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國崛起1900》第293節 讓祖國不挨餓
  德國現在窮的就只剩紙幣了,戰爭一開始,他們就停兌了國內的黃金,而且濫發紙幣,國內都開始通貨膨脹了,如果他們將來能打贏,當然還能恢復金本位,可是要是打輸了呢,至少是別人以為你不會贏呢,還有誰會接受你的紙幣?

  所以戰爭中就是英國人,也只能一船船黃金往美國拉。

  英國佬幾百年攢下了上萬噸黃金,德國人嗎,雖然戰前德國從楊潮手裡得到了兩批總計3000噸黃金,加上他們自己的努力,黃金儲備最後達到了驚人的6000噸,也只有英國人的一半。

  不過戰前因為這批黃金儲備,德國發行了大量的貨幣支持經濟,又有中國大量的工業訂單刺激,讓德國的經濟在戰前的三年間平均達到了10%以上的增長,戰前德國本就強大的工業比歷史還增加了四成。

  戰前德國經濟已經是法國的兩倍,超過英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經濟體,但是大炮一響,6000噸黃金根本就不夠花的,已經運了5000噸給美國人了,從美國換取了礦石和藥品。

  美國人不接受德國馬克,現在中國人也不接受,這如何是好。

  把剩下那1000噸黃金送給中國?

  德國肯,那也得夠啊,糧食這種東西,平時價格低廉,但是當出現短缺的時候,那就是命,多少錢都得出。

  就是按照中國市場平時的價格,一噸糧食也得20兩,以現在的金銀比價,這可相當於30克黃金,1000萬噸糧食,就得300噸黃金,可是現在糧食價格漲了3倍,最關鍵的是運費,用飛艇運輸糧食這種價格低廉的物資,運費就是物資的3倍。1000噸黃金也就換300萬噸糧食了,可是300萬噸夠6000多萬德國人吃嗎?

  一個人平均下來160多公斤,德國人一人一天一公斤,六千多萬人也得六萬噸。夠吃幾天的,能度過這個難熬的冬天嗎,冬天之後呢,夏收之前吃什麽?

  “我們願意借債!”

  瓦德爾表示道。

  “我們可不敢借。”

  楊潮歎道,德國人也太敗家了。去年經過清算,楊潮清償了他們100億馬克的貸款,折合25億兩銀子,但是他們半年就花光了,全都跟美國人換成了青霉素、銅礦、錫礦。

  也不能怪德國,他們也沒想到這場戰爭的烈度如此之大,持續時間如此之長。戰前所有國家都十分樂觀,都認為只是一場短期戰爭,而且都認為自己會獲得勝利。當互相宣戰後,各國的街頭無數年輕人歡呼不已。

  當時法國人的戰爭預算是200億法郎。結果他們最後花了1200億,德國人預算是700億馬克,這是一年的預算,楊潮那100億馬克的償款用了半年,也算節省了,當然這跟他們只需要國外的糧食、銅礦、錫礦等少量物資有關,德國的鋼煤基本能夠自給自足,這就解決了大問題,否則他們恐怕早就崩潰了。

  “您不相信德國?”

  楊潮拒絕借款讓瓦德爾頗為意外,他一直以為楊潮是認為德國能打贏的。畢竟楊潮都提前償清了貸款,如果認為德國會輸,大可以拖到戰後清算,那時候德國貨幣崩潰。沒準還不了多少黃金。

  楊潮笑道:“除非你們能打通到中國的交通線,否則德國沒有足夠的物資支持戰爭的。”

  瓦德爾笑道:“沒有必要浪費兵力打通交通線,只需要三個月,法國就會投降。”

  德國人依然自信,索姆河戰役已經結束,雙方打了個平手。各自損失了幾十萬士兵,德國損失60萬人,英法損失62萬人,雙方加起來損失了100多萬人;凡爾登戰役還沒有分出勝負,德國人已經損耗了40萬人,法國則損耗了60萬人。

  消耗的物資更是一個天文數字,光是青霉素就有200萬隻,將中國的庫存都消耗光了。

  但是德軍依然自信,他們自信的來源就是俄國退出戰爭。

  “小心美國!”

  楊潮提醒道。

  歷史上說美國參戰是因為德國發了一封挑動墨西哥攻打美國的電報,但是傻子都知道,如果美帝挑撥蒙古國攻打中國,中國是不可能向美國宣戰的。

  “美國?美國不會參戰的,我們連無限制潛艇戰都停止了。”

  瓦德爾對美國明顯缺乏警惕,這年頭歐洲國家對美國其實還是有種忌憚的,那個國家的工業實力太雄厚了,整個歐洲加起來才能比得上,而且人力資源比任何一個國家都雄厚,在這樣的基礎上,哪怕美國人自我閹割,陸軍幾乎沒有正規軍也依然被人忌憚。美國威脅論極為盛行。

  所以德國一直在避免招惹美國,1915年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無限制潛艇戰,任何去往英國的貨船全部打沉,當然受損失最大的就是美國,結果美國向德國施加各種壓力,甚至斷絕外交關系,德國人還是讓了一步,停止了用潛艇封鎖英國的計劃,只能眼睜睜看著美國人一船一船的戰爭物資運往英國。

  德國人覺得自己都做出如此大的讓步了,美國人沒有加入戰爭的借口。

  不過德國還是太小看美國人資本家的胃口了。

  別的不說,單說英法欠下美國那近百億美元的債務,一旦他們戰敗,美國金融都得跟著破產,美國人能容忍英法戰敗?

  所以楊潮真的不看好德國,哪怕德國的戰鬥力確實很強,但是他們的外交能力太差了,這不是一場他們能贏得的戰爭。

  “哈哈也許吧。”

  楊潮不願意跟瓦德爾爭辯這個問題。

  “你們還是籌錢去吧,黃金、白銀,我們都接受。當然楊子銀行的銀行券也可以。”

  楊潮笑道。

  瓦德爾無奈的離開。

  楊潮把他送到門口,結果發現門口一大群記者,楊潮早就見怪不怪了,大石房也是一個熱門的信息采集點。

  記者還主要是來自青島的德國報紙記者。

  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是:

  “瓦德爾先生,楊大人,請問你們是不是在談青島征兵問題?”

  “您會不會同意德國政府在青島僑民中征兵?”

  “德國的義務兵役製是不是適用於青島僑民?”

  這是最近的熱門問題,瓦德爾表示自己無可奉告。

  楊潮則十分認真的回答道:“我國政府的態度一直十分明確,那就是不拒絕德國人自願回國參軍,但是青島決不允許德國政府在這裡征兵。”

  楊潮的回答讓不少德國記者松了一口氣,當德國人將征兵年齡提高到四十歲後,現在青島上百萬德國僑民中,適齡兵員超過十萬以上,德國政府也照會過中國政府,表示他們希望將德國僑民武裝起來,但是中國政府拒絕了。

  對楊潮來說,那些兵員中可有不少都是工廠裡的技術骨乾,這些人走了,自己要培養一個替代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絕對不能答應。

  但是對於那些熱血青年,就不用拒絕了,一般來說這些人大多數只是老工程師的家屬,或者是一些來青島做生意的,對青島的工業實力不造成什麽影響,畢竟掌握技術、成為技術骨乾,這是需要花費時間浸淫的。

  可是隨著那些自願參軍的人,被報紙大加讚揚,讚揚他們為國奉獻的精神,德國政府也做相應的宣傳工作,給那些主動參軍的人,又是掛綬帶,又是送鮮花的,讓他們昂首挺胸的坐上飛往德國的飛艇。

  這種情況讓那些在服役年齡,卻懼怕戰爭,懼怕死亡的人心中產生一種愧疚,一種愧對國家的感情,而其中還是有不少富豪的,比如在青島投資的許多資本家,尤其是那些家族企業的傳人,來青島找機會的年輕人,這些人技術過硬,手裡有錢,年輕衝動,愧疚感就更加強烈。

  有錢,愧疚,當然就有一種強烈的捐錢給國家的意願,仿佛恕罪一樣的心態。

  瓦德爾顯然利用了他們這種情緒。

  讓克虜伯、毛瑟這樣的家族帶頭,他們在青島不斷的舉行慈善拍賣,募捐到的黃金、白銀和中國紙幣,統統用來采購糧食。

  瓦德爾給慈善活動起了一個很悲情的名字:讓祖國不饑餓!

  告訴青島德國人說,祖國人民正在挨餓,前線的士兵正在挨餓,祖國母親正在挨餓!

  呼籲所有的德國人,為祖國盡一份應有的力量,讓人民能吃飽,讓士兵能吃飽,讓祖國母親不挨餓。

  這個號召還是很強力的,通過報紙、街頭演講、畫報等等方式在青島德國社會流傳。

  收到鼓勵的,心有愧疚的,一個個德國人慷慨解囊。

  “十萬!”

  “二十萬!”

  “三十萬!”

  一場慈善拍賣會上,正在競拍楊潮提供的一條粉色鑽石項鏈,在做的企業家們紛紛慷慨報價,明顯已經超出了項鏈的價值,可價格依然怎攀升。

  “一千萬!”

  一個聲音震驚所有人,連那個志願主持拍賣的德國畫報封面女郎都長大小嘴。

  一個面色漲紅,穿著西裝,神情十分激動的年輕人站起來,讓人毫不懷疑他都快哭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