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國崛起1900》第522節 蘇俄代表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別趕緊去玩,記得先投個月票。現在起-點515粉絲節享雙倍月票,其他活動有送紅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28年世界經濟依然一片繁榮。

 德國人是徹底走出了經濟危機,阿道夫希特勒十分絕望,因為經濟繁榮讓他的激進思想喪失了生存的土壤,議會選舉一敗塗地,納粹黨始終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黨,上不了台面,他的理想遙遙無期。

 美國人繼續享受經濟繁榮,跟中國對峙的一年多,對他們的經濟發展沒有實質性影響,因為中國海軍並沒有進攻他們本土,就無法影響他們的工業,也無法影響他們的商品出口,除了組後百花了幾億軍費,沒有其他影響,而對於美國政府,多花個幾億軍費,只是小菜一碟。

 唯一不同的大概是柯立芝繁榮這個經濟術語永遠不會出現了,因為此時當政的是道威斯總統。道威斯搞經濟是一把好手,算得上是經濟專家,否則也不會主持道威斯計劃了,能把德國那種狀態穩定過來,沒道理讓美國經濟發展不起來。

 一邊穩定了美國的經濟,一面道威斯還裁減了250萬軍隊,將美國陸軍縮減到50萬。另外還撥款重建了海軍,只是道威斯擔心中國趁機軍備競賽,所以宣布他們繼續遵守華盛頓海軍條約,並不謀求新建超過條約規定的戰艦數量。

 中國也表態尊重該條約,但是打算廢棄幾艘陳舊的戰艦,用新建軍艦替代。美國人對此也沒有表示反對,畢竟他們可是要建立一半新型軍艦的。

 東北的猶太人成功向薩摩亞移民了兩萬人。

 看一個民族的潛力,就要看他們在絕境之下時候的反應,當年北宋滅亡,南宋建立,小小的南宋靠著半個國土的力量,開始大力發展商業,竟然將國家經濟實力發展到了比北宋巔峰時期還要強大的程度。

 猶太人在大量難民停留東北。無家可歸的時候,將這些人嚴密組織起來,向薩摩亞移民了一大批,很快建立了集體農場。開拓了對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貿易,並且開始修建薩摩亞港口,積極開拓南美洲航線,計劃將智利等太平洋沿岸國家的貨物,經過薩摩亞轉口到中國去。

 如果他們能夠成功。就會改變,智利銅礦要繞道南美大陸,最後經過非洲運到中國的航線,而是直接橫穿太平洋進入中國,發展前景還是很廣闊的。

 不過發展航運需要海量的投資,首先修建現代化港口是一項規模巨大的投資,沒有幾百萬投資不可能,運輸航運更是耗錢的買賣,造船、買船都是資本密集型的。

 因此這段時間,哈爾濱的猶太銀行業抽調了大量的資金投資薩摩亞。這直接給了中國銀行業機會,上海銀行團在哈爾濱的開拓終於初見成效,開始打破猶太人壟斷的格局。

 楊子銀行並沒有參與,沒有趁機在哈爾濱展開業務,因為仍舊在抽緊資金,應對危機,就是將能從經濟中抽調出來的資金都抽調出來,換成黃金、債券等保值的資產。

 此時在楊潮的邀請下,一個蘇俄代表團訪問山東。

 蘇俄經過這些年的平靜,國際國內的環境都大大改善。

 首先是25年的時候。英國工黨上台,因為自認為是同樣的********,工黨政府承認了蘇俄的合法性,當然迫於傳統壓力。他們對西伯利亞地區的俄羅斯帝國采取了雙重承認,俄國人沒有中國人的執拗,兩國都接受了這種承認。

 英國不承認蘇俄是沙皇政權的合法延續,蘇俄人的********也絕對不會認為自己是沙皇的繼承者,所以根本就不在乎,他們只是讓英國承認他們是建都莫斯科的一個工人國家。只是英國沒有承認他們對西伯利亞領土的主權。

 對於西伯利亞的俄羅斯帝國,英國承認他們是沙皇帝國的合法延續,但是不支持他們對歐洲領土的訴求,采取了模糊處理,擱置了領土爭議。

 蘇俄得到英國承認之後,改變了過去只有亞洲國家承認他們的外交局面,隨著英國的承認,加上同樣承認了他們的德國政府,法國等其他國家也只能放棄了不承認的外交政策,在蘇俄沒有答應償還沙皇時期債務的情況下,被迫承認了蘇俄的合法地位。

 外交環境的改善,加上弗拉基米爾同志施行的新經濟政策,允許農民繳納重稅後,賣出多余的糧食,蘇俄農業慢慢恢復了過來,起碼可以不餓死人,還能再次向歐洲出口糧食了。

 不過弗拉基米爾同志卻在幾年前去世了,大權旁落到了史達林手裡,經過激烈的鬥爭,史達林排擠了托妞等競爭者,獨攬大權,國際國內形式改善,自己又大權獨攬之後,讓史達林感覺到蘇俄暫時是安全的,所以他心裡又升起了不安分。

 今年大規模的改建、擴建了一批舊企業,將蘇俄的工業實力恢復到了沙皇時代,也讓史達林摸索出了一些蘇維埃式發展經濟的心得,一個計劃經濟的念頭在他腦子裡成形了,蘇俄開始轟轟烈烈的制定五年工業計劃。

 楊潮親自帶領老朋友基裡連科的代表團,在山東各地轉了一個遍,讓他們看了該看的,也看了不該看的。

 “我國的工業發展,一開始是有一些盲目的,建設了太多的重工業。當時西方國家盛傳我國即將崩潰,可惜他們的預言破產了,我們不但沒有崩潰,反而成為世界前三的工業國家,只是很長一段時間工業模式很不平衡,重工業產品嚴重過剩,輕工業發展卻不足。因此當歐洲戰爭一結束,我國很快就陷入了經濟危機之中。”

 楊潮帶著基裡連科參觀青島、煙台等地的大型工業,並且苦口婆心的講述中國的經驗,不過楊潮知道他們不會聽的,但這個建議卻會在歷史中留下痕跡,等過了許多年之後,當俄羅斯人翻開老報紙就會發現,原來早就有人給他們提出了合理的建議,可是他們的先輩沒有聽取。不知道會如何懊悔呢。

 基裡連科確實沒有興趣分析楊潮的話,他如饑似渴的參觀著中國的大型工業,心裡卻暢想著蘇俄的未來,他們總算停過了最難的時光。掌握了一個龐大的國家,該到了實現他們理想的時候了,而他們的理想則需要機器設備的支撐,這些他們無法自產,只能依靠中國這樣的帝國主義。

 但基裡連科對他們的未來充滿信心。蘇維埃正在討論的五年計劃方案,去年12月,蘇維埃的‘十五大’通過《關於制定國民經濟五年計劃的指示》的決議,打算通過計劃消除國民經濟中的不平衡現象,合理處理工業與農業、重工業與輕工業、積累與消費等比例關系,其實是高速發展重工業。

 雖然人類實力上從未實施過這種經濟建設方式,很多同志因此而十分悲觀,可是作為一個堅定的無主義戰士,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就是為了創造奇跡嗎,帝國主義者還說工人階級沒有自己領導自己的能力呢。結果呢,他們在蘇俄這個世界上人口排名前列的大國中,已經取得了統治地位,不但取得了統治地位,他們還消滅了剝削階級。

 他們能夠建立一個新世界,就能創造一個新制度,一個人類最進步的制度。

 基裡連科對此充滿了信心。

 因為在他們計劃將投入500到650億盧布的資金,其中一大半靠國內工業企業來積累,但那些國內不能生產的機器設備,比如重型機床。重型水壓機,成套電力設備,以及製造機床的機床工廠,電力設備工廠等等。都需要從發達帝國主義國家中引進機器設備和技術,這部分的投入大概佔到他們總投入的三分之一,也就是200億盧布左右,折合英鎊20億。

 這是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楊潮曾經在山東先後投入了400多億馬克,相當於200億盧布的樣子。跟蘇俄的一五計劃相比,僅僅是人家的三分之一。不過如果算上楊潮當初帶動的資本投入,也不會比蘇俄差多少,否則當年楊潮也不用被逼的用發動戰爭來調整經濟結構。

 因此這個計劃如果能夠成功實施,蘇俄將會立刻打造出一個歐戰前的山東經濟規模,只可惜他們無法碰到一場世界大戰,無法發一筆戰爭財,那麽就只能靠自己積累,史達林又不可能只靠政府收稅來一點一滴的積累,因此俄國人得勒緊褲腰帶過幾年苦日子。

 可即便勒緊褲腰帶,他們也不可能在未來五年內積累到足夠的工業資本,如果能借到錢的話,他們倒是不拒絕,可以用將來的礦物來抵償,一年不行兩年,兩年不行十年嗎,反正他們有的是時間, 甚至還可以賴帳。

 因此基裡連科這次來,就是想通過他跟楊潮的關系,來借到一筆工業貸款,畢竟楊潮是蘇俄能勾搭上的唯一一個大金融家。

 但楊潮也不是傻子,蘇俄的信用誰能放心,他們到現在為止都不承認沙皇政府欠下的巨額債務,那麽誰還敢借給他們錢?

 “設備可以賣給你們,你們想要什麽設備,就賣給你們什麽設備。甚至我國可以幫助你們建立成套的先進工廠,讓你們能夠生產重型機床、發動機、電力機車等等先進設備,但必須得是現錢。所以一切只是錢的問題,仔細考慮一下,看看你們還有什麽可以貿易的,比如黃金之類的?”

 楊潮引誘著,蘇俄殺了十幾萬沙俄貴族,收繳的奢侈品不計其數,如果他們將那些藝術珍品當做黃金來變賣的話,那可就賺翻了。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這次起-點515粉絲節的作家榮耀堂和作品總選舉,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絲節還有些紅包禮包的,領一領,把訂閱繼續下去!】xh.153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