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國崛起1900》第292節 蕪菁之冬
( )

 於是法國人第一個找上中國政府,他們主動提出願意給西比利亞俄軍提供財政支持,讓中國向俄國人提供軍事物資,他們十分慷慨的把大筆訂單拋給中國,但是要求中國政府作出保證,一定會支持俄國人恢復國內政權。

 在法國人看來,俄國人那三百萬人無疑能再次將沙皇送上王位,加上其他地區的反抗軍,鎮壓德國支持的布什維克只是小菜一碟,接下來只要他們繼續支持,沙皇的軍隊應該還有戰鬥力,也許沒有以前那麽強大,但是牽製德軍兩百萬兵力是沒有問題的。

 凡爾登和索姆河戰役確實快把法國人的血榨幹了。

 楊潮欣然接受了法國人的訂單,甚至答應了法國人提出的招募華工的要求。

 “但是所有華工必須在我們的管理之下,我們絕對不能接受他們被派上戰場。”

 楊潮強調道。

 他可是知道法國和英國人都沒有遵守協議,將大量的工人直接送上了戰場給他們挖掘戰壕,甚至讓他們參與戰鬥,可是到了戰後卻不肯承認中國人也對戰爭做出了貢獻。

 “這一點我們完全可以保證。”

 法國人表示道。

 其實現在已經有華工在法國工作了,那是在袁世凱當政的時候,法國人從袁世凱手裡得到的權力,或者說他們早就有在中國招募工人的權力,半個世紀前美國人從清政府手裡得到的權力,這個權力讓美國人可以招募化工到美國修鐵路,讓美國可以販賣華工當豬仔到南洋去開礦,到南非去挖金子。

 法國人不過是引用了這個權力,承認了過去的條約的袁世凱政府不敢反對,也無所謂,幾個華工罷了,賤命不值錢。

 於是許多被高工資吸引的貧苦華工就走上了危險的赴歐航道。

 老實說法國人對待華工比英國鬼子可好多了,英國鬼子在中國的殖民地采取了各種欺騙,把當地老百姓忽悠的老老實實。對女王無比忠誠,可是華工到了歐洲才發現,英國人的種族歧視竟然是最嚴重的。

 在中國華人碰到的是經受過殖民部門培訓的英國官員,這些人都知道得尊重、遷就殖民地人民腐朽的文化。比如中國人的納妾制度,但是到了歐洲,管理華工的確實一群英國底層軍官,這些出身工人、農民的底層吊絲反而種族歧視思想嚴重,認為白人至上。其他種族不過比猴子稍微高一個等級,是進化不完全的。

 不過黎元洪政府組建之後,可是拒絕了英法招募華工的要求,斷絕了法國人的勞動力供應。

 現在楊潮終於答應了,而且慷慨的表示,同意法國人在四川、雲南等中國貧困地區招募不超過300萬人的工人,但是楊潮會派出官員對這些華工進行管理,他們只會在法國後方的工廠、農場工作,絕對不能靠近戰場。

 法國人沒有資格拒絕,他們現在需要的是兵力。後方的勞動力就是兵力,他們需要中國的勞動力代替法國的勞動力,讓法國的勞動力變成軍人保衛祖國。

 楊潮巴不得歐洲人不斷的把自己的青壯突入戰場變成骨灰呢,也很樂意看到華工幫忙將這些骨灰埋葬。

 但是德國人不同意啊,瓦德爾立刻就找上了楊潮,對此提出了強烈的抗議,認為中國這是破壞中立法。

 “我們破壞了你能怎麽辦?”

 楊潮鄙視的瞪了他一眼,當然楊潮不是刺激他,因為兩人不是正式見面,如果正式的交往。德國人應該去找陸征祥,而不是楊潮,出面的也應該是德國大使,而不是瓦爾德。

 瓦德爾現在是以私人的身份跟楊潮交流的。楊潮請他喝最好的綠茶消消火。

 “我們沒有辦法拒絕法國人的要求。而且這些年雖然我們禁止了,但是法國人其實一直都在偷偷的招募。你知道中國的工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勞動力,勤奮、沉默、老實、聽話。法國人為什麽不在非洲找勞動力呢,就是因為黑人不好管理。我們沒法阻止所以只能規范,否則我不由擔心法國人在兵力不足的時候,會把華工派上戰場。這是我絕對不能接受,也是德國不願意看到的吧。”

 瓦德爾哼了一聲:“好吧,我來找你是希望得到中國的支持,我們需要大量的糧食。”

 楊潮笑道:“大筆糧食?你們可以向瑞士進口啊。我聽說瑞士這幾年已經成了中歐最大的鐵礦出口國,糧食出口國和藥品出口國了。”

 美國人對德奧的貿易,都是通過瑞士的,不過貿易規模也是越來越小,因為德國人的黃金越來越少了。

 美國人樂意德國拿黃金換物資,但是絕對不願意借款給德國,美國人戰前其實都已經認定德國必敗了。

 瓦德爾歎道:“今年秋季,德國糧食大規模歉收,美國人的運力不足。我們至少需要1000萬噸糧食救急,否則三個月之內,德國就可能崩潰!”

 好吧,楊潮想起1916年秋天,德國確實出現了災荒。

 德國人已經開始基本上隻種植馬鈴薯了,德國人已經吃了兩年的土豆,就跟當年的愛爾蘭人一樣,可是也跟愛爾蘭一樣,土豆爆發了大規模的馬鈴薯病。

 戰爭打了兩年,德國也就被英國封鎖了兩年,戰前德國的食物就有三分之一需要進口,戰爭中進行了糧食配給,倒也能保證每個人都餓不死,但是也絕對吃不飽。

 馬鈴薯減產之後,德國人開始使用蕪菁,蕪菁是什麽,在中國俗稱大頭菜,是中國人用來醃鹹菜用的。

 準確的說這是一種略微帶著澱粉的蔬菜,熱量極低,使用蕪菁只能充饑,完全無法提供熱量和營養,德國人平時也不吃這玩意,隻用來養馬。

 德國人已經開始出現大范圍的營養不良,平民因食物不足而產生的死亡率提高了一倍。

 而這個冬季給德國人留下的印象之深,一個世紀都忘不了,他們給這個冬天專門取了一個名字,叫做蕪菁之冬。

 如果不是這次馬鈴薯減產,也許德國人最後也不會爆發革命,德國人最後戰敗,說起來就是餓得,武器彈藥不缺,鋼鐵、煤炭都能自給自足,軍隊戰鬥力也強於英法,戰敗前軍隊基本上還在巴黎附近作戰呢,所以後來的德國人很不服氣,也是有道理的。

 “運力,中國的運力也不足。除非你們能打通德國到中國的交通線,否則我們也無法提供幫助!”

 楊潮鼓動德國人控制蘇聯。

 當然德國人也想,可是蘇聯那幫人根本就不按照規矩出牌,他們跟德國談判,根本不接受德國提出的停戰條件,可是也不想打仗,他們就單純的想要退出戰爭,前線軍隊在不斷的逃亡,他們不跟德國人打,可是也不簽訂條約,這讓德國極為頭痛。

 打,德國人倒是不怕,興登堡和魯登道夫這兩個家夥已經呼籲了很多次,要發動東線戰役,可是打著凡爾登和索姆河兩個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戰役,德國沒有多余的兵力來摘俄國這顆果子。

 此時俄國前線的軍官在士兵委員會的牽製下,已經徹底失去了控制力,他們下達的任何命令都要經過士兵委員會討論,而且基本上進攻的命令都不會得到通過,撤退的命令倒是很歡飲,而撤退往往會變成潰退。

 興登堡二人倒是用自己手裡的兵力發動過幾次攻擊,最近的一次,用十萬人直接擊潰了俄軍五十萬人,他們一開炮俄國人就逃跑,最後殲滅4萬人,俘虜3萬人,40多萬俄軍跑的他們追都追不上。

 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帶領一個軍的兵力,已經將俄國趕出了奧匈帝國領土,趕出了波蘭,已經進入了烏克蘭境內,但是他們後繼乏力,明明可以前進,卻沒有條件前進,物資補給跟不上,武器彈藥跟不上,怎麽作戰?

 現在蘇維埃就是靠著龐大的領土在跟德國玩無賴,你們要打就打吧,反正你們提出的條件我們不能同意,我們不接受苛刻的停戰條件,我們隻想不打仗,我們不想賠款,也不想割地。

 德國人鬱悶的發現,他們對俄國人這種無賴沒有辦法,誰叫人家就是底子厚,領土就是大呢, 讓你佔你都沒能力佔,你還能怎麽辦。

 在爆發糧食危機之下,德國人別說佔領俄國了,怕是沒耗死一直敗退的俄國,他們這一直勝利的國家反倒給耗死了。

 所以他們需要中國的支持,需要中國的糧食充饑,最需要的是中國龐大的空中運輸力量。

 “第一,我們不會進入德國領土。第二,我們不會直接運輸軍火。第三,我們不會接受紙幣!”

 幫德國自然是要幫的,就跟幫法國一樣,讓歐洲把血流乾,符合歐洲之外的任何地區的利益。

 瓦德爾皺了皺眉,中國人顧慮的無非是英國的抗議,說他們破壞中立法。

 所以中國人不運輸物資進入德國領土,運去瑞士或者其他中立國,軍火物資當然也不能直接送過去,但是通過瑞士轉運是沒有問題的,這些都無可厚非,以前建立的交通道一直就是這麽操作的。

 可是紙幣這個問題很讓人頭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