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國崛起1900》第481節 馬尼拉事件
不怪吳佩孚驕橫,美國陸軍向來被人看不起,盡管這次世界大戰美國派出了200多萬軍隊,可是他們不但沒有證明自己,反而再一次被人鄙視了,因為美國大兵雖然體格強壯,營養豐富,鼓起勇氣衝鋒陷陣的時候也很有牛仔的玩命精神,可是塹壕戰就實在是不是他們擅長的了,他們在戰壕中的生存能力還不如紐約貧民窟長大的那些瘦弱的城市貧民子弟,戰壕中的衛生條件最先殺死的往往是看起來最威猛的美國農場大男孩。

 而且美國大兵的意志力也實在不是歐洲民族國家士兵的檔次,在沉悶的戰壕中最容易崩潰的就是美軍,美軍真正的正確作戰方法是大火力平推,是天上有飛機,地上跑坦克,後面還有幾萬們大炮掩護的作戰方法,而不是在肮髒的戰壕中拚耐力和意志力,所以戰場上整建制從戰壕中出來投降最多的,就是美國兵。

 因此這次歐戰,美國派了大量兵力過去,反而更暴露了美國人的戰鬥力問題,吳佩孚做出這種驕橫判斷的原因就在這裡。以美國士兵的戰鬥意志推斷美國民族的抵抗精神,認定只要中國大軍進入美國大陸,美國人基本上不會反抗,而是會求和。因此真的有可能三個月滅亡美國。

 軍方高層的樂觀精神,讓潘訓大感放心,於是在日本人的催促下,立刻宣布中國將派遣三艘巡洋艦到夏威夷武裝護僑。

 此舉讓美國政府十分憤怒,一邊表達強烈的抗議,一邊宣布堅決不允許中國艦船靠岸,一邊還動用政治外交手段,說服了英國出面乾預。

 英國人也感覺到中國人在此次事件上咄咄逼人的態度有些古怪,但他們還沒有想到中國政府真的做好了跟美國開戰的準備,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英國還真不一定出面乾預呢,他們巴不得中美兩個競爭者之間打一仗呢,英國如今霸主地位岌岌可危處處被美國挑戰。東亞更是徹底被中國人排擠了出來,不就是因為大英帝國在歐洲打了一場代價高昂的戰爭,獲取的戰利品又還沒有消化嗎。

 現在如果歐戰中置身事外大發戰爭財的兩個家夥自己打一仗,大英帝國不介意做做這兩個軍火販子曾經做過的事情。大賣軍火發一筆戰爭財,然後大力開發從德國那裡獲得的大片殖民地,努力消化之後,這個世界就還是大英帝國的世界。

 但如果中國人只是跟美國小小的衝突一把,那對大英帝國來說就沒有意義了。反而要考慮一下因為中美衝突造成的國際秩序動蕩對大英帝國霸權的影響了。

 於是大英帝國即可乾預,緊急照會中國政府,表達了大英帝國的態度。

 大英帝國質詢中國駐英領事館,要求駐英大使解釋中國武裝護僑的目的,希望中國不要對夏威夷領土抱有野心,英國不會支持太平洋地區任何的領土變動;同時希望中國保持克制,表示美國政府有能力維護夏威夷的穩定,不會影響到中國僑民的財產和生命安全。

 中國使館回復英國外交部,中國對夏威夷沒有任何領土野心,護僑行動純粹出於對中國公民的安全考慮。尤其是生命安全,財產安全都先放在一邊,中國領事館表示,由於已經出現過上次南洋事件,中國政府明白任何的行動遲疑都是對本國公民生命安全的不負責任,所以才做出了武裝護僑的行動。萌妻駕到:夫郎靠邊站

 三艘巡洋艦馬不停蹄駛往夏威夷,十天之後就能到達,美國人感到很不放心,但是並沒有做出過激反應,比如調動大西洋艦隊到太平洋地區。生怕因此引起中國人的激烈反應,而是繼續請求英國乾預。

 同時加緊了對夏威夷地區日本浪人的鎮壓活動,大量的美國正規軍隊調往夏威夷地區,並且動員了參加過一戰的大量老兵。總數達到了5萬人,這數量足夠將夏威夷海島夷平了,別說區區幾百個浪人造反,就是全部十萬日本僑民造反,美國人也有能力鎮壓。

 此舉讓日本人深為著急,日本外交官天天催促中國采取行動。日本在國聯不斷的申訴,也跟過去的舊盟友英國磋商,希望英國乾預,堅決製止美國人的行動。

 英國人不斷的在國聯給中國施壓,同時安撫日本人,表示國聯一定能夠處理好此次事件,希望各方保持克制的態度,同時尊重中日雙反的意見,要求美國人不要貿然采取物理措施,一切以和平談判為主。

 英國人嘴上嚷嚷著,美國人的鎮壓行動開始了,中日都表達了憤怒的情緒。

 三艘巡洋艦終於抵達夏威夷,結果被美國艦隊阻擋,無法進入港口,雙方在港灣對峙,隨時都可能擦槍走火。

 楊潮則在大石房中安如泰山,此次事件中,他除了忽悠日本人之外,基本上沒有跟中國官方進行溝通,主要是潘訓沒有詢問他的意見,顯然潘訓想自己做主,潘訓從來不是一個依賴別人的人。

 直到現在潘訓的做法楊潮都認為很對,換做是自己也會這麽做,只是楊潮肯定會積極跟英國溝通,而潘訓卻暫時只是在忽悠英國人,沒有邀請英國積極的介入,顯然潘訓對大英帝國這個老霸主可沒有楊潮那麽尊重,換言之對英國建立的國際秩序並沒有太多尊重。

 但這不過是小節,英國人不會在意的,而且英國人做出一副乾預的態度,只是嘴上叫的很凶,什麽堅決不承認太平洋地區的領土變動了,什麽堅決反對任何武力對抗了之類的,但是連一艘巡洋艦都不派過來,顯然是一邊叫著,一邊等著看好戲呢,恨不能中美兩個挑戰者火並一場。

 不過楊潮還有些不放心,因為潘訓對菲律賓的態度始終不明朗,連楊潮都看不透徹。

 但不用他看透了,因為很快菲律賓就出現問題了,馬尼拉一個華人小販,因為跟美國警察起了衝突,接著被美國人關進了警察局,可是離奇的死在了警察局中,美國人給的說法是服毒自殺,身上沒有任何傷痕。

 突然出現的死人事件,讓全世界瞬間冷靜下來,大家都屏住呼吸一般等待中國的反應,上次在巴達維亞死了人,中國南海艦隊全體出動,上次面對的是日薄西山的荷蘭人,這次在馬尼拉死了人,但是面對的是如日中天的美國人,全世界都在看著,中國人是不是會像上次一樣,義無反顧的派遣艦隊登陸馬尼拉強行介入調查事務。

 但中國政府的表現卻出人意料,因為美國政府最快速度對此次事件表態,表示他們願意承擔責任,將相關責任人拘捕,並立刻進行調查,對中國僑民的死亡表達了遺憾,表示無論責任是否在美國一方,美國都願意就此作出賠償。禍亂君心,妖後惹不得

 中國政府並沒有表態,只是開始積極跟美國外交官接觸,同時表示為了防止事態惡化,將召回在夏威夷海域的三艘巡洋艦。

 中國政府出人意料的表態,立刻讓緊張的局勢好像有了轉圜的余地,只不過全世界的輿論,尤其是美國的輿論出現了一片嘲笑的聲音,認為中國人也就是欺軟怕硬,碰上荷蘭人立刻就派軍艦過去,現在碰到他們美國,還是像過去那個東亞病夫一般縮了回去。

 中國的輿情則更為激烈,民眾對政府的恥辱表現異常憤怒,上街的,罷課的,在總統府大門前打旗子的,激進報紙上早就喊出了宣戰、出兵等詞匯。

 各界名流也都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有希望和平但必須體面處理事件的,表示僅僅因為一件司法案件就跟美國這樣的大國宣戰,這是不能理解的行為;有的表示,人的性命是底線,中國人可以損失錢財,但是不能損失性命,如果政府連自己的國民性命都無法保全那要這個政府還有什麽用。

 同時報紙上深挖此次事件的背景,發現那個小販在馬尼拉已經生活了二十多年,而且三代人都在馬尼拉生活,曾經也是有名望的大商人,只是這些年在美國人的逼迫之下在他父親手裡才倒閉。

 美國人之所以打壓這個商人家族,乃是因為十幾年前美國人希望該商人家族放棄中國國籍,加入菲律賓國籍,從此做一個菲律賓人,可是該家族不願意放棄中國人的身份,拒絕了美國政府,被美國殖民當局懷恨在心雲雲。

 報紙上帶有感彩的筆觸將此人描繪成一個愛國商人形象,而實際上,菲律賓的僑民絕大多數都不願意放棄中國人的身份,確實讓美國殖民政府不太高興, 但這個華僑家族的破產,有美國大商行的競爭,卻並沒有殖民政府明顯的打壓,美國商行不也有破產的。

 平訊而論,美國在菲律賓的統治,雖然華人受到壓製,有排華法案針對華人,但是生存環境上其實比過去西班牙統治時期要寬松的多,美國人拒絕華人入境,卻允許有資產的華僑子弟從中國到菲律賓繼承家業,這一點上比在美國的政策要人道的多。

 但報紙喜歡這麽寫,因為讀者喜歡聽,這種寫法迎合了感性的中國人的心理,同時又助長了激烈的民族情緒。

 十天之後,美國人緊急調查出了結果,他們表示中國商販是因為逃稅問題被抓進警察局的,而他之所以被殺,是因為吃的飯菜中被人下了毒,投毒的是監獄中的菲律賓雜役,美國人表示這個菲律賓雜役有很強的仇華情緒,曾經做生意被華商給擠破產,這才在監獄中做了一個低級雜役。

 又過了兩天,中國政府才表態,不接受美國人的調查結果。

 而這時候,三艘巡洋艦終於從夏威夷千裡迢迢的趕回來了,徑直開往馬尼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