國政府十分清楚。否則就不是訂單,而是抗議照會了。只是英國政府是不可能同意中國取得德國殖民地的。”

  其實美國人又如何能接受,只是他們不願意付出直接衝突的代價罷了,從心裡講,他們也不想讓中國的勢力抵達太平洋中部。

  楊潮歎道:“英國人不允許中國在新西蘭和澳大利亞附近擁有殖民地,可是他們在中國領土上就有殖民地,貴國不覺得英國人太過於貪婪了嗎?”

  摩根順著楊潮點點頭,他突然覺得,這才是楊潮真實的目的。

  “難道貴國購買德國殖民地。只是為了平衡英國殖民地?”

  楊潮帶著驚訝道:“難道國際社會不是怎麽認為的嗎?”

  摩根搖搖頭。

  楊潮歎道:“家都誤解了中國的用意。我們並不是威脅任何人。如果我們沒有受到別人威脅的時候,也絕對不會威脅別人。中國是一個平和友好的國度,除非是捍衛自己的利益,我們不想對任何人造成威脅。”

  摩根半點都不信,在的俄國和日本,中國人平和才怪。

  但是他從楊潮的話中聽到了一些可能性,試探道:“我可以不可以這麽理解。如果大英帝國不在中國周邊威脅中國,中國也不會在太平洋地區威脅大英帝國?”

  楊潮道:“當然!”

  摩根又道:“如果大英帝國不在中國周邊駐兵,是不是中國也不會在薩摩亞等地駐軍?”

  楊潮聳聳肩:“當然!”

  摩根得到了他想要的,他覺得這是解決中英衝突的一個機會,於是很快結束了談判,接著將此事匯報給了美國政府。向美國政府提出了一個調停的方法。

  很快美國政府就向英國政府提出,跟中國進行非軍事談判,勸說英國將薩摩亞那些地方交給中國,但是要求中國保證不再這些地方駐兵,尤其是不能駐扎海軍艦隊。

  英國人老實說是不太願意答應的,他們善於趁著歐洲大陸混戰的時候,拓展他們的海外利益。這些地方都已經被英國吃下了,讓他們吐出來,太難了,所以他們拒絕。

  美國人接著建議英國人英國人放棄在中國的殖民地,換取中國放棄薩摩亞等殖民地。

  可是英國人還是認為用貧瘠的薩摩亞等地,換取經營了八十年的香港,還有威海等地不劃算。

  他們倒是願意讓出威海,讓中國人放棄薩摩亞等地,他們倒是願意接受中國人佔領馬利亞納群島,畢竟那裡距離美國佔領的關島和菲律賓更近,中國人在哪裡存在實力,是對美國人的威脅,對保持美國跟英國同一個戰壕十分有利。

  但美國人也不傻,他們用軍事訂單,換取中國放棄向德國派遣華工失敗會,立刻轉向用訂單換取中國放棄馬利亞納群島,放棄對美國殖民地的威脅,當然這是不可能的,美國人也不認為中國人會同意,但是馬利亞納群島非軍事化,卻是可操作的。

  對於這一點,楊潮沒有拒絕的理由,向美國人保證,不會在馬利亞納群島駐扎軍隊,也不會設置軍事基地,只會派出一些警察維持治安,對美國人保證,中國在馬利亞納群島,只需要經濟利益,不謀求軍事力量。

  此舉讓美國人感受到了安全,他們甚至取得了楊潮的私下保證,那就是一旦他們取得薩摩亞等殖民地,而英國人又不在亞洲駐兵的話,他們也不會在太平洋駐軍。

  美國人認為,中國人不向海外擴張的承諾,還是有一定誠信的,起碼他們不打算向外擴張軍事力量。

  於是美國人下訂單了,第一批就是5億美元。

  但美國人真的只是為了馬利亞納群島才給與中國訂單的嗎?

  楊潮沒有這麽天真,美國人已經到了不依靠中國的軍事工業不行的地步。

  美國已經向歐洲派遣了200萬士兵,英法兩國的軍事工業已經無法向美隊提供充足的裝備了。

  後世總是說美國人大發戰爭財,向歐洲販賣軍火雲雲,其實這是一個錯覺,美國大發戰爭財不假,但是他們不是直接賣軍火,而是賣原料,比如鋼鐵。

  美國鋼鐵公司開戰後接到的第一筆訂單就有1.5億美元,而戰前他們最大的訂單不過是1000萬罷了。

  除了鋼鐵,美國的汽車也打開了歐洲市場,作為唯一擁有大規模生產汽車的國度,在汽車工業上,美國沒有競爭對手,摩根旗下的通用汽車凱迪拉克敞篷車都大量向歐洲出口,生產力更強大的福特也發了戰爭財。

  在這場戰爭中,美國出現了21000個百萬富翁,有數百萬人稱為富人階層,但其中的軍火巨頭真的寥寥,提得起的也就是一個杜邦。

  至於美國人的軍事工業,連他們自己的軍隊都裝備不起來,更不用說向歐洲販賣軍火了,在歐洲戰場上的美國士兵,甚至連鋼盔都是戴著法國的鋼盔,機槍則由法國和英國供應,坦克全都是法國雷諾生產。

  但是出於打擊美國,逼迫美國退出戰爭的目的,德國人優先打擊美軍。

  明明一起守一段陣地,德國人的大炮就是集中朝美軍防守的區域轟擊,從美軍守衛的陣地突破,短短半年時間,美國人就損失了20萬人,讓他們不得不不停的將簡單訓練後的美國大兵推進戰壕,跟德國人拚消耗。

  因此美國人需要更多的軍火來武裝他們的部隊。

  雖然美國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實力,只要時間足夠,他們肯定能生產出海量的軍火,但問題就是時間不夠,還不到一年時間,遠遠不夠美國人將自己的工業轉產生產軍火,而英法盟友的軍事工業也處在飽和狀態,德國人的無限制潛艇戰對商船的威脅又很大,這才讓美國人不得盯上了中國。

  美國人知道,中國人不但有能力生產出足夠的軍火,而且有能力將這些軍火安全的送到戰場上去。

  所以美國人劃撥5億美元的軍費,用來向中國采購軍火,用來購買100萬支中國產春田步槍,1萬挺馬克沁機槍,5千門重炮,1千輛坦克,以及100萬支青霉素。

  但這只是第一批。

  楊潮知道,一旦美國人的帳戶打開了,這才是一個超級大市場,一個比整個歐洲都得大的大市場。

  只是如此一來,中國的軍事工業就有些吃不下了。

  “哎,日本人的運氣,總是這麽好啊。”

  楊潮心裡歎道,感慨日本人總是能遇到發戰爭財的機會,二戰後立刻就是朝鮮戰爭,接著是越南戰爭,現在則是美國歐戰的訂單。

  楊潮當然不會放過美國這個大客戶,產量不足的情況下,他只能讓日本人分一杯羹了。

  本書來自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