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國崛起1900》第543節 大選
這個問題很重要,中國農民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雖然他們沒有工人的組織程度高,但是他們擁有千年宗法制度形成的一整套農村獨立形態,讓現代化的組織很難滲透進去,如果不靠強製的話,農業黨這樣的自稱為農民利益服務的組織,是抵抗不過鄉間宗主族長,地方鄉紳們的反對的。

 中國農村社會,是一種典型的熟人社會,一群人居住在一起,都十分熟識,還帶有千絲萬縷的親族關系,他們之間也有矛盾,也會互相爭鬥,甚至會打架鬥毆,但是遇到外來的陌生人的時候,他們是很難相信外人的。

 他們打架,他們爭吵,如果鬧到不可開交的時候,他們一般也不會找外人裁決,如果是單姓,有共同祖先的村子,他們會請族長出來主持公道,如果是多個分支的話,則由各支族長出面談判,最後在宗祠燒香和好。

 一般情況下,除非是人命官司,很少有人會把官司打到衙門,事實上,中國農村所有長久的自治傳統的。

 鄉村自治的情況下,就是一個個獨立社群,有他們自己的組織,外人滲透不進去,那麽想要打動他們,就得打動他們的首領,也許是一個宗主族長,也許是一個當地名望,也是一個鄉村醫生,也許是一個老夫子。

 潘訓顯然對中國鄉村更加了解,他第一次當選,就是靠著鄉村裡的老夫子支持,才得以擊敗米青和李富安的連手的。

 所以誰解決不了鄉村問題,誰就不可能當選總統。

 “提高農作物進口關稅。”

 米青說提高糧食關稅,李富安則表示提高農產品關稅,顯然不局限在糧食一項上。

 楊潮問道:“你打算提高那些糧食進口稅呢?”

 楊潮對此很關心。

 李富安道:“小麥、稻谷等糧食關稅,桑蠶生絲等原材料,蔗糖和水果。”

 楊潮不由皺眉,李富安這是釜底抽薪啊,幾乎涵蓋了中國農民利益的方方面面,小麥和稻谷提高關稅影響不大。巴西主要出產的是美洲原產作物玉米,他們內陸酸性土壤,其實最適合大豆和水稻,可是大規模生產的話。只有玉米勉強合適。

 影響最大的恐怕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詭異的發展出了水稻種植業,而他們並不食用水稻,因此一開始就是用於出口的,出口對象過去是同為大英帝國殖民地的印度。現在則轉向了中國。一旦提高糧食關稅,恐怕種族主義情緒強烈的澳大利亞人又要鬧事了。

 提高生絲等原料進口,這個確實能得到江南蠶農的支持,損失的則是日本的蠶農,日本的生絲出口第一大國是不產生絲的美國,第二就是絲織工業大國之一的中國。

 但澳大利亞、巴西和日本的問題都不算大,澳大利亞本來就是一個排華地區,即便他們高興了,也不可能放開中國移民,巴西的根本利益沒有被觸動。也不會抗議,日本自己保護了太多的產業,中國保護一個桑蠶業他們只能接受。

 問題最大的是對甘蔗、水果關稅的提高,因為這兩項產品最大的進口地區,正是南洋,而南洋向中國出口這些產品的,正是華人。

 因此這是一項為了一部分華人利益,去損害另一部分華人利益的提議,楊潮無法接受。

 但李富安敢於提出這個建議,那就是不怕南洋華人對他不滿。因為南洋華人的不滿,對他們沒有影響。

 “該提高一下南洋華人維護自己利益的意識了。”

 楊潮心中暗道,知道問題不在李富安身上,而在南洋華人自己身上。是他們沒有爭取自己權力的習慣,所以才被人忽視,就好像美洲殖民地當年在大英帝國議會沒有席位,所以大英帝國出台不利於美國利益的法案,沒有任何障礙。

 “嗯。那就祝賀你能夠當選吧。”

 楊潮禮節性的祝福了一下李富安,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選擇。之後他給了米青一筆1000萬兩的巨額政治獻金,讓她能夠在經費上縮小跟其他人的差距。

 之後楊潮跟陳嘉庚等南洋巨頭聯系,告訴他們國內的情況,建議他們在國內發出自己的聲音。

 南洋巨頭得到楊潮的支持,很快就行動起來,他們不缺錢,只是面對國內的政治勢力,總有一些心裡上的低人一等的感覺,所以始終在國內保持低調,顯示馴服的態度。

 但這次他們真的發出了自己的聲音,他們堅決反對有人傷害南洋華人的利益,他們警告某些政客,南洋華人近千萬,在國內親族多達數千萬,如果有人傷害他們的利益,他們一定會回國投票給他的對手。

 顯然李富安沒有想到南洋華人竟然表達了如此強硬的態度,但他不能不考慮後果,所以公開解釋了一下他的理念,並不是針對南洋同胞,放棄了提高對甘蔗和熱帶水果關稅的宣傳口號,但是蘋果、鴨梨等北方水果則繼續限制,這只是損失一些日朝兩國的果農利益罷了。

 至於日朝的反彈,李富安根本不在乎,兩國敢跟中國說不嗎?再說,兩國自己保護的產業更多。

 三個人都覺得自己有優勢,都信心十足,這是差距最小的一次選舉。因為三人的政治理念都做了極大的調整,都認為自己向所有階層都作出了承諾,都能拉攏到各個階層的支持。

 這是政治成熟的一種標志,不同派別之間的差異趨同,只在個別不關大局的問題上有所差異,就好像後世美國兩黨誰上台,其實所作所為都差不多,弄到最後爭論的焦點都集中在了什麽同志戀結婚問題上。

 楊潮更願意米青當選,但是他也不會親自出面,不是個人操守不想干涉政治的原因,而是於心不忍。

 因為他知道,這一屆的總統,是最倒霉的總統,上台就要面對大危機這樣的政治災難,等於是直接斷送了政治前途,這一屆的總統,也將是最後一屆的總統。

 因此養好選擇了保持中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