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國崛起1900》第145節 山東機構改革
  問題的根源還是出自山東大規模興起開辦工廠的熱潮。  本來中國的公司集中在各個口岸,英國人控制的海關一向想介入這個領域。

  可是清政府也有所擔憂,清政府其實一直想向這些工廠征稅,可是華人的工廠好征,洋人的工廠不好征。

  洋務派也非常反對對華人工廠征稅,張謇這樣的明星企業,賺了大把的錢,卻沒有交過一分錢的稅。

  不能向華人征稅,就不好向洋人征稅,這件事一直就拖著。

  期間出了幾個方案,比如議定按照出廠價格征收百分之十的出廠稅,這個稅率是有根據的,此時洋人進口關稅低的可憐,叫做值百抽五,也就是百分之五,外加百分之五的厘金,然後洋貨就可以進入中國內地,可是華人卻要在各省都遭受沉重的盤剝,這種情況下,大大小小的華人工廠其實是競爭不過洋人的,結果就是洋人在製茶這種傳統工業上,都把華商擠破產了。

  最後期間多次反覆,這個值百抽十的稅法貫徹的很不徹底,其實偷稅漏稅十分嚴重,大多數其實都沒有繳納。

  清政府自己也沒有嚴格的審計制度,其實在整個清政府衙門裡,也就只有英國人掌握的海關,算是唯一一個現代機構,把征收出廠稅的權力交給海關,也是希望赫德能利用英國人的外交力量,迫使洋人乖乖的交稅。

  但根據馬關條約的條款,日本人享有豁免百分之五厘金的權力,也就是他們只需要交納總計百分之五的稅率,洋人都依照最惠國待遇交納百分之五,華商卻要交納百分之十,因此反抗很嚴重,又有洋務派撐腰,這個稅法始終沒有執行。

  但是從去年開始,英國人重提此事,赫德也進入了實質性組建口岸出廠稅的部門,在各省分設出廠稅務司衙門,派員前來核計征收。

  山東此時已經成了除上海外,工廠最多的地方,因此這是赫德工作的重點。

  赫德已經發函了好幾次,也談過幾次,但都被楊潮各種推脫,可這次是推不過去了,赫德和朝廷聯名發來公函,朝廷讓楊潮配合海關工作,楊潮不配合也不行啊。

  赫德派來的是一個海關高級職員,名字叫做譚安,但這其實是一個法國人,有超等幫辦前班職銜。

  赫德的稅務司中分為內外兩班和華員三種,內班就是管理人員,外班一般是鈐字手(巡查員)、巡查、總巡等工作人員,內班一般是幫辦、稅務司這樣的高級管理人員。華員一般都是通事這樣的輔助人員。

  內班級別分為前中後三班,每班分為超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個級別,到了超等前班已經相當於副稅務司職位了,是稅務司之下的最高級別。

  這個譚安本來被任命為重慶稅務司做署理稅務司,但是因為私事沒有成行,赫德於是將他調來山東署理出廠稅務司。

  “不行!我當然會積極配合海關了。但是我不接受海關任命的稅務司,既然要在山東收稅,我這個巡撫應該有權任命稅務司。否則難以協調華洋關系!”

  楊潮面對一個倔強的英國老頭說道。

  赫德接著開始給楊潮背誦條文,表示他們稅務司是得到朝廷授權的,有權任免出廠稅務司管理人員等等。

  楊潮擺擺手:“我不是要挑戰海關的權力,我只是希望能任命一個華人,我覺得天津海關的超等同文通事李富安就不錯。如果派來一個人洋人,對不起,本官不放心。”

  赫德接著又跟楊潮解釋譚安到底有多合適,

從他的資歷,到他的人品,都大肆稱讚。  “我知道他很優秀,也知道他能勝任這個工作,但是山東的情況不一樣,這裡很複雜。所以我希望派來一個華員,這並不是對海關工作的抵製,而是希望能更好的配合海關工作。赫德先生,你在中國待了幾十年了,你該知道在中國做事,其實就是在做人。所以我也希望你能認真聽取一下我們山東官府的意見。”

  說完,楊潮就站起來,友好的跟赫德握握手。

  就看赫德怎麽選擇了,這個老頭之所以成功,在於他懂得尊重中國的傳統。而且十分有耐心,他的前任李泰國跟他一樣傲慢,但是就沒有他聰明了,李泰國完全看不起中國人,完全不考慮中國官場的文化,強硬的推行英國式海關,結果很快就被清政府罷免了,任用了赫德。赫德則一步一步改革,能不動的東西盡量不動,甚至海關官員的名稱都帶有大量中國特色。基本上是中國形式,現代內核。

  赫德果然很聰明,他選擇了放棄堅持,真的任命了李富安。

  赫德不聰明也不行,因為送走他後,楊潮跟英國領事溝通了一下,告訴英國領事,自己考慮在倫敦發行第一期,一千萬英鎊的債券,英國領事知道該怎麽做。

  這個李富安到來後,楊潮立刻召見了他。

  “恭喜你,李富安同志。你是第一個被海關任命的華人稅務司。”

  “多謝大人提拔。”

  李富安身材矮小,眼睛很亮,說話聲音很沉穩,但又透著一股穿透力,仿佛在某處使勁一般。

  “不要謝我。你的資歷很好,又是我們的同志,我很信任你。但是我希望你不要做出有違身份的事情。尤其是,不要貪汙!”

  “大人放心,在下絕不敢貪汙一分一毫。”

  “那就好。我昨天跟赫德談判的時候,他不肯用華員最大的理由就是,無法保證廉潔,我是發了狠話的。如果你在這方面犯錯誤,你知道我會怎麽做嗎?”

  “在下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因為我絕對不會在這方面做錯事。”

  “但我還是要告訴你,如果你在這方面犯錯的話,我會殺了你。因為你不僅只是犯錯,你還羞辱了我!”

  李富安愣了一下,輕輕點了點頭。

  楊潮話鋒一轉:“你這個稅務司現在成立了,但其實你會很長時間沒有稅可收。因為大量企業是免稅的,你要做的不過就是登記帳冊,為三年後的稅收工作做好準備而已。所以你會很清閑,我想這是你不願意看到的。因此如果你願意,我會有另外的工作交給你。”

  李富安道:“請大人吩咐。”

  楊潮隨手拋給他一系列文件。

  “這是我剛剛印刷的一整套行政管理章程,主要是針對山東城市的。”

  李富安接過後,仔細的看來起來,發現主要是針對各種工商企業的內容條款,圍繞一個公司的成立,從申請開始到最後破產,都有一整套的標準格式和流程,也就是說,這是一整套規章制度。

  讓李富安讚歎的是,各種表格的運用,因為每一步都有規范化的表格樣式。

  “大人的章程很完善。”

  李富安誇讚道。

  楊潮擺手道:“其實這套程序還很粗陋。只是我以自己的經驗先行設定的。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幫忙試行這套程序,然後找出疏漏的地方進行補充完善。至於你稅務司那套系統,其實赫德已經趟出了一條路,完全套用就可以了。當然,你想改,估計赫德也不會同意。”

  楊潮可沒當過官,也沒管理過政府,但是他管理過公司,他手下也千把號人呢,因此很多程序是沿用的他公司中的制度,現代管理說起來都是一樣的,組織程序、流程都是通用的。

  李富安道:“大人客氣了,真的很完善。”

  楊潮點頭:“真的也好,假的也罷,程序這東西,就跟法律意義,你只有認真執行才有意義,沒人尊重的話,只會流於形式,大家反而都覺得很麻煩。如果程序無法做到規范所有人的行為,到時候大家都會很麻煩,就都會找熟人、托關系,因為走後門才會顯得便捷。”

  李富安對楊潮這句話深有體會,他在赫德的衙門裡感受到了很多。

  楊潮又道:“所以這個監督管理十分有必要。我手裡的人力還很薄弱。所以我找上你,第一你是我們志同道合的同志,我們都有共同的理想。第二你的學習背景和工作資歷也很重要,既然你是學習行政管理的,那麽肯定知道我國政府機構有多少弊端。則是一套臃腫的,運行緩慢的統治機構,而不是一套運轉順暢的管理機構。”

  政府的形成分為兩種,一種是統治性、壓迫性的,就好像中國這樣,叫做打天下,是某個強力人物,通過武力一步步降服所有人,建立官府的目的是強迫百姓繳稅,滿足皇帝的各種享樂,當然還有國防需要等等;另一種是管理性質的,概念上認為政府是所有人讓渡出一部分權力組建的,也就是說政府相當於所有人授權成立的一個公共服務部門。包括征稅的權力,也是所有人讓渡的,所以代表國民的議會擁有對征稅和法律的管轄權力。

  要敘述起來十分複雜,得一整本書才行,歸根結底就是封建式統治機構跟現代管理機構的區別,中國傳統政府自然是封建式,帶有壓迫、強迫性質的機構,要轉變成現代管理性質的機構,需要很多很多年,直到楊潮生活的那個年代,都還沒有徹底轉變完成。

  所以這種事情急不得,不是通過你一兩次革命,就能讓民壯觀念轉變的,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英國人赫德能在中國這樣的政治環境中,組建海關這樣的機構,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所以你可能需要擔負兩套職務,一方面是被赫德領導的稅務司,一方面你還將是負責管理山東所有城市的管理者,至於你管理的名義,就用山東工商總局。”

  “你將一步一步的接手城市中的舊官府權力。尤其是對工商業機構的管理權力,華人的商鋪、運輸的征稅,也將慢慢從舊官府收歸過來,作為補償,我們一次性繳納給朝廷一筆保稅金。當然會有很多依靠這些發財的蛀蟲強烈反對,你的壓力會十分的大,甚至有生命危險,但是你肩負的是組建中國現代政府的使命,我希望你能有使命感。”

  不用說了,李富安透亮的眼睛裡已經有一股火一樣的東西,有的人就這樣,當知道他所作的事情有意義的時候,就會爆發出讓人驚歎的力量。

  “至於人手,我剛才說了,我也缺。所以我無法給你提供,我倒是有個建議,海關那裡不是很多華員對區別對待不滿嗎,你可以去挖,薪水方面可以提高一些,在我們這裡,相同的職務,我們都按照洋人的標準!”

  楊潮陰險的說道。 他知道赫德在清廷高官面前偽裝出一副謙卑,骨子裡的那種傲慢卻比尋常人更為激烈,在他的手下,華人根本不可能做到高級職務,無論多麽優秀,也不可能做到海關稅務司這樣的高位。這就是楊潮要為李富安爭取一個職務,費這麽大勁的原因。

  這種歧視自然會讓很多人不滿意,比如李富安這樣有留洋經驗的人員,而且這樣的人員為數還不少,畢竟赫德的工資待遇還是很優厚的,最低級的鈐字手年薪也有600兩,比知縣還高。

  至於李富安能挖到多少,楊潮就不干涉了,理論上來講,楊潮還是在以管理公司的方式在管理山東,他是董事長或者總經理,李富安是一個部門經理,他只需要問責就好,不參與他們的具體事務。

  楊潮不認為這種方式有什麽問題,荷蘭人之所以第一個建立起現代政府,不就是因為荷蘭人在以管理公司的方式在管理國家嗎。

  跟李富安談了很久,送走他的時候,天都黑了,但是楊潮還是喊來了另一個部門經理。

  幫助楊潮管理公司財政的李思第。

  在李富安之前,就已經將另一套制度文件交給了李思第,其實就是一套各級部門的經費管理程序,包括申報經費、審批和會計審計等等,目前運行的還不錯。

  “李思第,我們帳上現在還有多少錢?”

  李思第到來後,楊潮立刻問道。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