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國崛起1900》第294節 鼓勵上市
  “我捐一千萬。  w?ww.我的工廠已經找到了賣主,我會賣了工廠,等工廠賣了,我就會回去參軍,為我的祖國盡一份力量。我的父親已經戰死,我的兩個哥哥,也已經走上了戰場,我沒有任何理由獨自苟活,這是恥辱!”

  年輕人確實有慷慨激昂的理由。

  楊潮也不由看向了這個少年,這是一家大型齒輪工廠的繼承人,他們父子四人都是最好的技術工人,抵押了在德國的祖傳產業,然後一起到青島來創業,用貸款開辦了一家齒輪廠,生意還算不錯,甚至是飛艇公司的供貨商,證明質量還是很過硬的。

  戰爭中他們也了不小的財,但是這個家族的愛國情緒顯然太熱烈了,他四十歲的父親先走,把工廠留給三個兒子,最小的兒子也就是現在這個家夥,才十六歲,在兩個哥哥也相繼回國,將工廠交給他的時候,他竟然要把工廠給賣了,然後也回國參戰。

  瓦德爾這時候站起來,從楊潮旁邊走過,走向那個孩子,跟那孩子握手,然後將他請上拍賣台,邀請他做演講。

  少年情緒激動的表了一番演講,無非就是願意為祖國犧牲一切,同時他也不要楊潮那件漂亮的鑽石項鏈,他最後又捐出來,讓另一個德國富豪五十萬兩買走了。

  不過德國人變賣資產的情況,讓楊潮開始留心了,因為這已經不是第一起了,已經有數家德資企業變賣了資產。

  此時的東北冰天雪地。

  中國國防軍肅清了從海蘭泡到海森崴一帶所有的日軍後,停止了軍事行動進行休整。

  俄國人則將赤塔一帶的日本人全都趕走了事,然後他們轉頭向西,攻佔了托木斯克等烏拉爾幾個被布什維克赤衛隊控制的城市,現在赤衛隊依然是一群烏合之眾,全都是想要漲工資的工人,想要分地的農民,不想打仗的逃兵,跟被科爾尼洛夫強硬手段統合起來。武裝著中國武器的精銳之師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俄軍只是在赤塔留下了幾萬人防禦,前鋒已經推進到了鄂木斯克,正向秋明挺進,他們打算今年深冬大雪之前。將烏拉爾以東地區的赤衛隊全部肅清,明年就進入歐洲作戰。

  協約國對斯托雷平政府評定國內叛亂的信心很足,因為現在的弗拉基米爾政府風雨飄搖,黑海的鄧尼金,伏爾加河的哥薩克領克拉斯諾夫。波羅的海沿岸的尤登尼奇,分別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朝俄國進攻,他們認定幾個月之內就能打敗弗拉基米爾的赤衛隊。

  至於結束了索姆河戰役之後,正虎視眈眈的德軍,協約國則沒人歡迎他們,他們更希望德國調集兵力進攻俄國之前,他們能將俄國反叛勢力消滅,將德軍引入俄國腹地倒也是一件不錯的主意。

  但一切都得等明年了,因為12月初的一場大雪,讓西伯利亞方向的攻擊戛然而止。俄軍主力退守鄂木斯克貓冬。

  相比北方的冰天雪地,山東,準確的說是青島的溫度則持續升高,當然不是氣溫,而是德國人的愛國熱情。

  在那個叫做倫茨的德國少年賣工廠支持國家之後,德國人掀起了一輪變賣資產的熱潮,德國人大量賣出自己手裡的資產,用來購買德國在青島私下放的債券,德國人又用籌集來的錢采購物資,尤其是糧食和青霉素。

  德國的糧食減產確實很嚴重。如果沒有外援,這個冬天因為饑餓而死的人,怕得有數十萬人。

  為了讓德國人吃飽,至少是餓不死。每個月都得運輸1百萬噸糧食,這很不容易。

  楊潮的大型飛艇,載重量在噸以上的飛艇,總數只有2千多艘,而一艘飛艇往返德國一趟基本上就是半個月時間,一艘飛艇一個月也就運輸多噸物資而已。要運輸萬噸物資,至少得艘大型飛艇。

  楊潮當然不可能將1千多艘大型飛艇都投入到對德運輸中,他隻調動了1千艘大飛艇,這些飛艇以平均噸的載重,低空飛行,也不能飛高了,飛高了裝不了那麽多東西,幾乎是飽和負重飛向歐洲。

  而且不能去德國,直接在德國佔領的華沙火車站卸貨,這樣縮短了距離,讓一艘飛艇一個月可以多飛半趟增加百分之三十的運力,就這樣只要天空不下雪,楊潮就全力運輸,勉強保證德國人的糧食供應。

  來自中國的大米、麵粉、玉米讓德國人的這個冬天不再是蕪菁之冬,他們吃著中國麥粉烤出來的麵包、米飯和窩窩頭,就著大頭菜,這應該是大頭菜之冬。

  如此大規模的向德國出口糧食,讓英國人提出了強烈的抗議,但是楊潮表明這不是軍事物資,這只是為了讓德國人不餓死,是人道主義救援,英國人的抗議十分無理,而且很不人道,甚至動報紙討伐了一輪英國人。

  德國人推波助瀾,把英國封鎖的惡劣事跡拉到國際社會上,大量的德國營養不良的孩子,因饑餓而早夭的孩童照片到報紙上,還是得到了許多的同情的。

  就連一直在鼓動對德宣戰論調的美國財團們,也被這一股輿論逆流搞的有些被動。

  同時更是激了一輪青島人賣工廠籌資的熱潮,當然賣工廠的主要還是那些沒有背景,單打獨鬥的家族企業,克虜伯這樣的巨頭是不可能賣掉賺錢的工廠的,他們的道德觀跟普通人不一樣,這些商人已經進化到了販賣死亡的階段,只要能盈利,他們才不管其他呢,戰爭之後克虜伯甚至還向侵犯了他們手榴彈保險裝置專利的英火商維克斯提出了訴訟,最後得到了一座工廠的賠償。

  但是德國普通工廠主的賣廠熱情,越讓楊潮擔心了,雖然華人資本家也參與了其中相當一部分工廠的收購,但是還有三分之一以上,是被煙台那批同樣了戰爭財的美國資本家收購了。

  美國人可不容易離開中國,楊潮感到很棘手,要是讓這些美國人收購太多德國工廠,對中國的工業控制就太厲害了。

  跟德國人打了這麽多年交道,楊潮還是很清楚工業力量控制在外人手裡的危害的。德國人動不動就不配合,消極怠工,ba工等等,控制在美國人手裡的話。誰敢保證,將來中國跟美國生衝突,美資工廠會不會鬧事?

  當然美國人鬧事的可能性小一些,但是誰也不敢保證不是。

  所以楊潮認定這是一個威脅,已經到了這個份上。楊潮可不想再受製於人了。

  所以他找到了現在德國人社會的實際領袖瓦德爾。

  “把工廠賣給美國人,然後讓美國人製造武器賣給英國,我認為這不太合適吧。”

  楊潮告訴瓦德爾。

  瓦德爾譏諷道:“賣給中國人,中國人不一樣製造武器賣給俄國人。”

  楊潮笑道:“可是俄國人現在的樣子,怕是對德國沒有威脅了吧。”

  瓦德爾歎道:“那麽您的建議呢?”

  他也不想看到那些運行良好的德國工廠一個個賣給美國人,但是有什麽辦法呢,形勢比人強,不賣這些資產難道等著國內的人一個個餓死?

  楊潮笑道:“上市!在上海上市。這樣不需要把工廠整個賣掉,我鼓勵德國工廠主至少保留百分之十的股份。這樣他們依然可以繼續經營管理工廠,甚至百分之十就可能讓他們成為最大股東。繼續擁有控制權了。”

  瓦德爾點點頭,這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不把工廠所有權一下子賣掉,而是分拆成股份賣掉一部分,一旦德國將青島的工業全都出售的話,將來還怎麽對青島這個地方有話語權,雖然德國政府依然做著將來收回青島的打算,但是瓦德爾越來越不看好這個前景了,這次歐戰之後,怕是中國人就徹底站起來了。弄不好以後歐洲人得驚歎中國威脅了。

  瓦德爾看在眼裡,這幾年中國的工業展太快了,不單是山東這裡的輕重工業,就是上海哪裡的工業。也在戰爭期間翻倍的增長。在瓦德爾看來,山東已經完全是一個工業社會了,上海哪裡也基本完成了工業化。

  面對這樣一個國家,德國人還想回來?

  所以日後德國如果想繼續對中國保持影響力,怕是只能靠這些在青島經營企業的德國僑民了,以後只能跟美國人一樣。通過經濟力量來影響這個國家了。

  “上市的話,如何保證價格?我可不想看到德國資產被賤賣!”

  楊潮笑道:“放心,在中國,我的信用就是黃金,你完全可以信任。跟我做生意的人也沒有後悔的,上海銀行團自然會保證股票的價格,會將股價維護在一個合理的程度。”

  瓦德爾點點頭,楊潮的商業信用卓著,在美德經濟界還是有一定的名譽的。

  “如何保證能盡快出手?”

  保證售價是一個問題,盡早出手也很必要,美國人之所以能大量購買德國工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美國人了戰爭財,他們很容易從紐約的金融市場上籌集到資金,然後將德國工廠整個吞下去,讓德國人立刻拿到一大筆現錢。

  “楊子銀行牽頭,將在上海組成一個承銷團,通過中國的金融網絡,向所有中國資本家售山東德資企業股票。”

  “而且我保證上海銀行團將從承銷的股份中留出%到%股權自己持有,這些股權德國企業將會有原價回購權。”

  這倒是一個十分優渥的條件,這些工廠一旦變賣,很顯然他們會被中國人掌握,接著就會加入中國人的工業管理,開始大肆生產軍火大戰爭財,股價也會一個勁的往上漲,如果戰後漲的太厲害,就是讓德國企業回購,他們也沒有足夠的資本,這個原價回購權就等於給他們一個回購企業相當比例的權力。

  瓦德爾絕對想不到,楊潮之所以讓銀行團預留一成以上的股份,其實就是為了製衡德國工廠主,因為這些工廠主基本上隻留一成的話,他們的股份將不會過上海銀行團,無法真正掌握工廠的話語權。

  但現在德國人一時還想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因為他們還不認為自己會輸掉戰爭呢,他們不知道的是當他們戰敗之後,會被法國人折騰的多慘,經濟會有多崩潰,那時候德國人連中國人拿來喂豬的糟糠都吃不飽的時候,你就是讓他們回購企業,他們也掏不出錢。

  就算他們能想明白其中的原因,德國人此時也沒有資格拒絕, 這畢竟是對他們最有利的條件。

  於是在瓦德爾幕後組織下,一個個想要賣工廠的德國工廠主,紛紛跟楊子銀行組織的上海銀行團簽訂上市協議,有這些企業聯合作為他們股票的承銷商,並且一直幫他們將股票賣到二級市場上。

  而且由於鼓勵大家上市,並且保留一部分股權後,更多的工廠主開始變賣股份,很多人其實也想給國家做貢獻,只是不想一下子失去自己的事業,但要是隻買一部分股份,自己繼續經營產業的話,那心理障礙就小多了,這造成上市賣企業的工廠主更多了,就連西門子、迪塞爾這些人都出售了一部分股份,連齊柏林都蠢蠢欲動,不過他沒有上市,而是將一半股份賣給了楊潮,讓楊潮掌握的飛艇公司股票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五。

  大量德資工廠上市,倒是肥了上海的股票證券交易所,這個交易所是去年楊子銀行的銀行券取得了法幣地位後,將上海的銀行業控制的更加緊密,之後開始整頓金融債券市場,聯合上百家銀行,開辦了這家交易所,把其他的交易所,匯豐銀行的股票窗口,基本上都擠得沒有生意了。

  僅僅三個月,根據樣子銀行統計,總共有兩千家德國工廠在上海上市,讓上海股市瞬間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僅次於倫敦、紐約,過了戰爭中大受影響的巴黎和柏林,即便戰後被這兩國越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