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國崛起1900》第331節 咖啡卡特爾
  楊潮的專列離開南京。︾︾,

  離開之前,南京上萬老百姓來送行,他們在火車站跪了一地,一大批穿著長袍青衫的老夫子跪在地上大呼萬歲,要楊潮早正大位。

  這一萬人中有多少是當地某些人花錢請來的,楊潮不知道,這些老夫子卻絕對是自己來的,當然其中有組織者,這幾年國力提升,國際地位的提高,有兩個階層最為激動,一個是這些老夫子,另一個階層是新式的學生。

  反倒是不中不西的中間階層,對楊潮當皇帝這種事情比較抵觸,認為這是倒行逆施。

  老夫子們想看到萬國來朝的盛況。

  學生們則為一次次軍事勝利歡呼。

  楊潮沒想到,在這種事情上,老式思想和新式民族主義結合了。

  當然年輕的民族主義者跟老夫子還是不一樣的,他們傾向於君主立憲,他們認為如果中國實行英國式的制度,也能稱霸全球,老夫子則要求皇帝大權獨攬,然後提倡古學。

  楊潮甚至也接受一些民族傾向的報紙采訪,表示中國如果有一個皇帝,其實更好。

  但是他否認了自己有當皇帝的想法。

  可是楊潮卻縱容,甚至製造這種輿論氛圍,讓全國人都在討論這個問題。

  楊潮就是有意把這種輿論推向巔峰,現在這個時候,除了楊潮之外,誰還更有資格當皇帝,可是當這個輿論推到最高峰的時候,楊潮如果表態不當皇帝,那麽以後誰還敢有當皇帝這種念頭。

  就像華盛頓不當國王后,美國就不可能有一個國王一樣。

  楊潮不想得到華盛頓那樣的虛名,他只是為了穩定。為了大局。

  早點讓中國人斷了皇朝的念想,這個國家不需要一個皇帝,他需要的只是穩定。

  如何將輿論推到最高處,縱容輿論只是第一步,臨安皇宮才是最高峰。

  12月底,西方的新年和聖誕將至。可是奧斯朋並沒有考慮過,他帶著幾百人的團隊,帶著他們考古的收獲匆忙南下。

  他不但自己帶人南下,還向美國的一些同僚發來邀請,他已經得到了中國政府的授權,讓他組建一個考古團隊,作為美國考古學界頗有些名聲的人物,奧斯朋還是有些能量的,很多同行。他的學生都響應了他的邀請,對來中國考慮十分有興致。

  奧斯朋除了得到中國政府的資金支持外,還有大把美國人主動捐款,其中就包括資助奧斯朋到蒙古尋找人類起源證據的高露潔家族。

  奧斯朋在中國的團隊由中國政府資助,而他邀請的人數超過三百人的美國考古團隊,則是美國的百萬富翁們讚助的,發了戰爭財的美國人對藝術品還是很看重的,像摩根那樣的藝術品發燒友越來越多了。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把摩根當做偶像在模仿。

  楊潮此時卻已經到了上海,走津浦路從南京到的上海。

  上海這裡對楊潮的態度就好了太多。上萬個資本家在火車站迎接,打起各種標語,各種旗幟,坐上上海市政府專門租賃的奔馳汽車,直接下榻上海禮查酒店。

  沿路大街旗幟標語不斷,學生、商人列在街道兩側。不停的呼喊。

  楊潮雖然感覺挺爽,但還是斥責謝冠輝:“謝市長,以後這種形式主義一定要杜絕。”

  謝冠輝卻笑道:“老百姓都是自發的。”

  楊潮打死都不信:“騙鬼還可以。也許我死了,有這麽多人自發送葬。老子活著,就不可能有這麽多人懷念。”

  這種東西太虛。而且容易讓掌權者喪失自我,變得極度膨脹。

  袁世凱為什麽要當皇帝,還不是一大群人整天圍在身邊反覆宣揚,弄的袁世凱覺得,如果他不當皇帝,老百姓都不答應了,結果是他當了皇帝,各地紛紛反對。

  楊潮敢肯定,自己的實力比袁世凱大的多,自己的威望也比袁世凱強的多,但是自己要當皇帝,肯定還是有人會起來造反,這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不過上海的發展還是值得肯定的啊。”

  看著各處大街,已經出了租界,雖然兩邊還有一些低矮的磚瓦商鋪,但是街道修建的極其整潔,下水道、路燈等公共設施也很齊備,以前在洋人的報紙上常看到對上海的褒獎,很多都認為上海比山東發展的更好,盡管山東哪裡規模更宏大,但是上海更自由。

  “卑職不敢居功,其實卑職也沒有做什麽,如今的發展倒是讓卑職有些沒想到。”

  謝冠輝倒是誠實。

  他做的只是把政府機構搭建起啦,提供好了現代服務機構,然後上海的資本發展就開始狂熱起來,歐戰開始後,這裡的經濟數據都是以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速度在狂飆,短短5年時間已經翻了三倍。

  “其實我們都沒有什麽功勞。上海這地方地理條件太優越了,整個世界上有這種條件的地方都不多,凡是有這種條件的,只要政府不是混蛋政府,也全都世界一流的經濟重心。老實說這裡的條件類似倫敦、紐約,但是規模上卻比倫敦和紐約大多了,因為英國的泰晤士河跟長江一比就是小水渠。紐約哪裡根本就是靠運河,也比不上長江這條黃金水道。唯一能勉強一比的也就是歐洲的大河了,萊茵河勉強能比,塞納河都不行。”

  楊潮評論著,謝冠輝連連稱是。

  楊潮覺得自己的話似乎打擊了謝冠輝,連忙鼓勵道:

  “你也不用妄自菲薄。說到底你是有巨大功勞的,上海這麽優良,怎麽清朝人就做不好,袁世凱也做不好。你謝冠輝就做好了。說到底一套現代化的政府機構,還是相當重要的。就憑這一點你的名字就該記在史書上。我要發勳章的事情你聽說了吧,很明白的告訴你,肯定有你一份。而且還是最高級的一份。”

  “謝大總統栽培。”

  謝冠輝一喜,連忙表態道,范文勳章的事情他聽說了,以范仲淹和文天祥作為標杆,凡是有傳統意識的文人,誰不上道。

  “談不上栽培,上海是自由城市啊,是上海人栽培你。我可是聽說,支持你的人很多,基本上連任沒有任何問題。”

  當然支持了,他給上海的資本家爭取到的利益太大了,這幾年上海光是債券就發行了超過300億,已經是世界第三大債券市場了,規模過億的銀行已經有50家了,集中程度比紐約還恐怖。

  “我聽過巴西人到了。這次啊,我打算見見他們,你可以安排一下。”

  謝冠輝頗有些意外,巴西人來上海是談借款的事情的,這種外資借款的事情,政府一向是反對的,楊子銀行不借,就沒人敢借,所以目前為止,也就是給了俄國人一筆礦產抵押貸款,其他國家都沒有借款。

  而這次巴西人求告無門求到了上海,楊潮破天荒的同意了,竟然還要見一下這些巴西人,這讓謝冠輝不由有些詫異,因為這幾個巴西人根本不是什麽大角色,只不過是一群巴西咖啡商人罷了,在美國借不到錢,這才求到了上海,畢竟戰爭期間,他們除了紐約,也就只能選擇上海這個地方了。

  但是幾個商人,值得楊潮一見?

  謝冠輝怎麽可能知道這些吊絲商人的能量,或許在全世界他們都沒什麽能量,但是在巴西,他們能量大著呢。

  這是一群經營咖啡的商人,而且聯合起來組建了巴西咖啡卡特爾,也就是壟斷組織。

  他們掌握了巴西咖啡的收購渠道,在全世界統一銷售,幾乎控制了世界咖啡價格。

  只是戰爭一開始,歐洲的生意大受影響,咖啡價格大跌,為了維持壟斷,他們進行了限產,這讓許多卡特爾成員遭遇了經濟危機, 為了維持卡特爾的存在,幾家最大的咖啡商向遇到困境的成員提供貸款。

  但是他們自身的實力還不夠強,無法應付長達幾年的市場蕭條,去年開始他們就深陷債務困境,第一個跑去找美國人。

  但是美國政府拒絕貸款給他們,摩根都不行,美國反對向巴西咖啡卡特爾放貸,其理由是,該項貸款的收益將被用於提高世界咖啡價格,從而不利於美國消費者。美國還宣布,它原則上反對為非生產性目標放貸,因為若其他國家難以清償這些債務,將使外交關系複雜化。

  顯然美國政府對美國財團的控制力增強了,通過這次戰爭美國總統威爾遜的權力進一步提高,楊潮明白,一戰跟二戰期間,是美國政治勢力徹底壓倒經濟實力的關鍵時刻,通過一戰他們勉強佔有了優勢,二戰之後,他們將徹底壓倒經濟勢力。

  一戰之前財團勢力是毫無爭議的美國第一大勢力,而通過戰爭關系,總統權力擴大,他對美國經濟開始大肆干涉,摩根財團可以不配合政府,但是他們不得不考慮一下,他們跟歐洲債務的問題。

  當然威爾遜不是沒有對財團做出讓步,但主要是經濟利益的讓步,他們默許了摩根等金融財團,通過偷龍轉鳳的方式,將信用很不穩固的歐債債券,悄悄轉換成了美國政府債券,在這個過程中,只要威爾遜稍微干涉,摩根就無法從容的從歐洲債務中抽身。u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